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產(chǎn)、優(yōu)質(zhì);枝灰色至深褐色;刺粗壯;圓柱形;常分枝;多呈圓錐狀葉為一回羽狀復(fù)葉;邊緣具細鋸齒;上面被短柔毛;下面中脈上稍被柔毛;小葉柄被短柔毛花雜性;黃白色;組成總狀花序;花序腋生或頂生花托深棕色;外面被柔毛莢果帶狀;勁直或扭曲;果肉稍厚;兩面臌起;或有的莢果短小;多少呈柱形;彎曲作新月形;通常稱豬牙皂;內(nèi)無種子;果瓣革質(zhì);褐棕色或紅褐色;常被白色粉霜;種子多顆;長圓形或橢圓形;棕色;光亮。
亞熱帶。
四川省。
報價如下:Φ表示米徑(cm) 皂莢 Φ50 15000元 棵 皂莢 Φ40 6600元 棵 皂莢 Φ30 4500元 棵
皂莢樹種植方法如下:1 采種 選擇樹干通直,生長較快,發(fā)育良好,飽滿的30-100年生盛果期的壯齡母樹,于10月中下旬采種。采收的果實要攤開曝曬,干后將莢果砸或碾碎,去果皮,風選,即得凈種,陰干后裝袋...
皂莢,又名皂角樹,是我國特有的蘇木科皂莢屬樹種之一,生長旺盛,雌雄異株,雌樹結(jié)莢(皂角)能力強。皂莢果是醫(yī)藥食品、保健品、化妝品及洗滌用品的天然原料;皂莢可消積化食開胃,并含有一種植物膠(瓜爾豆膠)是...
喜陽;速生;花期3-5月;果期5-12月。
有性繁殖(種子繁殖)。
水土保持;水源涵養(yǎng);藥用;工業(yè)原料。
2013年由中國林科院亞熱帶林業(yè)實驗中心培育。
海拔160.0m,土壤類型:沙壤土、紅壤,微酸性。
格式:pdf
大?。?span id="8o91bmm" class="single-tag-height">3.2MB
頁數(shù): 2頁
評分: 4.5
文章通過對皂莢形態(tài)特征及習性、分布的簡單闡述,目的是分析其在園林綠化中的廣闊應(yīng)用前景。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這種環(huán)保鄉(xiāng)土樹種應(yīng)該引起廣大園林工作者的重視,使其能在在園林綠化設(shè)計及生產(chǎn)實踐中發(fā)揮多種價值。
格式:pdf
大?。?span id="znfzf8n" class="single-tag-height">3.2MB
頁數(shù): 未知
評分: 4.5
研究了野皂莢枝干用于刨花板生產(chǎn)時,熱壓工藝條件對刨花板主要物理力學性能的影響。研究表明:野皂莢刨花含水率3%~5%、預(yù)設(shè)刨花板密度0.75g/cm3、脲醛樹脂膠施膠量8%、熱壓溫度150℃、熱壓時間4min、熱壓壓力3.5MPa的熱壓條件下壓制的野皂莢刨花板,可達到GB/T4897.3的用板要求。
肥皂莢:豆科肥皂莢屬植物
肥皂莢:中藥
皂莢現(xiàn)代研究
莢果含三萜皂甙、鞣質(zhì).皂甙有皂莢甙(Gledinin),水解后得甙元(Gledigenin)和皂莢皂甙(Gleditschiasaponin),水解后得甙元(Gleditschiasapogenin)及阿拉伯糖(Arabinose).此外,尚含蠟醇(Ceryl alcohol)、廿九烷(Nonacosa- ne)、豆甾醇(Stigmasterol)、谷甾醇(Sitosterol)等. 同屬植物 Gleditsia triacanthos L. 的葉含大量生物堿三刺皂莢堿(Triacanthin).
1.防脫烏發(fā)作用 含皂角類成分的藥物,能夠清熱化濕、祛除多余脂肪、通暢阻塞毛囊,對防脫發(fā)和烏發(fā)效果頗佳,不會刺激頭皮。
2. 祛痰作用 含皂甙類的藥物,能刺激胃黏膜而反射性的促進呼吸道黏液分泌,產(chǎn)生祛痰作用(惡心性祛痰藥).動物實驗證明: 皂莢煎劑灌胃有明顯的祛痰作用,能使貓呼吸道分泌增加,但較桔梗、前胡為差,持續(xù)時間較短.
3. 抗菌作用 在試管內(nèi),皂莢對大腸桿菌、宋內(nèi)痢疾桿菌、變形桿菌、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綠膿桿菌、霍亂弧菌等革蘭陰性腸內(nèi)致病菌均有抑制作用.
皂莢水浸劑(1:3),在試管內(nèi)對堇色毛癬菌、星形奴卡菌等皮膚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4. 其他作用 三刺皂莢堿有罌粟堿樣作用,可治療高血壓病、支氣管哮喘、消化 性潰瘍及慢性膽囊炎等.
皂甙有顯著的溶血作用,但皂莢的溶血作用與遠志皂甙的即刻溶血作用不同,一般出現(xiàn)較遲.
皂莢(1:230)對陰道滴蟲有中度抑制作用,其機制為: 皂甙能使陰道滴蟲胞漿膜變薄,胞漿爆出,致蟲體潰滅.
5. 皂甙的一般特性 皂甙存在于數(shù)百種植物之中.它能降低表面張力.其溶液(1:1000)振搖時,溶液中每個氣泡的表面皆可被皂甙包圍而形成一薄膜,而使泡沫持久不滅.同樣,遇油類物質(zhì)亦可借皂甙薄膜而形成乳劑.皂甙能改變細胞表面的通透性,而成為一般原漿毒.對膽甾醇有特別的親和力,有很強的溶血作用(作用于血細胞表面的類脂質(zhì)),但其溶血作用能被膽甾醇所對抗.對魚類毒性很強,高等動物對皂甙一般很少吸收,因此其主要為局部黏膜的刺激作用及使分泌增加等.
莢果含三萜皂式:皂莢甙(gledinin),甙甙元為皂莢甙元(gledigenin),皂莢皂甙(gleditschia saponin)。尚含蠟酸(ced alcohol),二十九烷(nonacosane),正二十七烷(hepta-cosane),豆甾醇(stigmasterol),谷甾醇(sitosterol),鞣質(zhì)(tannin)等。
對魚類的毒性很強,高等動物對它一般很少吸收,故主要為對局部粘膜的刺激作用,使分泌增加等。但如服用劑量過大或胃腸粘膜有損傷或注射給藥,均可產(chǎn)生全身毒性,血細胞溶解;特別是影響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先痙攣,后麻痹,呼吸中樞麻痹即導(dǎo)致死亡。國內(nèi)曾報告有服皂莢煎劑(200g加老醋1杯)中毒死亡者。大量皂莢中所含之皂甙不僅刺激胃腸粘膜,10分鐘后即嘔吐,以后有腹瀉;而且腐蝕胃粘膜,發(fā)生吸收中毒。
(1)取該品粉末0.5g,加乙醇5ml,煮沸2-3min,放冷,濾過,取濾液0.5ml,置小瓷血中,蒸干,放冷,加醋酐3滴,攪勻,加硫酸2滴,浙呈紅紫色。(檢查三萜類皂甙)
2.取生理鹽水稀釋的2%新鮮兔血1ml,沿管壁加入該品生理鹽水浸液(l:0.1g)若干,迅速發(fā)生溶血現(xiàn)象。(檢查皂甙)
3.薄層色譜 取該品粗粉1g,加甲醇30ml,加熱回流6h,濾過,濾液蒸干,殘渣溶于20ml水中,用乙醚提取2-3次,回收醚液,水層再用飽和的正丁醇提取3次,合并正丁醇提取液,減壓濃縮至干,殘渣用少量甲醇溶解,作供試液,以皂甙C(GSaC)作對照品。分別點樣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以正丁醇-乙醇一氟水(10:2:5)展開,用20%磷銀酸乙醇液噴霧后,于120℃烘烤10min,供試液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的相應(yīng)位置上顯相同的深藍色斑點。
山皂莢近種區(qū)別
皂莢和山皂莢同屬豆科皂莢屬落葉喬木,二者在外形上比較相似,很容易被混淆,現(xiàn)將二者的區(qū)別要點介紹如下:
1. 皂莢(Gleditsia sinensis Lam.):高15-30米;枝刺圓而有分歧;小葉6-14枚,卵形至卵狀橢圓形,葉緣有細鈍鋸齒;總狀花序腋生;莢果較肥厚,直而不扭轉(zhuǎn),長12-30厘米;花期5-6月,果期10月成熟。
皂莢樹的莢果是直的,不打彎兒。
2. 山皂莢(Gleditsia japonicaMiq.):高10-25米;枝刺扁;小葉6-10對,卵形至卵狀披針形,疏生鈍鋸齒或近全緣;穗狀花序;莢果薄而扭曲或為鐮刀狀,長18-30厘米;花期5-7月,果10-11月成熟。
山皂莢的莢果都是彎的,形如鐮刀,故而人們又形象地稱之為懸刀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