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葉木栽培技術(shù)
生于石灰?guī)r石山的石溝、洞穴、漏斗及縫隙處,土層淺薄,根系外露以適應(yīng)水肥分散的喀斯特環(huán)境。喜光樹種,萌發(fā)性強。3至5月開花,10月果熟。
果實成熟后隨即采收,將蒴果攤放陰干,待果實裂開,取出種子放在盛有少量堿水的容器中,輕輕揉搓,除去假種皮,洗凈晾干,沙藏。種子壽命短,翌年春季點播或當年秋播。并可用扦插或壓苗法繁殖。
在產(chǎn)地,掌葉木種子8月底或9月初成熟,蒴果梨形,成熟時種皮由青變紅,成熟后裂開,脫出種子。種子卵圓形或卵狀橢圓形,長0.8-1.1 cm,假種皮黑色發(fā)亮,基部有一圈白色外衣,有隔年結(jié)實的特性。
在果皮變紅尚未裂開時,及時采集種子,采果后晾干,種皮開裂,取出種子,用沙子或洗衣粉搓洗種子,除去假種皮,用2%的高錳酸鉀溶液消毒,然后潤沙貯藏,次年3月播種,也可以直接播種而不經(jīng)貯藏。因其含油豐富,貯藏時潤沙不能太濕,且需通風良好,貯藏過程中要定期檢查,除去發(fā)霉的種子,否則種子會很快腐爛。種子失水快,不能干藏。若干藏2個月,種子將完全失去發(fā)芽能力。
即采即播的種子,10月中下旬開始出胚根,但大多數(shù)種子要到第2年3月中旬才萌發(fā)出土,發(fā)芽率60%左右。留土萌發(fā),幼苗出土后迅速生長,上胚軸伸長到8cm左右時,對生子葉展開;再向上生長2cm左右,即長出第1對真葉。當年生苗有2-3對真葉,高10-15cm,高生長在5月上旬基本停止,直徑生長則在7月上旬停止。幼苗主根發(fā)達、粗壯,主根基部比莖基部還要粗壯。隨機抽10株1年生苗測量,平均高11.6cm,平均基徑0.28cm,主根基部直徑0.36cm,主根長10.1cm。
扦插繁殖,在2月底掌葉木尚未萌動前采1年生枝條進行扦插繁殖,5月底產(chǎn)生愈傷組織,但發(fā)根困難,發(fā)根率僅20%。在發(fā)根前就萌發(fā)了新葉,要及時除去一部分,否則會因養(yǎng)分供應(yīng)不上而死亡。
高壓繁殖,在2月底高壓,5月中旬產(chǎn)生愈傷組織,但一直未見發(fā)根。
果實成熟后隨即采收,將蒴果攤放陰干,待果實裂開,取出種子放在盛有少量堿水的容器中,輕輕揉搓,除去假種皮,洗凈晾干,沙藏。種子壽命短,翌年春季點播或當年秋播。并可用扦插或壓苗法繁殖。
掌葉木種子8月底或9月初成熟,蒴果梨形,成熟時種皮由青變紅,成熟后裂開,脫出種子。種子卵圓形或卵狀橢圓形,長0.8-1.1厘米,假種皮黑色發(fā)亮,基部有一圈白色外衣,有隔年結(jié)實的特性。
在果皮變紅尚未裂開時,及時采集種子,采果后晾干,種皮開裂,取出種子,用沙子或洗衣粉搓洗種子,除去假種皮,用2%的高錳酸鉀溶液消毒,然后潤沙貯藏,次年3月播種,也可以直接播種而不經(jīng)貯藏。因其含油豐富,貯藏時潤沙不能太濕,且需通風良好,貯藏過程中要定期檢查,除去發(fā)霉的種子,否則種子會很快腐爛。種子失水快,不能干藏。若干藏2個月,種子將完全失去發(fā)芽能力。
即采即播的種子,10月中下旬開始出胚根,但大多數(shù)種子要到第2年3月中旬才萌發(fā)出土,發(fā)芽率60%左右。留土萌發(fā),幼苗出土后迅速生長,上胚軸伸長到8厘米左右時,對生子葉展開;再向上生長2厘米左右,即長出第1對真葉。當年生苗有2-3對真葉,高10-15厘米,高生長在5月上旬基本停止,直徑生長則在7月上旬停止。幼苗主根發(fā)達、粗壯,主根基部比莖基部還要粗壯。
掌葉木分布于中國貴州南部和廣西西北部兩省接壤的石灰?guī)r地區(qū)。生于海拔500-800米的林中或林緣。
掌葉木僅分布在貴州南部的荔波、興義、安龍、平塘、獨山和廣西北部的隆林、樂業(yè)、東蘭、天峨、田林、環(huán)江、南丹、田東等地。掌葉木的分布海拔廣西為400-800米,貴州為500 -900米,一般都生長在石灰?guī)r山中下部或溝谷邊的闊葉林中,或村邊、或路旁。有的地方為常見種,但數(shù)量很少,呈零星分布,密林中很少見,多生長在疏林或林緣,為中下層樹種,林內(nèi)極少幼苗幼樹。
選種:播種前首先要對進行挑選,選得好不好,直接關(guān)系到播種能否成功。1、最好是選用當年采收的。保存的時間越長,其發(fā)芽率越低。2、選用籽粒飽滿、沒有殘缺或畸形的。3、選用沒有病蟲害的。催芽:用溫熱水(溫度...
選擇保溫保濕,通風良好、光線適量、排水通暢、管理方便的靈芝大棚,棚內(nèi)要求地面清潔,墻壁光潔,耐潮濕。靈芝棚的大小視培養(yǎng)料的多少而定,一般建在樹林、房前屋后林陰處,靠近水源的位置最合適。培養(yǎng)料入棚前菇棚...
①育苗:將采收的成熟果實,取出,用清水反復(fù)清洗,搓去殘留的果肉,漂除癟粒,撈出晾干,然后按1∶3的比例將與潔凈細河沙混合在一起,放入木箱中置室內(nèi)貯放或野外挖穴,沙子濕度控制在30%~40%,定期觀察,...
掌葉木形態(tài)特征
落葉喬木或灌木,高1-8米,樹皮灰色;小枝圓柱形,褐色,無毛,散生圓形皮孔。葉柄長4-11厘米;小葉4或5,掌狀復(fù)葉對生,小葉一般為5枚,薄紙質(zhì),橢圓形至倒卵形,長3-12厘米,寬1.5-6.5厘米,頂端常尾狀驟尖,基部闊楔形,兩面無毛,背面散生黑色腺點;側(cè)脈10-12對,拱形,在背面略突起;小葉柄長1-15毫米?;ㄐ蜷L約10厘米,疏散,多花;花梗長2-5毫米,無毛,散生圓形小鱗粃;萼片長橢圓形或略帶卵形,長2-3毫米,略鈍頭,兩面被微毛,邊緣有緣毛;花瓣長約9毫米,寬約2毫米,外面被伏貼柔毛;花絲長5-9毫米,除頂部外被疏柔毛。蒴果全長2.2-3.2厘米,其中柄狀部分長1-1.5厘米;種子長8-10毫米?;ㄆ?月,果期7月。
一個物種的瀕危,一般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人為破壞,即外因;二是其自身生物學(xué)習(xí)性中某些特性的制約,即內(nèi)因。掌葉木也不外乎這兩方面的原因。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人口的增長,人們開荒種地,砍伐、燒毀大面積的森林,賴以生存的動植物物種遭到嚴重破壞,數(shù)量越來越少,有的甚至滅絕,掌葉木也不能幸免。掌葉木作為石山地區(qū)的特有樹種,生境條件特殊,生長緩慢,分布地區(qū)生存環(huán)境惡劣。掌葉木含油豐富,當?shù)厝罕娪胁煞N子榨油的習(xí)慣,因此掌葉木成了人們補充食油的重要原料。在山區(qū),采集種子的方式就是砍伐結(jié)果母樹,為此,掌葉木遭到大量砍伐,在村邊、路旁、樹林中常見到被砍伐后留下的樹樁,這種“殺雞取卵”的采種方式是掌葉木稀少的重要原因之一。
掌葉木種子含油多,有清香味,是松鼠等小動物喜歡的食物。在產(chǎn)區(qū),每到種子成熟的季節(jié),就有很多小動物采食種子,9月初蒴果剛一變紅,常常幾天內(nèi)就被動物搶吃一光。因此,掌葉木雖然結(jié)實不少,但動物取食造成了掌葉木天然更新困難。
從其自身原因來看,掌葉木種子由于含油多,在濕潤條件下容易腐爛,從而喪失發(fā)芽能力。另一方面,種子失水快,在干燥環(huán)境下,種子會很快失去水分而不能發(fā)芽,9月初采集的種子,在10月中旬就基本上沒有發(fā)芽力。因此,種子成熟后,如果落在林下濕潤處,容易腐爛;如果落在林外干燥的地方,又容易脫水而失去發(fā)芽能力。因此,掌葉木的天然下種能力是很差的。
掌葉木為陽性樹種,在野外,林中的母樹下很少見到幼苗幼樹。引種栽培在林下蔭蔽處的掌葉木小苗生長很弱,幾年后逐漸死亡,說明它在苗期就需要一定的陽光。在石山地區(qū)土壤少、土層薄,旱季土層經(jīng)常干裂,幼苗根系不深,很難度過干旱的季節(jié)。
保護等級
掌葉木及其生長環(huán)境人為破壞嚴重,加之種子含油豐富,易被動物覓食和萌發(fā)率低等原因,天然更新極為困難,種群數(shù)量越來越少,已被列為國家二級稀有瀕危植物和國家一級保護野生植物。
保護措施
針對掌葉木的致瀕原因及其特點,掌葉木的保護除了在政策上加強宣傳并制定有關(guān)的保護措施外,在技術(shù)上可采取以下方法。掌葉木天然更新困難,但在人工輔助下,種子的發(fā)芽率可達60%以上,因此在產(chǎn)區(qū)可以人工采種育苗,再種植到原分布區(qū)適宜的地方,從而擴大其數(shù)量。在掌葉木分布較多的地區(qū)設(shè)立自然保護區(qū),劃定禁伐區(qū),保護現(xiàn)有的結(jié)果母樹,為其繁衍后代提供種源。通過宣傳并采取一定措施,制止群眾砍樹取種的行為,即使允許采種,也不能砍伐母樹,掌葉木母樹不高,采種時不砍母樹是完全可行的。另外,被砍伐后留下的樹樁,有些能萌發(fā)新的枝條,通過撫育,還可以長大,應(yīng)采取措施予以保留,并通過撫育,使其成材。
掌葉木是重要的經(jīng)濟植物,其材質(zhì)堅硬,可作高檔家具和建筑材料;種子富含油脂,油清澈,有香味,可食用或作工業(yè)用油。
其樹形優(yōu)美,葉形奇特,入秋后掌狀復(fù)葉襯上紅色果實,觀賞價值極高。
與無患子科其他植物的羽狀復(fù)葉不同,它為掌狀復(fù)葉,其系統(tǒng)位置介于無患子科和七葉樹科之間,對研究無患子科的系統(tǒng)發(fā)育有十分重要的價值。
格式:pdf
大?。?span id="sfnb227" class="single-tag-height">13KB
頁數(shù): 3頁
評分: 4.3
紫 葉 李 栽 培 技 術(shù) 郝香 山東省萊蕪市國有東關(guān)苗圃 271100 紫葉李, 又名紅葉李, 是薔薇科李屬落葉小喬木櫻李的變形, 樹冠圓形或扁圓形, 小枝 紅褐色。葉卵形或倒卵形,邊緣具重鋸齒,葉紫紅色。花單生或 2~3 朵聚生,粉紅色。果 實近球形,黃綠色有紫色暈?;ㄆ谠?4~5 月,果熟期 6~7 月。葉光滑,葉卵形至披針形, 紫紅色?;ㄐ?,淡粉紅色至白色。核果球形,紫紅色。原產(chǎn)于亞洲西南部,現(xiàn)在華北及以南 地區(qū)廣為栽植,是園林綠化、觀光果園的重要樹種,現(xiàn)將其栽培管理技術(shù)介紹如下。 1、栽植環(huán)境的選擇 紫葉李為暖溫帶樹種, 喜光,應(yīng)種植于光照充足處, 切忌種植于背陰處和大樹下, 光照 不足不僅使植株生長不良,還會使葉片發(fā)綠。紫葉李耐旱、喜濕,但不耐積水,栽種于干燥 之處可正常生長, 在低洼處種植則生長不良。 紫葉李對土壤要求不嚴, 喜肥沃、 濕潤的中性 或酸性沙質(zhì)壤土,也能耐輕度
格式:pdf
大小:13KB
頁數(shù): 3頁
評分: 4.5
木棉的栽培技術(shù) 1.選地整地 選向陽的、土層深厚肥沃的微酸性和中性土壤。 2. 繁殖方法 木棉主要用種子繁殖。每年 10月,果實成串聚生,采回堆放在陰涼處。過 數(shù)天,攤開晾曬,果裂種脫,除去絮毛雜物,陰干后貯存。早春 2-3 月間播種,播前催芽, 用條播或撒播均可。每公頃用種量 45-60kg。播后按一般育苗的措施,加強管理,待幼苗長 至 5-6cm時,可進行移栽分床培育。 一年生的苗木高達 50cm以上,秋后或次年春季出圃定植。 每年 3-4月份先開花,后長葉?;ü谖灏?,橙黃或橙紅色?;ㄝ嗪诤稚?,革質(zhì)?;ê蠼Y(jié)橢圓 形碩果,內(nèi)為卵圓形的種子和白色的棉絮。 栽培技術(shù) 用播種、 扦插和分株繁殖。蒴果未開裂前采集, 種子發(fā)芽力保存期短,故多隨采隨播,也可用濕沙短期貯藏,條播,覆土 2cm,平均氣 溫 20℃以上,一般 4-5d 可出齊苗;扦插多在 2-3 月或雨季進行, 用長 80-10
國家保護植物一級保護
玉龍蕨、中華水韭、光葉蕨。
革苞菊、長蕊木蘭、藤棗、萼翅藤、膝柄木、珙桐屬、狹葉坡壘、望天樹、普陀鵝耳櫪、掌葉木、異形玉葉金花、天目鐵木、坡壘、合柱金蓮木、伯樂樹、東京龍腦香。
長白松、銀杏、銀杉、資源冷杉、蘇鐵屬、紅豆杉屬、云南穗花杉、百山祖冷杉、水松、水杉、梵凈山冷杉、巨柏、元寶山冷杉。
共有三十種種類。
紅豆杉 紅豆杉,屬淺根植物,其主根不明顯、側(cè)根發(fā)達, 是世界上公認的瀕臨滅絕的天然珍稀抗癌植物,是第四紀冰川遺留下來的古老樹種,在地球上已有250萬年的歷史。
由于在自然條件下紅豆杉生長速度緩慢,再生能力差,所以很長時間以來,世界范圍內(nèi)還沒有形成大規(guī)摸的紅豆杉原料林基地。中國已將其列為一級珍稀瀕危保護植物,聯(lián)合國也明令禁止采伐。
位于天峨縣城西面,距縣城6千米,面積為20平方公里。海拔高度600米至1000米不等,雨量充沛,氣候宜人;森林覆蓋率95%以上,林相完好,古樹參天,生物種類繁多,有蔸蘭、金花茶、掌葉木、任豆、喜樹、見血清等近30種國家一、二類重點保護植物,600多種高等植物,有錦雞、林麝、飛貓、獼猴、果子貍等多種珍稀動物棲生其間,堪稱是一座物種寶庫。而且在峽谷觀景臺可鳥瞰堪稱珠江流域最壯觀的大峽谷——龍灘大峽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