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質攀援藤本,高達3米;莖、枝干后淡褐色或近乳白色,方柱狀,有4棱,棱粗糙,有微小的倒生皮刺。
葉對生,葉片厚紙質或近革質,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5-11厘米,寬2-4厘米或過之,頂端驟尖或漸尖,基部心形或近圓,干時欖綠色,下面略顯蒼白,兩面均粗糙;基出脈5條,有時7條,上面略凸,下面高凸,中脈發(fā)出的側脈及網(wǎng)狀小脈通常兩面均可見;葉柄長2-4 (-8)厘米,有小皮刺;托葉心形至披針形,長5-7毫米。
花未見,據(jù)原記載:花序圓錐狀,長達30厘米;萼檐廢退;花冠綠色,管長1.25毫米,裂片線狀披針形,長約2毫米,寬1毫米,短尖,里面被粉末狀毛;花柱短,柱頭頭狀,2裂。
果序長7-11厘米;果綠色(未成熟),干后變黑,球形,直徑5-6毫米,單生或雙生。果期8-9月。
生長于海拔2200-2500米處的疏林中。
對葉茜草分布于中國的云南和泰國的清邁
三葉草,多年生草本植物,一般只有三片小葉子,葉形呈心形狀,葉心較深色的部份亦是心形。在十萬株三葉草中,可能只會發(fā)現(xiàn)一株是四葉草,機率大約是十萬之一。四葉草的邊緣應該有鋸齒,接近中心葉片是..........
茜草科,茜草屬的一種植物。草本,通常近直立,高1米左右,很少攀援狀;莖和分枝均有直槽,近無毛,平滑或有微小倒刺。葉4片輪生,紙質或薄革質,矩圓狀卵形至卵形。生長于海拔較高的地帶。 功效主治  ...
茜草-性狀多年生攀援草本。莖四棱形,有的沿棱有倒刺。葉4片輪生,其中1對較大而具長柄,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2.5~6cm或更長,寬1~3cm或更寬;葉緣和背脈有源小倒刺。聚傘花序頂生或腋生;花小,萼齒...
整地與施肥
選地勢高,排水好的田塊,深耕細作。結合整地,施足基肥:每畝施土雜肥3000公斤,尿素20公斤,磷鉀肥50公斤,然后作畦,等待播種。
播種
茜草用種子繁殖,也可扦插繁殖。播種期分春播和秋播。春播在清明前后,秋播在封凍之前。
種子繁殖:播前先在整好的畦面上開成淺溝,再將種子均勻地撒入溝內(nèi),覆土,澆水,保墑,以利出苗。行距為30厘米。每畝播種量3公斤。茜草出苗后,應加強田間管理,生長一年后即可移栽。移栽時,將茜草苗按行株距50×30厘米定植在整好的畦面上,澆水保墑,以利成活。
扦插繁殖:選生長健壯,發(fā)育充實,無病蟲害的莖蔓,每2—3節(jié)剪成插條。按行株距10×5厘米左右插入土中,上露1節(jié)。澆水、保墑、遮蔭,以利成活。培育1年即可移栽。
田間管理
茜草齊苗后,注意中耕除草。干旱天氣及時澆水,陰雨天氣注意排水。苗高30厘米時,于株旁插立支柱,供其攀援?;ɡ佻F(xiàn)后,除留種株植外應摘除花蕾,以減少養(yǎng)分消耗。
病蟲害防治
茜草根腐病可于發(fā)病初期用1:1:120波爾多液防治,或用多菌靈防治。白粉病用粉銹寧防治。蟲害主要有蚜蟲,紅蜘蛛,可用蚜螨凈防治。
收獲與加工
茜草一般于移栽后2—3年的秋季,地上莖葉枯萎后采挖。先將地上莖藤割去,再刨出地下根,去凈泥土,曬干即可入要出售。畝產(chǎn)量150公斤。
目前尚未被運用在醫(yī)學上
目前尚未被應用在園藝方面上2100433B
格式:pdf
大?。?span id="rua7blh" class="single-tag-height">222KB
頁數(shù): 3頁
評分: 4.4
格式:pdf
大?。?span id="zu174q7" class="single-tag-height">222KB
頁數(shù): 4頁
評分: 4.3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茜草飲片中大葉茜草素的含量,并對26份茜草飲片中大葉茜草素的含量進行測定。方法:采用GracesmartRP C18柱(4.6mm×250mm,5μm),流動相為甲醇-水(80∶20),流速1.0mL·min-1,柱溫40℃,檢測波長為270nm。結果:大葉茜草素的線性范圍為0.11~0.98μg,相關系數(shù)為0.9995,平均回收率(n=9)為97.9%。結論:本方法簡單、快速,重復性好,可以作為茜草飲片中大葉茜草素的含量測定方法。本研究為合理制定茜草飲片的質量標準提供數(shù)據(jù)支持。
茜草科分類進化
早期的分類系統(tǒng)(克朗奎斯特分類法)將茜草科分類在茜草目(Rubiaceae)內(nèi)。而近期的分類系統(tǒng)(APG II 分類法:Update of the Angiosperm Phylogeny Group)則是將茜草科分類在龍膽目內(nèi),且將離瓣茜草科、Henriqueziaceae、烏檀科、纖花草科并入到茜草科內(nèi),新的茜草科分為茜草亞科(Rubioideae),金雞納亞科(Cinchonoideae)和仙丹花亞科(Ixoroideae),有600多屬,10000種以上,廣布全球熱帶、亞熱帶,少數(shù)產(chǎn)溫帶。中國大約有80屬500余種,主產(chǎn)西南至東南部。
茜草科的親緣關系各學者意見不一,有人將茜草科置于敗醬科之前,忍冬科之后;也有人置其于忍冬科之前,車前科之后;還有人則置于忍冬科之前,蘿藦科之后。與茜草科最接近的科是忍冬科,因為兩者都具管狀合瓣花冠,有限雄蕊,下位子房和對生葉等特征。但茜草科具托葉,葉常全緣。茜草科的香茜屬(Carleman-nia)和蜘蛛花屬(Silvianthus)從雄蕊數(shù)目減少至 2和托葉不發(fā)育的特征,又極似木犀科(Oleaceae),但是子房下位又迥然有別。因此H.K.艾里肖將這兩屬從茜草科分出另成一獨立的香茜科 (Carlemanniaceae)。
根據(jù)子房胚珠的多少而分本科為2亞科:
① 金雞納亞科(Cinchonoideae),胚珠多數(shù),胚莖向上,具胚乳。喬木或灌木,草本較少。中國有38屬。
② 咖啡亞科(Coffe-oideae),子房僅具1胚珠;胚莖向上或向下,具胚乳或無胚乳。喬木,亞灌木或草本。中國有33屬,其中丁茜屬(Trailliaedoxa)是中國的特有屬。
近代有些學者根據(jù)本科的內(nèi)含物針晶體(rhaphi-des)的有無和胚乳的存在與否將其分為 3個亞科:
① 茜草亞科(Rubioideae),針晶體存在,種子具胚乳,草本,喬木和灌木。
② 金雞納亞科(Cinchonoideae),無針晶體,種子具胚乳,喬木、灌木,罕有草本。
③ 海岸桐亞科(Gue-ttardoideae),無針晶體,種子無胚乳,喬木,灌木。
我國有36種、2變種。
金劍草Rubia alata Roxb.
東南茜草 Rubia argyi (Levl. et Vaniot) Hara ex L. A. Lauener et D. K.
中國茜草 Rubia chinensis Regel et Maack
高原茜草 Rubia chitralensis Ehrendorf.
茜草Rubia cordifolia L.
厚柄茜草 Rubia crassipes Coll. et Hemsl.
沙生茜草 Rubia deserticola Pojark.
長葉茜草 Rubia dolichophylla Schrenk
川滇茜草 Rubia edgeworthii Hook. f.
鐮葉茜草 Rubia falciformis Lo
絲梗茜草 Rubia filiformis How ex Lo
紅花茜草 Rubia haematantha Airy Shaw
闊瓣茜草Rubia latipetala Lo
林氏茜草 Rubia linii C. Y. Chao
峨眉茜草 Rubia magna P. G. Xiao
黑花茜草 Rubia mandersii Coll. et Hemsl.
梵茜草 Rubia manjith Roxb. ex Flem.
金線草 Rubia membranacea Diels
鉤毛茜草 Rubia oncotricha Hand-Mazz.
卵葉茜草 Rubia ovatifolia Z. Y. Zhang
淺色茜草 Rubia pallida Diels
柄花茜草 Rubia podantha Diels
多脈茜草 Rubia polyphlebia Lo
翅莖茜草 Rubia pterygocaulis Lo
小葉茜草Rubia rezniczenkoana Litw.
柳葉茜草 Rubia salicifolia Lo
四葉茜草 Rubia schugnanica B. Fedtsch. ex Pojark.
大葉茜草 Rubia schumanniana Pritzel
對葉茜草 Rubia siamensis Craib
林生茜草 Rubia sylvatica (Maxim.) Nakai
纖梗茜草 Rubia tenuis Lo
西藏茜草 Rubia tibetica Hook. f.
染色茜草 Rubia tinctorum L.
毛果茜草 Rubia trichocarpa Lo
山東茜草 Rubia truppeliana Loes.
多花茜草 Rubia wallichiana Decne.
紫參 Rubia yunnanensis Diels
茜草的根中含有一種叫茜素的物質,它就是一種紅色染料。而且在每百千克的茜草根中只含1千克-兩千克茜素,可見它還是挺珍貴的。
1869年,德國化學家經(jīng)過反復研究,終于找到了天然茜素,染色茜草的分子結構。然后通過用人工合成的方法制造出橙紅色的茜素結晶。人造茜素和天然茜素的分子結構完全相同,它代替了天然的茜素,從此才結束了人們使用天然染料的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