噴錨暗挖法施工主要有新奧法和淺埋暗挖法等。
新奧法是應用巖體力學理論,以維護和利用圍巖的自承能力為基點,采用錨桿和噴射混凝土為主要支護手段,及時的進行支護,控制圍巖的變形和松弛,使圍巖成為支護體系的組成部分,并通過對圍巖和支護的量測、監(jiān)控來指導隧道施工和地下工程設計施工的方法和原則。 |
|
淺埋暗挖法沿用新奧法 (New Austrian Tunneling Method)基本原理,初次支護按承擔全部基本荷載設計,二次模筑襯砌作為安全儲備;初次支護和二次襯砌共同承擔特殊荷載。應用淺埋暗挖法設計、施工時,同時采用多種輔助工法,超前支護,改善加固圍巖,調動部分圍巖的自承能力;并采用不同的開挖方法及時支護、封閉成環(huán),使其與圍巖共同作用形成聯(lián)合支護體系;在施工過程中應用監(jiān)控量測、信息反饋和優(yōu)化設計,實現(xiàn)不塌方、少沉降、安全施工等,并形成多種綜合配套技術。 淺埋暗挖法施工的地下洞室具有埋深淺(最小覆跨比可達0.2)、地層巖性差(通常為第四紀軟弱地層)、存在地下水(需降低地下水位)、周圍環(huán)境復雜(鄰近既有建、構筑物)等特點。 由于造價低、拆遷少、靈活多變、無須太多專用設備及不干擾地面交通和周圍環(huán)境等特點,淺埋暗挖法在全國類似地層和各種地下工程中得到廣泛應用。在北京地鐵復西區(qū)間、西單車站、國家計委地下停車場、首鋼地下運輸廊道、城市地下熱力、電力管道、長安街地下過街通道及地鐵復—八線中推廣應用,在深圳地下過街通道及廣州地鐵一號線等地下工程中推廣應用,并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綜合配套技術。 同時,經(jīng)過許多工程的成功實施,其應用范圍進一步擴大,由只適用于第四紀地層、無水、地面無建筑物等簡單條件,拓廣到非第四紀地層、超淺埋(埋深已縮小到0.8m)、大跨度、上軟下硬、高水位等復雜地層及環(huán)境條件下的地下工程中去。 信息化技術的實施,實現(xiàn)了淺埋暗挖技術的全過程控制,有效地減小了由于地層損失而引起的地表移動變形等環(huán)境問題。不但使施工對周邊環(huán)境的影響降低到最低程度,由于及時調整、優(yōu)化支護參數(shù),提高了施工質量和速度,使淺埋暗挖法特點得到更進一步的發(fā)揮,為城市地下工程設計、施工提供了一種非常好的方法,具有重大的社會效益和環(huán)境效益,該方法在總體上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
|
常見的淺埋暗挖典型施工方法 |
|
全斷面法( full face excavation method)隧道工程中采用全斷面一次開挖成形的施工方法。一般在隧道和煤層開挖中多見。該法是將全部設計斷面一次開挖成型,再修筑襯砌,一般可適用于Ⅴ~Ⅵ類圍巖,因開挖作業(yè)面大,鉆爆效率高可采用鑿巖臺車和高效運裝機。 適用范圍:穩(wěn)定巖體中的單拱單線區(qū)間隧道。 主要施工方法: 1)采用光面或預裂爆破開挖。 2)施工仰拱后根據(jù)設計做初期支護結構或直接進行二次襯砌施工。 該法施工優(yōu)點是可以減少開挖對圍巖的擾動次數(shù),有利于圍巖天然承載拱的形成,工序簡單,便于組織大型機械化施工;施工速度快,防水處理簡單;缺點是對地質條件要求嚴格,圍巖必須有足夠的自穩(wěn)能力。 |
|
臺階法是隧道及地下工程的施工方法之一。又有正臺階法和反臺階法之分。按臺階長短有長臺階、短臺階和超短臺階三種。由于大斷面隧道的設計,又有三臺階臨時仰拱法,預留核心土臺階法,甚至多臺階法。 臺階法施工就是將結構斷面分成兩個或者幾個部分,即分成上下兩個工作面或幾個工作面,分布開挖。它能較早使支護閉合,有利于控制結構變形及由此引起的地面沉降。 開挖優(yōu)點:
缺點:臺階數(shù)不宜過多,臺階長度要適當。 |
|
正臺階環(huán)形開挖法又稱環(huán)形開挖留核心土法,適用于地層較差,跨度≤12M的隧道工程。一般將斷面分成環(huán)形拱部(圖中的1、2、3)、上部核心土(圖中的4)、下部臺階(圖中的5)等三部分。 根據(jù)斷面的大小,環(huán)形拱部又可分成幾塊交替開挖。環(huán)形開挖進尺為0.5-1.0M,不易過長。臺階長度一般以控制在1D內(D一般指隧道跨度)為宜。 優(yōu)點:與超短臺階法相比,臺階長度可以適度加長,以減少上下臺階施工干擾;而與下述的側壁法相比,施工機械化程度可相對提高,施工速度可加快。 需注意下面問題:雖然核心土增強了開挖面的穩(wěn)定,但開挖中圍巖要經(jīng)受多次擾動,而且斷面分塊多,支護結構形成全斷面封閉的時間長,這些都有可能使圍巖變形增大。因此,它常要結合輔助施工措施對開挖工作面及其前方巖體進行預支護或預加固。 |
|
單側壁導坑法適用于斷面跨度大、地表沉陷難于控制的軟弱松散圍巖中。 其施工要點有: 1.將斷面分成側壁導坑①、上臺階②、下臺階③; 2.側壁導坑寬度不宜超過0.5倍洞寬,高度以到起拱線為宜; 3.導坑與臺階的距離以導坑施工和臺階施工不發(fā)生干擾為原則; 4.上、下臺階的距離則視圍巖情況參照短臺階法或超短臺階法擬定。 |
|
雙側壁導坑法是隧道開挖的一種方式。又稱雙側壁導洞法或眼鏡工法。屬于新奧法的一個分支,以新奧法基本原理為依據(jù)。 (1) 開挖面分部形式: 一般將斷面分成四塊:左、右側壁導坑1、上部核心土2、下臺階(3) 。導坑尺寸側壁導坑尺寸應本著充分利用臺階的支撐作用,并考慮機械設備和施工條件而定。但寬度不宜超過斷面最大跨度的1/3。高度以到起拱線為宜,這樣,導坑可分二次開挖和支護,不需要架設工作平臺,人工架立鋼支撐也較方便。導坑與臺階的距離沒有硬性規(guī)定,但一般應以導坑施工和臺階施工不發(fā)生干擾為原則,所以在短隧道中可先挖通導坑,而后再開挖臺階。上、下臺階的距離則視圍巖情況參照短臺階法或超短臺階法擬定。左、右側導坑錯開的距離,應根據(jù)開挖一側導坑所引起的圍巖應力重分布的影響不致波及另一側已成導坑的原則確定。 (2) 施工作業(yè)順序為; ①開挖一側導坑,并及時地將其初次支護閉合。 ②相隔適當距離后開挖另一側導坑,并建造初次支護。 ③開挖上部核心土,建造拱部初次支護,拱腳支承在兩側壁導坑的初次支護上。 ④開挖下臺階,建造底部的初次支護,使初次支護全斷面閉合。 ⑤拆除導坑臨空部分的初次支護。 ⑥建造二次襯砌。 特點是施工安全,但速度慢,成本高,防水效果差,初期支護拆除量大。 |
噴錨暗挖法又稱為礦山法,對地層的適應性較廣,適用于結構埋置較淺,地面建筑物密集,交通運輸繁忙、地下管線密布,及對地面沉降要求嚴格的城鎮(zhèn)地區(qū)地下構筑物施工。噴錨暗挖法施工分為新奧法、淺埋暗挖法 。
噴錨暗挖是一種施工工藝,是隧道開挖過程中,隧道已經(jīng)開挖成型后,將一定數(shù)量、一定長度的錨桿,按一定的間距(數(shù)量、長度、間距都是通過計算得來的)垂直錨入巖(土)體,在錨桿外露端掛鋼筋網(wǎng),再在隧道表面噴射混凝土,使混凝土、鋼筋網(wǎng)、錨桿組成一個防護體系 。
噴錨暗挖是一種施工工藝,是隧道開挖過程中,隧道已經(jīng)開挖成型后,將一定數(shù)量、一定長度的錨桿,按一定的間距(數(shù)量、長度、間距都是通過計算得來的)垂直錨入巖(土)體,在錨桿外露端掛鋼筋網(wǎng),再在隧道表面噴射混...
淺埋暗挖法因為埋深較淺一般會增加超前小導管或長管棚的設計,其他的錨桿和鋼筋混凝土施工加固和噴錨暗挖法基本相同,最大的區(qū)別就是淺埋暗挖不考慮巖石的自承能。淺埋暗挖法是一種在離地表很近的地下進行各種類型地...
管超前,嚴注漿,短開挖,強支護,快封閉,勤量測 。
1、噴錨初期支護:鋼筋網(wǎng)噴射混凝土、錨桿-鋼筋網(wǎng)噴射混凝土、鋼拱架-鋼筋網(wǎng)噴射混凝土。?
2、暗挖隧道內的技術措施:
(1)超前錨桿或超前小導管支護;
(2)小導管周邊注漿或周圍深孔注漿;
(3)設置臨時仰拱;
(4)管棚超前支護。???
暗挖隧道外的技術措施:
(1)地表錨桿或地表注漿加固;
(2)凍結法固結地層;
(3)降低地下水位。?
3、噴射混凝土應采用早強混凝土。嚴禁選用堿活性集料,要求初凝時間不大于5min,終凝時間不大于10min。鋼筋網(wǎng)材料采用Q235鋼,直徑為6-12mm,網(wǎng)格尺寸采用150-300mm。鋼筋加工成的格柵的主筋直徑不宜小于18mm。?
4、噴射混凝土前的準備工作:檢查開挖斷面尺寸,清除開挖面、拱腳、墻腳的雜物,設置噴層厚度標志,對基面有積水應該埋管疏干。宜采用濕噴方式,厚度為50-100mm;鋼架應在開挖或噴射混凝土后及時架設;超前錨桿、小導管支護宜與鋼拱架、鋼筋網(wǎng)配合使用;長度宜為3-3.5m,并應大于循環(huán)進尺的2倍。?
5、噴射混凝土應分段、分層、分片,由下而上順序進行。鋼架應全部被噴射混凝土覆蓋,保護層厚度不小于40mm。??
6、地表錨桿:按照矩形或梅花形布置,鉆孔-吹凈鉆孔-灌漿-插錨桿-固定桿體。
錨桿類型根據(jù):地質條件、使用要求、錨固特性進行選擇。選用中空注漿錨桿、樹脂錨桿、自鉆式錨桿、砂漿錨桿、摩擦性錨桿。
7、凍結法固結地層:優(yōu)點——地層強度高;地下水封閉效果好;地層整體固結性好;對工程環(huán)境污染小。??缺點——成本較高;有一定的技術難度 。
格式:pdf
大小:37KB
頁數(shù): 14頁
評分: 4.5
大連市地鐵一期工程試驗段工程監(jiān)理一標段 施工監(jiān)理細則 隧道噴錨暗挖法 編號:中原大連監(jiān)理細則— 008 編制: 廉 忠 苗曉波 審批: 李 進 中煤邯鄲中原建設監(jiān)理咨詢有限責任公司 大連地鐵一期工程試驗段監(jiān)理部 二○○九年八月 2 3 目 錄 1 隧道噴錨暗挖法施工準備的監(jiān)理 .......................................................................... 4 1.1 監(jiān)理的準備工作 .............................................................................................. 4 1.2 對承包商施工準備工作的監(jiān)理 .....................................................
格式:pdf
大?。?span id="f3bdltx" class="single-tag-height">37KB
頁數(shù): 3頁
評分: 4.7
某地下工程由一條主通道和若干附屬結構組成,其中暗挖段圍護結構采用鉆孔灌注樁加鋼支撐、復合式襯砌。開挖施工中遵循\"管超前,嚴注漿,短進尺,強支護,快封閉,勤量測\"的原則,對防水層鋪設和二次襯砌也制定了措施,保證了施工質量。
噴錨暗挖法隧道施工的規(guī)定
根據(jù)《地下鐵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GB 50299-1999(2003年局部修訂)第7.1.1~第7.1.6條的規(guī)定,采用噴錨暗挖法施工隧道應密切注意:隧道噴錨暗挖施工應充分利用圍巖自承作用,開挖后及時施工初期支護結構并適時閉合,當開挖面圍巖穩(wěn)定時間不能滿足初期支護結構施工時,應采取預加固措施。
工程開工前,應核對地質資料,調查沿線地下管線、各構筑物及地面建筑物基礎等,并制定保護措施。
隧道開挖面必須保持在無水條件下施工。采用降水施工時,應按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
隧道采用鉆爆法施工時,必須事先編制爆破方案,報城市主管部門批準,并經(jīng)公安部門同意后方可實施。
隧道施工中,應對地面、地層和支護結構的動態(tài)進行監(jiān)測,并及時反饋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