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沉降觀測 | 外文名 | Settlement observation |
---|---|---|---|
方????法 | 觀測方法 | 目????的 | 保證建筑安全 |
隨著工業(yè)與民用建筑業(yè)的發(fā)展,各種復雜而大型的工程建筑物日益增多,工程建筑物的興建,改變了地面原有的狀態(tài),并且對于建筑物的地基施加了一定的壓力,這就必然會引起地基及周圍地層的變形。為了保證建(構)筑物的正常使用壽命和建(構)筑物的安全性,并為以后的勘察設計施工提供可靠的資料及相應的沉降參數(shù),建(構)筑物沉降觀測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愈加明顯?,F(xiàn)行規(guī)范也規(guī)定,高層建筑物、高聳構筑物、重要古建筑物及連續(xù)生產(chǎn)設施基礎、動力設備基礎、滑坡監(jiān)測等均要進行沉降觀測。特別在高層建筑物施工過程中,應用沉降觀測加強過程監(jiān)控,指導合理的施工工序,預防在施工過程中出現(xiàn)不均勻沉降,及時反饋信息,為勘察設計施工部門提供詳盡的一手資料,避免因沉降原因造成建筑物主體結構的破壞或產(chǎn)生影響結構使用功能的裂縫,造成巨大的經(jīng)濟損失。
水準基點的設置:基點設置以保證其穩(wěn)定可靠為原則,宜設置在基巖上,或設置在壓縮性較低的土層上。水準基點的位置,宜靠近觀測對象,但必須在建筑物所產(chǎn)生的壓力影響范圍外。
觀測點的設置:觀測點的布置,應能全面反映建筑的變形并結合地質情況確定,數(shù)量不宜少于6個點。
測量宜采用精密水平儀及銦鋼水準尺,對第一觀測對象宜固定測量工具和固定測時人員,觀測前應嚴格校驗儀器。
測量精度宜采用Ⅱ級水準測量,視線長度宜為20~30m,視線高度不宜低于0.3m。
觀測時應登記氣象資料,觀測次數(shù)和時間應根據(jù)具體建筑確定。在基坑較深時,可考慮開挖后的回彈觀測。
沉降觀測資料應及時整理和妥善保存,作為該工程技術檔案的一部分。
(1)根據(jù)水準點測量得出的每個觀測點和其逐次沉降量(沉降觀測成果表)。
(2)根據(jù)建筑物和構筑物的平面圖繪制的觀測點的位置圖,根據(jù)沉降觀測結果繪制的沉降量、地基荷載與延續(xù)時間三者的關系曲線圖(要求每一觀測點均應繪制曲線圖)。
(3)計算出建筑物和構筑物的平均沉降量、相對彎曲和相對傾斜值。
(4)水準點的平面布置圖和構造圖, 測量沉降的全部原始資料。
(5)根據(jù)上述內容編寫的沉降觀測分析報告(其中應附有工程地質和工程設計的簡要說明)。
根據(jù)建筑物的特性和建設、設計單位的要求選擇沉降觀測精度的等級。在沒有特別要求的情況下,在一般性的高層建構筑物施工過程中,采用二等水準測量的觀測方法就能滿足沉降觀測的要求。各項觀測指標要求如下:
第一,往返較差、附和或環(huán)線閉合差:
第二,前后視距≤30m;
第三,前后視距差≤1.0m;
第四,前后視距累積差≤3.0m;
第五,沉降觀測點相對于后視點的高差容差≤1.0mm。
沉降觀測?示意圖內容
沉降觀測示意圖內容為:工程名稱、沉降觀測點及水準基準點平面布置示意圖、沉降觀測點標志示意圖等。
1)水準基點的設置
沉降觀測水準基點(或稱水準點)在一般情況下,可以利用工程標高定位時使用的水準點作為沉降觀測水準基點。如水準點與觀測的距離過大,為保證觀測的精度,應在建筑物或構造物附近,另行埋設水準基點。
建筑物和構筑物沉降觀測的每一區(qū)域,必須有足夠數(shù)量的水準點,按《工程測量規(guī)范》(GB50026-93)規(guī)定并不得少于3個。水準點應考慮永久使用,埋設堅固(不應埋設在道路、倉庫、河岸、新填土、將建設或堆料的地方以及受震動影響的范圍內),與被觀測的建筑物和構筑物的間距為30~50m,水準點帽頭宜用銅或不銹鋼制成,如用普通鋼代替,應注意防銹。水準點埋設須在基坑開挖前15天完成。
水準基點可按實際要求,采用深埋式和淺埋式兩種,但每一觀測區(qū)域內,至少應設置一個深埋式水準點。
2)沉降觀測點標志
測定建筑物或構筑物下沉的觀測點,可根據(jù)建筑物的特點采用各種不同的類型。觀測點標志上部應為突出的半球形或有明顯的突出之處,觀測點標志本身應牢固。沉降觀測點應及時埋設,沉降觀測點標志應安設穩(wěn)定牢固,與柱身或墻保持一定距離,以保證能在標志上部垂直置尺。
3)沉降觀測點應有良好的通視條件
觀測點的布置,應按能全面查明建筑物和構筑物基礎沉降的要求,由設計單位根據(jù)地基的工程地質資料及建筑結構的特點確定。
磚墻承重的各觀測點,一般可沿墻的長度每隔8~12m設置一個,并應設置在建筑物上。當建筑物的寬度大于15m時,內墻也應在適當位置設觀測點。
框架式結構的建筑物,應在每一個樁基或部分樁基上安設觀測點。具有浮筏基礎或箱式基礎的高層建筑,觀測點應沿縱、橫軸和基礎(或接近基礎的結構部分)周邊設置。新建與原有建筑物的連接處兩邊,都應設置觀測點。煙囪、水塔、油罐及其他類似的構筑物的觀測點,應沿周邊對稱設置。
沉降觀測點具體布置位置,應由設計單位負責確定。對設計未作規(guī)定而按有關規(guī)定需作沉降觀測的建筑或構筑物,其沉降觀測點布置位置則由施工企業(yè)技術部門負責確定。
沉降觀測點平面布置圖的比例一般為1:100至1:500。所有觀測點應有編號,以便觀測記錄。
工作基點(以下簡稱基點)是沉降觀測的基準點,應根據(jù)工程的沉降施測方案和布網(wǎng)原則的要求建立,而沉降施測方案應根據(jù)工程的布局特點、現(xiàn)場的環(huán)境條件制訂。依據(jù)工作經(jīng)驗,一般高層建筑物周圍要布設三個基點,且與建筑物相距50m至100m間的范圍為宜?;c可利用已有的、穩(wěn)定性好的埋石點和墻腳水準點,也可以在該區(qū)域內基礎穩(wěn)定、修建時間長的建筑物上設置墻腳水準點。若區(qū)域內不具備上述條件,則可按相應要求,選在隱蔽性好且通視良好、確保安全的地方埋設基點。所布設的基點,在未確定其穩(wěn)定性前,嚴禁使用。因此,每次都要測定基點間的高差,以判定它們之間是否相對穩(wěn)定,并且基點要定期與遠離建筑物的高等級水準點聯(lián)測,以檢核其本身的穩(wěn)定性。
沉降觀測點應依據(jù)建筑物的形狀、結構、地質條件、樁形等因素綜合考慮,布設在最能敏感反映建筑物沉降變化的地點。一般布設在建筑物四角、差異沉降量大的位置、地質條件有明顯不同的區(qū)段以及沉降裂縫的兩側。埋設時注意觀測點與建筑物的聯(lián)結要牢靠,使得觀測點的變化能真正反映建筑物的變化情況。并根據(jù)建筑物的平面設計圖紙繪制沉降觀測點布點圖,以確定沉降觀測點的位置。在工作點與沉降觀測點之間要建立固定的觀測路線,并在架設儀器站點與轉點處做好標記樁,保證各次觀測均沿統(tǒng)一路線。
屬于下列情況之一應進行沉降觀測:
重要的工業(yè)與民用建筑物
20層以上的高層建筑物
造型復雜的14層以上的高層建筑物
對地基變形有特殊要求的建筑物
單樁承受荷載在400KN以上的建筑物
使用灌注樁基礎而設計與施工人員經(jīng)驗不擇的建筑物
因施工使用或科研要求進行沉降觀測的建筑物
沉降觀測的周期應能反映出建筑物的沉降變形規(guī)律,建(構)筑物的沉降觀測對時間有嚴格的限制條件,特別是首次觀測必須按時進行,否則沉降觀測得不到原始數(shù)據(jù),從而使整個觀測得不到完整的觀測結果。其他各階段的復測,根據(jù)工程進展情況必須定時進行,不得漏測或補測,只有這樣,才能得到準確的沉降情況或規(guī)律。一般認為建筑在砂類土層上的建筑物,其沉降在施工期間已大部分完成,而建筑在粘土類土層上的建筑物,其沉降在施工期間只是整個沉降量的一部分,因而,沉降周期是變化的。根據(jù)工作經(jīng)驗,在施工階段,觀測的頻率要大些,一般按3天、7天、15天確定觀測周期,或按層數(shù)、荷載的增加確定觀測周期,觀測周期具體應視施工過程中地基與加荷而定。如暫時停工時,在停工時和重新開工時均應各觀測一次,以便檢驗停工期間建筑物沉降變化情況,為重新開工后沉降觀測的方式、次數(shù)是否應調整作判斷依據(jù)。在竣工后,觀測的頻率可以少些,視地基土類型和沉降速度的大小而定,一般有一個月、兩個月、三個月、半年與一年等不同周期。沉降是否進入穩(wěn)定階段,應由沉降量與時間關系曲線判定。對重點觀測和科研項目工程,若最后三個周期觀測中每周期的沉降量不大于2倍的測量中誤差,可認為已進入穩(wěn)定階段。一般工程的沉降觀測,若沉降速度小于0.01~0.04mm/d,可認為進入穩(wěn)定階段,具體取值應根據(jù)各地區(qū)地基土的壓縮性確定。
根據(jù)編制的沉降施測方案及確定的觀測周期,首次觀測應在觀測點穩(wěn)固后及時進行。一般高層建筑物有一層或數(shù)層地下結構,首次觀測應自基礎開始,在基礎的縱橫軸線上(基礎局邊)按設計好的位置埋設沉降觀測點(臨時的),待臨時觀測點穩(wěn)固好,方可進行首次觀測。首次觀測的沉降觀測點高程值是以后各次觀測用以比較的基礎,其精度要求非常高,施測時一般用N2級精密水準儀,并且要求每個觀測點首次高程應在同期觀測兩次,比較觀測結果,若同一觀測點間的高差不超過±0.5mm時,我們即可認為首次觀測的數(shù)據(jù)是可靠的。隨著結構每升高一層,臨時觀測點移上一層并進行觀測,直到+0.00再按規(guī)定埋設永久觀測點(為便于觀測可將永久觀測點設于+500mm),然后每施工一層就復測一次,直至竣工。
在施工打樁、基坑開挖以及基礎完工后,上部不斷加層的階段進行沉降觀測時,必須記載每次觀測的施工進度、增加荷載量、倉庫進(出)貨噸位、建筑物傾斜裂縫等各種影響沉降變化和異常的情況。每周觀測后,應及時對觀測資料進行整理,計算出觀測點的沉降量、沉降差以及本周期平均沉降量和沉降速度。若出現(xiàn)變化量異常時,應立即通知委托方,為其采取防患措施提供依據(jù),同時適當增加觀測次數(shù)。
另者,不同周期的觀測應遵循“五定”原則。所謂“五定”,即通常所說的沉降觀測依據(jù)的基準點、基點和被觀測物上沉降觀測點,點位要穩(wěn)定;所用儀器、設備要穩(wěn)定;觀測人員要穩(wěn)定;觀測時的環(huán)境條件基本上要一致;觀測路線、鏡位、程序和方法要固定。以上措施在客觀上能保證盡量減少觀測誤差的主觀不確定性,使所測的結果具有統(tǒng)一的趨向性;能保證各次復測結果與首次觀測結果的可比性一致,使所觀測的沉降量更真實。
水準基點的設置:基點設置以保證其穩(wěn)定可靠為原則,宜設置在基巖上,或設置在壓縮性較低的土層上。水準基點的位置,宜靠近觀測對象,但必須在建筑物所產(chǎn)生的壓力影響范圍外。
觀測點的設置:觀測點的布置,應能全面反映建筑的變形并結合地質情況確定,數(shù)量不宜少于6個點。
測量宜采用精密水平儀及鋼水準尺,對第一觀測對象宜固定測量工具和固定測時人員,觀測前應嚴格校驗儀器。
測量精度宜采用Ⅱ級水準測量,視線長度宜為20~30m,視線高度不宜低于0.3m。
觀測時應登記氣象資料,觀測次數(shù)和時間應根據(jù)具體建筑確定。在基坑較深時,可考慮開挖后的回彈觀測。
沉降觀測記錄的內容為:工程名稱、不同觀測日期和不同工程狀態(tài)下根據(jù)水準點測量得出的每個觀測點高程與其逐步沉降量的記錄。
沉降觀測的儀器及方法
沉降觀測宜采用精密水準儀及銅水準尺進行,在缺乏上述儀器時,也可采用精密的工程水準儀(帶有符合水準器)和刻度精確的水準尺進行。觀察時應使用固定的測量工具,人員也宜固定。每次觀察均需采用環(huán)形閉合方法或往返閉合方法當場進行檢查。同一觀察點的兩次觀測差不得大于1mm,水準測量應采用閉合法進行。
采用二等水準測量應符合
采用三等水準測量應符合
沉降觀測的次數(shù)和時間
沉降觀測的次數(shù)和時間,應按設計要求,一般第一次觀測應在觀測點安設穩(wěn)固后及時進行。民用建筑每加高一層應觀測一次,工業(yè)建筑應在不同荷載階段分別進行觀測;施工單位在施工期內進行的沉降觀測,不得少于4次。建筑物和構筑物全部竣工后的觀測次數(shù),第一年4次,第二年2次,第三年后每年1次,至下沉穩(wěn)定(由沉降與時間的關系曲線判定)為止。觀測期限一般為:砂土地基2年,粘性土地基5年,軟土地基10年。當建筑物和構筑物突然發(fā)生大量沉降、不均勻沉降或嚴重的裂縫時,應立即進行逐日或幾天1次的連續(xù)觀測,同時應對裂縫進行觀測。
建筑物的裂縫觀測,應在裂縫上設置可靠的觀測標志(如石膏條等),觀測后應繪制詳圖,畫出裂縫的位置、形狀和尺寸,并注明日期和編號。必要時應對裂縫照相。裂縫寬度可用刻度放大鏡觀測。
工程狀態(tài)
對一般民用建筑以某層樓面(或標高)為狀態(tài)標志;對工業(yè)建筑以不同荷載階段為狀態(tài)標志。
每次沉降觀測,應檢查每一次觀測用相鄰觀測點間的沉降量及累計沉降量。如果沉降過大或沉降不均勻,應及時采取措施。
其他
觀測點編號一欄內各測點的編號應與沉降觀測示意圖中的編號一致。
沉降觀測示意圖內容為:工程名稱、沉降觀測點及水準基準點平面布置示意圖、沉降觀測點標志示意圖等。
水準基點的設置
沉降觀測水準基點(或稱水準點)在一般情況下,可以利用工程標高定位時使用的水準點作為沉降觀測水準基點。如水準點與觀測的距離過大,為保證觀測的精度,應在建筑物或構造物附近,另行埋設水準基點。
建筑物和構筑物沉降觀測的每一區(qū)域,必須有足夠數(shù)量的水準點,按《工程測量規(guī)范》(GB50026-2007)規(guī)定并不得少于3個。水準點應考慮永久使用,埋設堅固(不應埋設在道路、倉庫、河岸、新填土、將建設或堆料的地方以及受震動影響的范圍內),與被觀測的建筑物和構筑物的間距為30~50m,水準點帽頭宜用銅或不銹鋼制成,如用普通鋼代替,應注意防銹。水準點埋設須在基坑開挖前15天完成。
水準基點可按實際要求,采用深埋式和淺埋式兩種,但每一觀測區(qū)域內,至少應設置一個深埋式水準點。
沉降觀測點標志
測定建筑物或構筑物下沉的觀測點,可根據(jù)建筑物的特點采用各種不同的類型。沉降觀測標志的形式,目前使用的較多為:隱蔽螺栓式、L式、快速插入式等;觀測點標志上部有突出的半球形或有明顯的突出之處,觀測點標志本身應牢固。沉降觀測點應及時埋設,沉降觀測點標志應安設穩(wěn)定牢固,與柱身或墻保持一定距離,以保證能在標志上部垂直置尺;同時,沉降觀測標志埋設位置應視線開闊,沒有遮擋。
沉降觀測點應有良好的通視條件
觀測點的布置,應按能全面查明建筑物和構筑物基礎沉降的要求,由設計單位根據(jù)地基的工程地質資料及建筑結構的特點確定。
磚墻承重的各觀測點,一般可沿墻的長度每隔8~12m設置一個,并應設置在建筑物上。當建筑物的寬度大于15m時,內墻也應在適當位置設觀測點。
框架式結構的建筑物,應在每一個樁基或部分樁基上安設觀測點。具有浮筏基礎或箱式基礎的高層建筑,觀測點應沿縱、橫軸和基礎(或接近基礎的結構部分)周邊設置。新建與原有建筑物的連接處兩邊,都應設置觀測點。煙囪、水塔、油罐及其他類似的構筑物的觀測點,應沿周邊對稱設置。
沉降觀測點具體布置位置,應由設計單位負責確定。對設計未作規(guī)定而按有關規(guī)定需作沉降觀測的建筑或構筑物,其沉降觀測點布置位置則由施工企業(yè)技術部門負責確定。
沉降觀測點平面布置圖的比例一般為1:100至1:500。所有觀測點應有編號,以便觀測記錄。
工作基點和觀測點標志的布設
工作基點(以下簡稱基點)是沉降觀測的基準點,應根據(jù)工程的沉降施測方案和布網(wǎng)原則的要求建立,而沉降施測方案應根據(jù)工程的布局特點、現(xiàn)場的環(huán)境條件制訂。依據(jù)工作經(jīng)驗,一般高層建筑物周圍要布設三個基點,且與建筑物相距50m至100m間的范圍為宜?;c可利用已有的、穩(wěn)定性好的埋石點和墻腳水準點,也可以在該區(qū)域內基礎穩(wěn)定、修建時間長的建筑物上設置墻腳水準點。若區(qū)域內不具備上述條件,則可按相應要求,選在隱蔽性好且通視良好、確保安全的地方埋設基點。所布設的基點,在未確定其穩(wěn)定性前,嚴禁使用。因此,每次都要測定基點間的高差,以判定它們之間是否相對穩(wěn)定,并且基點要定期與遠離建筑物的高等級水準點聯(lián)測,以檢核其本身的穩(wěn)定性。
沉降觀測點應依據(jù)建筑物的形狀、結構、地質條件、樁形等因素綜合考慮,布設在最能敏感反映建筑物沉降變化的地點。一般布設在建筑物四角、差異沉降量大的位置、地質條件有明顯不同的區(qū)段以及沉降裂縫的兩側。埋設時注意觀測點與建筑物的聯(lián)結要牢靠,使得觀測點的變化能真正反映建筑物的變化情況。并根據(jù)建筑物的平面設計圖紙繪制沉降觀測點布點圖,以確定沉降觀測點的位置。在工作點與沉降觀測點之間要建立固定的觀測路線,并在架設儀器站點與轉點處做好標記樁,保證各次觀測均沿統(tǒng)一路線。
沉降觀測的周期及施測過程
沉降觀測的周期應能反映出建筑物的沉降變形規(guī)律,建(構)筑物的沉降觀測對時間有嚴格的限制條件,特別是首次觀測必須按時進行,否則沉降觀測得不到原始數(shù)據(jù),從而使整個觀測得不到完整的觀測結果。其他各階段的復測,根據(jù)工程進展情況必須定時進行,不得漏測或補測,只有這樣,才能得到準確的沉降情況或規(guī)律。一般認為建筑在砂類土層上的建筑物,其沉降在施工期間已大部分完成,而建筑在粘土類土層上的建筑物,其沉降在施工期間只是整個沉降量的一部分,因而,沉降周期是變化的。根據(jù)工作經(jīng)驗,在施工階段,觀測的頻率要大些,一般按3天、7天、15天確定觀測周期,或按層數(shù)、荷載的增加確定觀測周期,觀測周期具體應視施工過程中地基與加荷而定。如暫時停工時,在停工時和重新開工時均應各觀測一次,以便檢驗停工期間建筑物沉降變化情況,為重新開工后沉降觀測的方式、次數(shù)是否應調整作判斷依據(jù)。在竣工后,觀測的頻率可以少些,視地基土類型和沉降速度的大小而定,一般有一個月、兩個月、三個月、半年與一年等不同周期。沉降是否進入穩(wěn)定階段,應由沉降量與時間關系曲線判定。對重點觀測和科研項目工程,若最后三個周期觀測中每周期的沉降量不大于2倍的測量中誤差,可認為已進入穩(wěn)定階段。一般工程的沉降觀測,若沉降速度小于0.01~0.04mm/d,可認為進入穩(wěn)定階段,具體取值應根據(jù)各地區(qū)地基土的壓縮性確定。
根據(jù)編制的沉降施測方案及確定的觀測周期,首次觀測應在觀測點穩(wěn)固后及時進行。一般高層建筑物有一層或數(shù)層地下結構,首次觀測應自基礎開始,在基礎的縱橫軸線上(基礎局邊)按設計好的位置埋設沉降觀測點(臨時的),待臨時觀測點穩(wěn)固好,方可進行首次觀測。首次觀測的沉降觀測點高程值是以后各次觀測用以比較的基礎,其精度要求非常高,施測時一般用N2級精密水準儀,并且要求每個觀測點首次高程應在同期觀測兩次,比較觀測結果,若同一觀測點間的高差不超過±0.5mm時,我們即可認為首次觀測的數(shù)據(jù)是可靠的。隨著結構每升高一層,臨時觀測點移上一層并進行觀測,直到 0.00再按規(guī)定埋設永久觀測點(為便于觀測可將永久觀測點設于 500mm),然后每施工一層就復測一次,直至竣工。
在施工打樁、基坑開挖以及基礎完工后,上部不斷加層的階段進行沉降觀測時,必須記載每次觀測的施工進度、增加荷載量、倉庫進(出)貨噸位、建筑物傾斜裂縫等各種影響沉降變化和異常的情況。每周觀測后,應及時對觀測資料進行整理,計算出觀測點的沉降量、沉降差以及本周期平均沉降量和沉降速度。若出現(xiàn)變化量異常時,應立即通知委托方,為其采取防患措施提供依據(jù),同時適當增加觀測次數(shù)。
另者,不同周期的觀測應遵循“五定”原則。所謂“五定”,即通常所說的沉降觀測依據(jù)的基準點、基點和被觀測物上沉降觀測點,點位要穩(wěn)定;所用儀器、設備要穩(wěn)定;觀測人員要穩(wěn)定;觀測時的環(huán)境條件基本上要一致;觀測路線、鏡位、程序和方法要固定。以上措施在客觀上能保證盡量減少觀測誤差的主觀不確定性,使所測的結果具有統(tǒng)一的趨向性;能保證各次復測結果與首次觀測結果的可比性一致,使所觀測的沉降量更真實。
沉降觀測記錄的內容為:工程名稱、不同觀測日期和不同工程狀態(tài)下根據(jù)水準點測量得出的每個觀測點高程與其逐步沉降量的記錄。
1)沉降觀測的儀器及方法
沉降觀測宜采用精密水準儀及銅水準尺進行,在缺乏上述儀器時,也可采用精密的工程水準儀(帶有符合水準器)和刻度精確的水準尺進行。觀察時應使用固定的測量工具,人員也宜固定。每次觀察均需采用環(huán)形閉合方法或往返閉合方法當場進行檢查。同一觀察點的兩次觀測差不得大于1mm,水準測量應采用閉合法進行。
采用二等水準測量應符合±0.3√n(mm)的要求;
采用三等水準測量應符合±0.6√n(mm)的要求。
(n為水準測量過程中水準儀安設的次數(shù))
2)沉降觀測的次數(shù)和時間
沉降觀測的次數(shù)和時間,應按設計要求,一般第一次觀測應在觀測點安設穩(wěn)固后及時進行。民用建筑每加高一層應觀測一次,工業(yè)建筑應在不同荷載階段分別進行觀測;施工單位在施工期內進行的沉降觀測,不得少于4次。建筑物和構筑物全部竣工后的觀測次數(shù),每一年4次,第二年2次,第三年后每年1次,至下沉穩(wěn)定(由沉降與時間的關系曲線判定)為止。觀測期限一般為:砂土地基2年,粘性土地基5年,軟土地基10年。當建筑物和構筑物突然發(fā)生大量沉降、不均勻沉降或嚴重的裂縫時,應立即進行逐日或幾天1次的連續(xù)觀測,同時應對裂縫進行觀測。
建筑物的裂縫觀測,應在裂縫上設置可靠的觀測標志(如石膏條等),觀測后應繪制詳圖,畫出裂縫的位置、形狀和尺寸,并注明日期和編號。必要時應對裂縫照相。裂縫寬度可用刻度放大鏡觀測。
3)其他
觀測點編號一欄內各測點的編號應與沉降觀測示意圖中的編號一致。
工程狀態(tài):
對一般民用建筑以某層樓面(或標高)為狀態(tài)標志;對工業(yè)建筑以不同荷載階段為狀態(tài)標志。
每次沉降觀測,應檢查每一次觀測用相鄰觀測點間的沉降量及累計沉降量。如果沉降過大或沉降不均勻,應及時采取措施。
格式:pdf
大?。?span id="prboo3w" class="single-tag-height">7KB
頁數(shù): 3頁
評分: 4.7
工程沉降觀測是施工中一項重要工作。當澆筑基礎墊層時,在墊層上埋設臨時觀測點。 當建筑施工到± 0.00 層時,再根據(jù)設計位置和要求埋設永久性觀測點。 然后每施工一層、 測 設一次,直至竣工。 沉降觀測必須由專業(yè)測量師負責,采取定人員、定儀器、 定時間的三定方針。 以確保觀 測結果的準確。 沉降觀測點位置與埋設方法見圖示。 工程竣工時,沉降觀測提供以下成果: (1)建筑物平面圖:圖上標有觀測點位置及編號; (2)下沉量統(tǒng)計表:是根據(jù)沉降觀測原始記錄整理而成的各個觀測點的每次下沉量和累 積下沉量的統(tǒng)計值; (3)觀測點的下沉量曲線。 附帶: 文明施工 重新制作規(guī)范的“三板一圖” ,于 4 月 10 前完成。 做好宣傳鼓舞工作, 應在現(xiàn)場大門, 塔吊等位置掛設安全質量標牌。 在其他醒目位置部位掛 設安全及防火標牌。設吸煙室(擬定在現(xiàn)場會議室) ,其他部位嚴禁吸煙。 加強現(xiàn)場平面管理,現(xiàn)場施工料具
格式:pdf
大?。?span id="asjrf2k" class="single-tag-height">7KB
頁數(shù): 5頁
評分: 4.7
目 錄 1. 工程概況 2. 編制依據(jù) 3. 沉降觀測方法 沉降觀測目的 基準點選擇 沉降觀測標設計、制作、埋設 沉降觀測路線的布設 沉降觀測操作步驟及觀測程序 沉降觀測周期及要求 精度評定及內業(yè)計算 沉降觀測成果整理 4.沉降觀測人員組成 5.沉降觀測儀器配備 6. 沉降觀測技術要求 7. 沉降原因分析 8. 沉降觀測標的保護 9. 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1.工程概況 大唐保定熱電廠八期擴建工程包括汽機間、除氧煤倉間、鍋爐間、集控樓、主廠變等,土 建、安裝同時進行,沉降觀測制約因素較多,同時安裝各階段觀測周期確定,希望項目部各職 能部門及相關專業(yè)工地密切配合,保證此項工作順利完成。 此次沉降觀測總計包括 43 個點,其中汽機間( A 列)布置 6 個點;除氧煤倉間布置 13 個 點;鍋爐間布置 10個點;汽機基座 0m10 個點、 10m 運轉層 4 個點。 2. 編制依據(jù) 《主廠房沉降觀測
1、工后沉降需要通過現(xiàn)場的沉降觀測、分析、推算來確定。
2、沉降觀測包括地基沉降和路基沉降觀測。
3、路基填筑過程中,應做好地基沉降觀測工作;
4、填筑至基床表層后及時設置路基面沉降觀測標。
5、觀測資料應連續(xù)、真實、可靠。
6、在路基放置期間,如沉降不能穩(wěn)定,應采取處理措施,預測的工后沉降不能滿足設計要求時
應采取處理措施,使鋪軌時估算的剩余沉降滿足設計工后沉降要求。2100433B
【學員問題】墩臺沉降觀測?
【解答】a、進行墩臺沉降觀測前,在承臺施工時埋設沉降觀測點。
b、每個墩、臺觀測點埋設穩(wěn)固后必須與高程控制網(wǎng)中的基本水準點聯(lián)測,確定其高程,或者采用相對高程,就近選擇牢固可靠的高程點參考,記錄下初始觀測站。
c、觀測以承臺砼澆注完畢后開始,在承臺頂面上、下游端或4個轉角處選擇固定的點位。
d、當墩身砼施工灌注完畢后,承臺頂?shù)母鱾€高程點再觀測一次,以比較墩身澆筑前后的高程變化。同時及時將后一次各點的高程傳遞到墩身離既有地面1.0m左右高度范圍內,不會被頂帽覆蓋的相對穩(wěn)固的構件上或墩身側面設置的標志處。當頂帽砼施工澆筑完成后,對上述高程點亦觀測一次。
e、承臺建成到墩身、臺帽建成,所測高程變化即認做為墩身、臺帽修建階段中橋墩可能發(fā)生的沉陷情況,可只將沉陷量記為觀測成果。此后即以墩身高程點為固定的觀測點,其高程測量同時就與上述觀測點聯(lián)系,以避免沉降觀測的間斷。
f、沉降觀測成果按觀測時間和實測高程編制時間與高程關系曲線,可以清晰了解墩、臺沉降全過程。
以上內容均根據(jù)學員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整理而成,供參考,如有問題請及時溝通、指正。
【摘要】:為正確分析和解決高等級公路軟土地基對路堤的沉降影響 ,布設沉降觀測點十分重要。從軟土對路堤造成的影響 ,對點位布設應考慮的因素、遵循原則及思路分別進行討論 ,最后提出了具體實施步驟。
沉降觀測 在高等級公路的施工、竣工驗收以及竣工后的監(jiān)測監(jiān)控等過程中 ,除了具有安全預報、科學評價及檢驗施工質量外 ,更重要的是 :在各個工期實施中 ,通過沉降觀測數(shù)據(jù)對施工中出現(xiàn)的問題 ,能夠得到及時處理和糾正 ,以防患于未然 ,特別是軟土地基路段 ,實施沉降觀測尤顯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