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ǎn)湖北、江蘇、河南、四川、廣西、山東、廣東、浙江、河北、山西等地。中國各地有栽培。
生于山地路旁、林邊荒地,或栽培于村舍旁。
紫蘇梗形態(tài)特征
老蘇梗:呈方柱形,有槽。長0.3~1米,中部直徑約0.7~1.3厘米。表面紫棕色或淡棕色。具縱溝及順紋,上有稀疏的柔毛。分枝對生,或已除去。上部分枝常殘留花萼或果實。質硬體輕,斷面黃白色,中心有白色疏松的髓,或中空。嫩蘇梗:色淡或青綠色,質松,髓部較大。以老而粗壯、外皮紫棕色、分枝少、香氣濃者為佳。
1.用于感冒風寒,發(fā)熱惡寒,頭痛鼻塞,兼見咳嗽或胸悶不舒者。 2.解表散寒,行氣和胃。用于風寒感冒、咳嗽嘔惡、妊娠嘔吐、魚蟹中毒. 3.用于脾胃氣滯,胸悶,嘔吐之證。本品具行氣寬中,和胃止嘔功效。偏寒...
紫蘇梗的功效 理氣,舒郁,止痛,安胎。治氣郁,食滯,胸膈痞悶,脘腹疼痛,胎氣不和。 ?、佟侗静輬D經(jīng)》:"宣通風毒。" ?、凇侗静菝审堋罚?quot;下諸氣略緩,體稍虛者用...
為中國原產(chǎn)樹種,東北地區(qū)的長白山、小興安嶺等地的垂直分布可達海拔1100米以上。在世界范圍內繞北極緯度而均勻分布。分布于中國東北、山東、河北、山西等省區(qū);朝鮮、俄羅斯遠東地區(qū)也有。
格式:pdf
大?。?span id="6ibulig" class="single-tag-height">7KB
頁數(shù): 2頁
評分: 4.6
世界大理石礦產(chǎn)資源特點及其地理分布網(wǎng) 一、大理石礦產(chǎn)資源狀況 世界大理石礦產(chǎn)資源十分豐富, 僅局部地區(qū)或品種上存在資源不足。 世界主要大理石生產(chǎn)國有意大利、 中國、西班牙、葡萄牙、希臘、土耳其、菲律賓、法國、巴西、美國、印度、奧地利、俄羅斯和日本等。 意大利大理石資源豐富、質地優(yōu)良、分布廣泛,開采歷史悠久,開采加工技術先進,是世界上最有實力的 大理石資源國和生產(chǎn)國,出口量約占國際市場總貿易量的一半,其“卡臘白”大理石為世界著稱的優(yōu)良大 理石品種。 中國大理石資源豐富,花色品種繁多。截至 1996年底,大理石產(chǎn)地共 165 處,保有儲量 10.84 億 m3, 其中 A+B+C級儲量 4.22 億 m3。 過去,中國對大理石資源長期未作為獨立礦產(chǎn)予以重視, 地勘工作基礎較弱,近 10幾年來隨著市場需 求的增長和地勘工作的展開,儲量增長很快,但尚有大量資源未經(jīng)地勘工作,無探明儲量;且一些未經(jīng)勘
格式:pdf
大小:7KB
頁數(shù): 4頁
評分: 4.4
有清一代,福建茶葉種植遍及各府縣,成為各縣市的主要物產(chǎn)和主要經(jīng)濟支柱。清人卞寶第《閩嶠輛軒錄》一書對福建各地的物產(chǎn)有詳細的記載,其中所列舉的產(chǎn)茶縣就有:霞浦縣、福鼎縣、寧德縣、安溪縣、大田縣、南平縣、沙縣、永安縣、建安縣、甌寧縣、建陽縣、崇安縣、政和縣、松溪縣、邵武縣、光澤縣、泰寧縣及建寧縣等。
一年生、直立草本。莖高0.3-2米,綠色或紫色,鈍四棱形,具四槽,密被長柔毛。葉闊卵形或圓形,長7-13厘米,寬4.5-10厘米,先端短尖或突尖,基部圓形或闊楔形,邊緣在基部以上有粗鋸齒,膜質或草質,兩面綠色或紫色,或僅下面紫色,上面被疏柔毛,下面被貼生柔毛,側脈7-8對,位于下部者稍靠近,斜上升,與中脈在上面微突起下面明顯突起,色稍淡;葉柄長3-5厘米,背腹扁平,密被長柔毛。輪傘花序2花,組成長1.5-15厘米、密被長柔毛、偏向一側的頂生及腋生總狀花序;苞片寬卵圓形或近圓形,長寬約4毫米,先端具短尖,外被紅褐色腺點,無毛,邊緣膜質;花梗長1.5毫米,密被柔毛。花萼鐘形,10脈,長約3毫米,直伸,下部被長柔毛,夾有黃色腺點,內面喉部有疏柔毛環(huán),結果時增大,長至1.1厘米,平伸或下垂,基部一邊腫脹,萼檐二唇形,上唇寬大,3齒,中齒較小,下唇比上唇稍長,2齒,齒披針形?;ü诎咨磷霞t色,長3-4毫米,外面略被微柔毛,內面在下唇片基部略被微柔毛,冠筒短,長2-2.5毫米,喉部斜鐘形,冠檐近二唇形,上唇微缺,下唇3裂,中裂片較大,側裂片與上唇相近似。雄蕊4,幾不伸出,前對稍長,離生,插生喉部,花絲扁平,花藥2室,室平行,其后略叉開或極叉開?;ㄖ榷讼嗟?淺裂。花盤前方呈指狀膨大。小堅果近球形,灰褐色,直徑約1.5毫米,具網(wǎng)紋。花期8-11月,果期8-12月。
全國各地廣泛栽培。不丹,印度,中南半島,南至印度尼西亞(爪哇),東至日本,朝鮮也有。模式標本采自日本。
本植物在我國栽培極廣,供藥用和香料用。入藥部分以莖葉及子實為主,葉為發(fā)汗、鎮(zhèn)咳、芳香性健胃利尿劑,有鎮(zhèn)痛、鎮(zhèn)靜、解毒作用,治感冒,因魚蟹中毒之腹痛嘔吐者有卓效;梗有平氣安胎之功;子能鎮(zhèn)咳、祛痰、平喘、發(fā)散精神之沉悶。葉又供食用,和肉類煮熟可增加后者的香味。種子榨出的油,名蘇子油,供食用,又有防腐作用,供工業(yè)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