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化物夾雜種類較少,最主要的是MnS。MnS在鋼液中不能生成,在鋼凝固時由于硫的偏析,硫化物夾雜才析出于樹枝晶間。冷卻速度越快,析出的硫化物顆粒越小,但數目增多。隨著鋼中含氧量的不同,鑄態(tài)鋼中硫化物夾雜有3類形態(tài):Ⅰ類硫化物為無規(guī)則分布的球狀,顆粒尺寸較大,在含氧量高的沸騰鋼和半鎮(zhèn)靜鋼中可見到,它是在凝固初期與鐵晶體同時析出的。Ⅱ類硫化物為網狀或鏈狀,沿晶界分布,是凝固的最后期生成的。Ⅲ類硫化物是邊、角、面都清晰顯現的塊狀物,無規(guī)則分布,出現于過量鋁脫氧的鋼中,是由于凝固過程中硫化物晶體自行發(fā)育的結果。硫化物夾雜大多塑性良好,在軋鋼時順著軋制方向延伸成條狀。Ⅱ類硫化物在軋鋼后可形成連綿不斷的條帶,所以無論在鑄態(tài)或在軋態(tài)鋼中,Ⅱ類硫化物對鋼的性能的危害最大。
氧化物是最常見的夾雜,其種類也比較多。通常將氧化物夾雜歸納成以下4類:(1)簡單氧化物,如FeO、Fe3O4、Fe2O3、MnO、SiO2、Al2O3、Cr2O3以及(Mn、Fe)O固溶體;(2)硅酸鹽;(3)尖晶石類夾雜;(4)鈣鋁酸鹽。其中具代表性的重要夾雜物有氧化鋁、硅酸鹽、尖晶石和鈣鋁酸鹽。
鋁脫氧鋼中含鋁量較高,脫氧生成物為Al2O3。Al2O3熔點很高,在煉鋼溫度下為固態(tài),不可能凝并成大的液滴。但Al2O3和鋼的界面張力大,容易和鋼液分離,稱為疏鐵性夾雜物。固態(tài)的Al2O3顆粒在界面張力作用下能聚集在一起,在高溫下燒結成珊瑚狀的“簇”。初生的Al2O3夾雜大部分從鋼液內上浮而去除。隨著鋼液溫度降低和凝固,以及鋼液和硅酸鹽耐火材料相互作用,可重新生成Al2O3夾雜,有的Al2O3晶體附著在硅酸鹽物質上面。Al2O3的礦物名稱為剛玉,硬度很大。Al2O3夾雜是硬而脆的夾雜物,軋鋼時碎裂成帶棱角的小顆粒,能把金屬基體劃傷,產生微裂紋和應力集中,損害鋼的力學性能。
硅酸鹽夾雜物種類很多。單相的硅酸鹽如硅酸鐵、硅酸錳由硅、錳脫氧生成,沸騰鋼或半鎮(zhèn)靜鋼中可見到這類夾雜。單相的硅酸鹽夾雜一般成為玻璃質,以小球體出現。SiO2夾雜物也可成為玻璃質的小球體。在偏振光下觀察它們時有明顯黑十字出現。有的也可能以礦物形態(tài)出現。多種元素脫氧可生成各種復雜硅酸鹽夾雜,它們可能成為玻璃質,也可能成為組合起來的晶體。外來夾雜多為復相硅酸鹽。硅酸鹽因成分各異,其性質差別也很大。玻璃質的硅酸鹽可以在高溫下受壓變形延伸。
在CaO-Al2O3系中,隨著二者比例的不同,可以形成不同的化合物:3CaO · Al2O3、12CAO·7Al2O3、CaO·Al2O3、CaO· 2Al2O3、CaO·6Al2O3。實際上觀察到的鈣鋁酸鹽夾雜的成分可在相當寬的范圍變化,而且各種鋁酸鈣中的CaO可被MnO、FeO、MgO等部分替代,Al2O3可被Fe2O3、Cr2O3部分替代。鈣鋁酸鹽夾雜多見于用鈣處理的鋁脫氧鋼中,合成渣渣洗的軸承鋼中也出現過鈣鋁酸鹽夾雜。大多數鈣鋁酸鹽夾雜為球形,經壓力加工后不變形。
《鋼中非金屬夾雜物》作者姜錫山總結30多年從事鋼中非金屬夾雜物檢測和分析實踐經驗,分析近年來國內外發(fā)表的有關鋼中非金屬夾雜物的文獻,對大量鋼中非金屬夾雜物照片進行了分類整理。在編寫過程中,試圖選擇一個全新的視角,借助掃描電子顯微鏡和x射線能譜儀、電子探針等先進科學儀器的分析照片,向讀者展示鋼中各類非金屬夾雜物的形貌及X射線元素彩色面分布圖等;用動態(tài)觀察跟蹤夾雜物變化規(guī)律,將夾雜物與裂紋萌生的微觀世界用宏觀的視覺效果展示出來;按照鋼材生產流程的各個階段,從煉鋼→精煉→連鑄→軋材→成品材→使用等各個環(huán)節(jié),系統(tǒng)介紹非金屬夾雜物的變化和變性規(guī)律;根據夾雜物的屬性,代表性地分析各類夾雜物對鋼材性能的影響;提出了生產潔凈鋼的工藝路線和改進措施。
無機化學中,硫化物指電正性較強的金屬或非金屬與硫形成的一類化合物。大多數金屬硫化物都可看作氫的鹽。由于氫是二元弱酸,因此硫化物可分為酸式鹽(HS,氫硫化物)、正鹽(S)和多硫化物(Sn)三類。 有機化...
拆模后發(fā)現混凝土中有縫隙且有夾雜物,這問題怎么防治?
?防治措施: ? ? (1)鋼筋綁扎完后,需要用壓縮空氣或壓力水來清除模板內的垃圾。 ? ? (2)在封模之前,應該派專人將模內垃圾清除干凈。 ? ? (3)墻柱根部、梁柱接頭處最好預留清掃孔(預留孔...
1 用Zn(Ac)_2沉淀水中 S~=,抽濾除去水中其他雜質,使沉淀在堿性條件下被H_2O_2氧化成SO_4~=,用帶電導檢測器的離子色譜儀測定SO_4~=,換算成S~=含量。 檢出限為0.02mg...
鋼中有非金屬夾雜物存在,破壞了金屬基體的連續(xù)性,使鋼的品質變壞。在特殊情況下,有的夾雜物有利于鋼的某種性能(如切削性),但這只是在特殊的條件下。一般說非金屬夾雜物對鋼的力學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學性能都有相當大的危害。用通俗的話來說,含夾雜物多的鋼是“臟”的,純凈的鋼所含有的夾雜物很少。然而純凈鋼是一個相對的概念,鋼的潔凈與否和它的用途有關,也和夾雜物的形狀、顆粒大小和可塑性等有關。數量雖少但顆粒較大的夾雜物往往比數量較多但尺寸細小的夾雜物危害更大;形狀不規(guī)則的比球形的夾雜物危害大。而對于精密的細小零件,表面上的微小夾雜物也有很大的害處。所以對非金屬夾雜物不僅要研究怎樣減少它的含量,也要研究它的形態(tài)和分布。非金屬夾雜物類型,可從不同的觀察角度進行分類。按照化學成分可分為氧化物夾雜、硫化物夾雜和氮化物夾雜;按照夾雜物的塑性可分為范性夾雜、脆性夾雜和不變形夾雜;按照夾雜物尺寸可分為大型夾雜和微型夾雜等。夾雜物的性質和形態(tài)均和它的成分有關。
由于非金屬夾雜物對鋼的性能有多方面的影響,而夾雜物的來源是各式各樣的,難以準確判斷,鋼中非金屬夾雜物的研究一直是煉鋼中的重要課題。對鋼中非金屬夾雜物的分析鑒定技術隨著顯微分析儀器的進步也在不斷地發(fā)展。
早期文獻曾把鋼中非金屬夾雜物稱為“夾渣”,這個名稱容易使人誤解,以為非金屬夾雜物就是混入鋼中的爐渣。現在通常把各種混入鋼中的物質稱為外來夾雜物,它們的形狀不規(guī),而將由于內部物理和化學反應產生的夾雜物稱為內生夾雜物,其典型特征是尺寸較小,數目多,分布均勻。鋼中生成夾雜物的過程大致如下:脫氧劑加入鋼液中以后,脫氧元素和氧發(fā)生化學反應生成不溶于鋼的氧化物;有的脫氧元素也能和硫、氮化合生成硫化物、氮化物。這類化合物稱為初生夾雜物。除極少數顆粒細小的夾雜物外,大多數初生夾雜都能從鋼液中浮升出來進入渣中。而當鋼液冷卻和凝固時,由于溶解度下降和氧、硫等的偏析,在凝固過程中又產生氧化物和硫化物等,稱為次生夾雜物。次生夾雜難以從鋼中排除而殘留在樹枝晶間或最后析出于晶粒界上。鋼液脫氧后,繼續(xù)接觸到空氣或其他氧化物如耐火材料等,使鋼液重新吸收氧,即發(fā)生二次氧化。二次氧化是成品鋼中非金屬夾雜物的重要來源。
鋼中加入與氮親和力大的元素Al、V、Ti、Zr、Nb等可生成它們的氮化物。氮化物夾雜顆粒較小,形態(tài)為方形或多邊形,性脆,壓力加工時不變形。有的氮化物夾雜中還含有碳、硫,不是純的氮化物。
鋼中有非金屬夾雜物存在是不可避免的。然而,夾雜物的來源、類型和分布等卻帶有極大的偶然性。新鋼種的研制也可能造成新的非金屬夾雜物的產生。因此,鑒定和分析非金屬夾雜物是識別夾雜物、了解其成分、性質和來源的必要手段。通過夾雜物的鑒定和分析可為冶煉和澆鑄工藝中減少有害夾雜物提供科學的依據。鑒定夾雜物的方法可分為宏觀鑒定和微觀鑒定兩大類。
用肉眼或低倍放大檢查金屬材料的斷口或表面,或借助X射線、γ射線或超聲波等無損探傷方法檢查材料內部的夾雜物。在煉鋼車間環(huán)境臟亂或所用耐火材料質量差時,鋼錠或鑄坯表面能找到肉眼可見的大型外來夾雜,生產秩序良好時,則很少出現這種問題。X射線透視可檢測出鋼內部的大型Al2O3簇。超聲波探傷可判斷鋼內部夾雜物的定量分布,試驗證明探傷結果和定量顯微鏡測定的夾雜物數量有很好的對應關系。超聲波探傷的主要缺點是對硫化物夾雜的檢測不敏感。硫化物夾雜可用硫印法檢查,硫在固態(tài)鋼中溶解度很小,大都成為硫化物析出,硫印所顯示的硫偏析區(qū)就是硫化物夾雜位置。又因為鋁酸鈣夾雜常和硫化鈣伴生,硫印也能反映高鈣夾雜的分布,但是合金鋼中Zr、Nb、Cr、V等的硫化物不能在硫印上反映出來。宏觀鑒定的優(yōu)點是可以直接檢查鋼材中的夾雜物分布情況,缺點是不能準確判斷夾雜物的性質和成分。
夾雜物的微觀鑒定已形成完整的綜合技術,包括金相法、巖相法、X衍射分析及電子探針、掃描電鏡和透射電鏡等鑒定設備。20世紀50年代常用光學顯微鏡的明場、暗場和偏振光作夾雜物的定性鑒定,有時配合以對試樣的化學腐蝕。夾雜物的礦物構成則應用X射線粉末衍射法。60年代以后,電子顯微技術和電子微區(qū)分析技術應用于夾雜物的鑒定,使夾雜物鑒定分析得到一個飛躍發(fā)展。透射電子顯微鏡有極高的分辨率(0.2~0.3nm),相當于光學顯微鏡的千倍,但是它不能直接觀察材料本身,而是制成薄膜復型來觀察,只用于觀察細小顆粒的夾雜物。掃描電子顯微鏡的分辨率(10nm)不及透射電鏡,但是可以直接觀察試樣,得到立體感很強的圖像,而且可以借助樣品上激發(fā)出的X射線能譜,得出樣品中各元素的相對量。電子探針是電子探針顯微分析儀的簡稱。它可以分析μm體積內的元素成分,直接給出元素分布的圖像,從而判斷夾雜的礦物組成,非常有利于分析復雜夾雜物的成分。
對于鋼材的生產和使用者,如何對鋼的潔凈度進行量化表示是很有意義的。最簡便的方法是對夾雜物評級,按照壓力加工后的夾雜特征分為4類:A型為條帶狀硫化物,B型為串鏈狀脆性夾雜如Al2O3,C型為塑性變形的硅酸鹽,D型為球狀不變形夾雜。由權威單位提出表示潔凈度的夾雜評級圖作為規(guī)范,需要評價的鋼則與之對比。隨著鋼品種的變化和用途的擴大,使用這種評級法已不能正確表達鋼的品質。另一種方法是在金相顯微鏡下選若干個視場計量夾雜物的數目,但這很費眼睛而且也不準確。由于定量金相技術的發(fā)展,PASEM(分析顆粒的掃描電子顯微鏡)成為定量研究夾雜物的最有效工具。它能測定夾雜物尺寸分布、面積、周長、投影長度等8種參數,而且能記錄夾雜物中心位置坐標,使夾雜物的參數和掃描圖像、能譜分析相對應,全部數據均用計算機自動處理。夾雜物的定量除了物理方法外,電解分離夾雜和化學分析仍然是很有用的方法,可用于分析夾雜物的化學組成和相組成等。高合金鋼中的物相分離和分析方法仍需繼續(xù)研究。 2100433B
格式:pdf
大?。?span id="8miqcwo" class="single-tag-height">93KB
頁數: 未知
評分: 4.3
硬線盤鋼制品對鋼的純凈度,夾雜物的尺寸、分布以及形態(tài)都有嚴格的要求,非金屬夾雜物又是影響硬線鋼質量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通過介紹硬線鋼中非金屬夾雜物的來源和分類,分析了不同類型夾雜物的形成機理及形貌,指出了非金屬夾雜物對硬線鋼的影響和危害。
該產品在原來的基礎上改進配方。除具有較強脫氧能力外,并能去除硫、磷等雜質,改善鋼中非金屬夾雜物的結構和鋼水流動性。
用鋼中非金屬夾雜物顆粒大小和形態(tài)、夾雜物數量分布,以及在凝固時能與金屬元素結合的五種常見有害元素的含量水平來表示。鋼的潔凈度是相對的,和鋼材的特性、尺寸及使用條件有關。
潔凈鋼和純凈鋼
關于純凈鋼或潔凈鋼的概念,國內外尚無統(tǒng)一的定義,但一般都認為潔凈鋼是指對鋼中非金屬夾雜物(主要是氧化物、硫化物)進行嚴格控制的鋼種, 這主要包括: 鋼中總氧含量低,非金屬夾雜物數量少、尺寸小、分布均勻、脆性夾雜物少以及合適的夾雜物形狀。 而純凈鋼則是指除對鋼中非金屬夾雜物進行嚴格控制以外, 鋼中其它雜質元素含量也少的鋼種。 鋼中的雜質元素一般是指O、C 、S、P、N,鋼中微量元素(Pb、As、Sb、Bi、Cu、Sn)也包括在雜質元素之列, 這主要是因為煉鋼過程中上述微量元素難以去除,隨著廢鋼的不斷返回利用,這些微量元素在鋼中不斷富集,因而其有害作用日益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