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中國美術學院建筑藝術學院實驗中心 | 成立時間 | 2003年 |
---|---|---|---|
實驗空間 | 1000多平方米 | 專業(yè)教師 | 31名 |
建筑藝術學院實驗中心 下設建筑與環(huán)境藝術實驗室。2007年10月,實驗中心由濱江校區(qū)搬至象山校區(qū),一批新設備正在進行招標,即將到位,整個實驗室正在積極的完善中。
建筑與環(huán)境藝術實驗室建立于2003年,下設模型工作室、電腦工作室、木工工作室、合成材料工作室。實驗中心擁有1000多平方米實驗空間, 擁有31名專業(yè)教師,2名技術工人。實驗中心具備從教授到實驗員的師資配備,強有力的師資隊伍為順利完成實驗教學任務起到了良好的保障。同時,實驗中心有力地促進了建筑藝術學院各系的教學與研究工作,提高了建筑藝術學院的學科研究水平。建筑學教育發(fā)展研究建設在相關課程的教學、人才培養(yǎng)、技術培訓等方面也獲得有力的實驗支持。通過把研究室作為開放實驗室運行,歡迎國內外相關研究領域的研究人員自帶課題或申請實驗室開放課題來研究室進行研究工作,從而可以擴大它的受益面,加強研究室與國內外同行的交流。2100433B
院長:吳海燕 副院長:葛加銀、周剛、王昀黨總支書記:葛加銀
全國普通高校藝術院系 北京 中央美術學院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中國人民大學徐悲鴻藝術學院 藝術學院 北京師范大學 北京電影學院 中央民族大學美術學院 北京服裝學院 海淀走讀大學 中國戲曲學院 北京舞蹈學...
新疆藝術學院是西北地區(qū)地方特點顯著、民族特色濃郁、專業(yè)性較強的綜合高等藝術學府。其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新疆藝術學校。1960年升格為新疆藝術學院。1962年又調整為新疆藝術學校。1987年經(jīng)教育部批...
格式:pdf
大小:216KB
頁數(shù): 1頁
評分: 4.4
本文運用當代地域建筑創(chuàng)作的理念與手法對中國美院象山校區(qū)建筑進行解析,總結經(jīng)驗,在當今社會環(huán)境中更好的發(fā)展提升中國傳統(tǒng)建筑文化.
中國美術學院建筑藝術學院位于中國美術學院象山中心校區(qū)。成立于2007年4月。
該院下設建筑藝術系、城市設計系、環(huán)境藝術設計系和景觀設計系,設有建筑營造研究中心、風景建筑設計研究院等研究實踐機構和模型工作室、電腦工作室、木工工作室、合成材料工作室等系列教學實驗室。
學生人數(shù):641人,其中本科生555人,碩士研究生71人,博士研究生15人。
師資概況:現(xiàn)有專業(yè)教師36人,其中博士生導師 2人,教授5人,副教授12人。
建筑藝術學院院長:王澍
建筑藝術學院黨總支書記兼副院長:丁紅旗
建筑藝術學院副院長:邵健
建筑藝術學院副院長:李凱生
中國美術學院建筑營造研究中心以實驗建筑的態(tài)度致力于有本土文化根性和地域特點的建筑營造問題的研究機構。注重思想性,注重手藝的回歸,強調這種雙向思考,展開實驗建筑的跨學科探索。 2100433B
建筑藝術學院位于象山校區(qū),建筑專業(yè)始設于1928年,學脈深厚,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時并入他校,1984年成立環(huán)境藝術教研室,1989年成立環(huán)境藝術系,2003年重立建筑藝術系時,在國內率先提出培養(yǎng)“哲匠”式的本土建筑設計人才,于2007年成立建筑藝術學院。該院以在藝術院校重建建筑學科、完善中國建筑教育體制為出發(fā)點,以具有國際化的視野重塑中國本土建筑文化的地域特質為立足點,以重建當代中國本土建筑學為總體研究方向,致力于與當代世界建筑教育學術平等溝通,推動本土原創(chuàng)性的建筑、城市、環(huán)境與人居的原創(chuàng)性設計,努力構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社會。該院下設建筑藝術系、城市設計系、環(huán)境藝術系和景觀設計系,強調以動手實驗為突出的教學特色,設有建筑營造研究中心、風景建筑設計研究院、建筑與環(huán)境藝術實驗室等研究實踐機構和可持續(xù)建造、城市空間地理數(shù)字模擬、人居環(huán)境和景觀生態(tài)等系列教學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