圓葉楤木形態(tài)特征
灌木或小喬木,高1-8米,無刺。葉為一回或二回羽狀復(fù)葉,長10-25厘米;葉柄長3-11厘米;托葉和葉柄基部合生,不明顯;羽片有小葉5-7,基部有小葉一對;小葉片薄革質(zhì)或厚紙質(zhì),卵形至圓形,長2.5-6厘米,寬2-5.5厘米,先端短尾尖,基部圓形至截形,上面深綠色,下面灰白色,兩面均無毛,邊緣有細鋸齒,側(cè)脈4-6對,兩面明顯,網(wǎng)脈明顯;小葉無柄,或有長達1厘米的柄,頂生小葉柄長達3厘米。圓錐花序稀疏,長達30厘米;傘形花序直徑2-2.5厘米,有花5-25朵;總花梗長1.5-4厘米,無毛;花梗長4毫米,結(jié)實后延長至15毫米,無毛;苞片披針形,長約5毫米;小苞片披針形,長約1.5毫米;萼無毛,長約2毫米,邊緣有5個卵狀三角形尖齒;花瓣5,卵狀長圓形,長約2.5毫米,開花時反曲;子房5室;花柱5,離生。果實球形,有5棱,黑色,直徑4-6毫米。
生于森林中,海拔2400-3000米。
分布于四川(木里)、云南(麗江、中甸、祿勸)。
圓葉秋海棠(學(xué)名:Begonia rotundilimba S. H. Huang &nbs...
黑木蕨的根3mm左右,莖較細,葉齒較少、較圓潤,葉面不平整,透明度較高,較薄。是一種水生蕨類,具有互生性的葉部,葉片全裂呈羽毛狀,色澤呈暗綠色。不論水上葉或水中葉只要有足夠的光線,葉片就會直立生長。適...
二年生肉質(zhì)草本。鈍葉瓦松屬于軸根型植物,莖生葉互生,花序緊密,苞片匙狀卵形,花常無梗;萼片長圓形,花瓣白色或帶綠色,長圓形至卵狀長圓形,雄蕊較花瓣長,花藥黃色;卵狀長圓形?;ㄆ?月,果期8-9月。
大田露地栽培
①精細整地: 栽種前10-15天,深翻田地,耕作層深30-35cm,曬垡碎土并作壟(畦)。壟栽:壟面寬40cm,溝寬30cm,每壟種一行,株距25cm。畦栽:畦面寬1m,溝寬30cm,畦面上種3行,行距50cm,株距25cm。
②適時栽種: 1-2月楤木萌發(fā)新芽前,挖取野生楤木作種苗,或于3-4月采挖野生楤木根部萌發(fā)的小苗作種苗。栽種時在壟(畦)面開溝或挖穴均可,將種苗根部埋入士中壓實表土,并使新芽外露。種苗栽好后及時灌溉,壟(畦)面上覆蓋草簾保濕,以促進根系發(fā)育。待種苗有新根長出,莖枝頂端萌發(fā)新芽或小苗有心葉長出時,拆去草簾進行正常田間管理。
③肥水管理: 楤木耐肥性差,種苗栽種時田間不能用有機肥作底肥,以免燒根死苗。種苗活穩(wěn)后15-20天可在壟(畦)面上開溝施腐熟有機廄肥作底肥,每畝3000-4000kg。楤木幼芽長到2-5cm時,及時以氮、磷、鉀復(fù)合肥作追肥,每畝45-50kg。施肥后均應(yīng)及時灌水促進植株對養(yǎng)分的吸收。
④田間管理: 楤木莖桿上布滿皮刺,當(dāng)植株長到1-1.5m高,壟(畦)面封行時及時剪除壟(畦)間橫向生長的枝條,保持植株向上生長,控制株高在2-3m以內(nèi),以利采割芽包。楤木栽種后能持續(xù)收獲10-15年至老株莖桿枯死。對田間雜草的防治,可在壟(畦)面楤木植株基部每年覆蓋一層稻草或麥秸進行免耕防治。楤木抗病性較強,很少有病害發(fā)生;蟲害則以蚜蟲危害3-5月莖稈頂端的嫩芽為主,可采用樂果乳油1000-1500倍液防治。為適應(yīng)無公害蔬菜的需求,應(yīng)盡量減少化學(xué)農(nóng)藥的使用。
⑤及時采收: 楤木栽種后2-3年主莖橫徑達4-5m,莖桿頂端萌發(fā)粗壯肥嫩的芽包。當(dāng)芽包外層包片緊抱基部,尖端微開口時,即可用刀片割下芽包供應(yīng)市場。
大棚或溫室栽培
大棚或溫室栽種楤木應(yīng)根據(jù)棚高控制植株高度。夏季棚內(nèi)溫度不能超過32℃,當(dāng)超過32℃時則不利于楤木的生長,溫度達35℃以上則會造成死苗現(xiàn)象。栽種時大多采用壟作,以利增強植株間通透性,提高楤木對棚內(nèi)水、溫、氣、肥的有效利用。大棚或溫室內(nèi)因氣溫高、濕度大,春季楤木芽包萌發(fā)時間較露地早10-15天。第一次芽包采收后及時施肥灌溉能有效地促進第二次芽包的萌發(fā),實踐證明大棚或溫室內(nèi)楤木栽種能做到一年四季均有芽包采收,而露地栽種每年僅能采收2-3次芽包。 大棚或溫室栽種楤木,可用地膜、稻草、麥秸覆蓋壟面防治雜草,亦可用果爾、惡草靈等除草劑防除。蟲害防治可在密閉大棚或溫室條件下用樂果乳油500倍液熏蒸。
生物圍籬式矮化密植
在山坡臺地、果園田埂外側(cè)行狀或帶狀密植。株距10-15 cm,行距20-25 cm,種植行數(shù)依田埂寬度而定。為防止楤木植株生長過高影響田間或果園內(nèi)作物的生長,當(dāng)楤木長到l-1.5m時,及時打頂控制植株生長。田埂栽種楤木可采用粗放的管理方式,只須適時割除向田塊或果園內(nèi)生長的枝條。生物圍籬式矮化密植楤木不僅能美化田園生態(tài)環(huán)境,而且楤木發(fā)達的根系能加固田(園)埂土壤,減少地表徑流和水土流失。同時楤木莖桿因布滿皮刺能起到圍籬作用,防止畜禽對籬內(nèi)農(nóng)作物的危害。
病蟲害防治
在反季節(jié)栽培中,由于棚室濕度大,如果溫度管理不當(dāng)會有病害發(fā)生,楤木病害主要是斑枯病和白粉病,斑枯病可用65%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0.2%溶液噴霧防治,白粉病可用1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0.05%~0.067%溶液噴霧防治。
格式:pdf
大?。?span id="y1lyq6b" class="single-tag-height">18.7MB
頁數(shù): 33頁
評分: 4.7
?? ?? ?????????? ??? 5-1533 ????????????????? 1 ?? ??? ?????????? ?????????? ??? ?????? ???? ??????????? ???????????? ????? ???????????? ??饞? ?????????? ????? ???????? ????? PS ? ?????????? ?????? ???? ??? ???????? 2 ??? ????????? ?????? ????????? ????? ????????????? ??? 3-5 ?? ??暈? ??? ??????? ???? ??? ????? ??? ????? ?????? ????????? ??????? 3 ??暈? ??????????? ????? ????????? ????????? ????????
格式:pdf
大?。?span id="zqowoqw" class="single-tag-height">18.7MB
頁數(shù): 1頁
評分: 4.3
國槐形態(tài)特征 落葉喬木,高 15-25 米,干皮暗灰色,小枝綠色,皮孔明顯。羽狀復(fù)葉長 15-25 厘米;葉軸有毛,基部膨大;小葉 9-15 片,卵狀長圓形,長 2.5-7.5 厘 米,寬 1.5-5 厘米,頂端漸尖而有細突尖,基部闊楔形,下面灰白色,疏生短 柔毛。圓錐花序頂生;萼鐘狀,有 5小齒;花冠乳白色,旗瓣闊心形,有短爪, 并有紫脈,翼瓣龍骨瓣邊緣稍帶紫色;雄蕊 10條,不等長。莢果肉質(zhì),串珠狀, 長 2.5-5 厘米,無毛,不裂;種子 1-6 顆,腎形?;ü?9-12 月。 [1] 生長習(xí)性 性耐寒,喜陽光,稍耐陰,不耐陰濕而抗旱,在低洼積水處生長不良, 深根,對土壤要求不嚴, 較耐瘠薄, 石灰及輕度鹽堿地 (含鹽量 0.15%左右) 上也能正常生長。但在濕潤、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沙質(zhì)土壤上生長最 佳。耐煙塵,能適應(yīng)城市街道環(huán)境。病蟲害不多。壽命長,耐煙毒能力強。 用途 中國
該種小葉片較厚,網(wǎng)脈隆起而明顯,除沿脈疏生短糙毛外無毛,圓錐花序較小,果梗短,和指序楤木組他種楤木不同。
【藥 名】:毛葉楤木
【來 源】:為雙子葉植物藥五加科植物毛葉楤木的根。
【功 效】:潤肺止咳。
【主 治】:治咳嗽。
【性味歸經(jīng)】:淡,平。肺經(jīng)。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9克。
【別 名】:頭序楤木(《中國植物志》)、雷公種(廣州)、牛尾木(廣東樂昌)、傘壩菜(廣西全州瑤語)
【動植物資源分布】:分布于安徽、浙江、福建、湖北、廣東、廣西等省區(qū)。
【拉丁名】:毛葉楤木 Aralia dasyphlla Miq.
【考 證】:始載于《中國高等植物圖鑒》。
毛葉楤木(變種)
本變種和原變種的區(qū)別在于小葉片上面密生黃色粗毛,下面密生黃色粗絨毛,沿脈更密,果梗短,長2-3毫米。
楤木(原變種)
灌木或喬木,高2-5米,稀達8米,胸徑達10-15厘米;樹皮灰色,疏生粗壯直刺;小枝通常淡灰棕色,有黃棕色絨毛,疏生細刺。葉為二回或三回羽狀復(fù)葉,長60-110厘米;葉柄粗壯,長可達50厘米;托葉與葉柄基部合生,紙質(zhì),耳廓形,長1.5厘米或更長,葉軸無刺或有細刺;羽片有小葉5-11,稀13,基部有小葉1對;小葉片紙質(zhì)至薄革質(zhì),卵形、闊卵形或長卵形,長5-12厘米,稀長達19厘米,寬3-8厘米,先端漸尖或短漸尖,基部圓形,上面粗糙,疏生糙毛,下面有淡黃色或灰色短柔毛,脈上更密,邊緣有鋸齒,稀為細鋸齒或不整齊粗重鋸齒,側(cè)脈7-10對,兩面均明顯,網(wǎng)脈在上面不甚明顯,下面明顯;小葉無柄或有長3毫米的柄,頂生小葉柄長2-3厘米。圓錐花序大,長30-60厘米;分枝長20-35厘米,密生淡黃棕色或灰色短柔毛;傘形花序直徑1-1.5厘米,有花多數(shù);總花梗長1-4厘米,密生短柔毛;苞片錐形,膜質(zhì),長3-4毫米,外面有毛;花梗長4-6毫米,密生短柔毛,稀為疏毛;花白色,芳香;萼無毛,長約1.5毫米,邊緣有5個三角形小齒;花瓣5,卵狀三角形,長1.5-2毫米;雄蕊5,花絲長約3毫米;子房5室;花柱5,離生或基部合生。果實球形,黑色,直徑約3毫米,有5棱;宿存花柱長1.5毫米,離生或合生至中部?;ㄆ?-9月,果期9-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