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高壓下物質狀態(tài) | 所屬學科 | 物理學 |
---|
在較低壓力下,元素的原子體積隨原子序數(shù)Z呈明顯的周期性變化。此時的元素壓縮性主要取決于元素化學性質的外層電子。到10兆巴左右,這種周期性特征已基本消失。在更高壓力下,物質可被壓縮到其點陣結構與原子內的殼層結構不復存在。原子核被高密度電子屏蔽,其間的長程庫侖相互作用可以忽略。物質進一步被壓縮,電子可被原子核俘獲,使核電荷減少,同時放出中微子。結果電子總數(shù)減少,而其密度不變,使得壓力也大致不變。物質如再進一步被壓縮,核電荷將更加減少,結果原子核中含有的中子過多,變得不穩(wěn)定而蛻變。當壓力達到1024巴,密度達到3×1011克/厘米3時,中子數(shù)開始超過電子數(shù)。當密度超過1012克/厘米3后,中子對壓力的貢獻也超過電子的貢獻。這時物質可視為主要由中子的簡并性費米–狄喇克氣體構成,電子與各種原子核則是少量雜質。當密度甚大于6×1015克/厘米3時,中子氣體成為極端相對論性的。這時物質中除去中子外,還有可能出現(xiàn)他種粒子。 2100433B
我有更穩(wěn)定的閥門射擊的貨
mypt myptj等,礦用高壓電纜可以做,有證書
你說的高壓開關柜位置指示器可能是下面這個裝置,這叫開關柜智能操控裝置,其功能之一就是開關柜狀態(tài)指示,從裝置上可以直觀地看出開關柜上的手車(隔離開關)、斷路器、接地刀閘的狀態(tài),作為一次設備狀態(tài)的間接證據(jù)...
格式:pdf
大小:638KB
頁數(shù): 3頁
評分: 4.6
在合成金剛石過程中,白云石套管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葉蠟石相變層的發(fā)生,而且白云石在高溫高壓下具有比較好的保溫性。采用在常溫常壓下具有低熱導率的物質珍珠巖替換白云石套管,試圖進一步提高腔體溫度。通過腔體溫度測定的實驗,結果發(fā)現(xiàn),珍珠巖在高溫高壓下的保溫性能并不如白云石,不適宜作為合成金剛石用的傳壓、保溫材料。
格式:pdf
大小:638KB
頁數(shù): 8頁
評分: 4.8
以鋼絲編織橡膠復合材料三層圓筒模型為研究對象,應用連續(xù)介質力學有限變形和非線性動力學基本理論,分析了突加內壓作用下鋼絲編織高壓膠管的運動與損壞問題。通過對所得到突加內壓作用下高壓膠管的變形與內壓的關系式的數(shù)值計算,得到了膠管的變形曲線、膠管運動的相圖及膠管的應力變化曲線,結合非線性動力學基本理論分析了膠管的運動情況,并由應力分布結果討論了膠管損壞時的爆破內壓。研究表明:突加內壓作用下高壓膠管的運動是周期性振動,當突加內壓大于其爆破內壓時膠管損壞。
物質的交互狀態(tài)
我們通常能夠直接看到和接觸的物質狀態(tài),它以各種粒子形態(tài)為基本表現(xiàn)形式如電子、質子、中子等。這些物質粒子總是以相互作用的形式存在于宇宙之中并隨宇宙的演化發(fā)生改變。
物質的輻射狀態(tài)
物質的輻射狀態(tài)在這里并不包括物質粒子輻射,這里所指的是電磁輻射。它以電磁能量為基本表現(xiàn)形式,其主要特性是能量的傳播和參與物質的交互作用。其一是改變物質的運動狀態(tài)即改變物質的動能,如分子的熱運動。其二是改變物質的能量狀態(tài),如原子的能級躍遷的能量改變。在電磁能量與物質相互作用中我們也可發(fā)現(xiàn)電磁能量即可被物質吸收也可發(fā)生折射和反射。高能電磁能量除以上的特性外它還可被分解為正反物質對,而正反物質相遇也可同時湮滅而轉化為電磁能量。
暗物質狀態(tài)
暗物質是我們未充分認知的領域。暗物質不以粒子形態(tài)出現(xiàn),但它確實是客觀存在的事物,當電荷移動時它表現(xiàn)出磁場特性并相互作用,移動電荷的結果破壞了原有的電磁作用狀態(tài)產生了正反物質勢壘,正反物質勢壘反過來作用于移動電荷。但是正反物質勢壘并未形成物質粒子,當撤去移動電荷時其勢壘隨即消失。2100433B
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物質循環(huán)可分為三大類型,即水循環(huán)(water cycle),氣體型循環(huán)(gaseous cycle)和沉積型循環(huán)(sedimentary cycle)。
生態(tài)系統(tǒng)中所有的物質循環(huán)都是在水循環(huán)的推動下完成的,因此,沒有水的循環(huán),也就沒有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功能,生命也將難以維持。在氣體循環(huán)中,物質的主要儲存庫是大氣和海洋,循環(huán)與大氣和海洋密切相聯(lián),具有明顯的全球性,循環(huán)性能最為完善。凡屬于氣體型循環(huán)的物質,其分子或某些化合物常以氣體的形式參與循環(huán)過程。屬于這一類的物質有氧、二氧化碳、氮、氯、溴、氟等。氣體循環(huán)速度比較快,物質來源充沛,不會枯竭。主要蓄庫與巖石、土壤和水相聯(lián)系的是沉積型循環(huán),如磷、硫循環(huán)等。沉積型循環(huán)速度比較慢,參與沉積型循環(huán)的物質,其分子或化合物主要是通過巖石的風化和沉積物的溶解轉變?yōu)榭杀簧锢玫臓I養(yǎng)物質,而海底沉積物轉化為巖石圈成分則是一個相當長的、緩慢的、單向的物質轉移過程,時間要以千年來計。這些沉積型循環(huán)物質的主要儲庫在土壤、沉積物和巖石中,而無氣體狀態(tài),因此這類物質循環(huán)的全球性不如氣體型循環(huán)、循環(huán)性能也很不完善。屬于沉積型循環(huán)的物質有:磷、鈣、鉀、鈉、鎂、錳、鐵、銅、硅等,其中磷是較典型的沉積型循環(huán)物質,它從巖石中釋放出來,最終又沉積在海底,轉化為新的巖石。
氣體循環(huán)和沉積型循環(huán)雖然各有特點,但都能受能量的驅動,并能依賴于水循環(huán)。
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物質循環(huán),在自然狀態(tài)下,一般處于穩(wěn)定的平衡狀態(tài)。也就是說,對于某一種物質,在各主要庫中的輸入和輸出量基本相等。大多數(shù)氣體型循環(huán)物質如碳、氧和氮的循環(huán),由于有很大的大氣蓄庫,它們對于短暫的變化能夠進行迅速的自我調節(jié)。例如,由于燃燒化石燃料,使當?shù)氐亩趸紳舛仍黾?,則通過空氣的運動和綠色植物光合作用對二氧化碳吸收量的增加,使其濃度迅速降低到原來水平,重新達到平衡。硫、磷等元素的沉積物循環(huán)則易受人為活動的影響,這是因為與大氣相比,地殼中的硫、磷蓄庫比較穩(wěn)定和遲鈍,因此不易被調節(jié)。所以,如果在循環(huán)中這些物質流入蓄庫中,則它們將成為生物在很長時間內不能利用的物質。
有機體和大氣之間的碳循環(huán) 綠色植物從空氣中獲得二氧化碳,經過光合作用轉化為葡萄糖,再綜合成為植物體的碳化合物,經過食物鏈的傳遞,成為動物體的碳化合物。植物和動物的呼吸作用把攝入體內的一部分碳轉化為二氧化碳釋放入大氣,另一部分則構成生物的機體或在機體內貯存。動、植物死后,殘體中的碳,通過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也成為二氧化碳而最終排入大氣。大氣中的二氧化碳這樣循環(huán)一次約需20年。一部分(約千分之一)動、植物殘體在被分解之前即被沉積物所掩埋而成為有機沉積物。這些沉積物經過悠長的年代,在熱能和壓力作用下轉變成礦物燃料──煤、石油和天然氣等。當它們在風化過程中或作為燃料燃燒時,其中的碳氧化成為二氧化碳排入大氣。人類消耗大量礦物燃料對碳循環(huán)發(fā)生重大影響。
大氣和海洋之間的二氧化碳交換 二氧化碳可由大氣進入海水,也可由海水進入大氣。這種交換發(fā)生在氣和水的界面處,由于風和波浪的作用而加強。這兩個方向流動的二氧化碳量大致相等,大氣中二氧化碳量增多或減少,海洋吸收的二氧化碳量也隨之增多或減少。碳質巖石的形成和分解 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溶解在雨水和地下水中成為碳酸,碳酸能把石灰?guī)r變?yōu)榭扇軕B(tài)的重碳酸鹽,并被河流輸送到海洋中。海水中的碳酸鹽和重碳酸鹽含量是飽和的,接納新輸入的碳酸鹽,便有等量的碳酸鹽沉積下來。通過不同的成巖過程,又形成為石灰?guī)r、白云石和碳質頁巖。在化學和物理作用(風化)下,這些巖石被破壞,所含的碳又以二氧化碳的形式釋放入大氣中。火山爆發(fā)也可使一部分有機碳和碳酸鹽中的碳再次加入碳的循環(huán)。碳質巖石的破壞,在短時期內對循環(huán)的影響雖不大,但對幾百萬年中碳量的平衡卻是重要的。
氣體物質狀態(tài)
氣體有實際氣體和理想氣體之分。理想氣體被假設為氣體分子之間沒有相互作用力,氣體分子自身沒有體積,當實際氣體壓力不大,分子之間的平均距離很大,氣體分子本身的體積可以忽略不計,溫度又不低,導致分子的平均動能較大,分子之間的吸引力相比之下可以忽略不計,實際氣體的行為就十分接近理想氣體的行為,可當作理想氣體來處理。以下內容中討論的全部為理想氣體,但不應忘記,實際氣體與之有差別,用理想氣體討論得到的結論只適用于壓力不高,溫度不低的實際氣體。
理想氣體為假想的氣體。其特性為:
氣體分子間無作用力;氣體分子本身不占有體積;氣體分子與容器器壁間發(fā)生完全彈性碰撞。真實氣體在愈低壓、愈高溫的狀態(tài),性質愈接近理想氣體。最接近理想氣體的氣體為氦氣。
pV=nRT
遵從理想氣體狀態(tài)方程是理想氣體的基本特征。理想氣體狀態(tài)方程里有四個變量--氣體的壓力p、氣體的體積V、氣體的物質的量n以及溫度T和一個常量(R為普適氣體恒量,也叫通用氣體常數(shù)),只要其中三個變量確定,理想氣體就處于一個狀態(tài),因而該方程叫做理想氣體狀態(tài)方程。溫度T和物質的量n的單位是固定不變的,分別為K和mol,而氣體的壓力p和體積V的單位卻有多種取法,這時,狀態(tài)方程中的常量R的取值(包括單位)也就跟著改變,在進行運算時,千萬要注意正確取用R值:
壓強(p)的單位 體積(V)的單位 R的取值(包括單位)
標準大氣壓(atm) 升(L) 0.08206L·atm/mol·K
標準大氣壓(atm) 立方厘米(cm) 82.06cm·atm/mol·K
帕斯卡(Pa) 升(L) 0.008314L·Pa/mol·K
千帕(kPa) 升(L) 8.314L·kPa/mol·K
帕斯卡(Pa) 立方米(m) 8.314m·Pa/mol·K
1 atm=101.325kN/m;1Pa=1N/ m;1N·m=1J;當各種物理量均采用國際單位(SI)時,R=8.314J/mol·K
例:
由此我們可以計算理想氣體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
解:
由 pV=nRT得:
V=n·R·t/p
=1mol·8.314L·Pa/mol·K·273.16K/101325Pa
=22.41272L
1810年道爾頓發(fā)現(xiàn),混合氣體的總壓等于把各組分氣體對濃度置于同一容器里所產生的壓力之和。這個規(guī)律稱為道爾頓分壓定律。其實,道爾頓分壓定律只對理想氣體才成立,對于實際氣體,由于分子間作用力的存在,道爾頓定律將出現(xiàn)偏差。因此,能滿足道爾頓分壓定律的氣體混合物稱為理想氣體的理想混合物。
國家測量局頒布的GB102.8-82采納IUPAC的推薦,規(guī)定混合氣體中的氣體B的分壓pB的定義為
pB=xBp
式中xB為氣體B的摩爾分數(shù),p為混合氣體在同溫度下的總壓。于是我們又可以得到:
p=p1 +p2 +p3 +p4 +……+pj +pB =∑pj =∑xjp
上式表明,混合氣體的總壓等于同溫度下其組分氣體的分壓之和,此式可用于任何混合氣體。
對于理想氣體,將p總V=n總RT
可見分壓pB是理想氣體B單獨占有混合氣體的體積V時顯示的壓力。
例:
混合氣體中有4.4gCO2,14gN2,和12.8gO2,總壓為2.026×105Pa,求各組分氣體的分壓。
解:
先求出各組分氣體的物質的量分數(shù)(摩爾分數(shù)),代入上式即可得各組分氣體的分壓
n(CO2)=4.4g/44g/mol=0.10mol
n(N2)=14g/28g/mol=0.50mol
n(O2)=12.8g/32g/mol=0.40mol
x(CO2)=n(CO2)/[n(CO2)+ n(N2)+ n(O2)]=0.10
x(N2)=n(N2)/[n(CO2)+ n(N2)+ n(O2)]=0.50
x(O2)=n(O2)/[n(CO2)+ n(N2)+ n(O2)]=0.40
p(CO2)=0.10×2.026×10Pa=2.0×10Pa
p(N2)=0.50×2.026×10Pa=1.0×10Pa
p(O2)=0.40×2.026×10Pa=8.1×10Pa
波義耳-馬略特定律是指在一定溫度下,氣體體積和其壓強成反比。這可用以下公式表達:
這里V 是指氣體的體積,P 指壓強,k 為一常數(shù)。
查理定律是指當壓力保持固定時,氣體體積與其溫度成正比。即是氣體溫度一增加,其體積也隨之而增大。其數(shù)學表達式為:
這里V 是指氣體的體積,T 指溫度,單位為絕對溫標 開爾文(K)
氯氣
氯氣(Cl2)①顏色\氣味\狀態(tài):通常情況下為有刺激性氣味的黃綠色的氣體。
②密度:比空氣密度大,標況時是71/22.4=3.17g/L 。
③易液化。熔沸點較低,壓強為101kPa、溫度為-34.6℃時易液化。液態(tài)氯為金黃色。如果將溫度繼續(xù)冷卻到-101℃時,液氯變成固態(tài)氯。
④溶解性:易溶于有機溶劑,難溶于飽和食鹽水。1體積水在常溫下可溶解2體積氯氣,形成氯水,產生的次氯酸具有漂白性,可使蛋白質變質,且見光易分解為氯化氫。
氟氣
氟氣
氟氣是一種極具腐蝕性的淡黃色雙原子氣體。氟是電負度最強的元素,也是很強的氧化劑。在常溫下,它幾乎能和所有的元素化合,并產生大量的熱能,在所有的元素中,要算氟最活潑了。
氟氣(F2)是淡黃色的氣體,有特殊難聞的臭味,劇毒。在-188℃以下,凝成黃色的液體。在-223℃變成黃色 結晶體。在常溫下,氟幾乎能和所有的元素化合:大多數(shù)金屬都會被氟腐蝕,堿金屬在氟氣中會燃燒,甚至連黃金在受熱后,也能在氟氣中燃燒!許多非金屬,如硅、磷、硫等同樣也會在氟氣中燃燒。如果把氟通入水中,它會把水中的氫奪走,放出原子氧(2F2+2H20=4HF+O2↑)。例外的只有鉑,在常溫下不會被氟腐蝕(高溫時仍被腐蝕),因此,在用電解法制造氟時,便用鉑作電極。
在原子能工業(yè)上,氟有著重要的用途:人們用氟從鈾礦中提取鈾235,因為鈾和氟的化合物很易揮發(fā),用分餾法可以把它和其它雜質分開,得到十分純凈的鈾235。鈾235是制造原子彈的原料。在鈾的所有化合物中,只有氟化物具有很好的揮發(fā)性能。
氟最重要的化合物是氟化氫。氟化氫很易溶解于水,水溶液叫氫氟酸,這正如氯化氫的水溶液叫氫氯酸(俗名叫鹽酸)一樣。氫氟酸都是裝在聚乙烯塑料瓶里的。如果裝在玻璃瓶里的話,過一會兒,整個玻璃瓶都會被它溶解掉--因為它能強烈地腐蝕玻璃(4HF+SiO2=SiF4+2H20)。人們便利用它的這一特性,先在玻璃上涂一層石蠟,再用刀子劃破蠟層刻成花紋,涂上氫氟酸。過了一會兒,洗去殘余的氫氟酸,刮掉蠟層,玻璃上便出現(xiàn)美麗的花紋。玻璃杯上的刻花、玻璃儀器上的刻度,都是用氫氟酸"刻"成的。由于氫氟酸會強烈腐蝕玻璃,所以在制造氫氟酸時不能使用玻璃的設備,而必須在鉛制設備中進行。
在工業(yè)上,氟化氫大量被用來制造聚四氟乙烯塑料。聚四氟乙烯號稱"塑料之王",具有極好的耐腐蝕性能,即使是浸在王水中,也不會被侵蝕。它又耐250℃以上的高溫和-269.3℃以下的低溫。在原子能工業(yè)、半導體工業(yè)、超低溫研究和宇宙火箭等尖端科學技術中,有著重要的應用。我國在1965年已試制成功"聚四氟乙烯"。聚四氟乙烯的表面非常光滑,滴水不沾。人們用它來制造自來水筆的筆尖,吸完墨水后,不必再用紙來擦凈墨水,因為它表面上一點墨水也不沾。氟化氫也被用來氟化一些有機化合物。著名的冷凍劑"氟利昂",便是氟與碳、氯的化合物。在釀酒工業(yè)上,人們用氫氟酸殺死一些對發(fā)酵有害的細菌。
氫氟酸的鹽類,如氟化鍶、氟化鈉、氟化亞錫等,對乳酸桿菌有顯著的抑制能力,被用來制造防齲牙膏。常見的"氟化鍶"牙膏,便含有大約千分之一的氟化鍶。
在大自然中,氟的分布很廣,約占地殼總重量的萬分之二。最重要的氟礦是螢石--氟化鈣。螢石很漂亮,有玻璃般的光澤,正方塊狀,隨著所含的雜質不同,有淡黃、淺綠、淡藍、紫、黑、紅等色。我國在古代便已知道螢石了,并用它制作裝飾品。螢石大量被用來制造氟化氫和氟。在煉鋁工業(yè)上,也消耗大量的螢石,因為用電解法制鋁時,加入冰晶石(較純的氟化鈣晶體)可降低氧化鋁的熔點。天然的冰晶石很少,要用螢石作原料來制造。除了螢石外,磷灰石中也含有3%的氟。土壤中約平均含氟萬分之二,海水中含氟約一千萬分之一。
在人體中,氟主要集中在骨骼和牙齒。特別是牙齒,含氟達萬分之二。牡蠣殼的含氟量約比海水含氟量高二十倍。植物體也含氟,尤其是蔥和豆類含氟最多。
溴蒸汽
參見溴
碘蒸汽
參見碘
一氧化碳
參見一氧化碳
二氧化氮
參見二氧化氮
二氧化硫
參見二氧化硫
汞蒸氣
參見汞
氰氣(CN)2
氰,也稱氰氣,化學式為(CN)2,是碳和氮的化合物(N≡C-C≡N)。
氰在標準狀況下是無色氣體,帶苦杏仁氣味,極毒。燃燒時呈桃紅色火焰,邊緣側帶藍色。氰溶于水、乙醇、乙醚。
氰的化學性質與鹵素很相似,是擬鹵素(或類鹵素)的一種。氰氣會被還原為毒性極強的氰化物。氰在高溫下與氫氣反應生成氰化氫。與氫氧化鉀反應生成氰化鉀和氰酸鉀。氰加熱至400℃以上聚合成不溶性的白色固體(CN)x。
氰可由加熱氰化汞或氰化鉀溶液慢慢滴入硫酸銅溶液中制得。
氰可用于有機合成,也用作消毒、殺蟲的熏蒸劑。
氰化氫
氰化氫(HCN)是一種無色氣體,極毒,帶有淡淡的苦杏仁味。有趣的是,有四成人根本就聞不到它的味道,僅僅因為缺少相應的基因。氰化鉀和氰化鈉都是無色晶體,在潮濕的空氣中,水解產生氫氰酸而具有苦杏仁味。
氟化氫
參見氫氟酸
1氯氣1.顏色\氣味\狀態(tài):通常情況下為有強烈刺激性氣味的黃綠色的有毒氣體。2.密度:氯氣密度是空氣密度的2.5倍,標況下ρ=3.21kg/m³3.易液化。熔沸點較低,常溫常壓下,熔點為-101.00°C,沸點-34.05°C,常溫下把氯氣加壓至600~700kPa或在常壓下冷卻到-34°C都可以使其變成液氯,液氯即Cl2,液氯是一種油狀的液體。其與氯氣物理性質不同,但化學性質基本相同。4.溶解性:可溶于水,且易溶于有機溶劑(例如:四氯化碳),難溶于飽和食鹽水。1體積水在常溫下可溶解2體積氯氣,形成氯水(通常情況下氯水呈黃綠色),密度為3.170g/L,比空氣密度大。5.相對分子質量:70.9(71) 2二氧化氮二氧化氮是一種棕紅色、高度活性的氣態(tài)物質?;瘜W分子式為NO2,紅棕色氣體。密度1.491,溶點-9.3℃,能溶于水,是一種強氧化劑。在17℃以下經常是兩個分子結合在一起,所以又稱"四氧化二氮或過氧化氮(N2O4)"。二氧化氮 (NO2)在21.1℃溫度時為棕紅色刺鼻氣體。有毒氣體.密度比空氣大易液化。易溶于水;在21.1℃以下時呈暗褐色液體。在-11℃以下溫度時為無色固體,加壓液體為四氧化二氮。分子量92,熔點-11.2℃,沸點21.2℃,蒸氣壓101.31kPa(21℃),溶于堿、二硫化碳和氯仿,易溶于水。性質較穩(wěn)定。二氧化氮不是酸性氧化物。二氧化氮密度比空氣大3氟氣氟氣,元素氟的氣體單質,化學式F2,淡黃色,腐蝕性非常強,甚至能與極不活潑的金發(fā)生反應。氟,化學元素,符號F,化學性質十分活潑,具有很強的氧化性。4溴蒸氣溴(拉丁語:Bromum,源于希臘語:βρ?μο?,意為"公山羊的惡臭",是一個化學元素,元素符號Br,原子序數(shù) 35,是一種鹵素。溴分子在標準溫度和壓力下是有揮發(fā)性的紅棕色液體,活性介于氯與碘之間。純溴也稱溴素。溴蒸氣具有腐蝕性,并且有毒。顏色與二氧化氮類似為棕色。5碘蒸氣單質碘呈紫黑色晶體,易升華,升華后易凝華。有毒性和腐蝕性。碘單質遇淀粉會變藍紫色。加熱時,碘升華為紫色蒸汽,這種蒸氣有刺激性臭味,有毒。冷卻后凝華成紫黑色固體,即碘單質。6臭氧臭氧是氧的同素異形體,在常溫下,它是一種有特殊臭味的藍色氣體。7三氧化二氮三氧化二氮,氮的氧化物,一種酸性氧化物,有毒,環(huán)境污染物之一,是亞硝酸的酸酐。紅棕色氣體,低溫時為深藍色揮發(fā)性液體或藍色固體。其他氣態(tài)金屬大部分有色。注意稀有氣體全為無色。
氣體的密度
氣體的密度 (單位:10千克/米) | |||||
名稱 | 0℃,標準大氣壓下,密度 | 液態(tài)時密度 | 固體時 | ||
溫度℃ | 密度 | 溫度℃ | 密度 | ||
氫 | 0. 00009 | -252. 8 | 0. 0708 | -262 | 0. 0808 |
氮 | 0. 00125 | -195. 8 | 0. 805 | -252. 5 | 1. 026 |
氧 | 0. 00143 | -183 | 1. 14 | -252. 5 | 1. 426 |
氟 | 0. 001696 | -181 | 1. 11 | -223 | 1. 3 |
氬 | 0. 00178 | -185. 7 | 1. 402 | -233 | 1. 65 |
臭氧(O3) | 0. 00214 | -183 | 1. 71 | ||
氨 | 0. 00077 | -34. 1 | 1. 557 | -102 | 約1. 9 |
名稱 | 0℃,標準大氣壓,密度 | 名稱 | 0℃,標準大氣壓,密度 | 名稱 | 0℃,標準大氣壓,密度 |
煤氣 | 0. 00060 | 一氧化碳 | 0. 00125 | 氯 | 0. 00321 |
溴 | 0. 00714 | 空氣 | 0. 00129 | 氯化氫 | 0. 00164 |
甲烷 | 0. 00078 | 氧化氮 | 0. 00134 | 硫化氫 | 0. 00154 |
乙炔 | 0. 00117 | 乙烷 | 0. 00136 | 二氧化碳 | 0. 00198 |
常見氣體的粘度、密度值
常見氣體的粘度、密度值總結如下表(常溫:25℃,常壓)
物質 | 英文名 | 密度 | 動力粘度 | 運動粘度 |
kg/m | μPa·s | mm/s | ||
空氣 | air | 1.169 | 18.448 | 15.787 |
氨氣 | ammonia | 0.694 | 10.093 | 14.539 |
氬 | argon | 1.613 | 22.624 | 14.03 |
丁烷 | butane | 2.416 | 7.406 | 3.065 |
丁烯 | 1- butene | 2.327 | 8.163 | 3.507 |
二氧化碳 | carbon dioxide | 1.784 | 14.932 | 8.369 |
一氧化碳 | carbon monoxide | 1.13 | 17.649 | 15.614 |
二甲醚 | dimethyl ether | 1.895 | 9.1 | 4.801 |
乙烷 | ethane | 1.222 | 9.354 | 7.654 |
乙烯 | ethylene (ethane) | 1.138 | 10.318 | 9.066 |
氫 | hydrogen | 0.081 | 8.915 | 109.69 |
氫化硫 | hydrogen sulfide | 1.385 | 12.387 | 8.942 |
異丁烷 | isobutane | 2.407 | 7.498 | 3.115 |
異丁烯 | isobutene | 2.327 | 8.085 | 3.474 |
氪 | krypton | 3.387 | 25.132 | 7.419 |
甲烷 | methane | 0.648 | 11.067 | 17.071 |
氖 | neon | 0.814 | 31.113 | 38.239 |
新戊烷 | neopentane | 3.021 | 7.259 | 2.403 |
氮 | nitrogen | 1.13 | 17.805 | 15.753 |
一氧化二氮 | nitrous oxide | 1.785 | 14.841 | 8.314 |
氧 | oxygen | 1.292 | 20.55 | 15.91 |
仲氫 | parahydrogen | 0.081 | 8.915 | 109.69 |
丙烷 | propane | 1.808 | 8.146 | 4.507 |
丙烯 | propylene | 1.722 | 8.56 | 4.971 |
R11 | 5.744 | 10.162 | 1.769 | |
R114 | 7.109 | 10.807 | 1.52 | |
R115 | 6.347 | 12.515 | 1.972 | |
R116 | 5.626 | 14.148 | 2.515 | |
R12 | 4.971 | 11.807 | 2.375 | |
R124 | 5.651 | 11.593 | 2.051 | |
R125 | 4.915 | 12.962 | 2.637 | |
R13 | 4.252 | 14.362 | 3.378 | |
R134a | 4.201 | 11.819 | 2.813 | |
R14 | 3.563 | 17.244 | 4.839 | |
R142b | 4.16 | 10.421 | 2.505 | |
R143a | 3.448 | 11.087 | 3.215 | |
R152a | 2.722 | 10.081 | 3.704 | |
R218 | 7.748 | 12.49 | 1.612 | |
R22 | 3.539 | 12.631 | 3.569 | |
R227ea | 7.05 | 11.591 | 1.644 | |
R23 | 2.846 | 14.913 | 5.24 | |
R236ea | 6.354 | 10.897 | 1.715 | |
R236fa | 6.332 | 10.96 | 1.731 | |
R245ca | 5.661 | 10.117 | 1.787 | |
R245fa | 5.639 | 10.303 | 1.827 | |
R32 | 2.125 | 12.613 | 5.937 | |
R41 | 1.384 | 10.955 | 7.913 | |
RC318 | 8.315 | 11.505 | 1.384 | |
反丁烯二酸 | trans-2-butene | 2.334 | 8.028 | 3.44 |
二氯碘甲烷 | trifluoroiodomethane | 8.082 | 14.277 | 1.767 |
氙 | xenon | 5.324 | 22.984 | 4.317 |
一、世界上最輕的氣體 <氫>
1766年,英國的一個百萬富翁叫亨利·卡文迪許(Henry Gavendish)發(fā)現(xiàn)一種無色氣體--氫氣。這種氣體比空氣輕14倍,即1立方厘米僅重0.00008989克
二、世界上最重的氣體<六氟化鎢》
事實上,與許多人的信念相反,世界上最重的氣體并不是氡。六氟化鎢在不同的溫度下為一種無色、無嗅的氣體或透明的液體,沸點17.5度,是一種極強的氟化劑。式量大于氡,為298.
三、在水中溶解度最大的氣體<氨>
許多氣體都能夠溶解在水中。但各種氣體在水里的溶解度是不同的。通常情況下,1體積的水
能夠溶解1體積的二氧化碳。而1體積的水只能溶解1/10體積的氫。氫這種氣體的溶解度可見
很小。相比之下,有些氣體的溶解度比二氧化碳還要強得多。在1個大氣壓和20℃時,1體積
水能溶解2.4體積的硫化氫氣體或2.5體積的氯氣。氨是溶解度最大的氣體。它是一種有刺激性
氣味的氣體,在1個大氣壓和20℃時,1體積水約能溶解700體積氨氣。氨氣的水溶液稱為氨水。
氨水是一種重要的肥料。而氨是現(xiàn)代化工業(yè)上最重要的產品之一,可用來制造硝酸、炸藥等,
也可用來制造藥品。氨還有其他一些性質:它容易氣化,氣壓降低,它就可急劇蒸發(fā),同時它
又易液化,在-33℃的情況下,它就會凝結成為無色液體,同時還會釋放出大量的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