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爐煉鋼及工藝設計》以超高功率電爐技術(shù)為主線,介紹了電爐煉鋼發(fā)展及前景,超高功率電爐發(fā)展過程與理論依據(jù)、設備、工藝及其相關(guān)配套技術(shù),LF爐設備、工藝及過程優(yōu)化,并重點介紹了電爐及LF爐工藝設計,以及電爐煉鋼車間工藝設計。
前言
第1章 電爐煉鋼發(fā)展及前景
1.1 電爐煉鋼發(fā)展
1.2 電爐煉鋼發(fā)展前景
1.2.1 可持續(xù)發(fā)展概念
1.2.2 廢鋼鐵資源
1.2.3 能源供應
1.2.4 電爐流程
1.2.5 電爐煉鋼與生態(tài)環(huán)境
第2章 電爐煉鋼設備
2.1 電爐的容量與分類
2.1.1 電爐的容量
2.1.2 電爐的分類
2.2 電爐的機械結(jié)構(gòu)
2.2.1 爐體裝置
2.2.2 爐體傾動機構(gòu)
2.2.3 爐蓋提升旋轉(zhuǎn)機構(gòu)
2.2.4 電極升降機構(gòu)
2.3 電爐煉鋼的排煙與除塵
2.3.1 排煙方法
2.3.2 除塵方法
2.4 電爐煉鋼的能量平衡
2.4.1 能量平衡目的意義
2.4.2 能量平衡方法及效率
2.5 電爐電氣設備
2.5.1 電爐的主電路
2.5.2 電爐電控設備
2.6 電爐的電氣特性
2.6.1 電爐等值電路
2.6.2 電爐回路阻抗的確定
2.6.3 電爐的電氣特性
2.7 電爐供電制度的確定
2.7.1 合理供電制度確定
2.7.2 高阻抗電爐供電制度
2.7.3 供電制度合理性的保障
第3章 電爐煉鋼工藝
3.1 電爐冶煉操作方法
3.2 傳統(tǒng)電爐煉鋼工藝
3.2.1 補爐
3.2.2 裝料
3.2.3 熔化期
3.2.4 氧化期
3.2.5 還原期
3.2.6 出鋼
3.3 現(xiàn)代電爐煉鋼工藝
3.3.1 基本工藝思想
3.3.2 冶金工藝操作
3.4 鋼液的合金化
3.4.1 合金加入時間
3.4.2 合金加人量
第4章 超高功率電爐及其相關(guān)技術(shù)
4.1 超高功率電爐的發(fā)展及其特征
4.1.1 超高功率概念的提出
4.1.2 超高功率電爐及其優(yōu)點
4.1.3 超高功率電爐的技術(shù)特征
4.2 超高功率電爐相關(guān)技術(shù)
4.2.1 概述
4.2.2 早期超高功率供電技術(shù)
4.2.3 降低電極消耗技術(shù)
4.2.4 短網(wǎng)改造技術(shù)
4.2.5 水冷爐壁水冷爐蓋技術(shù)
4.2.6 氧-燃助熔技術(shù)
4.2.7 長弧泡沫渣技術(shù)
4.2.8 二次燃燒技術(shù)
4.2.9 爐壁多功能氧槍技術(shù)
4.2.10 底吹攪拌技術(shù)
4.2.11 偏心底出鋼技術(shù)
4.2.12 高阻抗技術(shù)
4.2.13 廢鋼預熱及余熱回收技術(shù)
第5章 鋼包精煉爐
5.1 爐外精煉發(fā)展
5.1.1 發(fā)展概況
5.1.2 爐外精煉的優(yōu)越性
5.2 爐外精煉方法及冶金功能
5.3 LF爐
5.3.1 LF爐概述
5.3.2 LF爐設備組成
5.3.3 LF爐精煉手段與主要冶金功能
5.3.4 適用的鋼種
5.3.5 LF爐工藝過程優(yōu)化
5.4 爐外精煉發(fā)展趨勢
第6章 電爐LF爐工藝設計
6.1 設計原則、建廠依據(jù)及其基本條件
6.1.1 設計原則
6.1.2 建廠依據(jù)
6.1.3 建廠基本條件
6.2 工藝流程的選擇
6.2.1 基本原則
6.2.2 電爐煉鋼工藝流程
6.3 超高功率電爐的設計
6.3.1 我國超高功率電爐的發(fā)展
6.3.2 超高功率電爐容量選擇與計算
6.3.3 超高功率電爐爐型及其設計
6.4 LF爐工藝設計
6.4.1 產(chǎn)品對爐外精煉功能要求
6.4.2 LF爐設備組成及分類方法
6.4.3 LF爐容量選擇及計算
6.5 電爐煉鋼車間工藝布置
6.5.1 工藝布置原則
6.5.2 電爐、精煉及連鑄機的布置
6.5.3 電爐煉鋼車間工藝布置
參考文獻
electric furnace steelmaking以電為能源的煉鋼過程。此類煉鋼爐即電爐種類有電弧爐、感應電爐、電渣爐、電子束爐、自耗電弧爐等。通常說的電爐鋼是用堿性電弧爐生產(chǎn)的鋼。電爐鋼多用來...
電爐煉鋼降低碳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兩種:礦石氧化,在爐內(nèi)加入鐵礦石,是爐渣內(nèi)具有足夠的FeO,來氧化鋼液中的元素。吹氧氧化,用吹氧管直接向熔池吹入氧氣,氧化鋼液中的碳和其它元素。
煉鋼的是電爐和轉(zhuǎn)爐,高爐只能煉鐵。拓展資料轉(zhuǎn)爐煉鋼:轉(zhuǎn)爐的爐體可以轉(zhuǎn)動,用鋼板做外殼,里面用耐火材料做內(nèi)襯。轉(zhuǎn)爐煉鋼時不需要再額外加熱,因為鐵水本來就是高溫的,它內(nèi)部還在繼續(xù)著發(fā)熱的氧化反應。這種反應...
格式:pdf
大?。?span id="1cfjoqf" class="single-tag-height">151KB
頁數(shù): 3頁
評分: 4.5
電爐煉鋼新工藝新爐型研究 冶金 074 班 王峰 21號 【摘要】用電爐工藝路線生產(chǎn)的鋼,由于投資少、生產(chǎn)靈活性高及對環(huán)境影響小等特點,具有很 高的經(jīng)濟價值。最近幾年 電爐煉鋼技術(shù)發(fā)展相當迅速,新爐型、新工藝層出不窮,技術(shù)經(jīng)濟指標 大幅度提高,文中介紹了電路煉鋼的一些新爐型及新工藝。 【關(guān)鍵字】電爐煉鋼 新工藝 新爐型 【 Abstract 】 Use electric steel production process, because of less investment, high flexibility and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small, etc. With high economic value. In recent years, eaf ad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the new type furnace,
《現(xiàn)代電爐煉鋼工藝及裝備》以現(xiàn)代電爐煉鋼技術(shù)——超高功率電爐技術(shù)為主線,詳細介紹了電爐煉鋼的歷史及發(fā)展前景,電爐煉鋼基礎及理論知識,超高功率電爐發(fā)展過程與理論依據(jù)、設備、工藝及其相關(guān)配套技術(shù),爐外精煉設備、工藝及過程優(yōu)化,重點介紹了超高功率電爐及爐外精煉工藝設計,以及電爐煉鋼車間工藝設計基礎等?!冬F(xiàn)代電爐煉鋼工藝及裝備》可作為冶金學科本科生、研究生教材,可供壓力加工、金屬材料及熱處理,以及鑄造等專業(yè)的本科生、研究生及教師參考,對研究院所及企業(yè)的有關(guān)工程技術(shù)人員,尤其是對電爐煉鋼工程設計及工藝技術(shù)人員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1 緒論
1.1 鋼鐵冶金及其發(fā)展
1.1.1 鋼鐵冶金
1.1.2 煉鋼方法的演變
1.2 電爐煉鋼歷史及發(fā)展前景
1.2.1 電爐煉鋼發(fā)展歷史
1.2.2 電爐煉鋼發(fā)展前景
2 電爐煉鋼基礎
2.1 電爐煉鋼基本任務
2.1.1 鋼與鐵的區(qū)別
2.1.2 煉鋼基本任務
2.1.3鋼 的分類
2.2 熔渣物理化學性質(zhì)
2.2.1 熔渣概述
2.2.2 熔渣相圖
2.2.3 熔渣結(jié)構(gòu)
2.2.4 熔渣物理性質(zhì)
2.2.5 熔渣化學性質(zhì)
2.3 鋼液物理性質(zhì)
2.3.1 鋼液的密度
2.3.2 鋼的熔點
2.3.3 鋼液的黏度
2.3.4 鋼液的表面張力
2.3.5 鋼的導熱能力
2.4 煉鋼基本反應
2.4.1 硅錳氧化
2.4.2 鋼液的脫碳
2.4.3 鋼液的脫磷
2.4.4 鋼液的脫硫
2.4.5 鋼液的脫氧
2.4.6 氣體和非金屬夾雜物的去除
3 電爐煉鋼設備
3.1 電爐容量與分類
3.1.1 電爐容量
3.1.2 電爐分類
3.2 電爐的機械結(jié)構(gòu)
3.2.1 爐體裝置
3.2.2 爐體傾動機構(gòu)
3.2.3 爐蓋提升旋轉(zhuǎn)機構(gòu)
3.2.4 電極升降機構(gòu)
3.3 電爐煉鋼排煙與除塵
3.3.1 排煙方法
3.3.2 除塵方法
3.4 電爐煉鋼能量平衡
3.4.1 能量平衡目的意義
3.4.2 能量平衡方法及效率
3.5 電爐電氣設備
3.5.1 電爐主電路
3.5.2 低壓電控設備
3.6 電爐的電氣特性
3.6.1 電爐等值電路
3.6.2 電爐回路阻抗的確定
3.6.3 電爐的電氣特性
3.7 電爐供電制度的確定
3.7.1 合理供電制度確定
3.7.2 高阻抗電爐供電制度
3.7.3 供電制度合理性的保障
4 電爐煉鋼原材料
4.1 金屬料
4.1.1 廢鋼鐵料
4.1.2 廢鋼代用品
4.1.3 鐵合金
4.2 輔助料
4.2.1 造渣劑
4.2.2 氧化劑
4.2.3 增碳劑
4.3 配料
4.3.1 廢鋼鐵配入量
4.3.2 配碳量的計算
5 電爐煉鋼冶煉工藝
5.1 電爐冶煉操作方法
5.1.1 單渣還原法
5.1.2 雙渣還原法
5.1.3 雙渣氧化法
5.2 傳統(tǒng)電爐煉鋼冶煉工藝
5.2.1 補爐
5.2.2 裝料
5.2.3 熔化期
5.2.4 氧化期
5.2.5 還原期
5.2.6 出鋼
5.3 現(xiàn)代電爐煉鋼冶煉工藝
5.3.1 基本工藝思想
5.3.2 冶金工藝操作
5.4 鋼液的合金化
5.4.1 合金加入時間
5.4.2 合金加入量
6 現(xiàn)代電爐煉鋼高效節(jié)能技術(shù)
6.1 超高功率電爐的發(fā)展及其特征
6.1.1 超高功率概念的提出
6.1.2 超高功率電爐及其優(yōu)點
6.1.3 超高功率電爐的技術(shù)特征
6.2 超高功率電爐相關(guān)技術(shù)
6.2.1 概述
6.2.2 早期超高功率供電技術(shù)
6.2.3 降低電極消耗技術(shù)
6.2.4 短網(wǎng)改造技術(shù)
6.2.5 水冷爐壁水冷爐蓋技術(shù)
6.2.6 氧-燃助熔技術(shù)
6.2.7 長弧泡沫渣技術(shù)
6.2.8 次燃燒技術(shù)
6.2.9 爐壁多功能氧槍技術(shù)
6.2.10 底吹攪拌技術(shù)
6.2.11 偏心底出鋼技術(shù)
6.2.12 直流電弧爐技術(shù)
6.2.13 交流電爐高阻抗技術(shù)
6.2.14 廢鋼預熱及余熱回收技術(shù)
7 鋼水爐外精煉
7.1 爐外精煉發(fā)展概況
7.2 爐外精煉的優(yōu)越性
7.3 爐外精煉基本手段
7.3.1 攪拌
7.3.2 真空
7.3.3 添加精煉劑
7.3.4 加熱
7.4 爐外精煉方法
7.4.1 LF爐及其工藝過程優(yōu)化
7.4.2 鋼包噴射冶金
7.4.3 喂絲技術(shù)
7.4.4 循環(huán)真空脫氣法
7.4.5 真空鋼包處理
7.4.6 電弧加熱的真空精煉爐
7.4.7 真空電弧脫氣精煉爐
7.4.8 不銹鋼爐外精煉
7.5 爐外精煉發(fā)展趨勢
8 電爐煉鋼工藝設計基礎
8.1 設計原則、建廠依據(jù)及其基本條件
8.1.1 設計原則
8.1.2 建廠依據(jù)
8.1.3 建廠基本條件
8.2 工藝流程的選擇
8.2.1 基本原則
8.2.2 電爐煉鋼工藝流程
8.3 超高功率電爐的設計
8.3.1 我國超高功率電爐的發(fā)展
8.3.2 超高功率電爐容量選擇與計算
8.3.3 超高功率電爐爐型及其設計
8.4 爐外精煉設備工藝設計
8.4.1 產(chǎn)品對爐外精煉功能要求
8.4.2 LF爐設備組成及分類方法
8.4.3 LF爐容量選擇及計算
8.5 電爐煉鋼車間工藝布置
8.5.1 工藝布置原則
8.5.2 電爐、精煉及連鑄機的布置
8.5.3 電爐煉鋼車間工藝布置
參考文獻2100433B
第一篇 基礎知識
第一章 鋼及鋼的分類與編號
第二章 電爐煉鋼的優(yōu)缺點及煉鋼工和澆注工的基本任務
第三章 電爐煉鋼的技術(shù)經(jīng)濟指標
第二篇 煉鋼熔體
第四章 純鐵的結(jié)構(gòu)
第五章 鋼液的物理性質(zhì)
第六章 簡介熔渣及其結(jié)構(gòu)模型理論
第七章 熔渣的化學性質(zhì)
第八章 溶渣的物理性質(zhì)
第九章 熔池中的界面張力
第十章 熔體中組元的擴散
第三篇 鋼中氫和氮及非金屬夾雜物
第十一章 鋼中氫和氮
第十二章 鋼中非金屬雜物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