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朱金漆木雕內(nèi)容分類
朱金漆木雕以樟木、椴木、銀杏等優(yōu)質(zhì)木材為原材料,通過浮雕、圓雕、透雕等技法,雕刻成各種人物、動植物等圖案花紋,運用貼金飾彩,結合沙金、碾金、碾銀、瀝粉、描金、開金等工藝手段,撒上云母或蚌殼碎末,再涂上傳統(tǒng)的中國大漆制成,圖案造型古樸,刀法渾厚,金碧映輝。
寧波的天童寺、阿育王寺、雪竇寺等著名的寺院里,很多佛像在造型上也運用了這種工藝。
除"千工床"、"萬工橋"等較典型的朱金木雕家具外,還有用以迎神、賽會、燈會的雕花朱金木船、鼓亭、臺閣及宗教造像、古戲臺等也都稱得上絕妙的民間工藝精品。
寧波朱金漆木雕相關傳說
在寧波民間,流傳著這樣的說法:南宋小康王趙構被金兵追殺,一個寧波村姑救了他。脫險后,趙構答應來年接村姑入宮,但兩人所約暗號泄露,于是趙構下旨,"浙東女子皆封王",出嫁時,都要戴鳳冠霞帔,乘龍鳳花轎。倘若路遇官員,文官要下轎,武官要下馬。于是從南宋開始,寧波姑娘出嫁坐花轎的民風愈來愈盛,花轎制作也愈來愈考究。而與"萬工轎"齊名的"千工床",猶如一座小型的宮殿,床前有高高翹起的數(shù)層樓閣掛落,不厭其煩地雕刻著戲曲人物、奇珍異獸,床的前部包含了衣帽柜、食品柜、梳妝臺、馬桶箱,真正是滿足了老寧波人"人生在世,半生在床"的愿望。
寧波朱金漆木雕雕刻流程
"朱金花板"幾乎是朱金漆木雕的代名詞。但"花板",原則上是指平面浮雕或鏤孔雕。因為一是花板在建筑和家具上廣泛應用;二是留存于世的也是花板居多。所以花板為歷來寧波朱金漆木雕的工藝流程中,最有代表性的技藝。
圖稿俗稱"打圖樣",這項工作大都由資歷較深、經(jīng)驗豐富的把作師傅擔當。因為這是一個需要統(tǒng)籌考慮,整體諧調(diào)的藝術裝飾工程。要雕刻的部件必須從功能、體量尺寸、造型以及離觀賞者高低遠近來仔細把握,才能決定雕件的尺寸和厚薄。朱金漆木雕又有用在大木作和小木作之分。大木作主要是指用在古建筑上的構件,如梁坊、雀替、斗栱花罩、隔扇門、藻井等等。小木作雕刻則指家具類,如床、椅、桌、凳、櫥、箱以及桶、盒、盤各類器具。但"大小"并不能用尺寸來分。
打圖樣必須便利于朱金漆木雕的工藝制作,要有利于發(fā)揮本工藝的風格特點。
考慮到朱金漆木雕的題材多取自戲曲京劇人物的服飾、姿態(tài),俗稱為"京班體"?;ò宓臉媹D格局均采用立視體,并且近景、中景和遠景處理在同一畫面的平面上,前景不擋后景,充實飽滿,井然有序。與傳統(tǒng)中國畫的"丈山、尺樹、寸馬、分人"的比例概念相反,而是人馬可大于房屋建筑。在人物比例和造型上常用幽默夸張的作風,如"武士無頸、美女無肩、老爺凸肚、武士挺胸",這種程式化的民間藝術手法,正是打圖樣所遵循的原則。
上板用薄而有點透明的棉紙先在圖紙上用鉛筆考貝一遍。用稀薄的漿糊在要雕的板上刷上一遍,再將考貝好的棉紙快速刷粘到刷了漿糊的板上,刷的時候要紙與板對準,刷時要快,用力均勻以免將紙刷破。在現(xiàn)代多用復印之法。
打坯的要點是抓大體,大處著眼,小處著手。有經(jīng)驗的老藝人憑經(jīng)驗即可大刀闊斧分出塊面,不細雕而效果呈矣。(1)邊框線先鑿。
(2)范圍已定,考慮成熟,抓住主要特征開鑿。先用大鑿,后逐漸用小鑿,要點是要按物體的輪廓線照線鑿,再分出塊面、高低、層次;由淺入深,由大入細。
(3)先用大口鑿去掉空白處,明確分出先后高低層次。要點是無論人物、花鳥、山水景物,亭臺樓閣都要做到上厚下薄,使"上厚"盡量保持在雕板的同一個平面上,使雕好后的花板顯得飽滿充實,這是寧波木雕的做法。
(4)如果凸顯主體,分出前后,也只有在交接處分出高低以示前后層次,而不能去削弱旁邊的畫面內(nèi)容。
(5)逐涉深入,在上述四點的基礎上,再分出人物的頭部、身軀、四肢的上下、左右、正側朝向。頭部按三停五岳雕出五官位置;這個工序稱為粗坯,一般是左右握刀鑿,右手握拷柱,槌擊刀柄刀下木飛。
(6)粗坯進入細坯,大鑿換成小鑿,鑿時要訣:用力一鑿下去要有回力控制,就是速將鑿子收回,鑿坯時就是這一鑿一收中順利進行,切忌蠻力過猛,以免破壞了下層要雕刻的材質(zhì)而造成圖像的破碎。
(7)細坯是基本完成的雕刻畫面,但對髹漆要求來說略顯粗糙,所以接下去的工序修光,是一道關系到髹漆質(zhì)量的工藝。 打坯和修光這二道工藝是緊密相扣的,修光是彌補打坯的不足之處,特別是對細部的加強,故刀鑿都要換成小型,如藝術品的潤色,使雕刻藝術更上層樓。
一件木雕作品不但要求整體生動完整,更要求細部耐看有神,故修光更謹慎。
(1)修光前要檢查刀具是否保持鋒利;
(2)運刀要干脆順暢,絕不能心中無數(shù)而造成用刀滯滯礙礙,造成刀痕板結;
(3)要保留原打坯風格,而是使它更加完美,因為打坯是一鼓作氣,有一種氣韻生動之感,修光是在作一種細部修飾和"光面"效果;而主要的功夫是掌指與細鑿功夫。
(4)地子絕對要修得平整,不能有高低,保持在一個水平面中,切忌有刀痕板結;
(5)將紋樣、盔甲、建筑上的瓦楞,或鳥類的羽毛刻畫仔細;
(6)將人物的頭部刻畫仔細,留下眉毛,頭發(fā)、胡須等給髹漆去做;
(7)好的修光水平,能原汁原味的體現(xiàn)木紋材質(zhì),而且為糙漆打好基礎。低劣的修光手藝是用砂皮打光,俗不可耐,給糙漆工序帶來麻煩。
修光這道工序完全是用刀工來深入細化、潤色,表現(xiàn)雕刻表面的光滑和細膩,而且保持物象的棱角分明,給人干脆利落的感覺,這就是修光和打坯的完美結合。
上面提到打坯是一鼓作氣,雕板有氣韻生動之感,這說明木雕師傅的個性、氣質(zhì)都能在雕板上反映出來。如十幾塊雕板排在一起,不用寫上名字,就能讓人知道是誰的作品。
木雕種類按地域歸納有六大種類:中原木雕、樂清黃楊木雕、福建龍眼木雕、廣東金漆木雕、浙江東陽木雕、云南劍川木雕、而這六大種類經(jīng)過千百年的發(fā)展,形成自己獨特的工藝風格,享譽全國。中原木雕跟其他工藝美術產(chǎn)業(yè)...
金漆木雕主要用于建筑裝飾和家俱裝飾。內(nèi)容有人物、動物、山水以及佛像等。其中以揭陽生產(chǎn)的“獅子”,品種多樣,線條圓潤,具有濃厚的南國地方特色。 金漆木雕在藝術上有其獨特的風格:在構圖上,吸收了中國繪畫...
東陽木雕古建園林工程公司地址:浙江省寧波市海曙區(qū)長春路35號銀河大廈17層,還有榮軒木雕地址:浙江省寧波市海曙區(qū)公園路29弄5號,這是很不錯的木雕佛像定制公司,也是比較專業(yè)的一家定制品牌。
潮州地區(qū)的金漆木雕是由粗獷的建筑木雕發(fā)展而為精細的日用木雕,如掛屏、座屏、神龕、茶柜、香柜、案桌、屏風等。其中尤以黑地金漆神龕最為精巧。大約在三寸高的龕門窗格上就能刻出十多個故事人物,如果是戲曲人物,所穿袍甲還雕上圖案花紋、背景還襯上通雕景物,可以說是世界木雕藝術中最精細絕倫的技藝了。潮州金漆木雕以花、烏、魚、蟲、蟹為主要題材,內(nèi)容豐富多彩,造型寫實肖似。表現(xiàn)手法擅長通透雕。貼金方法有黑漆描金、五彩飾金、全面貼金等。
廣州地區(qū)的金漆木雕以雕工雄渾、粗獷、生動流暢見長。它與傳統(tǒng)建筑給合十分密切,喜歡把人物山水,翎毛花卉、走獸蟲魚和各種圖案選入畫面。既有帝王將相,才子佳人,也有漁樵耕讀,還有古典詩詞或朱子家訓之類的格言誓句。畫面構圖善于吸取傳統(tǒng)繪畫的長處,并以"之"形與"S"形的徑路來區(qū)分不同的情節(jié)和場面,山水風景常用數(shù)點透視、層次多、景深大、視野廣,在狹小的畫面上,表現(xiàn)出廣闊的空間。在刻戲曲人物臉譜時,藝人們多用旋刀在眼圈外刻一二刀,以突出其神情,講究遠視距藝術效果,廣派建筑裝飾木雕藝術,已經(jīng)失傳。
金漆木雕的傳統(tǒng)產(chǎn)地除廣東的兩大類外,寧波、蘇州也也生產(chǎn)。
蘇州的描金木雕,特點以佛教內(nèi)容為主,其作品不施彩繪,不作金裝,以自身素色為主,根據(jù)下同部位和圖案,飾以流暢的金線勾繪,作品尺寸不大,但形象健美,神態(tài)夸張、刀法洗煉而嚴謹,風格高古。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該遺產(chǎn)經(jīng)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
格式:pdf
大小:232KB
頁數(shù): 2頁
評分: 4.7
寧波朱金漆木雕是集木雕、髹漆、鑲嵌和妝金為一體的優(yōu)秀而古老的民間手工技藝。本文試圖從浙東地域文化及寧波朱金漆木雕在木結構建筑構件藻井、佛教造像與浙東民俗等方面的應用闡釋其裝飾藝術的形式與意蘊。
格式:pdf
大?。?span id="rkcuht0" class="single-tag-height">232KB
頁數(shù): 4頁
評分: 4.5
通過祥瑞這一特定的裝飾題材分析朱金漆木雕中隱含的倫理現(xiàn)象,并結合幾個典型案例分別從祥瑞題材的內(nèi)容、祥瑞母體的事理、祥瑞裝飾的結構論述倫理對設計的介入。在此基礎上,梳理了朱金漆木雕在關注功能與美化之上體現(xiàn)出的倫理教化作用及意義,并借此為關注人文關懷的當下設計提供借鑒。
寧波朱金漆木雕簡稱“朱金木雕”,主要技藝是在木雕上貼金漆朱,它以浙江省寧波市為中心,延及慈溪、余姚、奉化、象山、寧海、鎮(zhèn)海、鄞州等地。
寧波地區(qū)的髹漆工藝可上溯到新石器時代的河姆渡文化,而寧波朱金漆木雕則與漢代雕花髹漆盒金箔貼花藝術同源。至唐代,隨著木結構建筑的發(fā)展,出現(xiàn)了彩漆和貼金并用的裝飾性木雕,現(xiàn)存寧波阿育王寺建筑裝飾上的朱金木雕就是此類風格,它與唐乾元二年鑒真和尚及其弟子在日本所建招提寺講經(jīng)殿和舍利殿上的朱金漆木雕十分相似。
寧波的朱金漆木雕,基本形成于唐宋時期。這里面有三個原因。一是古明州(注:寧波古稱“明州”)氣候溫濕,是漆器和木雕的最早發(fā)祥地;第二,唐宋時期明州的經(jīng)濟繁榮,木構建筑及裝飾物在當時是很流行的;第三,當時中國北方處于戰(zhàn)亂,浙東相對穩(wěn)定,加上航海業(yè)的拓展,朱金木雕的技藝更是得以發(fā)展。今天,保存在日本正倉院的唐宋朱金木雕,和明州當時與海外的文化交流密切相關。
明清以來,朱金漆木雕廣泛應用于民間日常生活,日用陳設、佛像雕刻、家具裝飾,特別是婚娶喜事中的“床”和“轎”都用到朱金木雕,既講究又排場,以致有“千工床”、“萬工轎”之說。另外,用以迎神賽會和參與燈會的雕花木船、鼓亭、臺閣等也均以朱金漆木雕制成,皆是絕妙的民間工藝品。
寧波朱金木雕構圖飽滿,內(nèi)容多是喜慶吉事、民間傳說,畫面充實,豐富多彩,形成獨特的地方風格。用朱金木雕形式制成的屏風、箱柜、古代人物、佛像、動物、彩燈等遠銷歐、美、亞許多國家。寧波的天童寺、阿育王寺、竇寺等著名的寺院里,很多佛像在造型上也運用了這種工藝。
在木雕工藝上,大致又可分為:建筑雕刻、朱金佛像雕刻、日用裝飾雕刻、小型欣賞雕刻4類。至今仍能看到許多寺院廟宇的木結構建筑和構件上,有精致的木雕作品。保存在寧波市博物館的朱金木雕“千工床”、“萬工轎”,則是集寧波日用裝飾木雕之大成的杰作。
十八道精細工藝
寧波的朱金漆木雕多以樟木、椴木、銀杏等木材精心雕成浮雕、圓雕、透雕,再上漆、貼金,并運用砂金、碾銀、開金等工藝手段,使器物造型古樸生動,刀法渾厚,金彩相間,熱烈紅火。
一件簡單的朱金漆木雕小器物,卻要經(jīng)歷十八道工藝流程,大都用手工完成,很多工藝堪稱絕活。單說第一道木材取料,取成片材后,需通風擱疊蔭涼,自然干燥至半年,以保證雕后的花板不變型、不開裂。而后打坯、修光、打磨、配朱、行金底、貼金、上泥銀、上彩等,道道具有很高的技術含量。
寧波的朱金漆木雕藝人有句老話——“三分雕刻,七分漆匠”,這是老藝人的經(jīng)驗總結,也說明了朱金漆木雕的特色主要在于漆(即漆料和漆藝)而不在雕,很多時候,寧波的木工同時又是漆匠。在朱金漆木雕工藝中,由于依靠貼金箔和漆朱紅進行裝飾,雕刻并不十分精細,而漆工的修磨、刮填、上彩、貼金、描花卻十分講究。和外地木雕明顯不同,寧波朱金漆木雕所刻人物并不雕臉部,五官神態(tài)等用漆勾勒而成。而正是這種工藝使寧波的朱金漆木雕產(chǎn)生了富麗堂皇、金光燦爛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