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溫,有毒。入肝經(jīng)。
活血調(diào)經(jīng),健脾行水。治月經(jīng)不調(diào),乳少,小兒疳積,虛浮。
1.《黑龍江省主要野生藥用植物的鑒別及中草藥新制劑》:催乳,調(diào)經(jīng)。
2.《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清熱解毒,除濕利尿。治咽喉腫痛,中耳炎。
3.《貴州草藥》:活血調(diào)經(jīng),散積健脾,解毒。治月經(jīng)不調(diào),小兒疳積,癰腫。
4.《寧夏中草藥手冊》:下乳,利尿。
① 治月經(jīng)不調(diào)(錯后):女婁菜花五鑰,小血藤三錢。煨酒溫服,一日二次。(《貴州草藥》)
② 治產(chǎn)婦乳汁少:女婁菜、黃芪各五錢,當(dāng)歸三錢.水煎服。(《寧夏中草藥手冊》)
③ 治體虛浮腫:女婁菜、白術(shù)、茯苓皮各五錢。水煎服。(《寧夏中草藥手冊》)
④ 治癰腫:女婁菜、牛毛氈各適量。搗絨敷患處。(《貴州草藥》)
本品有毒,不宜內(nèi)服。
①治各種關(guān)節(jié)疼痛:牛心樸帶根全草三錢,煎濃水,用毛巾熱敷并熏患處。
②治牙痛:牛心樸帶根全草三錢,煎水含漱,不可咽下,以免中毒。
③治禿瘡:牛心樸根,水煎,外洗患處。
(《中國沙漠地區(qū)藥用植物》)
【異名】牛心樸、牛心秧、瓢柴、側(cè)花徐長卿。
【來源】為蘿蘑科植物華北白前的全草。
【采集】夏、秋采收,曬干切段。
【性味】苦,溫,有毒,
【功用主治】活血,止痛,消炎。
【宜忌】本品有毒,不宜內(nèi)服。
【選方】①治各種關(guān)節(jié)疼痛:牛心樸帶根全草三錢,煎濃水,用毛巾熱敷并熏患處。
②治牙痛:牛心樸帶根全草三錢,煎水含漱,不可咽下,以免中毒。
③治禿瘡:牛心樸根,水煎,外洗患處。
三葉草,多年生草本植物,一般只有三片小葉子,葉形呈心形狀,葉心較深色的部份亦是心形。在十萬株三葉草中,可能只會發(fā)現(xiàn)一株是四葉草,機(jī)率大約是十萬之一。四葉草的邊緣應(yīng)該有鋸齒,接近中心葉片是..........
多年生草本,高度×冠幅:30cm—60cm×30—50cm。質(zhì)感中至細(xì)。莖葉銅紅色,冬季開花,花乳白色,小球形,酷似千日紅。
多年生草本,高30一90厘米。莖直立,分枝對生、斜上,莖上部的花序分枝傘房狀;全部莖枝被白色或銹色短柔毛,上部及花序梗上的毛較密,中下部花期脫毛或無毛。葉對生,質(zhì)地薄,卵形、三角狀卵形或菱狀卵形,長3...
活血調(diào)經(jīng),健脾行水。治月經(jīng)不調(diào),乳少,小兒疳積,虛浮。
1.《貴州草藥》:活血調(diào)經(jīng),散積健脾,解毒。治月經(jīng)不調(diào),小兒疳積,癰腫。
2.《寧夏中草藥手冊》:下乳,利尿。2100433B
格式:pdf
大小:18.7MB
頁數(shù): 33頁
評分: 4.7
?? ?? ?????????? ??? 5-1533 ????????????????? 1 ?? ??? ?????????? ?????????? ??? ?????? ???? ??????????? ???????????? ????? ???????????? ??饞? ?????????? ????? ???????? ????? PS ? ?????????? ?????? ???? ??? ???????? 2 ??? ????????? ?????? ????????? ????? ????????????? ??? 3-5 ?? ??暈? ??? ??????? ???? ??? ????? ??? ????? ?????? ????????? ??????? 3 ??暈? ??????????? ????? ????????? ????????? ????????
格式:pdf
大?。?span id="ub7jz2e" class="single-tag-height">18.7MB
頁數(shù): 1頁
評分: 4.3
國槐形態(tài)特征 落葉喬木,高 15-25 米,干皮暗灰色,小枝綠色,皮孔明顯。羽狀復(fù)葉長 15-25 厘米;葉軸有毛,基部膨大;小葉 9-15 片,卵狀長圓形,長 2.5-7.5 厘 米,寬 1.5-5 厘米,頂端漸尖而有細(xì)突尖,基部闊楔形,下面灰白色,疏生短 柔毛。圓錐花序頂生;萼鐘狀,有 5小齒;花冠乳白色,旗瓣闊心形,有短爪, 并有紫脈,翼瓣龍骨瓣邊緣稍帶紫色;雄蕊 10條,不等長。莢果肉質(zhì),串珠狀, 長 2.5-5 厘米,無毛,不裂;種子 1-6 顆,腎形?;ü?9-12 月。 [1] 生長習(xí)性 性耐寒,喜陽光,稍耐陰,不耐陰濕而抗旱,在低洼積水處生長不良, 深根,對土壤要求不嚴(yán), 較耐瘠薄, 石灰及輕度鹽堿地 (含鹽量 0.15%左右) 上也能正常生長。但在濕潤、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沙質(zhì)土壤上生長最 佳。耐煙塵,能適應(yīng)城市街道環(huán)境。病蟲害不多。壽命長,耐煙毒能力強(qiáng)。 用途 中國
對葉茜草分布于中國的云南和泰國的清邁
多年生草本,高10-20厘米。
莖數(shù)條叢生,被短柔毛,上部常二叉分枝,基部密被枯葉殘基。
基生葉柄長3-9厘米;葉片卵形或橢圓形,長1-2(2.5)厘米,寬0.8-1.3厘米,先端鈍,基部近圓形,下面被有基盤和無基盤的短伏毛,上面毛極少或幾無毛;莖生葉無柄或幾無柄,互生或假對生,卵形或?qū)捖研危L1-1.5厘米,寬0.6-1厘米,頂端4-5枚常呈總苞狀。
花腋生或腋外生;花梗長0.4-0.7厘米,被微毛。
花萼裂片線狀長圓形或卵狀長圓形,長約1.5毫米,外面被伏毛,內(nèi)面毛少而短或近無毛,花期直立,果期平展;花冠白色,鐘狀輻形,筒部長2毫米,檐部直徑約7毫米,裂片倒寬卵形或近圓形,附屬物明顯伸出喉部。梯形,內(nèi)有一乳突;花藥近圓形,直徑約0.5毫米。
雌蕊基高約0.5毫米:花柱長約0.5毫米。小堅(jiān)果背腹二面體型,除棱緣的刺外,長約1.5毫米,寬約1毫米,先端漸尖,基部圓鈍,背面微凸,卵形至狹卵形,生短毛,腹面生微毛,著生面卵形,位腹面中部以上,具一小圓孔,棱緣的刺銳三角形或披針形,先端有錨狀鉤,基部離生。
"對葉齒緣草標(biāo)本"圖冊圖片來源:
草質(zhì)攀援藤本,高達(dá)3米;莖、枝干后淡褐色或近乳白色,方柱狀,有4棱,棱粗糙,有微小的倒生皮刺。
葉對生,葉片厚紙質(zhì)或近革質(zhì),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5-11厘米,寬2-4厘米或過之,頂端驟尖或漸尖,基部心形或近圓,干時欖綠色,下面略顯蒼白,兩面均粗糙;基出脈5條,有時7條,上面略凸,下面高凸,中脈發(fā)出的側(cè)脈及網(wǎng)狀小脈通常兩面均可見;葉柄長2-4 (-8)厘米,有小皮刺;托葉心形至披針形,長5-7毫米。
花未見,據(jù)原記載:花序圓錐狀,長達(dá)30厘米;萼檐廢退;花冠綠色,管長1.25毫米,裂片線狀披針形,長約2毫米,寬1毫米,短尖,里面被粉末狀毛;花柱短,柱頭頭狀,2裂。
果序長7-11厘米;果綠色(未成熟),干后變黑,球形,直徑5-6毫米,單生或雙生。果期8-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