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鑄造性能 | 外文名 | castability |
---|---|---|---|
意????思 | 合金的鑄造性能 | 凝固方式 | 逐層凝固、中間凝固、糊狀凝固 |
主要因素 | 合金的流動性等 | 應????用 | 冶金 |
液體金屬材料充滿鑄型型腔,獲得輪廓清晰、形狀完整的優(yōu)質鑄件的能力,稱為液體合金的流動性。流動性主要受化學成分、澆注溫度以及鑄型等因素影響,流動性好的材料容易充滿型腔,從而獲得外形完整、尺寸精確和輪廓清晰的鑄件。
金屬的流動性可用螺旋線長度來測定,圖2為螺旋形試樣。將金屬液澆注入螺旋形鑄型中,在相 同的鑄造條件下,獲得的螺旋線越長,表明金屬液的流動性越好。
影響流動性的因素主要是合金的種類與化學成分以及澆注工藝條件。
1、合金的種類與化學成分
不同種類的合金具有不同的流動性,根據(jù)流動性試驗測得的螺旋線長度可知,常用鑄造合金中,灰鑄鐵的流動性較好,硅黃銅、鋁硅合金次之,而鑄鋼的流動性較差。
同類合金中,化學成分不同,合金的結晶特點不同,其流動性也不一樣。一般合金的結晶是在一個溫度區(qū)問內完成,結晶時先形成的初晶會阻礙金屬液的流動;而共晶合金是在恒溫下結晶,無初品形成,對金屬液的阻力較小,另外共晶合金的熔點低,在同樣的澆注溫度下,共晶合金結晶前有足夠的時間充滿鑄型的型腔,所以共晶合金的鑄造性能優(yōu)良。合金的成分越遠離共晶點,結晶溫度范圍越寬,其流動性越差。因此在滿足使用性能的前提下,鑄造合金應盡量選用共晶合金或接近共品成分的合金。
2、澆注工藝條件
提高澆注溫度可改善金屬的流動性。澆注溫度越高,金屬保持液態(tài)的時間越長,其黏度也越小,所以流動性也就越好。因此適當提高澆注溫度是改善流動性的工藝措施之一。另外鑄型材料的導熱性、鑄型內腔的形狀和尺寸等因素劃’流動性也有影響。
液態(tài)材料凝固后,鑄錠或鑄件化學成分和組織的不均勻現(xiàn)象稱為偏析。鑄件的偏析可分為晶內偏析、區(qū)域偏析和比重偏析三類。
1、晶內偏析(又稱枝晶偏析)是指晶粒內各部分化學成分不均勻的現(xiàn)象。這種偏析出現(xiàn)在具有一定凝固溫度范圍的合金鑄件中。為防止和減少晶內偏析的產生,在生產中常采取緩慢冷卻或孕育處理的方法。
2、區(qū)域偏析是指鑄件截面的整體上化學成分和組織的不均勻。避免區(qū)域偏析的發(fā)生,主要應該采取預防措施,如控制澆注溫度不要太高,采取快速冷卻使偏析來不及發(fā)生,或采取工藝措施造成鑄件斷面較低的溫度梯度,使表層和中心部分接近同時凝固。
3、比重偏析是指鑄件上、下部分化學成分不均勻的現(xiàn)象。為防止比重偏析,在澆注時應充分攪拌金屬液或加速合金液的冷卻,使液相和固相來不及分離,凝固即告結束。偏析過大會使鑄件各部分的力學性能有很大的差異,降低鑄件的質量。 2100433B
工藝性能是指金屬材料對不同加工方法的適應能力,包括鑄造性能、壓力加工性能、焊接性能、切削加工性能和熱處理性能等,是設計零件、選擇材料和編制零件加工工藝流程的重要依據(jù)之一,對保證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有著重大的作用。
金屬材料鑄造成形獲得優(yōu)良鑄件的能力稱為鑄造性能。衡量鑄造性能的主要指標有流動性、收縮性和偏析傾向,幾種金屬材料的鑄造性能比較見圖1:
鑄造行業(yè)誕生了一種新型的鑄造工藝——V法鑄造。V法鑄造即真空密封造型,原理是利用塑料薄膜密封砂箱,采用真空泵抽出型內空氣,在鑄型內外形成壓力差,使干砂緊實,以形成所需型腔。V法鑄造區(qū)別于傳統(tǒng)砂鑄最大的...
1、制造帶有抽氣箱和抽氣孔型板;2、將烘烤呈塑性狀態(tài)的塑料薄膜覆蓋在型板上加熱,溫度一般在80℃-120℃之間、同時,真空泵抽氣使薄膜密貼 在型板上成型;3、將帶有過濾抽氣管的砂箱放在已覆好塑料薄膜的...
配料就是普通的鑄鐵就可以,沒必要太好設計圖紙尺寸給鑄造廠或者鑄件廠,他們自己做模型。很快就能出來,根據(jù)重量收你的費用,也可能按件收取很簡單
鑄造合金從液態(tài)凝同和冷卻至室溫過程中,其體積和尺寸減少的現(xiàn)象稱為收縮性。包括液態(tài)收縮、凝固收縮、固態(tài)收縮三個階段。液態(tài)收縮是金屬液由于溫度的降低而發(fā)生的體積縮減。凝固收縮是金屬液凝固(液態(tài)轉變?yōu)橥瑧B(tài))階段的體積縮減。液態(tài)收縮和凝固收縮表現(xiàn)為合金體積的縮減,通常稱為“體收縮”。固態(tài)收縮是金屬在固態(tài)下由于溫度的降低而發(fā)生的體積縮減,固態(tài)收縮雖然也導致體積的縮減,但通常用鑄件的尺寸縮減量來表示,故稱為“線收縮”。
鑄件收縮不僅影響尺寸,還會使鑄件產生縮孔、疏松、內應力、變形和開裂等缺陷,故鑄造用材料的收縮率越小越好。收縮直接影響鑄件的質量。液態(tài)收縮和凝固收縮若得不到補足,會使鑄件產生縮孔和縮松缺陷,固態(tài)收縮若受到阻礙會產生鑄造內應力,導致鑄件變形開裂。
1、縮孔和縮松
縮孔是由于金屬的液態(tài)收縮和凝固收縮部分得不到補足時,在鑄件的最后凝固處出現(xiàn)的較大的集中孔洞。縮松是分散在鑄件內的細小的縮孔??s孔和縮松都能使鑄件的力學性能下降,縮松還能使鑄件在氣密性試驗和水壓試驗時出現(xiàn)滲漏現(xiàn)象。生產中可通過在鑄件的厚壁處設置冒口的工藝措施,使縮孔轉移至最后凝固的冒口處,從而獲得完整的鑄件。冒口是多余部分,切除后便獲得完整、致密的鑄件;也可以通過合理地設計鑄件結構,避免鑄件局部金屬積聚,來預防縮孔的產生。
2、變形與開裂
鑄件在凝固后繼續(xù)冷卻過程中,若固態(tài)收縮受到阻礙就會產生鑄造內應力,當內應力達到一定數(shù)值時,鑄件便產生變形甚至開裂。鑄造內應力主要包括收縮時的機械應力和熱應力兩種,機械應力是由鑄型、型芯等外力的阻礙收縮引起的內應力;熱應力是鑄件在冷卻和凝固過程中,由于不同部位的不均衡收縮引起的內應力。
生產中為減小鑄造內應力,經常從改進鑄件結構和優(yōu)化鑄造工藝入手,如鑄件的壁厚應均勻,或合理地設置冷鐵等工藝措施,使鑄件各部位冷卻均勻,同時凝固,從而減小熱應力;鑄件的結構盡量簡單、對稱,這樣可減小金屬的收縮受阻,從而減小機械應力。
影響收縮率的因素分內部和外部條件。
(1)合金的種類和成分
合金的種類和成分不同,其收縮率不同,鐵碳合金中灰鑄鐵的收縮率小,鑄鋼的收縮率大。圖3為常用鑄造合金的線收縮率。
(2)工藝條件
金屬的澆注溫度對收縮率有影響,澆注溫度越高,液態(tài)收縮越大。鑄件結構和鑄型材料對收縮也有影響,型腔形狀越復雜、鑄型材料的退讓性越差,對收縮的阻礙越大。當鑄件結構設計不合理,鑄型材料的退讓性不良時,鑄件會因收縮受阻而產生鑄造應力,容易產生裂紋。
格式:pdf
大?。?span id="j17gx1p" class="single-tag-height">1.1MB
頁數(shù): 4頁
評分: 4.8
鑄造涂料性能與應用 作者: 鄧剛, 朱能山 作者單位: 鄧剛(濟南圣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50204) , 朱能山(山東省機械設計研究院,250031) 刊名: 造型材料 英文刊名: MOLDING MATERIALS 年,卷(期): 2004,28(1) 被引用次數(shù): 1次 本文讀者也讀過(10條) 1. 徐慶柏 .劉蘭俊 鑄造涂料的選擇與使用 [期刊論文]- 造型材料 2004,28(2) 2. 孫峰 鑄造涂料對鑄件表面質量的影響 [期刊論文]- 職業(yè)2009(30) 3. 武文霞 . WU Wen-xia實型鑄造涂料 [期刊論文]- 鑄造工程 2008,32(1) 4. 羅吉榮 .黃乃瑜 鑄造涂料的發(fā)展趨勢與若干建議 [會議論文]-1998 5. 丁紹松 .孫揚善 .白晶 .薛烽 Ca對AE41合金的顯微組織和力學性能的影響 [期刊論文]- 江蘇冶金 2003,31(1) 6.
格式:pdf
大?。?span id="nfnu7ad" class="single-tag-height">1.1MB
頁數(shù): 22頁
評分: 4.4
鑄造合金及其熔煉特種性能鑄鐵
合金在鑄造生產中,所呈現(xiàn)的工藝性能稱為鑄造性能。它是保證鑄件質量的重要因素。合金的鑄造性能主要有流動性、收縮性、偏析傾向等。
1.流動性熔融金屬的流動能力稱為流動性。流動性好的金屬液,充填鑄型能力強,易于獲得外形完整、尺寸準確、輪廓清晰或壁薄而復雜的鑄件。
影響金屬流動性的因素很多,如澆注溫度高,可使金屬在液態(tài)下保持較長的時間,但過高的澆注溫度反而會導致金屬總收縮量增加和吸收氣體過多,造成縮孔和氣孔等缺陷。總之,澆注溫度不宜過高和過低。合金成分對流動性也有較大影響,如共晶合金的熔點低,流動性好。
2.收縮性 金屬在冷卻時體積縮小的性能稱為收縮性。金屬的收縮可分為液態(tài)收縮、凝固收縮和固態(tài)收縮三部分。其中,液態(tài)收縮是在高溫狀態(tài)產生的,只造成鑄型冒口部分金屬液面的降低;凝固收縮會造成縮松、縮孔等現(xiàn)象;固態(tài)收縮受到阻礙時,則產生鑄造內應力。為防止縮松或縮孔,應擴大內澆道,利用澆道直接補縮,或在壁厚處設置冒口,由冒口中的金屬液補充壁厚處的凝固收縮。
3.偏析傾向 金屬或合金在凝固過程中形成的化學成分不均勻現(xiàn)象稱為偏析。它與合金的液相線和固相線溫度間隔有關,凝固溫度區(qū)間越大,則偏析越顯著。另外,灰鑄鐵中含硫、磷和碳量較高時,容易產生偏析。澆注溫度高和冷卻速度慢也能造成偏析。鑄件偏析不太嚴重時,可以通過退火處理來消除偏析現(xiàn)象。
中國幾種典型鑄造鋁合金的主要成分和性能
合金系 | 牌號 | 主要元素/% | 鑄造 方法① |
狀 態(tài)② |
力學性能(最小值) | ||||||||
Si | Cu | Mg | Zn | Mn | 其他 | Al | σb /MPa |
δ /% |
HB /MPa |
||||
鋁-硅 | ZL101 | 6.5~7.5 | - | 0.25~0.45 | - | - | - | 余量 | SB,RB, KB |
T6 | 222 | 1 | 700 |
ZL102 | 10.0~13.0 | - | - | - | - | Ti 0.08~0.20 |
余量 | SB,RB KB |
T6 | 271 | 1 | 900 | |
ZL108 | 11.0~13.0 | 1.0~2.0 | 0.4~1.0 | - | 0. 3~0. 9 | 余量 | J | T6 | 251 | - | 990 | ||
鋁-銅 | ZL201 | - | 4.5~5.3 | - | - | 0.6~1.0 | Ti 0.15~0.25 |
余量 | S,j R,K |
T5 | 330 | 4 | 900 |
ZL207 | 1.6~2.0 | 3.0~3.4 | 0. 15~0. 25 | - | 0.9~1.2 | Ni0.25 Zr0.20 |
余量 | S | T1 | 153 | - | 750 | |
鋁-鎂 | ZL301 | - | - | 9.5~11.0 | - | - | - | 余量 | S,j R |
T4 | 280 | 9 | 600 |
ZL303 | 0.8~1.3 | - | 4.5~5.5 | - | 0.1~0.4 | - | 余量 | S,j R,K |
F | 143 | 1 | 550 | |
鋁-鋅 | ZL401 | 6.0~8.0 | - | 0.1~0.3 | 9.0~13.0 | - | - | 余量 | S,R K |
T1 | 192 | 2 | 800 |
①鑄造方法中:S—沙模鑄造;j—金屬模鑄造;R—熔模鑄造;K—殼型鑄造;B—變質處理;
②合金狀態(tài)中:F—鑄態(tài);T1—自然時效;T4—固溶處理加自然時效;T5—固溶處理加不完全人工時效;T6—固溶處理加完全人工時效。
銅與鋅以外的元素所組成的合金統(tǒng)稱青銅。其中,銅和錫的合金是最普通的青銅,稱錫青銅。錫青銅的線收縮率低,不易產生縮孔,但容易產生顯微縮松。錫青銅中加入鋅、鉛等元素,可以提高鑄件的致密性和耐磨性,并節(jié)省錫用量,加入磷以便脫氧。其耐磨性和耐蝕性優(yōu)于黃銅,但易產生顯微縮松,故適用于致密性要求不高的耐磨、耐蝕件。除錫青銅外,鋁青銅有著優(yōu)良的力學性能和耐磨、耐蝕性,但鑄造性較差,故僅用于重要的耐磨、耐蝕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