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陷落柱加固材料 | 提????高 | 材料燃點 |
---|---|---|---|
降????低 | 材料反應溫度 | 完全克服 | 化學注漿材料易于氧化自燃的缺點 |
施工示意圖 煤層加固、堵水防滲、煤巖體注漿加固、工作面高冒區(qū)充填、巖巷或工作面巖層加固、高瓦斯條件下注漿加固、大量涌水條件下注漿堵水巖巷破碎圍巖注漿加固;巖巷掘進工作面過斷層或破碎帶超前注漿加固;井下巖層注漿堵水。
成形后的抗壓強度范圍:5-55Mpa
反應完成時間:45-90S(可調(diào))
反應溫度:80-120℃
膨脹倍數(shù):0-30(可調(diào))
儲存期限:6個月
用于工作面煤壁注漿加固防止片幫,采掘面斷層破碎帶預注漿加固,巷道破碎帶超前加固或后注漿加固,小煤柱加固等;用于井壁、巷道及硐室、工作面底板等各種出水點的快速封堵,含水破碎巖層固結,快速構筑水閘墻等。
加固材料是指在實際的工程項目中,為了改善工程材料的結構或出于安全考慮,對工程原結構材料進行加固時所使用的材料。同時為了區(qū)分這些材料類型,加固材料還按照加固方式的不同,分為了拉牽捆綁類材料、襯墊材料...
悍馬的加固材料種類比較齊全,有碳纖維布、植筋膠、粘鋼膠、預應力碳板、灌注膠、灌縫膠、結構修補膠、裂縫修補膠等。
鵬建市政專業(yè)化的建筑工程加固公司,專業(yè)從事建筑結構加固改造工程。主要內(nèi)容:粘鋼加固、包鋼加固、建筑結構改造,粘碳纖維加固、植筋加固、碳纖維加固、砼體切割、鋼筋生根、鋼筋錨固、植筋、化學錨栓、工程鉆孔、...
陷落柱加固材料采用獨特配方提高材料燃點,降低材料反應溫度,從而完全克服了目前常用化學注漿材料易于氧化自燃、不能安全使用的缺點。雙組份材料通過專用氣動注漿泵和混合槍,注入破碎煤、巖體、高冒區(qū)后迅速反應,與煤、巖體凝固生產(chǎn)高強度、有韌性的固結體,可有效對井下松軟破碎圍巖進行加固,有效防止水、瓦斯?jié)B入到井下工作空間,還能有效對工作面高冒區(qū)進行充填。
加固巷道或隧道的片幫和被壓酥的煤柱;
加固工作面過斷層時的破碎煤巖;
加固工作面支架或巷道頂部的破碎巖層;
充填和加固巷道高冒區(qū);
井下各種峒室圍巖的加固與堵水;
瓦斯抽排孔的封孔。
1.施工環(huán)境溫度為5℃~35℃。當施工環(huán)境溫度低于時應5℃,應對材料采取預熱保溫措施。預熱方法及預熱溫度應依照材料使用說明書的建議,但不應采用明火或蒸汽直接預熱。高于35℃時,應對材料采取恒溫儲藏或者降溫處理。
2.產(chǎn)品在低于5℃或高于35℃工作溫度時,設計者或使用者需進行充分試驗,驗證以確定其各項性能是否能達到設計和使用要求。
3.加固施工期間操作地點應保持通風良好,對于有突水危險的區(qū)域應實施警戒和安全防護措施。
4.施工區(qū)域有高溫熱害、通風不良、有毒有害氣體涌出、巖石冒落和涌水危害等危險因素存在時,應采取控制和治理措施,直至達到安全作業(yè)環(huán)境,并符合《煤礦安全規(guī)程》的要求。
5.使用時,應對作業(yè)面外易受飛散物料污染的部位采取遮擋措施。工作地點選擇頂板無淋水區(qū)域,條件不允許時需進行防水處理,防止淋水滴入漿液中。
6.若需進行特殊工程條件下的使用,應經(jīng)過工程試驗,符合工程需要后方可施工。
強粘合力,迅速粘合地層;
低粘度,易滲透裂隙;
高彈性,不受地層運動破壞;
快速達到性能指標,施工迅速。
部分內(nèi)容參考自徐州博泰礦山安全科技有限公司所編《陷落柱加固材料說明書》(說明書編號xz2451270)2100433B
格式:pdf
大?。?span id="7a2mrhg" class="single-tag-height">13.0MB
頁數(shù): 2頁
評分: 4.7
高河能源W1309工作面存在一個導水陷落柱,在開采擾動下易引發(fā)陷落柱滯后突水災害,因此從安全開采角度出發(fā),提出了采用注漿充填的方法對陷落柱可能引發(fā)的突水災害進行防治,通過相關方案實施,實現(xiàn)了陷落柱自煤層底板至60 m垂深范圍內(nèi)奧灰導水通道的有效封堵,為工作面的安全回采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
陷落柱伴生斷層陷落柱的預測
利用陷落柱伴生斷層特征預報未知陷落柱
1 在48505工作面補副巷送道過程中,揭露兩條正斷層(見圖3),其中F1走向由NW轉S落差1.2~1.6米,傾角70°;F2走向由NW轉S再轉SW落差0.4~1.8米,傾角65°,觀察該段巷道頂板,可見許多條近于平行斷層走向且內(nèi)有方解石充填的裂隙,有的裂隙內(nèi)還有淋水,巷道兩煤幫疏軟,易片幫,片幫處可見光滑斷裂面,煤層卻未錯開。
依據(jù)以上特征,我們預該巷道右?guī)透浇疵褐鶅?nèi)有一陷落柱,并依據(jù)斷層走向曲率推斷該陷落柱直徑約為25米,后來在送補尾巷時,就在預測的位置揭露一陷落柱,預測基本符合實際。生產(chǎn)上根據(jù)我們的預測改變了設計,減少了無效進尺,降低了成本。
2 在48310工作面我們應用伴生斷層的特征成功地預測出前方的陷落柱,一次工作面由西向東正?;夭芍校蝗桓钜姷装?,我們?nèi)スぷ髅娼?jīng)過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是一條正斷層,且走向為NE轉SE,斷層上盤易片幫,再割一刀后,斷層完全揭露,落差1.2~1.5米,斷層處煤層更疏松,易片幫,片幫處有與斷層面平行的光滑面,頂板可見充填方解石的裂隙。由此,我們推測前方5~10米有陷落柱,發(fā)出預報,讓隊組做好了準備工作,果如其然,第三天就揭露了陷落柱(見圖4),未出現(xiàn)以往突然遇見陷落柱要停產(chǎn)待料的局面。
陷落柱伴生斷層現(xiàn)象描述
伴生斷層的性質及特征:
伴生斷層均為正斷層;其斷層面為一光滑面,有擦痕,可見呈片狀的斷層泥,當揭露該斷層時易沿斷層面片幫;在水平剖面上,斷層線呈弧形,與陷落柱邊緣大致平行,其曲率一般較大,整個斷層走向變化較大,有的斷層走向變化可超過180°;所有伴生斷層的傾向,均呈放射狀由陷落柱中心向外傾斜;斷層的落差一般不大于2.0米;對于某一個陷落柱來說,其周圍可有多條伴生斷層,落差大小不一,從0~5米,相差較大;對于一條斷層來說,一般為中段落差大,向兩端落差很快變小,直至尖滅;斷層長度不一,長的可達百米以上,短的僅幾米。
陷落柱周圍伴生斷層的分布規(guī)律及光滑破裂面:
陷落柱的伴生斷層常常以數(shù)條呈同心狀繞陷落柱分布,形成一個斷裂帶。在該帶內(nèi)相鄰兩斷層間距一般不大,多在5米左右,最大不超過10米,斷層兩端有的相互合并,有少數(shù)陷落柱不規(guī)則的,其伴生斷層可以與陷落柱邊緣合并(見圖1)。該帶一般寬約10~20米,甚至可達30米,因此煤層受到破壞的面積比陷落柱面積大的多;在整個斷裂帶內(nèi),往往并存許多光滑破裂面,工作面揭露后,可見其表面光滑為一摩擦鏡面,其上為一層斷層泥,且有擦痕,極象斷層面,但煤巖層未錯開。其產(chǎn)狀特征與伴生斷層相似,該光滑破裂面也存在于煤層頂板以上巖層,在揭露的頂板上可見許多張性裂隙,裂隙內(nèi)有方解石充填,頂板含水處該裂隙可導水,當巷道或工作面揭露該裂隙,可有淋水出現(xiàn)。由于諸多斷層及光滑破裂面的存在,使該斷裂帶煤巖層比較破碎,是陷落柱及其周圍最易冒落的地方。若回采至該處易形成片幫、冒頂。
伴生斷層帶內(nèi)煤巖層特征及與周圍煤巖層的關系:
在8#煤回采過陷落柱時,從揭露的煤巖層(見圖2)可以看出,伴生斷層在陷落柱周圍呈階梯狀產(chǎn)出,由陷落柱中心向外,煤層隨斷層下落。附近煤巖層均以陷落柱中心向外傾斜,且傾角均較正常煤巖層大,有的可達20多度。如果陷落柱某一邊多條伴生斷層落差的共同效果較大時,則在陷落柱邊可揭露現(xiàn)采煤層底板及其以下煤巖層。有的在陷落柱邊緣可見9#煤底板,在很短距離內(nèi)抬升高度達6米以上,使人們產(chǎn)生一種感覺,陷落柱帶動附近地層跳起來,這種地質構造的存在,使頂板升高較多,支架接不上頂,加之該處煤巖層破碎、疏松,極易發(fā)生冒頂事故。
鋼軌傷損是鐵路軌道交通中較為嚴重的問題,直接影響了列車運行的安全與平穩(wěn),與運輸成本、鋼軌材料的選定以及相關的設計制造有著密切的關系。鋼軌需要支持并且引導機車按照規(guī)定的方向來行駛。然而在長期的使用過程中,鋼軌會出現(xiàn)損傷,例如常見的折斷、裂紋以及其他影響性能的各種情況。只有明確鋼軌傷損及其成因,才能更好地提高鋼軌探傷的工作質量。
主要是因為鋼軌在冶煉或者是軋制的過程中,所使用的材質比較差,或者是在使用過程中存在著缺陷,使得機車在反復荷載的作用下,應力得以集中,疲勞源不斷增加并且擴展。鋼軌核傷主要發(fā)生在鋼軌的頭部位置內(nèi)側,并且伴隨核傷的直徑加大,鋼軌所承載的能力便會隨之降低。因此在高速重復載荷的作用下,鋼軌極其容易發(fā)生折斷。
這是線路當中最為薄弱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機車車輛車輪不斷作用于鋼軌的接頭上,使得承受最大的慣性力要比其他部位增加55%左右。因此在平常的鋼軌探傷過程中,經(jīng)常會發(fā)生螺孔裂紋或者是馬鞍形磨耗等。
鋼軌縱向與垂直水平的裂紋主要是因為鋼軌制造工藝較差,沒有重視鋼錠中存在的嚴重偏析、縮孔、夾雜等問題。使得鋼錠在軋制成為鋼軌之后,那些缺陷就會成片狀地殘留在鋼軌頭部、鋼軌軌腰部位還有鋼軌軌底部位,相反地與鋼軌縱向平行,呈現(xiàn)水平或者是垂直的狀態(tài)。
從鋼軌腰垂直縱向裂紋向下發(fā)展,便成為了鋼軌軌底裂紋。鋼軌軌底銹坑或者是劃痕便會形成鋼軌軌底橫向裂紋。另外在制造鋼軌的過程中,鋼軌軌底有軋制、與墊板軌枕間不密貼等缺陷,使得鋼軌底部受到極大的應力,從而導致鋼軌軌底橫向裂紋或者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