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轉使用材料審計是對施工中使用的架設工具、鋼模、鋼軌、枕木、配重等工具性材料的審計。
其主要內容:(1)出入庫是否合規(guī),賬實是否相符,有無以白條抵庫和賬外周轉材料問題;(2)報廢周轉材料的審批手續(xù)是否完備,有無隱瞞丟失、毀損等情況;(3)攤銷方法、攤銷率的確定、攤銷額的計算是否正確、合理、有無多攤、少攤和不攤的情況;(4)計入工程成本的實際攤銷額是否用周轉材料的租賃收入代替,年終決算時是否作了調整,有無大量沖回攤銷額的情況。 2100433B
格式:pdf
大?。?span id="7ps2juq" class="single-tag-height">17KB
頁數(shù): 2頁
評分: 4.7
工、料、機: 材料費系指施工過程中耗用的構成工程實體的原材料、輔助材料、構(配)件、零件、半成 品、成品的用量和周轉材料的攤銷量,按工程所在地的材料預算價格計算的費用。 周轉性材料是離工過程中能夠多次周轉使用, 并能逐漸轉移其價值的材料。 建筑企業(yè)常用的 周轉性材料有模板、鋼拱架、輕型鋼軌、焊管、腳手架、跳板以及鋼、木支撐等。 周轉性材料 (1)定義 周轉性材料是指在工程施工過程中, 能多次使用, 反復周轉的工具性材料、 配件和用具 等,如擋土板、模板和腳手架等。 2)周轉性材料攤銷計算 下面以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結構木模板為例,說明其攤銷量計算的方法。 這類材料在施工中每次使用都有損耗, 不是一次消耗完, 而是在多次周轉使用中, 經過 修補逐漸消耗的。周轉性材料在材料消耗定額中,往往以攤銷量表示。 ①確定一次使用量 一次使用量是指完成定額計量單位產品的生產,在不重復使用的前提下的一次用量。 可
格式:pdf
大?。?span id="z7vjy2r" class="single-tag-height">17KB
頁數(shù): 未知
評分: 4.3
[案例介紹]某建筑周轉材料租賃公司是國有控股的子公司,從事建筑周轉材料采購、租賃和管理等業(yè)務。公司股本主要是由國有股和職工股構成。根據(jù)企業(yè)內部審計工作規(guī)定,該公司具備成為主要審計對象的條件,是領導關注、職工關心的重要事項,因此,董事會確定每個年度對該公司進行經濟效益審計。
周轉材料審計是指對施工企業(yè)使用的周轉材料的領用、計價、攤銷、報廢計算的準確性、合理性進行的審計。審計的方法主要有逆查法、抽查法、核對法以及盤存法等。審計的資料主要是周轉材料明細帳等。審計的主要內容:(1)周轉材料領用制度的健全性,入帳的及時性;(2)計帳方法的適用性;(3)周轉材料攤銷方法的合理性,報廢手續(xù)的健全性等。 2100433B
周轉性材料消耗一般與下列四個因素有關:
1、第一次制造時的材料消耗(一次使用量);
2、每周轉使用一次材料的損耗(第二次使用時需要補充);
3、周轉使用次數(shù);
4、周轉材料的最終回收及回收折價。
計算公式:
一次使用量=凈用量×(1 操作損耗率)
周轉使用量=一次使用量×[(1 (周轉次數(shù)-1)×補損率]/周轉次數(shù)
回收量=一次使用量×(1-補損率)/周轉次數(shù)
攤銷量=周轉使用量-回收量×回收折價率
周轉材料具有以下特征:
(一)周轉材料與低值易耗品相類似
周轉材料與低值易耗品一樣,在施工過程中起著勞動手段的作用,能多次使用而逐漸轉移其價值。這些都與低值易耗品相類似。
(二)具有材料的通用性
周轉材料一般都要安裝后才能發(fā)揮其使用價值,未安裝時形同材料,為避免混淆,一般應設專庫保管。 此外,周轉材料種類繁多,用量較大,價值較低,使用期短,收發(fā)頻繁,易于損耗,經常需要補充和更換,因此將其列入流動資產進行管理。
基于周轉材料的上述特征,在周轉材料的管理與核算上,同用低值易耗品一樣,應采用固定資產和材料的管理與核算相結合方法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