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場地壓顯現(xiàn)規(guī)律 ,大規(guī)模地壓活動可分發(fā)生、發(fā)展和衰減穩(wěn)定三個階段。
也稱預兆階段。大規(guī)模地壓顯現(xiàn)以前,常有預兆。預兆期從幾天到數(shù)月(如遼寧弓長嶺鐵礦為2~3個月,湖南錫礦山銻礦為5~12個月)。在此期間,各種預兆逐漸增強和不斷擴展。主要預兆為:圍巖發(fā)響;采場頂板局部冒落;礦柱壓壞;近礦體巷道變形和破壞。
即圍巖大冒落和移動階段。特點是:在很短的時間內,采場大面積冒落;近礦體巷道嚴重破壞;地表開裂下沉;由于存在大量采空區(qū),有時還發(fā)生不同程度的沖擊氣浪。如弓長嶺鐵礦某次地壓發(fā)展階段延續(xù)20天左右。活動劇烈程度不是始終一致,其間發(fā)生兩個高峰(間隔5~6日)。
大面積冒落后,井下采場與巷道的變形和破壞趨于緩和,而地表開裂和下沉一般還要持續(xù)一段時間,速度逐漸減慢,圍巖應力達到新的平衡狀態(tài),出現(xiàn)衰減穩(wěn)定階段。2100433B
采場地壓是指在地下開采過程中,原巖對采場或采空區(qū)圍巖及礦柱所施加的載荷。這是由于地下礦體采出后所形成的采掘空間破壞了原巖的自然平衡狀態(tài),致使巖體應力重新分布,引起采場圍巖變形、移動或破壞等一系列地壓現(xiàn)象。這些地壓現(xiàn)象的發(fā)生和發(fā)展過程稱為采場地壓顯現(xiàn)。顯然,嚴重的采場地壓顯現(xiàn)不僅會惡化采場條件,影響采礦生產(chǎn),甚至還會危及安全。采場地壓主要研究地下開采過程中采場地壓的分布及其顯現(xiàn)規(guī)律。
采場的規(guī)模遠遠大于井巷,但由于采場空間的形狀、體積、分布狀況、形成及存留時間等方面的特殊性,采場地壓與巷道地壓有相當大的差異,歸納起來采場地壓具有暴露空間大、復雜性、多變性、顯現(xiàn)形式的多樣性、控制采場地壓的難度大等特點。
首先看合同中有沒有明確,如果有,按合同辦。 如果合同沒有明確: 1、如果你是施工單位的話,你可以要求甲方出,施工單位進場前甲方要做到3通一平等工作。。。 2、如果你是甲方的,你可以試著和施工單位協(xié)商。
可以
1、場地硬化面積=用地紅線面積-建筑占地面積-用地紅線面積*綠化率 2、39715.9-2190.69-39715.9*27.5%=26603.33平米。 3、建筑密度是指建筑物的覆蓋率,具體指項...
格式:pdf
大?。?span id="mwi2w4c" class="single-tag-height">180KB
頁數(shù): 1頁
評分: 4.6
本文對礦井采場礦壓顯現(xiàn)進行闡述和評價,同時闡述了采場的應力分布、采場的頂板活動等問題。
格式:pdf
大?。?span id="uee40i0" class="single-tag-height">180KB
頁數(shù): 2頁
評分: 4.6
隨著我國煤炭資源的逐年開采,淺部資源已逐漸枯竭,新建礦井的開采深度越來越大,沖擊地壓災害日益凸顯。研究探索煤礦沖擊地壓發(fā)生的規(guī)律,對防沖工作具有重要指導意義。文章結合陜西孟村煤礦,分析了高地壓復合構造區(qū)煤層礦井沖擊地壓發(fā)生規(guī)律,為類似地質條件礦井的防沖工作提供了借鑒。
采場地壓控制是指為使采場周同巖體在回采期間不因次生應力作用而破壞或不按預期形式破壞而采取的措施。采場是進行回采的或回采后形成的敞空空間或堆積著落下礦巖或充填材料的空間。采場的形成使其周圍巖體的原始應力改變。而形成次生應力場。其范圍就是采場圍巖應力重新調整的范圍。采場圍巖所受的力和采場圍巖施加于采場中支撐體的力都叫做采場地壓。采場地壓引起圍巖或支撐體明顯變化,叫做采場地壓顯現(xiàn)或采場地壓活動。采場地壓控制,要考慮礦柱尺寸計算,采場圍巖加固,充填體作用和采空區(qū)處理 。2100433B
平巷彈塑性地壓理論是指在彈性巖體中開鑿巷道后,由于應力集中,一定范圍內的圍巖將因應力超出彈性吸限而進入塑性狀態(tài)。塑性區(qū)的大小決定于原巖應力,圍巖性質,巷道幾何形狀及支護條件。若塑性區(qū)繼續(xù)發(fā)展,巖石強度參數(shù)逐漸降低。巷道失穩(wěn)破壞。所以。在巷道破壞前應采取人工支護,限制塑性區(qū)的擴展。彈塑性地壓理論即考慮了上述圍巖性質轉化和支護作用,又將彈塑性理論用于地壓研究,便于建立地壓問題的解析解,因此應用較廣 。2100433B
沖擊地壓防治是屬于自然災害與防治學科中的一個詞目,即為預防沖擊地壓的發(fā)生和治理沖擊地壓災害所采取的各種方法和措施,有開采解放層、清理、支護、襯砌、灌漿加固等。
學科:自然災害與防治
詞目:沖擊地壓防治
英文: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rock burst
釋文:為預防沖擊地壓的發(fā)生和治理沖擊地壓災害所采取的各種方法和措施。主要包括防范措施和解危措施。防范措施主要有:開采解放層;合理布置巷道位置;合理選擇開采順序和支護方法;消除孤立煤柱,避免應力集中;對厚層堅固頂板進行松動爆破處理,降低煤柱的支承壓力;向巖層注水或軟化劑,以軟化巖層;通過巖層內鉆孔預先釋放一部分能量和氣體;用水力沖刷或震動爆破,擴大鉆孔破巖效果。其中最有效的措施是開采解放層。解危措施主要包括卸載爆破和其他措施。卸載爆破可以使巖體重新達到應力平衡狀態(tài),從而使圍巖達到穩(wěn)定。其他措施還有清理、支護、襯砌、灌漿加固等。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