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樁豎向抗拔檢測的現(xiàn)狀并不樂觀,極限承載力的取得及其重要意義并未真正被廣泛重視;自平衡法的可靠性和優(yōu)越性還處于理想的想象狀態(tài),“特定”的樣品檢測,不宜驗收應用,其他分析推算方法的受限性,不便推廣使用;依公式估算的特征值與實測值差異相當大;傳統(tǒng)的最直觀、可靠的單樁豎向抗拔靜載試驗的重要作用不可替代,其耗時長、費用高只是誤認和“偏見” 。
設計者往往憑經驗計取單樁承載力設計值?;驹囼灂r,其真意并非欲經試驗得出真正的承載力,僅僅是想驗證一下取值是否“符合”而已。就建設者而言還可將試樁保留為工程樁。更有基本試驗也“懶得”進行的,此類情況并不少見。由于建設單位的特殊強勢地位,往往急于“變現(xiàn)”——將圖紙變?yōu)閷嵨锂a品并售賣,過度追求速度和經濟效益,忽略過程的重要,連帶“脅迫”相關方均主動或被動地跟從。就該例而言,“拼命”搶,似乎既滿足建設方與施工方的需求(越快越好,節(jié)約成本),設計方也落個省事(省得費盡心思精打細算,也省得得罪雇主),“三全其美”何樂而不為?最終卻還得變更設計,大量增加抗浮錨桿,增加底板厚度等等。盡管造成損失,但隱患得以排除亦算萬幸?!督ㄖ鼗A設計規(guī)范》第8.5.6條第一款明確規(guī)定,“單樁豎向承載力特征值應通過單樁豎向靜載荷試驗確定。在同一條件下的試樁數量,不宜少于總樁數的1%且不應少于3根。單樁的靜載荷試驗,應按本規(guī)范附錄Q進行?!?
目前抗拔樁的研究主要為承載力,對變形的研究較少。而且只關注側阻的“量”,忽略了抗拔樁側摩阻力與抗壓側摩阻力發(fā)揮特點的差異,而抗拔樁側摩阻力的發(fā)揮過程對抗拔樁極限承載力產生了較大的影響。為追求高承載力一味提高混凝土強度等級,增大配筋率、樁長和樁徑,設計浪費普遍存在??拱螛杜R界位移比抗壓樁小。相同樁頂荷載下抗拔樁的樁身變形要比抗壓樁大得多。很多學者致力于研究單樁豎向抗拔承載力檢測的其他方法,如自平衡法。盡管表面節(jié)省工時、穩(wěn)定可靠,具有較強的實用性等優(yōu)越性,但其僅僅是表面現(xiàn)象。
因為將很多類似傳統(tǒng)豎向抗拔檢測所需的工作時間及產生的費用提前到了受檢樁的施工前及施工階段中(如:荷載箱準備及其檢定;延長樁長以加強反力;增加鋼筋籠段;鋼筋籠與荷載箱連接及穩(wěn)固焊接;預埋護管、油管及位移測量桿等等,其耗費的時間與金錢絕不亞于單樁豎向抗拔靜載試驗。甚至將使“關鍵線路”時間延長,耗費更高),并且由于其預埋等特殊操作難度令這些準備工作更須小心翼翼,難保萬無一失。而且最終仍未能直接獲得實際結果,須經計算公式由相關參數條件取值(受地質情況差異影響較大)計算得出。及其在驗收檢測中形成樣品特定的弊端。還有很多研究通過建立相關模型進行分析預測(推算)的方法。因樁不比砼試塊,可在試驗室大批量地有針對性地進行制作研究,建立專用曲線。因檢測設備、條件、方法、時間、費用以及樁的承載力受制于多種不確定因素等原因,往往沒有取得真正的極限承載力,特征值、設計值的計算也就謬之甚遠。統(tǒng)計分析推算的方法應慎用。
不管研究哪種方法,不應僅追求簡便、低廉、快速。更應注重準確可靠、真正優(yōu)化。為使檢測結果更準確有效,廣東省建筑科學研究院的專家對單樁豎向抗拔靜載試驗進行了改進,并就測試措施做出了相當細致的說明??梢姶_認或推定單樁豎向抗拔極限承載力的檢驗測試,需要認認真真踏踏實實地做好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每項相關工作。就本例而言通過第三方的監(jiān)測結果比對,驗證了測試結果的準確性、可靠性相當高;提前計劃并合理安排焊接、吊裝等,耗時并不長(扣除下雨天氣,平均為三天);以62元/噸計,檢測費用約3萬元/根樁。
某高層建筑,所在位置地勢平坦,西北靠山,東南臨海。地上22層及2層裙房,地下2層,地下室高度為9.3m。建設用地面積8,825.23平方米,總建筑面積58,837.77平方米。為框架核心筒結構。設計樁徑為φ0.8m、1.0m、1.1m、1.2m、2.0m,樁長為6.0m~25.9m的沖孔灌注樁,樁身砼強度等級為C40,樁底巖土層為微風化巖。工程樁總數為62根。
各巖土層自上而下簡述:
1 、雜填土( Q m l) : 稍濕、稍密狀態(tài),局部中密,揭露厚度0.90m~6.30m。
2 、淤泥質中砂( Q m c ) : 飽和, 稍密, 揭露厚度0 . 4 0 m ~ 2 . 5 0 m 。
3 、粉質粘土( Q e l):濕,可塑,揭露厚度0 . 4 0 m ~ 2 1 . 9 0 m 。
4 、凝灰質砂巖( J 3):全風化, 揭露厚度0 . 9 0 m ~ 1 2 . 8 0 m ; 強風化, 揭露厚度0 . 3 0 m ~ 1 0 . 5 m ; 中風化, 中風化, 揭露厚度0.10m~1.90m;微風化,揭露厚度2.95m~6.06m。
1、檢測加卸載
據委托方提供的相關資料和現(xiàn)場踏勘,通過低應變法對三根受檢樁進行樁身完整性檢測,樁完整性類別均為Ⅰ類。按照深圳市《建筑基樁檢測規(guī)程》采用單樁豎向抗拔靜載檢測方法并制訂了檢測方案。采用經換填處理的地基代替錨樁提供支座反力。加載系統(tǒng)由經檢定合格的靜載測試儀、柱式傳感器、千斤頂、油泵等組成。
采用慢速維持荷載法,逐級等量加載,每級加載為預定最大試驗荷載的1/10,第一級取分級荷載的2倍,在每一級荷載作用下,每一小時內的樁頂上拔量不超過0.1mm,方可施加下一級荷載;卸載逐級等量進行,每級卸載量取加載時分級荷載的2倍。
2、位移觀測
在樁頂面裝設4個經檢定合格的MS-50型位移傳感器(同時由建設單位委托第三方,在樁身頂面設置釘點,采用徠卡TM30全站儀進行監(jiān)控測量)。每級荷載施加后按第5、15、30、45、60min自動采集樁頂上拔量,以后每隔30min測讀一次;卸載每級荷載維持1h,按第15、30、60min自動采集樁頂上拔量后,即可卸下一級荷載,卸載至零后,采集樁頂殘余上拔量,維持時間為3h,采集時間為第15、30min,以后每隔30min采集一次。
3、檢測結果
據現(xiàn)場采集數據分析整理,繪制出荷載-上拔值關系即Q-s曲線和上拔值-時間對數關系即s-lgt曲線。
由采集數據及關系曲線得,24#樁在加荷第4級荷載過程中,樁頂上拔量大于前一級荷載作用下的上拔量5倍;29#樁在加荷第4級荷載過程中,累計樁頂上拔量超過100mm;44#樁在加荷第9級荷載過程中,樁頂上拔量大于前一級荷載作用下的上拔量5倍。
4、檢測結論
驗收檢測24、29和44#樁單樁豎向抗拔承載力檢測值分別為2,280kN、2,280kN、3,960kN,均不滿足設計要求(設計各樁單樁承載力特征值分別為2,850kN、2,850kN和2,200kN) 。
你所說的建筑物荷載600,應該是600kPa吧,40層建筑按筏基考慮的?不知道對否。? 單樁豎向承載力是4000,應該是4000kN吧,600kPa乘以基底面積,再除以4000kN就是按你所說的情況應...
(一)靜力觸探法估算單樁承載力靜力觸探試驗中的探頭與土的相互作用,相似于樁與土的相互作用,因此可以用靜力觸探試驗測得的比貫入阻力(單橋)或雙橋探頭中的錐尖阻力與側壁摩阻力估算單樁承載力。但不能直接以靜...
怎么計算其實不難,各個行業(yè)各個規(guī)范都有自己的規(guī)定,其實這個問題可以從鋼筋的拉伸試驗得到啟示,容許承載力,極限承載力的概念規(guī)范上寫的很清楚,容許承載力可以等效為鋼筋的屈服強度,極限承載力等效為抗拉強度,...
單樁豎向抗拔承載力檢測指通過一定的方法測試單樁抵抗豎向抗拔的能力并進行分析處理的過程。獲取單樁豎向抗拔承載力的方法有單樁豎向抗拔靜載試驗、規(guī)范經驗公式和理論分析。通過對相關數據的統(tǒng)計分析處理,可以對工程試樁的抗拔極限承載力進行推算,但這些方法的推算結果與實測值往往有較大的差異。單樁豎向抗拔檢測是利用靜力學的基本定理,通過采用相應的加荷設備和反力支座形成檢測加荷系統(tǒng),模擬接近于豎向抗拔樁的實際工作條件進行測試的方法。
作為建筑基礎的“基礎”——基樁,在工程里的重要作用尤為特殊。由于單樁的承載力是樁土共同作用的,其間的應力傳遞機理與過程極其復雜,確定樁端、樁側阻力這一隨機變量的規(guī)律與代表值,是一個大家一直努力研究的棘手課題。統(tǒng)計分析要求具有足夠數量且相同條件的子樣形成樣本,一般工程僅兩三根試樁。而且土層的性質與分布亦千變萬化,即便是同一項工程的樁,其規(guī)格、類型、埋深等也不可能完全相同。過度追求速度,輕視基本試驗,過于自信的經驗判斷“計算”,造成樁的承載力,特別是豎向抗拔承載力的潛在危險,尤其是在重大工程、地質復雜區(qū)域的樁基工程中。筆者以親歷測例,對單樁豎向抗拔檢測進行探討 。
格式:pdf
大小:1.7MB
頁數: 8頁
評分: 4.5
1、單樁的豎向極限承載力標準值的基本概念 單樁的豎向極限承載力標準值是基樁承載力的最基本參數, 其他如特征 值、設計值都是根據豎向極限承載力標準值計算出來的。 新舊樁基規(guī)范對單樁的 豎向極限承載力標準值的定義是一致的, 是指單樁在豎向荷載作用下達到破壞狀 態(tài)前或出現(xiàn)不適合繼續(xù)承載的變形時所對應的最大荷載, 它取決于對樁的支承阻 力和樁身材料強度。 對單樁豎向極限承載力的影響, 一方面是可以人為控制的, 包括樁的類 型、材料、截面尺寸、入土深度、樁端進入持力層深度、成樁后休止時間以及成 樁施工方法等; 另一方面由樁端、 樁側土的性質決定, 體現(xiàn)為土的極限側阻力和 極限端阻力,是決定承載力的基本因素,但其發(fā)揮受一方面因素的影響。 《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 GB50007-2002和《建筑基樁檢測技術規(guī)范》 均規(guī)定了單樁豎向極限承載力標準值確定方法,一般根據以下幾點綜合分析確 定: (1)根據沉
格式:pdf
大?。?span id="aauebcu" class="single-tag-height">1.7MB
頁數: 5頁
評分: 4.8
為了更加精確地預估預應力管樁路基地基的沉降變形,基于慢速維持荷載理論,進行了路基預應力管樁的靜載試驗和試樁的Q-S曲線擬合,給出單樁沉降預估公式。同時,對擬合數據和實測數據進行了對比。研究結果表明:樁身完整性程度對單樁豎向極限承載力影響十分明顯;指數函數模型對樁基的Q-S曲線具有較高的擬合精度;在保證成樁質量的前提下,給出的預估公式對樁基的沉降量具有較好的預測能力,且相對誤差較小。
【學員問題】樁基檢測規(guī)范之單樁豎向抗拔的靜載試驗?
【解答】1、適用范圍
1.1、本方法適用于檢測單柱的豎向抗拔承載力。
1.2、當埋設有樁身應力、應變測量傳感器時,或樁端埋設有位移測量桿時,可直接測量樁側抗拔摩阻力,或樁端上拔量。
1.3、為設計提供依據的試驗樁應加載至樁側土破壞或樁身材料達到設計強度;對工程樁抽樣檢測時,可按設計要求確定最大加載量。
2、設備儀器及其安裝
2.1、抗拔樁試驗加載裝置宜采用油壓千斤頂,加載方式應符合本規(guī)范第4.2.1、條規(guī)定。
2.2、試驗反力裝置宜采用反力樁(或工程樁)提供支座反力,也可根據現(xiàn)場情況采用天然地基提供支座反力。反力架系統(tǒng)應具有1.2、倍的安全系數并符合下列規(guī)定:
1、采用反力樁(或工程樁)提供支座反力時,反力樁頂面應平整并具有一定的強度。
2、采用天然地基提供反力時,施加于地基的壓應力不宜超過地基承載力特征值的1.5、倍;反力梁的支點重心應與支座中心重合。
2.3、荷載測量及其儀器的技術要求應符合本規(guī)范第4.2.3、條的規(guī)定。
2.4、樁頂上拔量測量及其儀器的技術要求應符合本規(guī)范4.2.4、條的有關規(guī)定。
注:樁頂上拔量觀測點可固定在樁頂面的樁身混凝土上。
2.5、試樁、支座和基準樁之間的中心距離應符合表4.2.5、的規(guī)定。
2.6、當需要測試樁側抗拔摩阻力分布或樁端上拔位移時,樁身內埋設傳感器或樁端埋設位移桿應按本規(guī)范附錄A.執(zhí)行。
3、現(xiàn)場檢測
3.1、對混凝土灌注樁、有接頭的預制樁,宜在拔樁試驗前采用低應變法檢測受檢樁的樁身完整性。為設計提供依據的抗拔灌注樁施工時應進行成孔質量檢測,發(fā)現(xiàn)樁身中、下部位有明顯擴徑的樁不宜作為抗拔試驗樁;對有接頭的預制樁,應驗算接頭強度。
3.2、單樁豎向抗拔靜載試驗宜采用慢速維持荷載法。需要時,也可采用多循環(huán)加、卸載方法。慢速維持荷載法的加卸載分級、試驗方法及穩(wěn)定標準應按本規(guī)范第4.3.4、條和4.3.6、條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并仔細觀察樁身混凝土開裂情況。
3.3、當出現(xiàn)下列情況之一時,可終止加載:
1、在某級荷載作用下,樁頂上拔量大于前一級上拔荷載作用下的上拔量5、倍。
2、按樁頂上拔量控制,當累計樁頂上拔量超過100mm、時。
3、按鋼筋抗拉強度控制,樁頂上拔荷載達到鋼筋強度標準值的0.9、倍。
4、對于驗收抽樣檢測的工程樁,達到設計要求的最大上拔荷載值。
3.4、檢測數據可按本規(guī)范附錄C.附表C.0.1、的格式記錄。
3.5、測試樁側抗拔摩阻力或樁端上拔位移時,測試數據的測讀時間宜符合本規(guī)范第
3.6、條的規(guī)定。
4、檢測數據的分析與判定
4.1、數據整理應繪制上拔荷載-樁頂上拔量(U、)關系曲線和樁頂上拔量-時間對數(關系曲線)。
4.2、單樁豎向抗把極限承載力可按下列方法綜合判定:
1、根據上拔量隨荷載變化的特征確定:對陡變型U、曲線,取陡升起始點對應的荷載值;
2、根據上拔量隨時間變化的特征確定:取曲線斜率明顯變陡或曲線尾部明顯彎曲的前一級荷載值。
3、當在某級荷載下抗拔鋼筋斷裂時,取其前一級荷載值。
4.3、單樁豎向抗拔極限承載力統(tǒng)計值的確定應符合本規(guī)范第4.4.3、條的規(guī)定。
4.4、當作為驗收抽樣檢測的受檢樁在最大上拔荷載作用下,未出現(xiàn)本規(guī)范第5.4.2、條所列三款情況時,可按設計要求判定。
4.5、單位工程同一條件下的單樁豎向抗拔承載力特征值應按單樁豎向抗拔極限承載力統(tǒng)計值的一半取值。
注:當工程樁不允許帶裂縫工作時,取樁身開裂的前一級荷載作為單樁豎向抗拔承載力特征值,并與按極限荷載一半取值確定的承載力特征值相比取小值。
4.6、檢測報告除應包括本規(guī)范第3.5.5、條內容外,還應包括:
1、受檢樁樁位對應的地質柱狀圖;
2、受檢樁尺寸(灌注樁宜標明孔徑曲線)及配筋情況;
3、加卸載方法,荷載分級;
4、第5.4.1、條要求繪制的曲線及對應的數據表;
5、承載力判定依據;
6、當進行抗拔摩阻力測試時,應有傳感器類型、安裝位置、軸力計算方法,各級荷載下樁身軸力變化曲線,各土層中的抗拔極限摩阻力。
以上內容均根據學員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整理而成,供參考,如有問題請及時溝通、指正。
【學員問題】單樁豎向抗拔靜載試驗檢測目的?
【解答】確定單樁豎向抗把極限承載力
判定豎向抗拔承載力是否滿足設計要求
通過樁身內力及變形測試,測定樁的抗拔摩阻力
以上內容均根據學員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整理而成,供參考,如有問題請及時溝通、指正。
【學員問題】巖石錨桿抗拔的試驗要點?
【解答】第1條 在同一場地同一巖層中的錨桿,試驗數不得少于總錨桿的5%,且不應少于6根。
第2條 試驗采用分級加載,荷載分級不得少于8級。試驗的最大加載量不應少于錨桿設計荷載的2倍。
第3條 每級荷載施加完畢后,應立即測讀位移量。以后每間隔5min測讀一次。連續(xù)4次測讀出的錨桿拔升值均小于0.01mm時,認為在該級荷載下的位移已達到穩(wěn)定狀態(tài),可繼續(xù)施加下一級上拔荷載。
第4條 當出現(xiàn)下列情況之一時,即可終止錨桿的上拔試驗:
1.錨桿拔升量持續(xù)增長,且在1小時時間范圍內未出現(xiàn)穩(wěn)定的跡象;
2.新增加的上拔力無法施加,或者施加后無法使上拔力保持穩(wěn)定;
3.錨桿的鋼筋已被拔斷,或者錨桿錨筋被拔出。
第5條 符合上述終止條件的前一級拔升荷載,即為該錨桿的極限抗拔力。
第6條 參加統(tǒng)計的試驗錨桿,當滿足其極差不超過平均值的30%時,可取其平均值為錨桿極限承載力。極差超過平均值的30%時,宜增加試驗量并分析離差過大的原因,結合工程情況確定極限承載力。
將錨桿極限承載力除以安全系數2為錨桿抗拔承載力特征值Rt.
第7條 錨桿鉆孔時,應利用鉆孔取出的巖芯加工成標準試件,在天然濕度條件下進行巖石單軸抗壓試驗,每根試驗錨桿的試樣數,不得少于3個。
第8條 試驗結束后,必須對錨桿試驗現(xiàn)場的破壞情況進行詳盡的描述和拍攝照片。
以上內容均根據學員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整理而成,供參考,如有問題請及時溝通、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