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無論自來水管道還是封閉含水層,都不是絕對剛性的。它們都具有彈性和可壓縮性。當水位上升時,體積會被漲大,反之則會被壓縮變小。這種漲縮對自來水管道來說微不足道,通常被忽略不計。但對封閉含水層來說,由于下面將要談到的原因,這種可壓縮性和彈性卻不能不加以考慮。
首先,封閉含水層傳導水的能力比自來水管道小許多個數(shù)量級。任何一個末端自來水龍頭放水,都能幾乎立即從自來水廠的蓄水容器得到補給。其間的水頭損失比較小。而含水層對水的摩擦阻力很大,從封閉含水層的側(cè)向補給源到打井取水地點距離一般又很遠。其間要達到穩(wěn)定狀態(tài),需有很大的水頭損失。實際上,在達到穩(wěn)定狀態(tài)之前,從水井抽出來的水,并不是來自遠方的側(cè)向補給源,而是來自水井周圍含水層的壓縮。水井的抽水,使地下水位下降,在水井周圍形成降落漏斗。對封閉含水層來說,這就象液壓千斤頂放油、汽車輪胎放氣一樣,使含水層壓縮。這樣就從含水層擠壓出一些地下水來。水井抽取的地下水,實際上就是來自含水層壓縮出來的那一部分水。早期,水井抽取的主要是水井周圍近處含水層壓縮出來的地下水,隨著降落漏斗的擴展,抽出來的水逐漸更多地來自較遠處的含水層。從開始抽水到大部分井水不再來自含水層的壓縮,而是來自補給邊界,需要很長的時間,如果補給邊界離抽水井比較遠,甚至需要幾十年時間,那時抽水井水位將下降得很深,乃至抽水成本高到難以接受的程度。此外,封閉含水層中地下水位每下降1米,因壓縮所能給出的水是很少的,只有開放含水層的千分之幾到萬分之幾。因此,地下水位的降落漏斗體積,在同樣出水量的條件下,比開放含水層要大成千上萬倍。
按照質(zhì)量守恒原理,從含水層抽取的地下水不可能憑空產(chǎn)生,總歸要有來源。開放含水層比較好理解,從含水層抽取的水,部分來自含水層的疏干,部分來自地表水體的補給。而封閉含水層就有點令人費解。后者既沒有疏干,也很難從地表水體得到補給。那么從井里抽出來的水是從那里來的?二十世紀初地下水水力學的一個重大進展是發(fā)現(xiàn)從封閉含水層抽取的地下水是由含水層體積壓縮而來的。最終表現(xiàn)在地面沉降上。根據(jù)河北滄州和天津以往長期觀測的結果,多年從封閉含水層抽取的地下水總體積,大體上等于地面沉降的總體積。側(cè)向補給少得可以忽略不計。
從封閉含水層抽取地下水會導致地面沉降!這是一個嚴重的問題。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jīng)有了大量負面的案例。早在六十年代,上海就因地面沉降而遭受了難以彌補的損失。由于地面沉降早期很難憑直覺發(fā)現(xiàn),上海的教訓并沒有被別的地方及時汲取,天津隨后也出現(xiàn)了類似的問題。長江三角洲的蘇州、無錫、常州由于含水層不如上海寬闊,受局部斷陷小盆地的制約,出現(xiàn)不均勻沉降,導致地面裂縫。西安的地裂縫也是長期從封閉含水層抽水的后果。由此可見,從封閉含水層長期大量地抽取地下水,弊大于利,往往是得不償失。抽不了多少水就會引起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而且經(jīng)常導致嚴重的地面沉降后果。2100433B
含水層的滲透系數(shù)是一個很重要的水文地質(zhì)參數(shù),一般的含水層滲透系數(shù)是指水平方向值對于各向異性,并且研究中需要考慮三維層面的水流時,含水層的滲透系數(shù)分為不同方向的滲透系數(shù),即垂向滲透系數(shù)和水平滲透系數(shù).
由地勘資料得出來的,是已知條件而不是計算出來的。
格式:pdf
大?。?span id="0nyyr7z" class="single-tag-height">95KB
頁數(shù): 未知
評分: 4.3
寺河礦副斜井表土段明槽施工中遇到240m3/h的大涌水,在施工中采用以降水小井排水為主,輔以工作面排殘留水的施工方法,順利通過了礫石層大含水層。
格式:pdf
大小:95KB
頁數(shù): 未知
評分: 4.7
立井施工中的含水層注漿堵水法磁縣煤炭管理局侯天素(河北邯鄲056500)位于岳城水庫上游的磁縣觀臺鎮(zhèn)。礦產(chǎn)資源十分豐富,尤以生產(chǎn)發(fā)熱量高、含矸含硫低的優(yōu)質(zhì)焦煤聞名,是該縣的主要產(chǎn)煤鄉(xiāng)鎮(zhèn)之一。在庫區(qū)上游對常年未上水區(qū)域進行合理開發(fā)、實行季節(jié)性開采,既有...
根據(jù)地質(zhì)條件,有兩種基本類型的含水層。
這類含水層的水面處于大氣壓力之下,它在地面以下的深度通常隨著地貌條件而不同。潛水含水層通常由降水補給或由其上覆或下伏含水層(滲漏含水層)的越流補給。排泄區(qū)由地貌條件決定,一般不太明顯。地下水流為層流。
對于飽水厚度b的積分,則得到非均質(zhì)、各向異性介質(zhì)中二維水流的基本方程式:
承壓含水層即自流含水層。這類含水層被封閉在兩個相對不透水層之間,因此其中的地下水所承受的靜水壓大于大氣壓。這種類型含水層的補給來自其裸露處的降水和其上覆及下伏含水層(承壓漏含水層)的越流。其排泄區(qū)取決于地質(zhì)和水文地質(zhì)條件。地下水流也是層流。
對于含水層厚度的積分,并加上源/匯點項和越流項,則得到以下二維水流表達式:
此地下水受水力坡降的作用開始橫向流動,土壤空隙充滿水無空氣存在,稱含水層。如果含水層在兩不透水層中間則稱為受壓含水層(confining aquifer),其靜水壓力較大氣壓力高。
學科:核地質(zhì)學
詞目:鈾礦含水層
英文:aquifer uranium-bearing
釋文:鈾礦含水層是產(chǎn)于含水圍巖中的鈾礦層。其特點是鈾礦層自身即是含水層。在地浸砂巖型鈾礦中指含水鈾礦的砂巖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