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施工測量基本知識
1 施工測量概述
1.1 施工測量的任務和作用
1.2 施工測量的特點
1.3 施工測量的基本原則
1.4 施工測量的其他要求
1.5 測量的度量單位
2 測量儀器簡介
2.1 水準儀
2.1.1 水準儀概述
2.1.2 DS3型光學水準儀
2.1.3 自動安平水準儀
2.1.4 精密水準儀
2.1.5 激光水準儀
2.1.6 電子水準儀
2.2 經緯儀
2.2.1 經緯儀概述
2.2.2 DJ6型光學經緯儀
2.2.3 DJ2型光學經緯儀
2.2.4 激光經緯儀
2.2.5 電子經緯儀
2.3 光電測距儀
2.3.1 光電測距儀概述
2.3.2 短程光電測距儀簡介
2.4 全站儀
2.4.1 全站儀的概念
2.4.2 全站儀的數(shù)據(jù)通信
2.4.3 全站儀簡介
2.5 GPS接收機
2.5.1 GPS定位系統(tǒng)簡介
2.5.2 GPS接收機簡介
2.6 測量儀器的檢校與保養(yǎng)
2.6.1 水準儀的檢驗與校正
2.6.2 經緯儀的檢驗與校正
2.6.3 光電測距儀的檢驗與校正
2.6.4 全站儀的檢測
2.6.5 測量儀器的保養(yǎng)
3 測量誤差基本知識
3.1 測量誤差概述
3.1.1 測量誤差產生的原因
3.1.2 測量誤差的分類
3.1.3 多余觀測
3.1.4 偶然誤差的特性
3.2 精度的概念
3.3 評定精度的標準
3.3.1 扣誤差m
3.3.2 極限誤差(容許誤差)
3.3.3 相對誤差K
3.4 觀測值精度的評定
3.4.1 算術平均值
3.4.2 改正數(shù)
3.4.3 依據(jù)改正數(shù)計算中誤差
3.5 誤差傳播定律及其應用
3.6 權的概念及其應用
4 施工控制測量
4.1 坐標系統(tǒng)與坐標轉換
4.1.1 坐標系統(tǒng)
4.1.2 坐標轉換
4.1.3 坐標正算和坐標反算
4.2 平面控制測量
4.2.1 建筑方格網
4.2.2 導線測量
4.2.3 邊角測量
4.2.4 GPS測量
4.3 高程控制測量
4.3.1 水準測量
4.3.2 光電測距三角高程測量
4.3.3 跨河高程控制測量
4.3.4 GPS精密高程測量
5 施工測量的基本工作
5.1 測設的三項基本工作
5.1.1 已知距離的測設
5.1.2 已知水平角的測設
5.1.3 已知高程的測設
5.2 點的平面位置的測設方法
5.2.1 直角坐標法
5.2.2 極坐標法
5.2.3 角度交會法
5.2.4 距離交會法
5.2.5 全站儀三維坐標法
5.3 已知直線的測設
5.3.1 直接法
5.3.2 正倒鏡投點法
5.4 已知坡度線的測設
5.4.1 概述
5.4.2 水平視線法
5.4.3 傾斜視線法
5.5 鉛垂線測設
5.6 測設精度分析
5.6.1 距離放樣的精度分析
5.6.2 歸化法放樣角度的精度分析
5.6.3 極坐標法測設點位的精度分析
第二篇 建筑工程施工測量
6 工業(yè)建筑施工測量
6.1 工業(yè)建筑施工測量的精度標準
6.2 廠房基礎施工測量
6.2.1 工業(yè)廠房控制網的測設
6.2.2 混凝土杯形基礎施工測量
6.2.3 鋼柱基礎施工測量
6.2.4 混凝土柱子基礎與柱身及平臺施工測量
6.2.5 設備基礎施工測量
6.3 廠房結構安裝測量
6.3.1 柱子安裝測量
6.3.2 吊車梁安裝測量
6.3.3 吊車軌道安裝測量
6.3.4 屋架安裝測量
6.3.5 剛架安裝測量
6.4 機械設備安裝施工測量
6.5 管道工程施工測量
7 民用建筑施工測量
7.1 民用建筑(多層)施工測量的精度標準
7.2 民用建筑主軸線測量
7.2.1 主軸線的設計
7.2.2 主軸線測設的方法
7.3 民用建筑定位測量
7.4 民用建筑基礎施工測量
7.5 民用建筑主體施工測量
7.5.1 軸線投測
7.5.2 高程傳遞
8 高層建筑施工測量
8.1 高層建筑施工測量的精度標準
8.2 高層建筑樁位放樣與基坑標定
8.3 高層建筑基礎施工測量
8.4 高層建筑的軸線投測
8.4.1 外控法
8.4.2 內控法
8.4.3 超高層建筑分段投測軸線法及其精度
8.5 高層建筑的高程傳遞
第三篇 交通土建施工測量
9 公路工程施工測量
9.1 公路工程施工測量的精度標準
9.1.1 平面控制測量的精度指標
9.1.2 高程控制測量的精度指標
9.2 公路中樁測量
9.2.1 公路施工前的準備工作
9.2.2 公路中樁測量的任務
9.2.3 中樁測量方法
9.3 曲線元素和坐標的計算
9.3.1 單圓曲線元素的計算
9.3.2 緩和曲線元素的計算
9.3.3 曲線坐標的計算
9.4 曲線測設
9.4.1 單圓曲線的測設方法
9.4.2 緩和曲線的測設方法
9.4.3 極坐標一次放樣法
9.5 縱橫斷面測量
9.5.1 縱斷面測量
9.5.2 橫斷面測量
9.5.3 全站儀縱橫斷面測量一體化技術
9.6 道路邊樁和邊坡的放樣
9.6.1 道路邊樁的放樣
9.6.2 道路邊坡的放樣
9.7 豎曲線的測設
10 橋梁工程施工測量
10.1 橋梁工程施工測量的精度標準
10.2 橋梁施工控制網的布設
10.2.1 橋梁施工平面控制網
10.2.2 橋梁施工高程控制網
1O.3 普通橋梁施工測量
10.3.1 普通橋梁施工測量的主要內容
10.3.2 橋梁下部構造的施工測量
10.3.3 普通橋梁架設的施工測量
10.4 大跨徑預應力混凝土連續(xù)梁橋施工測量
10.4.1 大型橋梁雙壁鋼圍堰施工測量
10.4.2 大跨徑預應力混凝土連續(xù)梁橋懸澆法施工測量
10.4.3 南京長江二橋懸澆法施工線形控制
1O.4.4 特大型橋梁主梁施工測量
10.5 大型斜拉橋(懸索橋)施工測量
10.5.1 索塔柱施工測量
10.5.2 高塔柱索道管精密定位測量
10.5.3 主梁索道管的精密定位測量
11 隧道工程施工測量
11.1 隧道工程施工測量的精度標準
11.2 隧道施工地面控制測量
11.2.1 地面平面控制測量
11.2.2 高程控制測量
11.2.3 進洞測量
11.3 豎井聯(lián)系測量
11.3.1 豎井定向測量(一井定向)
11.3.2 豎井定向測量(兩井定向)
11.3.3 豎井高程傳遞
11.4 地下洞內施工控制測量
11.4.1 地下洞內平面控制測量(地下導線測量)
11.4.2 地下洞內高程控制測量(地下水準測量)
11.4.3 洞內施工測量
11.5 隧道貫通測量
11.6 隧道竣工測量
12 地鐵工程施工測量
12.1 地鐵工程施工測量概述
12.1.1 地鐵工程施工測量的內容及特點
12.1.2 地鐵工程施工測量的技術要求及精度標準
12.2 地鐵施工控制網的布設與觀測
12.2.1 地面控制網的布設原則
12.2.2 控制網精度指標的確定
12.2.3 工程實例:南京地鐵一號線工程地面控制網布設與觀測
12.3 地下車站施工測量
12.3.1 明挖順作法施工測量
12.3.2 蓋挖逆作法施工測量
12.4 明挖法隧道的施工測量
12.5 礦山法隧道的施工測量
12.6 盾構法掘進隧道施工測量
12.7 地鐵鋪軌施工測量
12.7.1 鋪軌基標設置位置和種類
12.7.2 鋪軌基標測設前的準備工作
12.7.3 鋪軌基標的測設方法
12.7.4 鋪軌基標檢測和限差要求
12.8 地鐵設備安裝測量
13 高速鐵路施工測量
13.1 高速鐵路施工測量的精度標準
13.1.1 平面控制測量的精度標準
13.1.2 高程控制測量的精度標準
13.1.3 隧道測量的精度標準
13.1.4 橋涵測量的精度標準
13.1.5 構筑物變形測量的精度標準
13.1.6 軌道施工測量的精度標準
13.2 高速鐵路平面控制測量
13.2.1 框架控制網(CPO)
13.2.2 基礎平面控制網(CPⅠ)
13.2.3 線路平面控制網(CPⅡ)
13.3 軌道平面控制網測量
13.3.1 CPⅢ控制網的特點
13.3.2 CPⅢ點的布設
13.3.3 CPⅢ點的標志構件及測量元器件要求
13.3.4 CPⅢ控制點編號規(guī)則
13.3.5 CPⅢ平面網測量的構網形式
13.3.6 CPⅢ平面網觀測
13.3.7 CPⅢ測量數(shù)據(jù)采集與處理軟件簡介
13.4 高速鐵路高程控制測量
13.4.1 線路水準基點控制網測量
13.4.2 軌道控制網(CPⅢ)高程測量
13.5 高速鐵路軌道施工測量
13.5.1 軌道基準點(GRP)測量
13.5.2 軌道安裝定位測量
13.5.3 軌道精調狽0量
13.5.4 雙塊式無砟道床軌排架法施工測量
13.6 高速鐵路檢測工作
13.6.1 建立維護基標
13.6.2 軌道鋪設竣工測量
13.6.3 線下結構變形監(jiān)測
13.6.4 軌道變形檢測
第四篇 變形測量
14 變形測量的方法和內容
14.1 變形測量的基本要求
14.2 變形測量精度等級的選擇
14.2.1 沉降觀測工程示例
14.2.2 水平位移觀測工程示例
14.3 沉降觀測
14.3.1 沉降觀測概述
14.3.2 高程控制測量
14.3.3 基準點觀測
14.3.4 沉降點觀測
14.3.5 沉降觀測數(shù)據(jù)處理
14.4 水平位移觀測
14.4.1 水平位移觀測概述
14.4.2 平面控制測量
14.4.3 前方交會法
14.4.4 精密導線測量
14.4.5 基準線法
14.4.6 全站儀自由設站法
14.4.7 建筑場地滑坡觀測
14.5 傾斜觀測
14.5.1 傾斜觀測概述
14.5.2 水準儀觀測
14.5.3 經緯儀觀測
14.5.4 氣泡傾斜儀觀測
14.6 特殊變形測量
14.6.1 裂縫觀測
14.6.2 撓度觀測
14.6.3 日照變形觀測
14.7 變形分析
14.7.1 穩(wěn)定性分析
14.7.2 觀測資料整理
14.7.3 變形觀測資料分析概述
14.7.4 變形規(guī)律分析
14.7.5 變形建模與預報
14.8 變形測量成果的提交
15 變形觀測工程實例
15.1 基坑支護工程變形監(jiān)測
15.1.1 基坑支護工程變形監(jiān)測的一般規(guī)定和精度要求
15.1.2 基坑工程概念
15.1.3 基坑工程監(jiān)測項目與測點布置
15.1.4 基坑工程監(jiān)測的警戒值
15.1.5 基坑工程監(jiān)測實例
15.2 高層建筑變形監(jiān)測
15.2.1 高層建筑變形監(jiān)測的精度要求
15.2.2 監(jiān)測項目清單
15.2.3 變形監(jiān)測的特點
15.2.4 變形監(jiān)測的基本措施
15.2.5 電子水準儀在高層建筑沉降觀測中的應用
15.2.6 某高教公寓主體沉降監(jiān)測數(shù)據(jù)分析
15.3 高速公路施工沉降監(jiān)測
15.3.1 高速公路施工沉降監(jiān)測的精度要求
15.3.2 路基填筑期沉降監(jiān)測細則
15.3.3 預壓期沉降監(jiān)測細則
15.3.4 路面施工期沉降監(jiān)測細則
15.3.5 數(shù)據(jù)庫技術在路基施工沉降觀測數(shù)據(jù)處理中的應用
15.3.6 資料分析與施工決策
15.4 地鐵工程變形監(jiān)測
15.4.1 變形監(jiān)測的精度要求
15.4.2 變形監(jiān)測的內容和方法
15.4.3 變形監(jiān)測網(點)的布設方案
15.4.4 變形觀測的周期與頻率
15.4.5 工程實例
15.5 橋梁工程變形監(jiān)測
15.5.1 橋梁工程變形觀測的精度要求
15.5.2 大跨度橋梁變形觀測的內容
15.5.3 變形觀測系統(tǒng)的布置
15.5.4 變形觀測方法
15.5.5 潤揚大橋懸索橋全站儀法撓度變形觀測
15.6 滑坡監(jiān)測
15.6.1 滑坡監(jiān)測的精度要求
15.6.2 滑坡監(jiān)測工程實例
參考文獻2100433B
這是一本介紹土木工程施工測量技術的工具書,是為工程技術人員全面掌握工程測量領域的實用知識、并力求解決工程中常見的測量技術問題而編寫的。手冊中編入了許多工作工程實例,以增加讀者的感性知識,并增加手冊的實用性,具有廣泛的參考價值。
本手冊共分四篇,分別為施工測量基本知識、建筑工程施工測量、交通土建施工測量、變形測量。內容上側重于交通土建領域,結合大量工程實例,詳細介紹了大型工程(如地鐵、橋梁、高速公路等)中的施工測量技術。本手冊淡化理論,注重實際操作;不強求系統(tǒng)性,但注重講深、講透關鍵要點和注意事項,語言簡明扼要,可操作性強;在選材上有一事實上的先進性,新穎性和典型性;在編排上圖表豐富,以方便讀者學習查用。
版 次:1頁 數(shù):495字 數(shù):790000 印刷時間:2006-5-1開 本:紙 張:膠版紙 印 次:I S B N:9787114054280包 裝:精裝
基本上就是計算數(shù)據(jù),放樣構造物,做成資料,也看具體是什么工程基本上都差不多,還有就是監(jiān)控量測了,這個很煩人的
特點,主要是工作地點不能固定,工程完畢之后,就要換工作地點。 工作時間緊迫,交際圈很校 由于工作性質的原因,工作很苦。 最主要的...
自己看書,然后就得到答案了,這個都搞不明白日后怎么工作?
格式:pdf
大?。?span id="g6e4zq2" class="single-tag-height">59KB
頁數(shù): 5頁
評分: 4.3
一、選擇 1、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中豎向鋼筋的連接宜采用 ( C )進行焊接。 A 閃光對焊 B 電弧焊 C 電渣壓力焊 D 電阻焊 2、能挖停機面以下 1~2 類土,可挖出直立邊坡,且能 在任意高度卸土的是 ( D ) A.反鏟挖土機 B.拉鏟挖土機 C.正鏟挖土機 D.抓 鏟挖土機 3、磚墻水平灰縫的飽滿度至少要達到( B )以上。 A 90% B 80% C 75% D 70% 4、下列哪種不是柱校正的內容:( C ) A.標高 B.垂直度校正 C.柱身偏斜 D.平面定位軸線 5、摩擦型灌 注樁采用錘擊沉管法成孔時,樁管入土深 度的控制以 ( A ) 為主,以 ( ) 為輔。 A 標高 /貫入度 B標高 /垂直度 C 貫入度 /標高 D 垂直度 /標高 6、當油氈平行屋脊鋪貼時, 短邊搭接處不
格式:pdf
大?。?span id="dibon46" class="single-tag-height">59KB
頁數(shù): 20頁
評分: 4.7
土木工程施工 MCAI 施工技術 上課時間: 1-16 周 教室:多媒體 -401 周一上午:第 3、4、5節(jié) 9:30 – 12:15 授課對象:土木 2013級上課班號 001 人數(shù) 69人 王 東 昆明理工大學建筑工程學院 土木工程系施工教研室 2016年 2月 使用及參考教材 1、《土木工程施工》第四版 毛鶴琴主編 2012 年 8月 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使用) 2、 《建筑施工》第四版 趙志縉、應惠清主編 同濟大學出版社(參考) http://jpkc.#edu.cn/jpkc/tumu/index1.htm 互動郵箱 網易電子郵箱名: kgtumu2013@163.com 名稱含義:昆工土木 2013 網址 www.163.com (http://mail.163.com/ ) 密碼: 20132013 用途
質量手冊 quality manual
規(guī)定組織質量管理體系的文件
闡明一個組織的質量方針,并描述過其質量體系的文件。
· 質量手冊是證明或描述質量體系的主要文件
—質量手冊規(guī)定質量基本結構,是實施和保持質量體系應長期遵循的文件;
—質量手冊至少應包含組織的質量方針和對所采用的質量體系標準的全部適用要素的描述;
—質量手冊可以是:
質量體系程序文件的直接匯編;
一組或一部分質量體系程序文件;
針對特定設施、職能、過程或合同要求所選擇的一系列程序件;
多份文件或多層次的文件;
剪裁掉附錄只含有通用性內容的文件;
可獨立應用的或是其他形式的文件;
基于組織所需其他多種可能的派生文件。
⑴就最高管理者確定的質量方針和目標與他的職員、顧客和賣主相互溝通。
⑵樹立公司最佳形象,贏得客戶的信任并滿足合同規(guī)定的要求。
⑶對供應商施加影響,使之對所提供的產品施以有效的質量保證。
⑷為貫徹質量體系,按授權的引用標準行事。
⑸規(guī)定各功能團組以及與質量活動相關的各部門的組織結構和職責。
⑹保證工作有序和有效。
⑺就質量體系的各要素對全體員工進行培訓,使他們認識其工作對最終產品質量的影響,幫助員工提高自身素質。
⑻作為質量審核的依據(jù)。
注:為了適應組織的規(guī)模和復雜程度,質量手冊在其詳略程度和編排格式方面可以不同。
封皮格式:文件編號
版本號
分發(fā)號
持有人
受控狀態(tài)
沒有國際標準出現(xiàn)時,不同國家對手冊的表述
1. 國標<
2. 美國《ANSI/ASQC--Z1.15--79》:應采用適當形式,把質量方針和質量體系形成書面文件。例如:一本質量手冊或一套手冊。但都應該包括以下幾個關鍵項目:
⑴總的質量方針;
⑵質量體系的描述;
⑶可能時,對各類產品的質量控制活動作原則性的描述。
3. 英國《BS 47798-1979》:陳述企業(yè)總的質量方針、程序和實施文件。在英國,質量手冊有可對外,供需方或第三方評價用的;和企業(yè)內部實行質量控制用的(一般不對外公開)的兩種類型。
4. 法國《NFX50-113-86》:是闡述NFX50-110-80《企業(yè)質量管理體系指南》所規(guī)定的質量體系文件。一般規(guī)定以下幾個方面的條款:
--企業(yè)的結構;
--與質量有關的技術和管理部門及職責;
--質量保證的一般程序;
--企業(yè)內部和外部聯(lián)系。
質量手冊與其他企業(yè)標準和規(guī)章制度的關系
⑴性質不同,質量手冊是建立在企業(yè)其他標準和規(guī)章制度完善之上的;
⑵管理層次不同,質量手冊為企業(yè)最高領導人批準頒布,其他標準、制度偏重于實際操作,發(fā)布的層次較低;
⑶文件的編制原則和指導思想不同。質量體系是嚴格按照“質量環(huán)”原理和系統(tǒng)原理來進行設計、建立和運轉的;其他制度、規(guī)章因層次限制,其系統(tǒng)性稍差;
⑷編制過程不同;
⑸編制依據(jù)不同。
質量手冊的大致結構:
--封面
--前言(企業(yè)簡介,手冊介紹)
--目錄
1.0------頒布令
2.0------質量方針和目標
3.0------組織機構
3.1--行政組織機構圖
3.2--質量保證組織機構圖
3.3--質量職能分配表
4.0------質量體系要求
4.1--管理職責(示例)
4.1.1.--目的
4.1.2.--范圍
4.1.3.--職責
4.1.4.--管理要求
4.1.5.--引用程序文件
4.2--質量體系
4.20--統(tǒng)計技術
5.0------質量手冊管理細則
6.0------附錄
-- 前言:
-- 企業(yè)簡介:簡要描述企業(yè)名稱、企業(yè)規(guī)模、企業(yè)歷史沿革;隸屬關系;所有制性質;主要產品情況(產品名稱、系列型號、);采用的標準、主要銷售地區(qū);企業(yè)地址、通訊方式等內容。
-- 手冊介紹:介紹本質量手冊所依據(jù)的標準及所引用的標準;手冊的適用范圍;必要時可說明有關術語、符號、縮略語。
-- 頒布令:以簡練的文字說明該公司質量手冊已按選定的標準編制完畢,并予以批準發(fā)布和實施。頒布令必須以公司最高管理者的身份敘述,并予親筆手簽姓名、日期。
-- 質量方針和目標。
-- 組織機構 :行政組織機構圖、質量保證組織機構圖指以圖示方式描繪出本組織內人員之間的相互關系。質量職能分配表指以表格方式明確體現(xiàn)各質量體系要素的主要負責部門、若干相關部門。
-- 質量體系要求:根據(jù)質量體系標準的要求,結合該公司的實際情況,簡要闡述對每個質量體系要素實施控制的內容、要求和措施。力求語言簡明扼要、精煉準確,必要時可引用相應的程序文件。
-- 質量手冊管理細則:簡要闡明質量手冊的編制、審核、批準情況;質量手冊修改、換版規(guī)則;質量手冊管理、控制規(guī)則等。
-- 附錄:質量手冊涉及之附錄均放于此(如必要時,可附體系文件目錄、質量手冊修改控制頁等),其編號方式為附錄A、附錄B,以此順延。
質量手冊一般由 概述、正文和補充三部分構成。各構成部分包含的內容如下所示:
批準頁
目錄
概述封面 主題內容與實用范圍
前言
質量手冊的管理
術語和縮寫
組織機構 質量管理體系要求
附錄 附加說明
●封面
質量手冊是組織質量管理的綱領性文件,應納入組織標準體系內,質量手冊的封面應按組織管理標準的統(tǒng)一封面格式編制。一般應包括文件編號、手冊名稱、組織名稱、發(fā)布及實施日期等。
質量手冊的編號應按組織管理標準的統(tǒng)一編號辦法進行。通常編號由組織代號、部門代號、 標準性質代號、標準順序號和年代號等五個部分組成。
●批準頁
批準頁為質量手冊的發(fā)布令,一般由組織最高管理者簽字發(fā)布,其內容包括簡要 說明質量手冊的重要性及各部門的實施要求,以及何年何月何日起實施。
●目錄
由于質量手冊篇幅較長,為了查閱方便,必須編寫目錄。目錄應列出手冊所含各章節(jié)的題目和頁碼。各章節(jié)及前言、附錄等的編排應清楚、合理。
●主題內容與實用范圍
在這一部分應標出手冊的適用領域,包括關于質量管理體系要求內容的增加及剪裁情況 ,以及質量手冊不適于哪些場合、不涉及什么內容等。這部分內容也可以放在前言中一并闡述。
●前言
前言內容主要有組織基本情況,如組織名稱、地址、規(guī)模、通訊方式等,另外還有組織發(fā)展概況,尤其是質量管理歷史及在質量方面所獲得的榮譽,實施ISO9000的動機、目的等。
●質量手冊的管理
說明質量手冊由哪個部門負責編制,誰負責審批、更改、發(fā)放、保管、作廢等如何控制。
●術語和縮寫
關于質量管理方面的術語,應采用ISO9000:2000《質量管理體系基礎和術語》中的定義,其他可能引起業(yè)主、職員及使用者誤解或難于理解的專門用語,應予以解釋和定義。
縮寫,是指對質量手冊中反復出現(xiàn)而又較長的詞匯,為了節(jié)省篇幅、使用方便而用其簡稱。如將“全面質量管理辦公室”簡記為“全質辦”,將質量管理縮寫成“QM”,“質量管理小組”縮寫為“QM小組”等。
●組織機構
在這部分要明確本單位的機構設置,分條款地闡明影響到質量的各管理、執(zhí)行和驗證的職能部門的職責、權限以及隸屬和工作關系。該部分一般可先畫出組織總的結構圖,再 進一步畫出質量管理組織結構圖,然后分條款闡述與質量有關的主要部門的職責、職權等關系。
●附加說明
附加說明一般包括:質量手冊的起草單位、起草人等需要說明的事項。
● 質量職能
該部分以職能分工表的形式,將各質量管理體系要求分配到各個部門,使各要求的質量保證 得到落實。編寫方法是將選定的質量管理體系要求進行分解,展開為一項項的具體質量活動,然后針對每一項質量活動,確定負責部門和配合部門,這樣就可以將各個要求落實到各個 部門,避免無人負責和相互推諉。
●質量管理體系要求
這是正文中的主要部分。要對所依據(jù)標準的各條要求,就如何進行管理和控制一一予以闡述 ,手冊中各項內容的先后順序盡可能與標準內容順序一致,便于對照。編制手冊時必須注意覆蓋標準要求,不能隨意取舍或不加任何說明。
●附錄
附錄部分在于補充說明正文的內容。如組織結構圖、質量職能展開表以及質量手冊涉及的其 他圖表等,均可放在附錄中。
1.從企業(yè)的自身需要出發(fā)編制質量手冊 2.從總結該企業(yè)質量管理經驗的角度出發(fā)編制質量手冊
⑴理論基礎一致
⑵目的基本一致
⑶全面性要求一致
⑷預防為主的思想一致
⑸強調領導是關鍵
⑺重視統(tǒng)計方法的應用.TQC系統(tǒng)而深入地講述統(tǒng)計方法在質量管理中的應用。
⑻強調質量改進
3.從利用現(xiàn)有管理標準和工作標準角度出發(fā)編制質量手冊
4.從讓職工積極參與的角度出發(fā)編制質量手冊
5.從使用符合該國文化傳統(tǒng)語言的角度出發(fā)編制質量手冊2100433B
第一節(jié)物業(yè)管理質量手冊概要
一、質量手冊的概念
ISO 8402:1994《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術語》將質量手冊定義為:闡明一個組織的質量方針并描述其質量體系的文件。質量手冊可以涉及一個組織的全部活動 或所選擇的部分活動。例如,可根據(jù)產品或服務、過程、合同要求、政府法規(guī)或組織自身的性質確定具體要求。
質量手冊是一部質量“勝”經。其編制依據(jù)是ISO9001標準,ISO9001標準從是幾十年質量管理歷史中摸索和總結出來的,并在幾十年實踐中證實是有效和適用的??梢哉f,標準的每一個條款都是不少企業(yè)經驗教訓的總結和結晶,也是將質量管理的普遍原理與公司實踐相結合的產物。
質量手冊是一部“法典”。質量管理體系的核心價值觀在于“法治”。質量手冊作為質量管理體系的綱領性文件,其地位相當于“憲法”。其它各類文件(管理性文件、作業(yè)指導書等)則相當于單項“法規(guī)”,規(guī)定了某些方面的具體要求。質量手冊的編制就是“立法”,發(fā)布后的宣貫就是“普法”,讓每一個人員“知法懂法”,并自覺地“依法辦事”。還需要職能部門當“警察” “執(zhí)法”,不斷地依據(jù)質量手冊的要求去發(fā)現(xiàn)和糾正偏差。
質量手冊是一本教材。各級員工通過對質量手冊的學習能夠獲取有益的質量管理知識,從而不斷提高意識和能力。比如,可以了解到公司的概況、質量理念和大政方針,可以找到自己在質量管理體系中的位置,知道到自己要扮演的“角色”,搞清楚自己是誰的“顧客”,以及誰又是自己的“顧客”。
質量手冊是一本宣傳書。它是證實質量活動有效開展的重要證明性文件,這是第一個層次的證實,通過文件來證實你是不是“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對于有些客戶,他們還會進行第二層次的證實,那就是到公司來進行現(xiàn)場的第二方審核,審核依據(jù)就是質量手冊,看你是不是“說到做到”,看你是不是在“規(guī)定一套,執(zhí)行一套”。這在國外非常普遍,國內已有這種發(fā)展趨勢??梢詳嘌?,加入WTO后,這種發(fā)展趨勢肯定會加速。
組織應編制和保持質量手冊,質量手冊包括:
a)質量管理體系的范圍,包括任何刪減的細節(jié)與合理性
b)為質量管理體系編制的形成文件的程序或對其引用;
c)質量管理體系過程之間的相互作用的表述
2、理解要點
a、“規(guī)定組織質量管理體系的文件”稱為質量手冊。質量手冊是組織所建立的質量管理體系概要性的描述,所有采用本標準的組織均應編制質量手冊。
b、內容:
(1)清楚的闡明質量管理體系所涉及的產品、區(qū)域和活動的范圍,如果存在刪減 需求時,則需說明刪減內容及刪減的合理性;
(2)要有“形成文件的程序”(如文件控制、記錄控制、不合格品控制、內部審核控制、糾正措施控制和預防措施控制)或對其引用;
(3)對質量管理體系的眾多相互關聯(lián)的過程之間的相互作用進行描述,其格式可以依據(jù)標準的文件結構格式,也可采用流程圖格式,結合組織的類型、規(guī)模以及其他需求來編制。
二、 質量手冊的作用
質量手冊用來對組織的質量管理體系進行充分闡述,規(guī)定質量管理體系的基本結構,并指導組織實施體系的主要文件。因此,組織的質量手冊就成為建立并運行質量管理體系的重要標志。
1 體現(xiàn)了組織對質量管理體系的總體策劃的思路
組織在對其質量管理體系進行總結策劃時,必須高瞻遠矚,從組織的整體利益和長遠發(fā)展角度出發(fā), 對質量管理體系進行全面的統(tǒng)籌規(guī)劃。質量手冊中的所有規(guī)定正是這種全面規(guī)劃思路的體現(xiàn)。組織圍繞產品或服務質量形成全過程的各個階段, 考慮應開展的過程控制和質量活動,對這些過程和活動的控制要求進行系統(tǒng)設計和描繪,并將相應的責任明確分配落實到有關部門和人員。對于策劃過程中發(fā)現(xiàn)的管理薄弱環(huán)節(jié),組織還要按照標準的要求,制定各項管理制度和操作規(guī)程,實施重點控制,通過運行、糾正和完善,不斷總結提高,最終實現(xiàn)持續(xù)改進,以上所有的策劃輸出就構成了質量手冊的全部內容。
2 為貫徹組織的質量方針、目標、程序和要求提供依據(jù)
質量手冊闡述了組織在質量管理方面所追求的總的宗旨和方向,即質量方針。最高管理者對如何貫徹本組織的質量方針明確作出承諾, 并通過質量手冊的發(fā)布, 要求全體員工都能認真理解并遵照執(zhí)行。質量手冊同時也闡述了組織的質量目標,對質量管理體系的各種程序、原則和方法也給予了明確規(guī)定。這些都為組織有效地實施質量管理體系提供了有力保證, 使得所有與質量有關的過程能夠自始至終都處于受控狀態(tài)。組織只有切實地按照質量手冊的要求去做, 就能不斷提高產品或服務質量,最終實現(xiàn)其質量戰(zhàn)略目標。
3 使組織的質量管理體系能夠有效運行
質量手冊是組織實施質量管理體系的靈魂,手冊明確規(guī)定了承擔質量管理工作的各個職能部門、崗位及各類人員的質量職能和分工, 相互配合,相互協(xié)調,形成了事事有人管、環(huán)環(huán)有人控制的格局,為現(xiàn)實過程受控奠定了基礎。質量手冊同時也對質量管理體系運行所需的資源, 包括人力資源、基礎設施和工作環(huán)境作出相應的規(guī)定,這些都為體系的有效運行提供了可靠的保障。質量手冊對于協(xié)調各個部門之間關系, 保證質量活動能夠順利進行起著積極的作用, 很多質量活動需要各個部門之間密切配合,相互協(xié)作,共同完成,如果協(xié)調工作做不好, 就會出現(xiàn)相互推諉扯皮的現(xiàn)象,勢必影響到活動的有效開展。質量手冊充當了協(xié)調員的角色,編制質量手冊的過程,實際上就是理順各部門相互之間配合關系的過程。通過手冊編制分清責任、明確配合方法,加強協(xié)調,將對各項質量活動的開展起到積極作用。
4 為質量管理體系審核提供依據(jù),證實組織的質量管理體系符合標準要求
質量手冊闡述了組織質量管理體系過程及其過程的控制要求,明確了影響質量的各類人員的職責、權限和相互關系,同時也涉及進行各項質量活動的程序、原則、方法,因此它是各類質量審核活動的依據(jù)。質量審核是保證組織質量管理體系正常運行的有力手段。在進行質量審核時,審核人員要檢查質量手冊中規(guī)定的內容是否得到了貫徹,各部門、各級人員的質量職責是否予以落實, 各項程序是否按照規(guī)定要求得到實施,以判斷組織的質量管理體系運行的有效性。由此可見,組織向顧客和認證機構介紹自己的質量管理狀況、質量保證能力,證實本組織已經按照標準的要求建立并實施了質量管理體系,這些都離不開質量手冊。
5 強化組織質量控制手段,保證質量管理體系持續(xù)有效
組織的質量手冊是建立在科學的質量管理原則基礎上,手冊的編寫往往吸取了大量成功的質量管理經驗, 匯聚了眾多質量控制的先進做法, 這些無疑將有力地促進組織的質量管理活動,提高組織實現(xiàn)增值的能力。為使質量管理體系能夠持續(xù)有效地運轉,保證組織的產品或服務質量持續(xù)穩(wěn)定地提高,需要對質量管理活動中的一些共性和有規(guī)律性的要求加以提煉和總結,以質量手冊和程序文件的形式固定下來,作為組織從事質量管理工作長期遵循的規(guī)范,無論組織的內外部環(huán)境發(fā)生什么變化,組織都能夠以質量手冊為基礎,進行修改、補充和完善,及時做出調整,以保持質量管理體系的持續(xù)有效。
6 為按照質量管理體系要求開展有效的人員培訓提供依據(jù)
質量手冊也是組織進行質量管理體系培訓的主要教材。為了使質量管理體系有效運行,需要依據(jù)質量手冊對組織的各級人員進行系統(tǒng)的培訓和教育,以強化全體員工的質量意識,理解并掌握質量管理體系要求和運行方法,這是確保產品質量形成和實現(xiàn)全過程都處于良好受控狀態(tài)的關鍵。
三、質量手冊的基本類型
根據(jù)不同的標準可劃分為:
1、按質量體系層次劃分,可分為總質量手冊、分部門質量手冊及專用質量手冊。
2、按不同環(huán)境中的質量體系劃分,可分為質量保證手冊和質量管理手冊。
3、按手冊使用者承擔的責任劃分,可分為受控的質量手冊和不受控的質量手冊。
四、質量手冊的管理
1、質量手冊的編寫、審核與批準:
質量手冊在管理者代表的領導和主持下由質量管理辦公室組織編寫,經管理者代表審核后,再批準發(fā)布。
2、質量手冊的發(fā)放、保管控制:
內部使用的手冊和提交認證機構的手冊按受控版本管理,由質量管理辦公室加蓋“受控”印章并編制分發(fā)號后發(fā)放,并履行簽字登記手續(xù)。處員工只能使用有“受控”印章及分發(fā)號的手冊。
質量手冊持有者應妥善保管,不得隨意更改、涂寫、轉借、復印。如有遺失應及時報質量管理辦公室登記補發(fā)。
3、質量手冊的更改、換版:
質量手冊在實施過程中需要修改時,須經管理者代表審核并報主任批準后,由質量管理辦公室將修改內容以“文件更改通知單”的形式通知各持有手冊的部門和人員;各持有手冊的部門和人員按更改通知單的要求進行更改,并在手冊所附的更改記錄表中注明有關情況。
當需一次性更改的內容太多或更改次數(shù)太多而影響手冊使用時,經批準后,由管理者代表主持,質量管理辦公室組織質量手冊的換版。
質量手冊的更改、換版程序按《文件控制程序》執(zhí)行。
需留用作廢的手冊時應作出明顯的作廢標識。
五、 質量手冊的使用
一個公司的質量手冊是經最高管理者批準后才頒發(fā)的,因此要充分發(fā)揮其在質量體系和質量管理中的作用。具體使用時:
1、 公司組織員工學習培訓,使員工理解質量手冊規(guī)定的質量方針和質量管理的內容,并熟悉自己職責范圍內的質量工作內容;
2、 根據(jù)質量手冊規(guī)范各部門和各一級各類人員的質量職責,減少或杜絕推諉扯皮,使各項質量工作的接口處于受控狀態(tài);
3、 利用質量手冊對質量體系進行審核,對各項質量工作進行監(jiān)督、檢查和考核;
4、 按需要向需方或第三方(第三方:對于組織和組織相關方而言的外部獨立的組織。)提供質量手冊,作為企業(yè)質量體系健全和運行正常的“證據(jù)”,并作為其對企業(yè)進行認證審核的依據(jù)。
第二節(jié) 物業(yè)管理質量手冊的編寫要點
一、 質量體系要素的表達方法
質量手冊一般由概述、正文及補充說明三大部分組成的,重點是在正文部分。正文部分主要由組織機構、職責、質量體系要素組成。對每一個質量體系要素,要從以下幾個方面給予闡述。
1、 要素的名稱??芍苯影碔SO9000系列標準的要素名稱來寫,如“合同評審”、“文件和資料控制”等。
2、 要素的目的(概述),為什么要采用該要素,該要素要達到什么樣的結果,編寫時要緊扣標準條文中的要求。說明為什么開展該項活動。
3、 要素的應用范圍。說明活動涉及的(產品、項目、過程、活動......)范圍。
4、 職責:說明活動的管理和執(zhí)行、驗證人員的職責。
5、 程序內容:詳細闡述活動開展的內容及要求。
6、 相關文件。列出與本要素活動有關的文件名稱及編號,通常本要素的程序文件是必須列出的。
二、 質量手冊的結構
1、 封面
2、 批準頁
3、 目錄
4、 修訂頁
5、 發(fā)放控制頁
6、 定義(術語)
7、 前言
8、 組織概況的介紹
9、 質量方針和目標
10、 機構、職責和要限
11、 質量體系要素描述
12、 質量手冊編寫說明及閱讀指南
13、 支持性文件附錄
第三節(jié) 物業(yè)管理質量體系要素的理解
一、 管理者職責
最高管理者應通過以下活動,對其建立、實施質量管理體系并持續(xù)改進其有效性的承諾提供證據(jù):
a)向組織傳達滿足顧客和法律法規(guī)要求的重要性;
b)制定質量方針;
c)確定質量目標的制定;
d)進行管理評審;
e)確保資源的獲得。
二、 質量體系
三、 合同評審
四、 設計控制
五、 文件和資料控制
六、 采購
七、 顧客提供產品的控制
八、 產品標識和可追溯性
九、 過程控制
十、 檢驗和試驗
十一、 檢驗、測量和試驗設備的控制
十二、 檢驗和試驗狀態(tài)
十三、 不合格品的控制
十四、 糾正和預防措施
十五、 搬運、貯存、包裝、防護和交付
十六、 質量記錄的控制
十七、 內部質量審核
十八、 培訓
十九、 服務
二十、 統(tǒng)計技術
在ISO9000系列標準中,質量方針和目標居于核心的位置,有什么樣的質量方針和目標就會產生什么樣的質量體系文件和質量管理組織制度,而質量方針和目標的確立又受企業(yè)價值觀的約束。例如,在以用戶為中心的企業(yè)價值觀的指導下,質量方針和目標就必須時刻以最大限度地滿足用戶的要求作為最高尺度,樹立“用戶的難題就是我的課題、用戶的要求就是我的質量標準和用戶永遠是正確的”等質量價值觀念,并以此為指導,建立與之相適應的質量體系文件和質量管理組織制度,而質量體系文件和質量管理組織制度是實現(xiàn)企業(yè)價值觀,尤其是企業(yè)質量方針和目標的重要保證。
《裝飾紋樣設計手冊》是《創(chuàng)意無限·設計圖典》系列之一。本系列叢書包括《VI設計手冊》、《CI設計手冊》、《宣傳冊設計手冊》、《廣告設計手冊》、《包裝設計手冊》、《網頁設計手冊》、《POP設計手冊》、《ICON設計手冊》、《裝飾紋樣設計手冊》、《動漫形象設計手冊》、《工業(yè)造型設計手冊》、《時裝畫設計手冊》、《裝飾畫創(chuàng)意手冊》、《插畫創(chuàng)意手冊》、《版式設計手冊》,該系列匯集了大量經過精心挑選的圖片資料,列舉了國內外優(yōu)秀的創(chuàng)意作品。這些作品從不同角度,不同表現(xiàn)風格、不同表現(xiàn)方式說明其創(chuàng)意主題,內容涉及文化、商業(yè)、工業(yè)、傳媒等行業(yè)的諸多類別。本系列書中收錄了各種類型的設計作品視覺沖擊力極強,是藝術性和商業(yè)性完美結合的優(yōu)秀作品,為各個行業(yè)的設計提供了豐富的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