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最大的單鏡面反射望遠鏡的口徑已達 8.2米,譬如日本天文臺在美國夏威夷建造的昴星團望遠鏡。如果制造更大的單塊鏡面,工藝上有很大困難,而且價格過于昂貴,因而近年來提出用多鏡面望遠鏡來增大有效口徑。
典型是歐洲南方天文臺的甚大望遠鏡(VLT),其中VLT四臺望遠鏡的主鏡口徑均為8.2米,組合等效口徑為16米。
多鏡面望遠鏡誕生
1971年美國開始研制第一架多鏡面望遠鏡(MMT),安裝在霍普金斯山,1979年運轉,主要用作天體的紅外輻射觀測。這架望遠鏡由六個口徑各為 1.8米的卡塞格林望遠鏡組成。六個望遠鏡繞中心軸排成六角形,六束會聚光各經(jīng)一塊平面鏡射向一個六面光束合成器,后者把六束光聚在一個共同焦點上。組合后的口徑相當于 4.5米。光軸上有76厘米卡塞格林望遠鏡。它除用于導星外,主要用來發(fā)出檢測六個鏡筒的光學系統(tǒng)的激光。每個鏡筒內的副鏡可受控而作微小的轉動和伸縮,以校正被激光及其硅檢測器檢出的失調量。這種能隨時對光束進行校正的光學技術稱為"主動光學"。六個鏡筒的星像既可以互相重合,也可以沿恒星攝譜儀狹縫排成一行以提高星光的利用率。VLT采用了更為先進的光學干涉技術,組成它的4個8.2米單鏡既能單獨使用,又能組合起來,達到一個16米口鏡望遠鏡的集光力和分辨力。
另一種多鏡面方案,則是把很多圓形或六角形的鏡面直接排列起來, 利用精度極高的定位系統(tǒng)使它們的鏡面處于一個共同的大拋物面上,每個鏡面成為拋物面主鏡的一部分。例如美國霍比-埃伯利望遠鏡(Hobby-Eberly Telescope,HET)位于美國得克薩斯州的麥克唐納天文臺,口徑為9.2米,是一臺固定機架的球面望遠鏡。HET主鏡由91塊八邊形的子鏡面拼接而成,等效口徑9.2米,焦距13.08米。每個子鏡面直徑1米,厚5厘米,用超低膨脹的微晶玻璃制成。位于美國夏威夷的莫納克亞山上的兩臺凱克望遠鏡(口徑10米)也采用了這種技術。
正在建造和研制中的巨型麥哲倫望遠鏡(GMT,口徑25米)和 歐洲極大望遠鏡(E-ELT,口徑39米)也是采用了多鏡面主動光學技術。
多鏡面望遠鏡的主要優(yōu)點是:合成的口徑大,鏡筒很短,因而望遠鏡裝架堅固,觀測室的尺寸不大,造價顯著降低。
絕對是,首先觀景和觀鳥,顯然是用看更舒適,便攜性也更好,單筒用的時間長了眼睛容易疲勞,而且沒有視覺的成像疊加作用也會影響到畫面的立體感(你在電捂住一只眼看空間變化幅度較大的畫面就能體會到了)。 而且...
入門玩一下的話幾百塊的就可以 好的要多貴有多貴
(一)種類(Porro Prusm vs Roof Prism) 望遠鏡可分為...
格式:pdf
大小:1.6MB
頁數(shù): 5頁
評分: 4.6
主鏡面型精度是地基大口徑望遠鏡最關鍵的技術指標之一。為了研究主鏡室以及主鏡底支撐和側支撐系統(tǒng)的重力變形造成的主鏡面型誤差,介紹了一地基光電望遠鏡的主鏡室及詳細的主鏡支撐結構,借助于有限元法,建立了主鏡,主鏡室和支撐結構的詳細有限元模型,分析計算了主鏡在支撐狀態(tài)下的鏡面變形情況,并通過ZYGO干涉儀進行了面型檢測。計算結果和實測結果對比,說明了主鏡室及其支撐結構引入的主鏡面型誤差大小,同時也驗證了有限元模型的正確性。
格式:pdf
大小:1.6MB
頁數(shù): 7頁
評分: 4.5
通過對化學清洗機理分析,經(jīng)與國內外多種清洗劑分析,比較和腐蝕試驗,運用先進測試儀器,研制成對微晶玻璃腐蝕量極少、清洗速度快、操作方便、設備簡單和對人無害的最佳的大型天文光學望遠鏡主、副鏡國產V02微晶玻璃鋁清洗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