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陜西省延長石油科研中心大樓鋼-混凝土混合結構超高層建筑(以下簡稱本項目)為工程背景,綜合考慮施工過程中結構的時變特性、構件配筋和施工找平措施的影響,運用有限元分析軟件Midas/Gen對該結構進行施工過程模擬,主要研究結構在施工過程中豎向變形和內力的發(fā)展規(guī)律,分析混凝土徐變收縮及逐層找平措施對結構豎向變形的影響,并研究不同找平措施對外框架和核心筒豎向變形差的影響,同時對關鍵施工方案進行優(yōu)化并提出結構預變形補償方案。
第1章緒論
第2章施工過程模擬基本理論
第3章Midas/Gen施工模擬方法及有限元模型建立
第4章結構施工過程豎向變形與內力分析
第5章關鍵施工方案優(yōu)化及結構預變形補償分析
參考文獻
超高層建筑施工特點: 超高層建筑缺點是造價高、成本高,電梯設備,結構、材料設備,安全性、保障性都會帶來建設成本的提高。超高層建筑的優(yōu)勢也非常明顯:集約化,垂直發(fā)展,形象突出,...
我國《民用建筑設計通則》GB50352—2005規(guī)定:建筑高度超過100m時,不論住宅及公共建筑均為超高層建筑。 超高層建筑難點主要有: 1、結構系統; 2、垂直交通設計; ...
超高層建筑施工的重點和難點主要包括:結構系統,垂直交通設計,電梯,供電安全性和穩(wěn)定性。1、結構系統 由于超高層建筑結構的特殊性,建筑內部的梁柱將會不可避免地存在,在結構設計中要考慮異形柱的使用,特別是...
格式:pdf
大?。?span id="xxxupni" class="single-tag-height">1.0MB
頁數: 6頁
評分: 4.7
針對監(jiān)測超高層建筑沉降指導建筑施工的問題,從荷載、沉降和時間3者之間關系曲線出發(fā),分析了某超高層建筑施工過程中4年的沉降監(jiān)測數據,得到了該超高層建筑的沉降特征,并對轉化層沉降在施工過程中沉降貢獻率和滯后的剩余沉降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超高層建筑沉降的增加與時間、荷載呈非線性關系;沉降曲線可分為\"凸\"\"凹\"\"直線\"3個階段;轉換層沉降是沉降曲線由\"凸\"型轉變?yōu)閈"凹\"型的部分,要減慢轉換層施工速度,讓前期滯后荷載量的沉降得到釋放;主體封頂后的滯后剩余沉降值和沉降穩(wěn)定時間歷程是評價建筑沉降穩(wěn)定和安全性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沉降曲線的3個階段,獲得了各階段沉降特征,構造了沉降曲線函數,為超高層建筑的安全施工提供了參考。
格式:pdf
大小:1.0MB
頁數: 1頁
評分: 4.8
由于超高層建筑工程存在建設周期長、投資額巨大、技術難度較高等問題,如果不加以防范和控制,就會導致風險事件頻發(fā),產生嚴重的后果。因此對施工單位而言,風險管理工作研究的越深入,風險事故發(fā)生的概率就越低。所以本文根據超高層風險發(fā)生的特點,從施工方的角度對超高層建筑施工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風險管理策略,減少風險事件發(fā)生的概率。
開展了超高層建筑的動力失效模式及抗災-分災優(yōu)化設計研究。在抗災設計方面,提出了改進的基于能量的模態(tài)Pushover分析方法;建立了高層建筑抗災優(yōu)化設計模型與混合優(yōu)化算法;基于MMPA高階模態(tài)響應進行全壽命抗震優(yōu)化設計;利用三維耦合振型發(fā)展了精確的動力分析框架以實時分析預測高層建筑風振響應。在分災優(yōu)化設計方面,研究了層級褶皺結構破壞模式及等效彈性常數;基于柔度修正模型縮減近似方法提出了快速的局部非線性求解方法;引入了單自由度三線性滯回模型,通過單自由度延性方程來定義了結構分災設計譜。在結構可靠性與魯棒性分析方面,利用泊松白噪聲及其濾波過程建立激勵模型模擬并分析強脈沖對結構動力可靠性的影響;提出了歸一化的改進降維法;提出了高層建筑全壽命優(yōu)化設計的低維和高維多目標優(yōu)化方法;開展了面向抗災分災優(yōu)化設計需求的不確定性傳播技術研究。 在國內外重要學術期刊發(fā)表論文51篇,SCI檢索33篇,EI檢索42篇,國際期刊論文34篇。 2100433B
批準號 |
10702052 |
項目名稱 |
隧道施工過程力學分析的時變解析方法研究 |
項目類別 |
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申請代碼 |
A1301 |
項目負責人 |
王華寧 |
負責人職稱 |
教授 |
依托單位 |
同濟大學 |
研究期限 |
2008-01-01 至 2010-12-31 |
支持經費 |
21(萬元) |
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fā)展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具有超高、柔性、體型復雜、平面不規(guī)則等超高層建筑出現;超高層建筑在地震和風載等動力荷載作用下,災變行為十分復雜,具有動力、非線性、不確定性等特點,引起結構安全性、設備適用性與人員舒適性等問題。因此,在對超高層建筑動力失效模式充分認識的基礎上,不斷尋求創(chuàng)新的設計思想、理念,設計并優(yōu)化超高層建筑的傳力路徑與失效模式,以提高其整體防災能力,具有很大的挑戰(zhàn)性,同時具有重要的理論與工程意義。本項目針對指南重大工程結構失效模式與整體抗災能力優(yōu)化,開展超高層建筑的動力失效模式及抗災-分災優(yōu)化設計研究,包括:超高層建筑的動力失效模式與整體防災能力表征、超高層建筑的動力抗災優(yōu)化設計、超高層建筑的動力分災優(yōu)化設計、動力荷載下超高層建筑整體防災能力的可靠性與魯棒性分析。為提高超高層建筑等重大工程結構的整體防災能力提供相關的理論與方法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