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建筑遭遇地震破壞后,可能造成人員傷亡、直接和間接經(jīng)濟損失、社會影響的程度及其在抗震救災中的作用等因素,對各類建筑所做的設防類別劃分。
《建筑學名詞》第二版。2100433B
現(xiàn)代建筑都非常注重抗震設計,從以往的地震災害調查中發(fā)現(xiàn),很多人員傷亡都是由建筑物受損或者倒塌引起的,因此提高建筑物抗震性能,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建筑抗震設防分類標準有哪些呢?一、建筑抗震設防分類標準分別...
3 基本規(guī)定 3.0.1 建筑工程抗震設防類別劃分的基本原則,是從抗震設防的角度進行分類。這里,主要指建筑遭受地震損壞對各方面影響后果的嚴重性。本條規(guī)定了判斷后果所需考慮的因素...
乙類不能直接確定的,乙類只是說明該類別為重點設防類別具體抗震等級由結構類型,檐高,設防烈度共同決定具體可查看《建筑工程抗震設防分類標準》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
格式:pdf
大?。?span id="k1gtlnf" class="single-tag-height">13KB
頁數(shù): 7頁
評分: 4.7
建筑抗震設防分類標準 作者: 不詳 建筑抗震設防分類標準 (GB50223 —95) 1.總 則 1.0.1 為使建筑的抗震設計有明確的設防等級,以合理使用建設資金,減輕地 震災害,特制定本標準。 1.0.2 本標準適用于設防烈度為 6~9 度地區(qū)的建筑抗震設防分類。 1.0.3 有特殊要求的建筑和本標準未列的行業(yè)的建筑抗震設防等級,由有關部 門根據(jù)實際情況比照本標準做專門規(guī)定。 1.0.4 各行業(yè)、各部門的建筑抗震設防等級的行業(yè)標準,應符合本標準對建筑 的抗震設防等級標準的原則要求和規(guī)定。 2.術 語 2.0.1 抗震設防等級劃分 抗震設計中,根據(jù)建筑遭遇地震破壞后經(jīng)濟損失和社 會影響程度及其在抗震救災中的作用,對建筑所作的設防等級分類。 2.0.2 直接經(jīng)濟損失 建筑及設備、設施本身破壞的損失,以及其停產(chǎn)所受的損 失。 2.0.3 間接經(jīng)濟損失 建筑及設備、設施破壞,導致停產(chǎn)所減少的社
格式:pdf
大小:13KB
頁數(shù): 19頁
評分: 4.6
標準分享網(wǎng) www.bzfxw.com 免費下載 標準分享網(wǎng) www.bzfxw.com 免費下載 標準分享網(wǎng) www.bzfxw.com 免費下載 標準分享網(wǎng) www.bzfxw.com 免費下載 www.bzfxw.com 標準分享網(wǎng) www.bzfxw.com 免費下載 www.bzfxw.com www.bzfxw.com 標準分享網(wǎng) www.bzfxw.com 免費下載 www.bzfxw.com www.bzfxw.com 標準分享網(wǎng) www.bzfxw.com 免費下載 www.bzfxw.com www.bzfxw.com 標準分享網(wǎng) www.bzfxw.com 免費下載 www.bzfxw.com www.bzfxw.com 標準分享網(wǎng) www.bzfxw.com 免費下載 www.bzfxw.com
根據(jù)建筑的使用功能及其重要性,按其受地震破壞時產(chǎn)生的后果及其嚴重性,抗震設防的建筑工程分為以下4個抗震設防類別:
①特殊設防類:指使用上有特殊設施,涉及國家公共安全的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時可能發(fā)生嚴重次生災害等特別重大災害后果,需要進行特殊設防的建筑,簡稱甲類。
②重點設防類:指地震時使用功能不能中斷或需盡快恢復的生命線相關建筑,以及地震時可能導致大量人員傷亡等重大災害后果,需要提高設防標準的建筑,簡稱乙類。
③標準設防類:指大量的除①、②、④款以外按標準要求進行設防的建筑,簡稱丙類。
④適度設防類:指使用上人員稀少且震損不致產(chǎn)生次生災害,允許在一定條件下適度降低要求的建筑,簡稱丁類。
不同行業(yè)的相同建筑,當所處地位及地震破壞所產(chǎn)生的后果和影響不同時,其抗震設防類別可不相同。
《建筑抗震設防分類標準》GB50223-95規(guī)定:
3.0.2建筑抗震設防類別,應根據(jù)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可分為甲類、乙類、丙類、丁類四個類別,其劃分應符合下列要求。
3.0.2.1甲類建筑,地震破壞后對社會有嚴重影響,對國民經(jīng)濟有巨大損失或有特殊要求的建筑。
3.0.2.2乙類建筑,主要指使用功能不能中斷或需盡快恢復,且地震破壞會造成社會重大影響和國民經(jīng)濟重大損失的建筑。
3.0.2.3丙類建筑,地震破壞后一般影響及其他不屬于甲、乙、丙、丁類的建筑。
3.0.2.4丁類建筑,地震破壞或倒塌不會影響甲、乙、丙類建筑,且社會影響、經(jīng)濟損失輕微的建筑。一般為儲存物品價值低、人員活動少的單層倉庫等建筑。
3.0.3各類建筑的抗震設計防標準,應符合下列要求。
3.0.3.1甲類建筑,應按提高設防烈度一度設計(包括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
3.0.3.2乙類建筑,地震作用應按本地區(qū)抗震設防烈度計算??拐鸫胧?,當設防烈度為6~8度時應提高一度設計,當為9度時,應加強抗震措施。對較小的乙類建筑,可采用抗震性能好、經(jīng)濟合理的結構體系,并按本地區(qū)的抗震設防烈度采取抗震措施。
乙類建筑的地基基礎可不提高抗震措施。
3.2.3.3丙類建筑,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應按本地區(qū)設防烈度設計。
3.2.3.4丁類建筑,一般情況下,地震作用可不降低,當設防烈度為7~9度時,抗震措施可按本地區(qū)設防烈度降低一度設計,當為6度時可不降低。
3.0.3.5本標準僅列出部分行業(yè)的甲、乙類建筑和少數(shù)丙類建筑,丁類建筑按本標準第3.0.2.4款的規(guī)定確定,除甲、乙丁類以外,本標準未列出的宜劃為丙類建筑。
9.0.3廣播、通信、交通運輸建筑抗震設防類別,應按本標準有關章節(jié)的規(guī)定采用,醫(yī)療、城市動力系統(tǒng)、消防建筑的抗震設防類別,應符合表9.0.3的規(guī)定。
10.0.1本章適用于住宅、旅館、辦公樓、教學樓、資料室、計算站、博物館、幼兒園、公共建筑(影劇院、大會堂、體育館)、商業(yè)建筑等的建筑抗震。
10.0.2民用及其他建筑,應主要以其社會影響和經(jīng)濟損失的大小劃分抗震設防類別。
10.0.3民用及其他建筑抗震設防類別,應符合表10.0.3的規(guī)定。
11.0.1本章適用于工業(yè)與民用的倉庫類建筑抗震設防。
11.0.2倉庫類建筑,應根據(jù)其存放物品的經(jīng)濟價值和損壞后次生災害的大小劃分抗震設防類別。
11.0.3倉庫類建筑抗震設防類別,應符合表11.0.3的規(guī)定。
注:以上條文號均為《建筑抗震設防分類標準》的編號。
1995年1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