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化合物及其鑒別基本信息

書????名 有機化合物及其鑒別 作????者 袁紅蘭,丁敬敏 [1]?
類????別 圖書>教材教輔>中職中專教材 頁????數(shù) 257 頁
開????本 16 開 ISBN 978-7-122-04415-0 [1]?

《有機化合物及其鑒別》系中等職業(yè)學校國家規(guī)劃教材,適用于《工業(yè)分析與檢驗》專業(yè)及相關專業(yè)的學習、培訓,也可供高等職業(yè)技術教育的相關專業(yè)學習參考。全書共11章,各章由認識有機化合物、應用有機化合物、鑒別有機化合物三部分組成,在每章的開篇都編排有學習指南和章節(jié)關鍵詞,采用認識和應用有機化合物、技能訓練、練習題、知識考核表的編寫形式,以便使學習者循序漸進地達到學習知識、掌握技能的目的。

教材內(nèi)容包括脂肪烴;脂環(huán)烴;芳香烴;鹵代烴;有機含氧化合物;有機含氮化合物;含雜原子的有機化合物;糖、蛋白質和高分子化合物;有機化合物的分離與純化技術。為擴展學生的知識面,在章節(jié)中插入“閱讀園地”、“科海拾貝”,以激發(fā)學習者學習本課程的興趣。

有機化合物及其鑒別造價信息

市場價 信息價 詢價
材料名稱 規(guī)格/型號 市場價
(除稅)
工程建議價
(除稅)
行情 品牌 單位 稅率 供應商 報價日期
總揮發(fā)性有機化合物(TVOC)測定儀 PGM-7240K(美國)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13% 北京世紀誠達試驗儀器(集團)制造有限公司
總揮發(fā)性有機化合物(TVOC)測定儀 PGM-7240(美國)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13% 北京世紀誠達試驗儀器(集團)制造有限公司
總揮發(fā)性有機化合物(TVOC)檢測儀 PC5000Exppb級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歐亞星宇

13% 北京歐亞星宇科技有限公司
總揮發(fā)性有機化合物(TVOC)測定儀 PGM-7240K(美國)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13% 大連弗朗電子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
總揮發(fā)性有機化合物(TVOC)測定儀 PGM-7240(美國)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13% 大連弗朗電子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
總揮發(fā)性有機化合物(TVOC)檢測儀 PGM-7240/7240K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歐亞星宇

13% 北京歐亞星宇科技有限公司
有機房貨梯 有機房貨梯(副操縱盤);HOPE-IIG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上海三菱

13% 廣西歐日電梯服務集團有限公司
有機房貨梯 有機房貨梯(副操縱盤、對重安全鉗);HOPE-IIG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上海三菱

13% 廣西歐日電梯服務集團有限公司
材料名稱 規(guī)格/型號 除稅
信息價
含稅
信息價
行情 品牌 單位 稅率 地區(qū)/時間
有機 花卉栽植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m3 廣東2019年全年信息價
有機 花卉栽植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m3 廣東2018年全年信息價
有機 花卉栽植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m3 廣東2017年全年信息價
有機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t 潮州市2016年3季度信息價
有機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t 潮州市2015年1季度信息價
有機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t 潮州市2014年2季度信息價
有機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t 潮州市2014年1季度信息價
有機 δ6(卡布隆)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m2 肇慶市2014年1月信息價
材料名稱 規(guī)格/需求量 報價數(shù) 最新報價
(元)
供應商 報價地區(qū) 最新報價時間
無線揮發(fā)性有機化合物監(jiān)測終端 1.大氣有機揮發(fā)物測量范圍:0-20ppm(異丁烯標定);分辨率:5ppb;測量精度:0.01ppm±8%;2.溫度測量:測量范圍:-20-80℃; 分辨率:0.01℃; 測量精度:±0.3℃;3.|5臺 1 查看價格 武漢東宏東瑞科技有限公司 廣東  陽江市 2022-08-04
總揮發(fā)性有機化合物(TVOC)測定儀 PGM-7240K(美國)|5936臺 1 查看價格 北京世紀誠達試驗儀器(集團)制造有限公司 北京  北京市 2015-12-03
總揮發(fā)性有機化合物(TVOC)檢測儀 PC5000Exppb級|560臺 1 查看價格 北京歐亞星宇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  北京市 2015-10-02
總揮發(fā)性有機化合物(TVOC)檢測儀 PGM-7240/7240K|4952臺 1 查看價格 北京歐亞星宇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  北京市 2015-06-18
總揮發(fā)性有機化合物(TVOC)測試儀Pcm-7240 PGM-7240|4套 1 查看價格 深圳市深博瑞儀器儀表有限公司 廣東   2017-11-24
化合物自流地坪卷材 0.26mm厚防塵、防,PVC|100m2 1 查看價格 東莞市利士實業(yè)投資有限公司 廣東  江門市 2014-12-02
有機化 t|1kg 1 查看價格 福建可慶肥業(yè)有限公司 福建  漳州市 2017-11-20
有機化肥種植土(袋裝) 全部種植土均拌有機化肥|200m3 3 查看價格 廣州居隆農(nóng)業(yè)有限公司 廣東   2019-08-09

1 有機化合物概述

認識有機化合物

1.1 有機化合物與有機化學

【閱讀園地】科學家維勒

1.2 有機化合物

1.2.1 有機化合物的特性

1.2.2 有機化合物的結構

1.2.3 有機化合物的分類

鑒別有機化合物

1.3 研究有機化合物的方法

1.3.1 提純

1.3.2 元素分析

1.3.3 分子式的確定

1.3.4 官能團的測定

1.4 本課程的專業(yè)要求

【科海拾貝】綠色化學

練習

知識考核表

2 脂肪烴和脂環(huán)烴

認識烷烴

2.1 烷烴及鑒別

2.1.1 烷烴的通式、同系列和同分異構

2.1.2 碳原子和氫原子的類型

2.1.3 烷烴的結構

2.1.4 烷烴的命名

2.1.5 烷烴的性質

應用烷烴

2.1.6 烷烴的用途與使用烷烴的安全知識

鑒別烷烴

2.1.7 烷烴的鑒別

【資料窗】柴油和汽油的牌號是如何確定的

練習

認識烯烴

2.2 烯烴及鑒別

2.2.1 烯烴的通式、同分異構與分類

2.2.2 烯烴的結構

2.2.3 烯烴的命名

2.2.4 烯烴的性質

2.2.5 二烯烴

應用烯烴

2.2.6 烯烴的用途與使用烯烴的安全知識

鑒別烯烴

2.2.7 鑒別烯烴的方法

2.2.8 技能訓練

【閱讀園地】有機復分解反應——交換舞伴的舞蹈

練習

認識炔烴

2.3 炔烴及鑒別

2.3.1 炔烴的通式與同分異構

2.3.2 炔烴的結構

2.3.3 炔烴的命名

2.3.4 炔烴的性質

應用炔烴

2.3.5 炔烴的用途與使用炔烴的安全知識

鑒別炔烴

2.3.6 鑒別炔烴的方法

2.3.7 技能訓練

練習

認識脂環(huán)烴

2.4 脂環(huán)烴

2.4.1 脂環(huán)烴的分類

2.4.2 脂環(huán)烴的同分異構現(xiàn)象

2.4.3 脂環(huán)烴的命名

2.4.4 脂環(huán)烴的結構

2.4.5 脂環(huán)烴的性質

應用脂環(huán)烴

2.4.6 脂環(huán)烴的用途

【閱讀園地】科學家齊格勒、納塔

練習

知識考核表

操作技能考核表

3 芳香烴

認識芳香烴

3.1 苯的結構

3.1.1 苯的凱庫勒結構式

3.1.2 苯分子結構的近代概念

【閱讀園地】凱庫勒

3.2 芳香烴的通式、同分異構與分類

3.2.1 單環(huán)芳烴的通式與同分異構

3.2.2 芳烴的分類

3.3 單環(huán)芳烴的命名

3.4 單環(huán)芳烴的性質

3.4.1 單環(huán)芳烴的物理性質

3.4.2 單環(huán)芳烴的化學性質

3.4.3 苯環(huán)的親電取代的定位規(guī)則

應用芳香烴

3.5 芳香烴的用途與使用芳香烴的安全知識

3.5.1 重要的單環(huán)芳烴

3.5.2 常見芳烴的用途和安全知識

鑒別芳香烴

3.6 鑒別芳香烴方法

3.6.1 甲醛"para" label-module="para">

3.6.2 無水三氯化鋁"_blank" href="/item/三氯甲烷/5871021" data-lemmaid="5871021">三氯甲烷試驗

3.7 技能訓練

【閱讀園地】香的和臭的化合物

練習

知識考核表

操作技能考核表

4 鹵代烴

認識鹵代烴

4.1 鹵代烴的分類與同分異構

4.1.1 鹵代烴的分類

4.1.2 鹵代烴的同分異構

4.2 鹵代烴的命名

4.3 鹵代烴的性質

4.3.1 鹵代烴的物理性質

4.3.2 鹵代烴的化學性質

應用鹵代烴

4.4 鹵代烴的用途與使用鹵代烴的安全知識

4.4.1 重要的鹵代烴

4.4.2 常見鹵代烴的用途與安全知識

【閱讀園地】格利雅試劑

練習

知識考核表

5 醇、酚、醚

認識醇

5.1 醇及鑒別

5.1.1 醇的結構、分類與同分異構

5.1.2 醇的命名

5.1.3 醇的性質應用醇

5.1.4 醇的用途與使用醇的安全知識鑒別醇

5.1.5 鑒別醇的方法

5.1.6 技能訓練

【科海拾貝】直接甲醇燃料電池認識酚

5.2 酚及鑒別

5.2.1 酚的結構與分類

5.2.2 酚的命名

5.2.3 酚的性質

應用酚

5.2.4 酚的用途與使用酚的安全知識

鑒別酚

5.2.5 鑒別酚的方法

5.2.6 技能訓練

【科海拾貝】碳納米管

認識醚

5.3 醚

5.3.1 醚的結構與分類

5.3.2 醚的命名

5.3.3 醚的性質

應用醚

5.3.4 醚的用途與使用醚的安全知識

【閱讀園地】最早的麻醉劑——乙醚

練習

知識考核表

操作技能考核表

6 醛和酮

認識醛、酮

6.1 醛、酮的結構、分類與同分異構

6.1.1 醛、酮的結構

6.1.2 醛、酮的分類

6.1.3 醛、酮的同分異構

6.2 醛、酮的命名

6.3 醛、酮的性質

6.3.1 醛、酮的物理性質

6.3.2 醛、酮的化學性質

應用醛、酮

6.4 醛、酮的用途與使用醛、酮的安全知識

6.4.1 重要的醛、酮

6.4.2 常見醛、酮的用途和安全知識

鑒別醛、酮

6.5 鑒別醛、酮的方法

6.5.1 二硝基苯肼試驗方法

6.5.2 Tollen試驗方法

6.5.3 品紅"para" label-module="para">

6.6 技能訓練

【閱讀園地】最早得到的醛、酮

練習

知識考核表

操作技能考核表

7 羧酸及其衍生物

認識羧酸

7.1 羧酸

7.1.1 羧酸的結構與分類

7.1.2 羧酸的命名

7.1.3 羧酸的性質

應用羧酸

7.1.4 羧酸的用途與使用羧酸的安全知識

鑒別羧酸

7.1.5 鑒別羧酸的方法

7.1.6 技能訓練

【新視野】己二酸生產(chǎn)新技術

認識羧酸衍生物

7.2 羧酸衍生物

7.2.1 羧酸衍生物的命名

7.2.2 羧酸衍生物的性質

7.2.3 肥皂和表面活性劑

應用羧酸衍生物

7.2.4 羧酸衍生物的用途與使用羧酸衍生物的安全知識

鑒別羧酸衍生物

7.2.5 鑒別羧酸衍生物方法

7.2.6 技能訓練

【閱讀園地】最早制得的五種有機酸

練習

知識考核表

操作技能考核表

8 含氮化合物

認識胺

8.1 胺

8.1.1 胺的結構與分類

8.1.2 胺的命名

8.1.3 胺的性質

應用胺

8.1.4 重要的胺及使用胺的安全知識

鑒別胺

8.1.5 鑒別胺的方法

8.1.6 技能訓練

【新視野】褪黑素

認識硝基化合物

8.2 硝基化合物

8.2.1 硝基化合物的結構與分類

8.2.2 硝基化合物的命名

8.2.3 硝基化合物的性質

應用硝基化合物

8.2.4 硝基化合物的用途與使用硝基化合物的安全知識

鑒別硝基化合物

8.2.5 鑒別硝基化合物的方法

8.2.6 技能訓練

【閱讀園地】諾貝爾與炸藥

認識腈

8.3 腈

8.3.1 腈的命名

8.3.2 腈的性質

應用腈

8.3.3 重要的腈與使用腈的安全知識

【閱讀園地】合成纖維

認識重氮化合物、偶氮化合物

8.4 重氮化合物、偶氮化合物

8.4.1 重氮和偶氮化合物的結構和命名

8.4.2 芳香族重氮化合物

應用重氮化合物、偶氮化合物

8.4.3 重氮化合物的應用

8.4.4 偶氮化合物的應用

【新視野】含氮化合物與人體健康

練習

知識考核表

9 含雜原子有機化合物

認識雜環(huán)化合物

9.1 雜環(huán)化合物

9.1.1 雜環(huán)化合物的結構與分類

9.1.2 雜環(huán)化合物的命名

9.1.3 雜環(huán)化合物的性質

應用雜環(huán)化合物

9.1.4 雜環(huán)化合物的用途與使用雜環(huán)化合物的安全知識

練習

【閱讀園地】植物堿——藥物、毒物、毒品

認識含硫有機化合物

9.2 含硫有機化合物

9.2.1 含硫有機化合物的結構與分類

9.2.2 含硫有機化合物的命名

9.2.3 硫醇、硫酚、硫醚、磺酸及其衍生物的性質

應用含硫有機化合物

9.2.4 含硫有機化合物的用途與使用含硫有機化合物的安全知識

練習

【閱讀園地】磺胺藥劑

認識含磷有機化合物

9.3 含磷有機化合物

9.3.1 含磷有機化合物的結構和分類與命名

9.3.2 含磷有機化合物的性質

應用含磷有機化合物

9.3.3 含磷有機化合物的用途和使用含磷有機化合物的安全知識

練習

知識考核表

【科海拾貝】生物農(nóng)藥

10 糖、蛋白質與高分子化合物

認識糖、蛋白質

10.1 糖、蛋白質

10.1.1 對映異構

【閱讀園地】2001年諾貝爾化學獎

10.1.2 糖的定義與分類

10.1.3 單糖

10.1.4 二糖和多糖

【閱讀園地】德國科學家費歇爾

10.1.5 氨基酸

10.1.6 蛋白質

應用糖、蛋白質

10.1.7 糖、蛋白質的用途

【閱讀園地】泛素調節(jié)的蛋白質降解

鑒別糖、蛋白質

10.1.8 鑒別糖、蛋白質的方法

10.1.9 技能訓練:糖、蛋白質的鑒別

練習208

【閱讀園地】維C的合成者霍沃思

認識高分子化合物

10.2 高分子化合物

10.2.1 高分子化合物的分類與命名

10.2.2 高分子化合物的結構與特性

10.2.3 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應用高分子化合物

10.2.4 幾種典型高分子化合物的用途

練習

知識考核表

【科海拾貝】轉基因植物與服裝

11 有機化合物的分離與純化技術

認識萃取

11.1 萃取

11.1.1 萃取的基本原理及種類

11.1.2 不同類型萃取簡介

應用萃取

11.1.3 溶液中物質的萃取操作

11.1.4 固體物質的萃取操作

11.1.5 技能訓練思考題

知識考核表

認識回流

11.2 回流

11.2.1 回流的基本原理及種類

11.2.2 不同類型回流的用途

應用回流

11.2.3 回流裝置的儀器和設備

11.2.4 回流裝置的安裝

11.2.5 安裝回流裝置時的注意事項

11.2.6 技能訓練

思考題

知識考核表

認識蒸餾

11.3 蒸餾

11.3.1 蒸餾的基本原理與種類

11.3.2 不同類型蒸餾的用途

應用蒸餾

11.3.3 普通蒸餾

11.3.4 減壓蒸餾

11.3.5 水蒸氣蒸餾

11.3.6 技能訓練

思考題

知識考核表

認識分餾

11.4 分餾

11.4.1 分餾的基本原理與種類

應用分餾

11.4.2 分餾裝置的安裝

11.4.3 分餾操作的步驟

11.4.4 分餾操作時的注意事項

11.4.5 技能訓練

思考題

知識考核表

認識重結晶

11.5 重結晶

11.5.1 重結晶的基本原理與用途

應用重結晶

11.5.2 重結晶中使用的裝置及其操作技術

11.5.3 重結晶操作步驟

11.5.4 重結晶操作時的注意事項

11.5.5 技能訓練

思考題

知識考核表

11.6 綜合技能訓練

11.6.1 綜合技能訓練的意義和目的

11.6.2 綜合技能訓練中有關儀器設備及實驗技術

11.6.3 綜合技能訓練的要求和內(nèi)容

【科海拾貝】超臨界流體萃取技術

參考文獻

·收起全部<<

版 次:2頁 數(shù):257開所屬分類:圖書 > 教材教輔 > 中職中專教材

有機化合物及其鑒別常見問題

  • 有機化合物和無機化合物有什么區(qū)別

    有機化合物和無機化合物的區(qū)別:無機化合物即無機物,一般指碳元素以外各元素的化合物,如水、食鹽、、無機鹽等。一些簡單的含碳化合物如、二氧化碳、碳酸、碳酸鹽和碳化物等,由于它們的組成和性質與其他無機化合物...

  • 什么是有機化合物?

    有機化合物(德語:Organische Verbindung;英語:organic compound、organic chemical),簡稱有機物,是含碳化合物,但是碳氧化物(如、二氧化碳)、碳酸、...

  • 來了解下啥是有機化合物

    有機物即。含碳化合物(、二氧化碳、、金屬碳化物等少數(shù)簡單含碳化合物除外)或碳氫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總稱。有機物是生命產(chǎn)生的物質基礎。 有機物的特點: 多數(shù)主要含有碳、氫兩種元素,此外也常含有氧、氮、硫、...

有機化合物及其鑒別文獻

有機化合物的分類習題(含答案) 有機化合物的分類習題(含答案)

格式:pdf

大小:125KB

頁數(shù): 3頁

評分: 4.8

1 高二化學 《有機化合物的分類》 一、單項選擇題 1.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①有機物都是從有機體中分離出來的物質 ②有機物都是含碳的共價化合物 ③有機物都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機溶劑 ④有機物不具備無機物的性質,都是非電解質 A.①③④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下面的原子或原子團不屬于官能團的是( ) 3.下列物質與 CH 3CH 2OH 互為同系物的是( ) A.CH 2=CHCH 2OH B.CH3OH C. D.C2H 5OCH 2OH 4.下列物質屬于同系物的是( ) ①CH 3CH 2Cl ②CH 2═CHCl ③CH3CH2CH2Cl ④CH 2ClCH 2Cl ⑤CH 3CH2CH 2CH 3 ⑥CH3CH(CH 3)2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⑤⑥ 5.按碳骨架分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CH 3CH(CH 3)2屬于鏈狀化合物 B.

立即下載
室內(nèi)可吸入顆粒物中的部分有機化合物 室內(nèi)可吸入顆粒物中的部分有機化合物

格式:pdf

大?。?span id="gnhqgan" class="single-tag-height">125KB

頁數(shù): 4頁

評分: 4.6

室內(nèi)環(huán)境問題越來越引起關注,但是室內(nèi)可吸入顆粒物中的有機化合物研究較少,尤其是其中的酯類物質,更是被研究者忽略。主要采用氣相色譜法及色質聯(lián)用法對采集的室內(nèi)可吸入顆粒物樣品進行分析,得出了顆粒物中的脂肪烴、芳香烴和酯類物質的種類及濃度,并且分析了這些有害物質的來源。

立即下載

許多有機物在水中能發(fā)生水解,其水解平衡為:

RX H20≒ROH HX式中

RX——有機化合物;

X——有機化合物中的基團。

與環(huán)境保護有密切關系的能水解的有機化合物有以下幾類。

①有機鹵化物:烷基鹵、烯丙基鹵、芐基鹵和多鹵甲烷。

②環(huán)氧化物。

③酯:脂肪酸酯和芳香酸酯。

④酰胺。

⑤氨基甲酸酯。

⑥磷(膦)酸酯:膦酸酯、磷酸及硫代磷酸酯、鹵代膦酸酯。

⑦酰化劑、烷化劑和農(nóng)藥。

鑒別閾是引起相應示值不可檢測到變化的被測量值的最大變化。它可以用使計量儀器的響應產(chǎn)生一個可察覺的變化的最小激勵變化值來表示,這個最小激勵變化值就叫做鑒別閾。習慣上也稱它為靈敏閾或靈敏限。

例如,使天平指針產(chǎn)生可察覺位移的最小負荷是2 mg,則天平的鑒別閾是2 mg。鑒別閾過去在衡器、天平中 也稱 為 感 量, 建議避免使用“ 感量”。鑒別閾可能與諸如噪聲(內(nèi)部或外部的)或摩擦有關,也可能與被測量的值及其變化是如何施加的有關。2100433B

天然纖維鑒別

鑒別方法:

①鑒別的方法有手感、目測法、燃燒法、顯微鏡法、溶解法、藥品著色法以及紅外光譜法等。在實際鑒別時,常常需要用多種方法,綜合分析和研究以后得出結果。

②一般的鑒別步驟如下:

A. 首先用燃燒法鑒別出天然纖維和化學纖維。

B. 如果是天然纖維,則用顯微鏡觀察法鑒別各類植物纖維和動物纖維。如果是化學纖維,則結合纖維的熔點、比重、折射率、溶解性能等方面的差異逐一區(qū)別出來。

C. 在鑒別混合纖維和混紡紗時,一般可用顯微鏡觀察確認其中含有幾種纖維,然后再用適當方法逐一鑒別。

D. 對于經(jīng)過染色或整理的纖維,一般先要進行染色剝離或其它適當?shù)念A處理,才可能保證鑒別結果可靠。

鑒別方法:

1、手感目測法:此法適用于呈散纖維狀態(tài)的紡織原料。

(1)、棉纖維比苧麻纖維和其它麻類的工藝纖維、毛纖維均短而細,常附有各種雜質和疵點。

(2)、麻纖維手感較粗硬。

(3)、羊毛纖維卷曲而富有彈性。

(4)、蠶絲是長絲,長而纖細,具有特殊光澤。

(5)、化學纖維中只有粘膠纖維的干、濕狀態(tài)強力差異大。

(6)、氨綸絲具有非常大的彈性,在室溫下它的長度能拉伸至五倍以上。

2、顯微鏡觀察法:是根據(jù)纖維的縱面、截面形態(tài)特征來識別纖維。

(1)、棉纖維:橫截面形態(tài):腰圓形,有中腰;縱面形態(tài):扁平帶狀,有天然轉曲。

(2)、麻(苧麻、亞麻、黃麻)纖維:橫截面形態(tài):腰圓形或多角形,有中腔;縱面形態(tài):有橫節(jié),豎紋。

(3)、羊毛纖維:橫截面形態(tài):圓形或近似圓形,有些有毛髓;縱面形態(tài):表面有鱗片。

(4)、兔毛纖維:橫截面形態(tài):啞鈴型,有毛髓;縱面形態(tài):表面有鱗片。

(5)、桑蠶絲纖維:橫截面形態(tài):不規(guī)則三角形;縱面形態(tài):光滑平直,縱向有條紋。

(6)、普通粘纖:橫截面形態(tài):鋸齒形,皮芯結構;縱面形態(tài):縱向有溝槽。

(7)、富強纖維:橫截面形態(tài):較少齒形,或圓形,橢圓形;縱面形態(tài):表面平滑。

(8)、醋酯纖維:橫截面形態(tài):三葉形或不規(guī)則鋸齒形;縱面形態(tài):表面有縱向條紋。

(9)、腈綸纖維:橫截面形態(tài):圓形,啞鈴形或葉狀;縱面形態(tài):表面平滑或有條紋。

(10)、氯綸纖維:橫截面形態(tài):接近圓形;縱面形態(tài):表面平滑。

(11)、氨綸纖維:橫截面形態(tài):不規(guī)則形狀,有圓形,土豆形;縱面形態(tài):表面暗深,呈不清晰骨形條紋。

(12)、滌綸、錦綸、丙綸纖維:橫截面形態(tài):圓形或異形;縱面形態(tài):平滑。

(13)、維綸纖維:橫截面形態(tài):腰圓形,皮芯結構;縱面形態(tài):1~2根溝槽。

3、密度梯度法:是根據(jù)各種纖維具有不同密度的特點來鑒別纖維。

(1)、配定密度梯度液,一般選用二甲苯四氯化碳體系。

(2)、標定密度梯度管,常用的是精密小球法。

(3)、測定和計算,將待測纖維進行脫油、烘干、脫泡預處理,做成小球投入平衡后,根據(jù)纖維懸浮位置,測得纖維密度。

4、熒光法:利用紫外線熒光燈照射纖維,根據(jù)各種纖維發(fā)光的性質不同,纖維的熒光顏色也不同的特點來鑒別纖維。各種纖維的熒光顏色具體顯示:

(1)、棉、羊毛纖維:淡黃色

(2)、絲光棉纖維:淡紅色

(3)、黃麻(生)纖維:紫褐色

(4)、黃麻、絲、錦綸纖維:淡藍色

(5)、粘膠纖維:白色紫陰影

(6)、有光粘膠纖維:淡黃色紫陰影

(7)、滌綸纖維:白光青天光很亮

(8)、維綸有光纖維:淡黃色紫陰影。

5、燃燒法:根據(jù)纖維的化學組成不同,燃燒特征也不同,從而粗略地區(qū)分出纖維的大類。幾種常見纖維的燃燒特征判別對照如下:

(1)、棉、麻、粘纖、銅氨纖維:靠近火焰:不縮不熔;接觸火焰:迅速燃燒;離開火焰:繼續(xù)燃燒;氣味:燒紙的氣味;殘留物特征:少量灰黑或灰白色灰燼。

(2)、蠶絲、毛纖維:靠近火焰:卷曲且熔;接觸火焰:卷曲,熔化,燃燒;離開火焰:緩慢燃燒有時自行熄滅;氣味:燒毛發(fā)的氣味;殘留物特征:松而脆黑色顆?;蚪固繝睢?/p>

(3)、滌綸纖維:靠近火焰:熔縮;接觸火焰:熔融,冒煙,緩慢燃燒;離開火焰:繼續(xù)燃燒,有時自行熄滅;氣味:特殊芳香甜味;殘留物特征:硬的黑色圓珠。

(4)、錦綸纖維:靠近火焰:熔縮;接觸火焰:熔融,冒煙;離開火焰:自滅;氣味:氨基味;殘留物特征:堅硬淡棕透明圓珠。

(5)、腈綸纖維:靠近火焰:熔縮;接觸火焰:熔融,冒煙;離開火焰:繼續(xù)燃燒,冒黑煙;氣味:辛辣味;殘留物特征:黑色不規(guī)則小珠,易碎。

(6)、丙綸纖維:靠近火焰:熔縮;接觸火焰:熔融,燃燒;離開火焰:繼續(xù)燃燒;氣味:石蠟味;殘留物特征:灰白色硬透明圓珠。

(7)、氨綸纖維:靠近火焰:熔縮;接觸火焰:熔融,燃燒;離開火焰:自滅;氣味:特異味;殘留物特征:白色膠狀。

(8)、氯綸纖維:靠近火焰:熔縮;接觸火焰:熔融,燃燒,冒黑煙;離開火焰:自行熄滅;氣味:刺鼻氣味;殘留物特征:深棕色硬塊。

(9)、維綸纖維:靠近火焰:熔縮;接觸火焰:熔融,燃燒;離開火焰:繼續(xù)燃燒,冒黑煙;氣味:特有香味;殘留物特征:不規(guī)則焦茶色硬塊。

有機化合物及其鑒別相關推薦
  • 相關百科
  • 相關知識
  • 相關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