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鹽指含有鐵離子(Fe3+)的鹽,高分子聚合鐵鹽是一種新型的凈水劑,主要用于自來水、工業(yè)給水的凈化處理,是一種能完全可以滿足國家新的飲用水衛(wèi)生規(guī)范需求的首選藥劑;同時在處理各種工業(yè)廢水、生活污水方面,按其性價比,在絕大部分水體中要優(yōu)于傳統(tǒng)的鋁鹽藥劑。
中文名稱 | 鐵鹽 | 類型 | 鐵離子的鹽 |
---|---|---|---|
屬性 | 新型的凈水劑 | 來源 | 自來水、工業(yè)給水 |
高分子聚合鐵鹽是一種新型的凈水劑。鐵鹽用作凈水劑,主要利用鐵鹽水解形成的氫氧化鐵膠體吸附各種物質。Fe3+ + 3H2O=Fe(OH)3(膠體)+ 3H+ 它有很大的表面積,還帶正電荷,吸附各種有機懸浮物非常有效。 吸附完后會形成沉淀,容易過濾分離。
因原水性質各異,聚合硫酸鐵應根據(jù)不同情況,現(xiàn)場調試或作燒杯試驗,取得最佳使用條件和最佳投藥量以達到最好的處理效果。
1、使用前,將本產(chǎn)品按一定濃度(10-30%)投入溶礬池,注入自來水攪拌使之充分水解,靜置至呈 紅棕色液體,再兌水稀釋到所需濃度投加混凝。水廠亦可配成2-5%直接投加,工業(yè)廢水處理直接配 成5-10%投加。
2、投加量的確定,根據(jù)原水性質可通過生產(chǎn)調試或燒杯實驗視礬花形成適量而定,制水廠可以原用的其它藥劑量作為參考,在同等條件下本產(chǎn)品與固體聚合氯化鋁用量大體相當,是固體硫酸鋁用量的 1/3-1/4。如果原用的是液體產(chǎn)品,可根據(jù)相應藥劑濃度計算酌定。大致按重量比1:3而定。
3、使用時,將上述配制好的藥液,泵入計量槽,通過計量投加藥液與原水混凝。
4、一般情況下當日配制當日使用,配藥需要自來水,稍有沉淀物屬正常現(xiàn)象。
5、注意混凝過程三個階段的水力條件和形成礬花狀況。
因Fe3+易水解,故配制過程為:先將它溶解在對應的酸中,然后加水沖稀到指定的濃度。
聯(lián)系南京林大活性炭有限公司 “林大”牌活性炭、超級活性炭,脫汞活性炭,特種、專用活性炭,研究、生產(chǎn). 接受客戶委托,研制、開發(fā)專用特種活性炭 ,活性炭適用技術課題進行實驗研究. 地址:南京市高淳漕塘黃...
磷酸按鹽干粉滅火器特點(l)適用性廣,它可以撲救A,B.C類和電氣設備火災。適用范圍適用于A類火災(含碳固體物質火災), B類火災(液體和可熔化固體物質火災),C類火災(可燃氣體火災)和電氣設備火災(...
沒有,brt都撤了
1、混凝性能好、礬花多、密實,絮凝沉降速度快,絮凝體密實,且泥量少。
2、凈化后的水質好、不含鋁氯及其它有害重金屬離子無鐵離子水相轉移,水體不泛黃,無毒無害,完全可靠。
3、具有明顯脫色、除濁、除臭、除藻、去除COD、BOD及各種有害重金屬離子的功效。
4、在處理低溫、低濁、微污染及高濁度原水時,其凈化效果要明顯優(yōu)于傳統(tǒng)鋁鹽藥劑。且藥劑成本要比鋁鹽藥劑低20%左右。
5、適應水體的PH值范圍廣(4-11,最佳6-9),凈化后的水體PH值及總堿度變化幅度小。
6、在污泥脫水方面,能完全取代三氧化鐵及其它無機鹽藥劑;與聚丙烯酰胺搭配使用,固液分離迅速,污泥容易剝離,并且污泥含水率低,能明顯降低污泥脫水成本。
聚合硫酸鐵與其他無機絮凝劑相比具有以下特點:
1. 新型、優(yōu)質、高效鐵鹽類無機高分子絮凝劑;
2. 混凝性能優(yōu)良,礬花密實,沉降速度快;
3. 凈水效果優(yōu)良,水質好,不含鋁、氯及重金屬離子等有害物質,亦無鐵離子的水相轉移,無毒, 無害,安全可靠;
4. 除濁、脫色、脫油、脫水、除菌、除臭、除藻、去除水中COD、BOD及重金屬離子等功效顯著;
5. 適應水體PH值范圍寬為4-11,最佳PH值范圍為6-9,凈化后原水的PH值與總堿度變化幅度小, 對處理設備腐蝕性小;
6. 對微污染、含藻類、低溫低濁原水凈化處理效果顯著,對高濁度原水凈化效果尤佳;
7. 投藥量少,成本低廉,處理費用可節(jié)省20%-50%。
聚合氯化鋁鐵(PAFC)是由鋁鹽和鐵鹽混凝水解而成一種無機高分子混凝劑,依據(jù)協(xié)同增效原理,加入單質鐵離子或三氧化鐵和其它含鐵化合物復合而制得的一種新型高效混凝劑。
它集鋁鹽和鐵鹽各自優(yōu)點,對鋁離子和鐵離子的形態(tài)都有明顯改善,聚合程度大為提高。取鋁、鐵混凝劑各自對氣浮操作有利之處,改善聚合氯化鋁的混凝性能;對高濁度水和低溫低濁水的凈化處理效果特別明顯,可不加堿性助劑或其它助凝劑。
聚合氯化鋁鐵沉淀法是利用水中懸浮物的可沉降性能,在重力作用下下沉,以達到固液分離的過程。其目的是除去懸浮的有機物,以降低后續(xù)生物處理的有機負荷。
聚合氯化鋁鐵極易溶于水,可用于生活飲用水、工業(yè)用水及工業(yè)廢水、生活污水處理?;炷Ч憩F(xiàn)為剩余濁度色度降低外,還有絮體形成塊,吸附性能高,泥渣過濾脫水性能好等特點,特別是在處理高濁度水時,低溫低濁度水時,處理效果比明礬、聚合氯化鋁、聚合硫酸鐵、三氧化鐵效果好。其中對于低溫低濁度水的凈化處理效果特別明顯,可不加堿性助劑和其它混凝劑無法比擬的效果。
聚合氯化鋁鐵混凝過程
混凝過程三個階段的水力條件和形成礬花狀況。
1.凝聚階段:是藥液注入混凝池與原水快速混凝在極短時間內形成微細礬花的過程,此時水體變得更加渾濁,它要求水流能產(chǎn)生激烈的湍流。燒杯實驗中宜快速(250-300轉/分)攪拌10-30S,一般不超過2min。
2.絮凝階段:是礬花成長變粗的過程,要求適當?shù)耐牧鞒潭群妥銐虻耐A魰r間(10-15min),至后期可觀察到大量礬花聚集緩緩下沉,形成表面清晰層。燒杯實驗先以150轉/分攪拌約6分鐘,再以60轉/分攪拌約4分鐘至呈懸浮態(tài)。
3.沉降階段:它是在沉降池中進行的絮凝物沉降過程,要求水流緩慢,為提高效率一般采用斜管(板式)沉降池(最好采用氣浮法分離絮凝物),大量的粗大礬花被斜管(板)壁阻擋而沉積于池底,上層水為澄清水,剩下的粒徑小、密度小的礬花一邊緩緩下降,一邊繼續(xù)相互碰撞結大,至后期余濁基本不變。燒杯實驗宜以20-30轉/分慢攪5分鐘,再靜沉10分鐘,測余濁。
4.強化過濾,主要是合理選用濾層結構和助濾劑,以提高濾池的去除率,它是提高水質的重要措施。
5.本產(chǎn)品應用于環(huán)保、工業(yè)廢水的處理,使用方法與制水廠大體相同,對高色度、高COD、BOD的
原水處理,輔以助劑作用效果甚佳。
6.采用化學混凝法的企業(yè),原用的設備無需作大的改造,只需增設溶礬池即可使用本產(chǎn)品。
7.本產(chǎn)品須保存在干燥、防潮、避熱的地方(<80oC,切勿損壞包裝,產(chǎn)品可長期儲存)。
8.本產(chǎn)品必須溶解才能使用,溶解設備和加藥設施應采用耐腐蝕材料。
格式:pdf
大?。?span id="a3otr2s" class="single-tag-height">1.6MB
頁數(shù): 5頁
評分: 4.5
采用鐵鹽沉淀-絮凝法處理某礦山低濃度含砷廢水,研究了沉淀劑種類、鐵與砷的摩爾比(鐵砷比)、砷的價態(tài)、反應pH以及添加高分子絮凝劑對除砷效果的影響。與其他鐵鹽沉淀劑(聚合硫酸鐵、氯化鐵)相比,高鐵酸鉀具有優(yōu)異的除砷性能。鐵鹽對砷(Ⅲ)的去除率明顯低于砷(Ⅴ)。砷去除率隨鐵砷比的增大而提高。反應pH對除砷效果影響顯著。以高鐵酸鉀為砷沉淀劑,在鐵砷比為12∶1、反應pH為5~7、聚丙烯酰胺投加量為0.5~1.0 mg/L的最適條件下,廢水的砷去除率達98%以上。處理后出水中砷質量濃度低于0.05 mg/L,達到GB3838—2002《地表水環(huán)境質量標準》中Ⅲ類水質標準。
格式:pdf
大小:1.6MB
頁數(shù): 未知
評分: 4.3
酸洗中采用化學添加劑可以取得高效率和低成本的良好效果。本文結合研究和實踐的結果,介紹了鹽酸酸洗中常用的化學添加劑及應用一些添加劑應注意的問題。
磷酸鐵鹽,是指土壤中的磷酸離子與鐵離子結合形成的化合物。土壤中的磷酸鐵鹽比較復雜,從化學性質上看,大致可歸納為三種類型。一種是非晶質的磷酸鐵化合物。這是水溶性磷肥施入土壤后反應的初期產(chǎn)物之一,在酸性土壤中尤為顯著。非晶質磷酸鐵沒有一定的分子組成和分子結構,因而比表面積較大,化學活性較高且不穩(wěn)定,可以進一步水解轉化成晶質的磷酸鐵鹽。第二種是有一定分子組成的晶質磷酸鐵鹽。這一類型磷酸鐵鹽的化學活性比較低,活性最低的以粉紅磷鐵礦為代表。
土壤中是否有此化合物尚有爭議,但作為化學性質的不同類型則有其一定的代表性。第三種是閉蓄態(tài)磷酸鹽。因為閉蓄在里面的主要是磷酸鐵鹽,所以把它歸人這一類。但是閉蓄態(tài)磷酸鹽有其本身的特殊性,而且除了磷酸鐵外還可能有磷酸鋁和磷酸鈣鹽。2100433B
Fe叫亞鐵離子,它的鹽也就叫亞鐵鹽。
比如說FeSO4,硫酸亞鐵;FeCl2,氯化亞鐵;FeCO3,碳酸亞鐵。
單質鐵發(fā)生置換反應時生成物大多數(shù)情況下是+2價的亞鐵鹽。
性質:既有氧化性,又有還原性,主要表現(xiàn)還原性。
鐵鹽印相是指以鐵的化合物為感光原料的一系列印相工藝,期中有著名的鉑鹽印相和藍曬法。所有的鐵鹽印相工藝都是在光線的作用下把正鐵(三價)還原為亞鐵(二價),而亞鐵又能把某些金屬化合物還原為純金屬狀態(tài),金屬化合物可以是鉑(platinotype)、鈀(palladiotype)、金(chrysotype)、銀(argyrotype、Argentotype、Kallitype、Vandyke)、水銀(amphitype)或鐵(cyanotype)。
最早的鐵鹽印相是一種鐵銀工藝argentotype,在1842年由Herschel發(fā)明.鉑鹽印相出現(xiàn)在1873年。其中Kallitype出現(xiàn)在鉑鹽印相之前,其工藝直接來源于argento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