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果毛茛,多年生草本植物。生于海拔800米左右的河灘陰濕草地。分布于中國新疆以及西伯利亞地區(qū)。
中文名稱 | 扁果毛茛 | 拉丁學名 | Ranunculus regelianus Ovcz. |
---|---|---|---|
界 | 植物界 | 門 | 被子植物門(Magnoliophyta) |
綱 | 雙子葉植物綱(Magnoliopsida) | 亞綱 | 木蘭亞綱(Magnoliidae) |
目 | 毛莨目(Ranunculales) | 科 | 毛茛科(Ranunculaceae) |
亞科 | 毛茛亞科Ranunculoideae Hutch. | 族 | 毛茛族(Ranunculeae DC.) |
屬 | 毛莨屬(Ranunculus) | 種 | 扁果毛茛 |
分布區(qū)域 | 在中國產(chǎn)新疆、前蘇聯(lián)中亞地區(qū) | 亞族 | 毛茛亞族(Ranunculinae) |
生長于海拔800米左右的河灘陰濕草地。
扁果毛茛本種瘦果極扁,寬大,須根增厚,基生葉多回細裂,顯為本屬中較進化的類群,近緣種為寬翅毛茛,其區(qū)別為花較大,瘦果喙較長以及莖與葉柄被開展的疣基柔毛。
一般的花朵顏色為黃色。
扁果毛茛形態(tài)特征
扁果毛茛(Ranunculus regelianus Ovcz. in Bull. Soc. Nat. Mosc . 44 : 267 . 1935 ; Fl . URSS . 7 : 506 . t . 33 , f . 1 . 1937; Фл. Каэахст. 4: 120, Таб. 14, Рис. 4. 1961. ),多年生草本植物。須根稍粗厚,多數(shù)簇生。莖直立,高15-25厘米,單一或上部有1-2分枝,生開展的疣基白柔毛?;~多數(shù);葉片長圓形至寬卵形,長3-6厘米,寬2-4厘米,為羽狀復葉,小葉有向上漸短生柔毛的小葉柄,小葉片3全裂,裂片再3一5深裂,末回裂片長圓形至線形,寬1-2毫米,全緣或有齒,頂端稍尖,兩面疏生長柔毛;葉柄長3-5厘米,有開展的疣基長柔毛,基部擴大成鞘,老后撕裂成褐色纖維圍繞著莖基。莖生葉1或2枚,位于莖的中部以上,葉片3深裂,裂片線形,長約1厘米,寬0.5-1.5毫米,全緣,生柔毛,近無柄。
花序特征
扁果毛茛,花單生莖頂或分枝頂端,直徑2.2-3厘米;花梗長3-6厘米,密生柔毛;萼片橢圓形,長約7毫米,外面生長柔毛,邊緣寬膜質(zhì);花瓣5,倒卵形,長10-15毫米,寬約10毫米,有多數(shù)細脈紋基部有長約1毫米的窄爪,蜜槽鱗片呈橢圓形,長約1.5毫米,位于爪的上端;花藥長約1.5毫米,花絲細長;花托短棒狀無毛。聚合果長圓形;瘦果極扁平,很薄,長約5毫米,邊緣有寬達1毫米的寬翼,無毛,喙稍長,頂端彎卷成鉤狀,長約0.5毫米?;ü?月至7月。
揚子毛茛。別稱:辣子草、地胡椒。小毛莨,別稱:貓爪草。主要特征是:塊根呈紡錘形,簇生根集成“貓爪狀”而形小。而混淆品肉根毛茛則為圓柱形肉質(zhì)須根,簇生根不呈“貓爪狀”且長大,可資區(qū)別。附圖,百度可查。
繁殖方法 花毛茛的繁殖方式主要包括球根分株繁殖、繁殖及組織培養(yǎng)繁殖。 球根分株繁殖具有生育周期短、開花早、株型大、開花多及栽培較容易等特點,但是其分株繁殖系數(shù)低,繁殖速度慢,遠遠滿足不了規(guī)?;a(chǎn)的...
冬季宜放背風向陽處或塑料棚中,可安全越冬,對生長也更有利。春季回暖后,進入旺盛生長階段,這時要加強肥水管理,3月可陸續(xù)開花直至5月。 花毛茛地栽盆栽均宜。栽植時要施入充足的基肥。盆栽可用園土2份...
扁果毛茛在中國分布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前蘇聯(lián)中亞地區(qū)也有分布。
格式:pdf
大小:83KB
頁數(shù): 未知
評分: 4.4
在扁桃幼樹上進行了生長調(diào)節(jié)劑-PP333(多效唑)單因子濃度對比試驗。試驗結(jié)果表明,在扁桃幼旺樹上施用1200ppm的PP333(多效唑)溶液,利用PP333(多效唑)對果樹的化學調(diào)控作用,促進扁桃幼樹花芽形成、提早開花結(jié)果,達到早期豐產(chǎn)的目的。
格式:pdf
大?。?span id="6hff5ec" class="single-tag-height">83KB
頁數(shù): 1頁
評分: 4.6
廣西以“優(yōu)果工程”打造水果強省
毛茛科 RANUNCULACEAE
刺果毛茛組 Sect. Echinella DC.
刺果毛茛 Ranunculus muricatus L.
英文名: Ranunculus muricatus L.
草害分類:毛茛科科名:毛茛科 Ranunculaceae
危害對象:麥類、白菜(青菜)、胡蘿卜、烏塌菜、葉芥菜、青花菜、冬瓜、番茄、豌豆、大蒜、菠菜、芋、茭白、竹筍、草莓、蓮藕、生菜、薄荷、節(jié)瓜、西瓜番杏、茴香、萵筍、落葵、芹菜、茼蒿、蕹菜、莧菜、芫荽、香芹、甘薯、菊芋、馬鈴薯、辣椒、茄子、佛手瓜、瓠子、黃瓜、苦瓜、南瓜、絲瓜、甜瓜、西葫蘆、玉盤瓜、葛、姜、蘿卜、山藥、甘藍、花椰菜、芥藍、紫甘藍枸杞、黃花菜、蘆薈、香椿、豇豆苗、菜用玉米、扁豆、菜豆、蠶豆、菜用大豆、豇豆、蔥、韭菜、大白菜、莖芥菜、薺菜、洋蔥、蘋果、桃、獼猴桃、山核桃、葡萄、梨。
一年生草本。須根扭轉(zhuǎn)伸長。莖高10-30厘米,自基部多分枝,傾斜上升,近無毛?;~和莖生葉均有長柄;葉片近圓形,長及寬為2-5厘米,頂端鈍,基部截形或稍心形,3中裂至3深裂,裂片寬卵狀楔形,邊緣有缺刻狀淺裂或粗齒,通常無毛;葉柄長2-6厘米,無毛或邊緣疏生柔毛,基部有膜質(zhì)寬鞘。上部葉較小,葉柄較短?;ǘ?,直徑1-2厘米;花梗與葉對生,散生柔毛;萼片長橢圓形,長5-6毫米,帶膜質(zhì),或有柔毛;花瓣5,狹倒卵形,長5-10毫米,頂端圓,基部狹窄成爪,蜜槽上有小鱗片;花藥長圓形,長約2毫米;花托疏生柔毛。聚合果球形,直徑達1.5厘米;瘦果扁平,橢圓形,長約5毫米,寬約3毫米,為厚的5倍以上,周圍有寬約0.4毫米的棱翼,兩面各生有一圈約10多枚刺,刺直伸或鉤曲,有疣基,喙基部寬厚,頂端稍彎,長達2毫米?;ü?月至6月。
本種為一年生草本,瘦果寬扁,兩面有一圈具疣基的彎刺,顯與其它種和田野毛茛有別。
冬季一年生雜草。上海地區(qū)從9月上旬開始發(fā)生,10~11月達發(fā)生高峰,次年3~4月開花,4~5月開花結(jié)果,6月枯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