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拱壩(multiple arch dam)是支墩壩的一種。由若干傾斜的拱形擋水面板和支墩組成。拱與支墩大多剛性連接,成為空間體系的超靜定結構。拱圈中心角一般為150°~180°,拱形擋水面板常采用等厚半圓拱。支墩有單支墩和空腹雙支墩兩種形式,在高壩中多用空腹雙支墩以增強穩(wěn)定性。拱形擋水面板的厚度小,跨度大,用料較省,但這一壩型不易做成溢流壩,施工也較復雜,溫度變化和地基不均勻沉陷都會使壩身產(chǎn)生應力,一般應修建在堅固的巖基上。
西班牙在 16世紀修建的埃爾切壩和印度在1802年前后修建的梅爾·阿魯姆砌石連拱壩,均為直立拱面,還不完全具備近代支墩壩的特點。直到1891年澳大利亞工程師J.D.貝瑞修建的貝魯布拉砌磚連拱壩,上游面傾角60°,才具備了現(xiàn)代支墩壩的特點。1968年加拿大修建的馬尼克五級連拱壩,壩高214m,主拱跨度161.5m。該壩跨度大、壩體厚、不用鋼筋,為大體積混凝土結構,施工方便,代表了近代連拱壩發(fā)展的趨勢。在中國淮河,1954年和1956年相繼建成了佛子嶺和梅山連拱壩,壩高為74.4m和88.24m。前者是中國當時建成的第一高壩,后者是當時世界上最高的連拱壩。
連拱壩是擋水蓋板呈拱形的一種輕型支墩壩,這種傾向上游的拱狀蓋板稱拱筒,拱筒與支墩剛性連接而成為超靜定結構。因此,溫度變化和地基不均勻變形對壩體應力的影響顯著,適宜建在氣候溫和的地區(qū)和良好的巖基上。
連拱壩支墩的基本剖面為三角形,其尺寸受抗滑穩(wěn)定與支墩上游面的拉應力值這兩個因素控制。一般經(jīng)驗是連拱壩上游邊坡角在45°~60°之間,下游坡角在70°~80°之間。
連拱壩能充分利用材料強度,拱殼可以做得較薄,支墩間距也可大一些,所以在支墩壩中,以連拱壩的混凝土方量最小,但施工復雜,鋼筋用量也多。由于壩身比較單薄,施工、溫度及運行期的不利荷載作用都會引起混凝土開裂并有可能進一步擴展,因此要求拱殼混凝土有較高的抗拉防滲標號。在嚴寒地區(qū),壩體還受冰凍和風化的影響,修建薄連拱壩時,一定要在下游面設防寒隔墻。
連拱壩的拱殼一般采用圓弧形。支墩有單支墩和雙支墩兩種,后者側向剛度較大,多用在高連拱壩中。例如,我國1956年修建的梅山連拱壩,拱圈采用180°中心角的等厚半圓拱,頂拱圈厚0.60m,底拱圈厚2.30m,內(nèi)半徑為6.75m,支墩間距20m,采用空腹雙支墩式。
早期連拱壩多為鋼筋混凝土結構。但近50年來建造的連拱壩,拱及支墩有的已采用素混凝土建造,如前面提到的丹尼爾·約翰遜連拱壩。我國在中小型工程中還修建了不少砌石連拱壩,如自貢市老蠻橋砌石連拱壩,高21m,拱跨43m,如下圖1所示。
連拱壩 multiple arch dam 由拱形面板和支墩組成的支墩壩。 沿革 西班牙在 16世紀修建的埃爾切壩和印度在1802年前后修建的梅爾·阿魯姆砌石連拱壩,均為直立拱面,還不...
拱端是指拱壩與山體接觸的部位,拱冠是拱壩的拱頂處
答; 重力壩是由砼或漿砌石修筑的大體積檔水建筑物,其基本剖面是直角三角形,整體是由若干壩段組成。 重力壩的工作原理 重力壩在水壓力及其它荷載作用下必需滿足:A、穩(wěn)定要求:主要依依靠壩體自重產(chǎn)生的抗滑力...
連拱壩的支墩和拱筒一般采用混凝土結構,支墩與拱座之間多用剛性連接,如圖中(a)所示。為了減小溫度應力和防止由于支墩沉陷引起拱壩開裂,也有采用脫開的布置型式,如圖2中(b)、(c)所示。
當連拱壩較高時,拱筒可沿高度方向每20m設一道永久性伸縮縫,縫的上下游側都需設止水片。
拱與地基的連接一般設有齒墻,連接型式見下圖3。為增強側向穩(wěn)定性,在單支墩上,可設加勁梁或加勁肋;對空腹支墩,可在其間做隔墻。
2100433B
格式:pdf
大小:229KB
頁數(shù): 4頁
評分: 3
鋼纖維混凝土在連拱壩加固中的應用——經(jīng)過大量的結構分析和試驗研究,佛子嶺水庫連拱壩加固采用鋼纖維混凝土新材料和鋼纖維混凝土噴射新工藝,文章分析了加固工程方案。
下列關于連拱壩的描述,錯誤的是( )。
A、連拱壩是一種重型壩體
B、有單支墩和雙支墩
C、拱筒和支墩之間剛性連接
D、適用于氣候溫和的地區(qū)和良好的基巖上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支墩壩的結構特點和類型。連拱壩是一種輕型壩體。見教材P13。
支墩壩簡史
16世紀西班牙修建的埃爾切砌石連拱壩,壩高23m,是世界上第一座支墩壩。進入20世紀以后,連拱壩有較大發(fā)展,1968年加拿大修建的馬尼克五級連拱壩,壩高214m,是當前世界上最高的支墩壩。
大頭壩是F.A.內(nèi)茨利在1926年首先提出的。1975年巴西和巴拉圭修建的伊泰普水電站大頭壩,壩高196m,是當前世界上最高的大頭壩。
1903年安布生設計并建造了第一座有傾斜蓋面的平板壩。1948年阿根廷建造了艾斯卡巴壩,壩高83m,是當前世界上最高的平板壩。中國自1949年以來也建造了很多高支墩壩。
1956年建成的梅山連拱壩,壩高88.24m。1958年建成的金江平板壩,壩高54m。1960年建成的新豐江大頭壩,壩高105m。1980年建成的湖南鎮(zhèn)梯形壩,壩高129m,是中國最高的支墩壩。
支墩壩是由一系列順水流方向的支墩和支承在墩子上游的擋水面板所組成,如圖所示。按擋水面板的形式,支墩壩可分為平板壩、連拱壩和大頭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