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鋼筋混凝土結構分析程序設計 | 書????名 | 鋼筋混凝土結構分析程序設計 |
---|---|---|---|
出版社 | 武漢大學出版社 | 頁????數(shù) | 279頁 |
開????本 | 16 | 定????價 | 28.00 |
作????者 | 侯建國 安旭文 | 出版日期 | 2013年1月1日 |
語????種 | 簡體中文 | ISBN | 9787307103108 |
品????牌 | 武漢大學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 |
第1章 緒論
1.1 結構分析程序的發(fā)展與應用
1.2 結構分析程序設計的一般方法和基本要求
1.3 框架結構分析程序的主要內容
第2章 框架結構內力分析程序的編制原理
2.1 概 述
2.2 平面桿系結構有限單元法的基本原理及求解步驟
第3章 框架結構內力分析程序設計
3.1 框架結構分析程序FSAP簡介
3.2 輸人數(shù)據(jù)程序設計
3.3 節(jié)點位移未知量編號和單元定位向量的形成
3.4 形成單剛程序設計
3.5 結構剛度矩陣的形成
3.6 組裝整體荷載列向量
3.7 解方程程序設計
3.8 桿端力和指定截面內力計算
3.9 動力分析程序設計
第4章 荷載組合的程序設計
4.1 我國現(xiàn)行結構設計規(guī)范關于荷載組合的有關設計規(guī)定
4.2 荷載組合程序的總體設計
4.3 吊車荷載組合
4.4 風荷載組合
4.5 一般活荷載的組合
4.6 靜力組合的最終結果
4.7 地震組合及其內力組合值的調整
4.8 支座彎矩削減
第5章 配筋計算程序設計
5.1 配筋計算程序的總體設計
5.2 配筋計算有關參數(shù)的確定
5.3 梁、柱縱筋計算程序設計
5.4 梁的正截面受彎承載力計算
5.5 偏心受壓構件的正截面受壓承載力計算
5.6 偏心受拉構件的正截面受拉承載力計算
5.7 梁、柱配箍計算程序設計
5.8 斜截面受剪承載力計算的截面限制條件
5.9 受彎構件的斜截面受剪承載力計算
5.10 偏心受力構件的斜截面受剪承載力計算
5.11 框架梁柱節(jié)點核心區(qū)抗震受剪承載力校核
第6章 程序使用說明及工程實例
6.1 原始數(shù)據(jù)的輸入說明
6.2 計算結果的輸出說明
6.3 工程實例
附錄 FSAP的其他子程序
參考文獻
版權頁:
插圖:
《高等學校土木建筑工程類系列教材:鋼筋混凝土結構分析程序設計(第二版)》系統(tǒng)地介紹了利用有限單元法進行框架結構的內力分析,以及荷載組合和配筋計算的程序設計方法與編制技巧。《高等學校土木建筑工程類系列教材:鋼筋混凝土結構分析程序設計(第二版)》可以作為高等學校土木建筑工程類專業(yè)本科生和碩士研究生有限元程序設計選修課的教材,亦可以供從事結構設計的工程技術人員以及高等學校相關教師參考。
格式:pdf
大?。?span id="b0eliad" class="single-tag-height">916KB
頁數(shù): 2頁
評分: 4.4
ANSYS在鋼筋混凝土結構分析中的應用
內容簡介
《高等學校土木建筑工程類系列教材:地基處理技術》系統(tǒng)地介紹了土木工程建設中經常應用的各種地基處理方法,地基加固機理、地基設計計算方法、地基施工工藝、地基質量檢測方法以及實際工程案例。基本反映了我國地基處理技術中的傳統(tǒng)方法的理論與應用。《高等學校土木建筑工程類系列教材:地基處理技術》共分10章,包括緒論,特殊土地基,復合地基理論,置換法,排水固結法,化學加固法,深層密實法,加筋法,熱學法,托換技術。每章中都選擇了兩種典型地基處理方法加以詳細介紹,其他方法也進行了簡要論述。2100433B
內容簡介
《高等學校土木建筑工程類系列教材:建筑工程機械》主要介紹建筑工程中廣泛使用的各種建筑工程機械的基本構造、工作原理、技術性能和管理方法。全書共分七章,內容包括:概論、土方工程機械、鋼筋混凝土工程機械、起重機械、樁工機械、裝修(飾)機械和建筑工程機械管理?!督ㄖこ虣C械》可以作為高等學校土木工程專業(yè)、工程管理等專業(yè)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以供建設單位、施工企業(yè)、建設監(jiān)理等部門工程技術人員、管理人員以及高等學校相關專業(yè)教師參考。2100433B
《高等學校電氣工程類系列教材:電工技術(第3版)》編寫的指導思想是,在內容上考慮到電子信息技術的迅速發(fā)展及其在非電類專業(yè)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因此編寫時既覆蓋了教學基本要求所規(guī)定的全部內容,又增添了一些拓寬和加深的內容,以滿足非電類各專業(yè)根據(jù)具體需要進行取舍;在闡述上由淺入深,循序漸進,使之符合人們認識客觀事物的規(guī)律,便于讀者自學;適當反映了現(xiàn)代科學技術發(fā)展的新成就。并注意加強知識的綜合和系統(tǒng)的概念,力求保證基礎、體現(xiàn)先進、加強應用,處理好基礎性、先進性和應用性的關系。在體系上注意各部分章節(jié)的有機聯(lián)系,加強了各主要部分內容的邏輯性,便于讀者應用和科技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陡叩葘W校電氣工程類系列教材:電工技術(第3版)》可以作為其他強電、弱電結合專業(yè)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以供高等學校教師以及相關工程技術人員參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