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分離機理 | 外文名 | Separation mechanism |
---|
典型分離柱(IonPac NSI)的填料是交聯度為55%二乙烯基苯的乙基乙烯基苯(DVB - EVB)聚合物,無離子交換功能基,在pH=0-14穩(wěn)定,允許流動相中含有酸堿和有機溶劑。由選擇適當的離子對試劑,中性的EVB/DVB固定相可用于陰離子和陽離子的分離。
離子交換的選擇性受流動相和固定相兩種因素的影響,主要的影響因素是固定相;而離子對分離的選擇性主要由流動相決定。流動相水溶液包含兩個主要成分,離子對試劑和有機溶劑。改變離子對試劑和有機溶劑的類型及濃度可達到不同的分離要求。
離子對試劑是一種較大的離子型分子,所帶的電荷與被測離子相反。它通常有兩個區(qū),一個是與固定相作用的疏水區(qū),另一個是與被分析離子作用的親水性電荷區(qū)。固定相是中性疏水的苯乙烯/ 二乙烯基苯樹脂或鍵合的硅膠。這種固定相既可用于陰離子,也可用于陽離子的分析。
雖然離子對色譜的保留機理還未完全弄清楚,目前提出的三種主要的理論是:
①離子對形成;
②動態(tài)離子交換;
③離子相互作用。
離子對色譜(也稱流動相離子色譜(MPIC))將RPIPC的基本原理和抑制型電導檢測結合起來,用高交聯度、高比表面積的中性無離子交換功能基的聚苯乙烯大孔樹脂為柱填料,可用于分離多種分子量大的陰陽離子,特別是帶局部電荷的大分子(如表面活性劑)以及疏水性的陰陽離子,主要包括:大分子量的脂肪羧酸,陰離子和陽離子表面活性劑,烷基磺酸鹽,芳香磺酸鹽和芳香硫酸鹽,季銨化合物,水可溶性的維生素,硫的各種含氧化合物,金屬氰化物絡合物,酚類和烷醇胺等。用于離子對色譜的檢測器包括電導和紫外分光。化學抑制型電導檢測主要用于脂肪羧酸、磺酸鹽和季銨離子的檢測。
這個問題太深奧了,至今科學家們都無法完全明確解釋。其實把反滲透現象理解清楚就可以。學界對于反滲透分離機理的解釋主要流行以下三種理論:1、溶解-擴散模型Lonsdale等人提出解釋反滲透現象的溶解-擴散...
分離機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物質密度不同,通過旋轉(圓周運動)進行差速離心,實現物質分離。公式原理:mv^2/r清洗的話可以利用這一點。加入密度較大液體,使浮渣上浮,啟動機器離心之后即可排渣。
有關砂石分離機的產品介紹不是很多,但是卻不能忽略它在實際生產生活當中的應用。挑選時難免丟對價格有疑惑,下面小編就這一問題給你詳細介紹關于影響砂石分離機價格的因素有哪些。在經濟學領域,我們可以了解到一般...
格式:pdf
大?。?span id="njbd3t7" class="single-tag-height">1.3MB
頁數: 2頁
評分: 4.8
泥砂分離機械的技術參數工藝流程 zsxian.com 泥砂分離機械的技術工藝 1、細砂流失的問題 從大中小型洗砂場、 石料廠、人工制砂生產線來看, 90%以上是應用濕法生產線, 一般采用料倉→喂料機→破碎機 (一級或者二級、三級破碎設備)→洗選設備(螺 旋洗砂機或者輪斗洗砂機) →篩分設備→成品料, 濕法生產線顧名思義就是采用 水洗骨料,也就避免不了從洗砂機中流失一部分成品砂,尤其是 0.16-0.2mm以 下的細砂流失最為嚴重,流失率高達 20%以上。 2、泥砂分離機械 泥砂分離機械是制砂生產線設備中具有革命性的設備, 該系統(tǒng)創(chuàng)造性的對洗砂機 一直無法解決的細砂流失問題進行研發(fā), 最終不僅良好的實現的流失細沙問題的 解決,同時降低了沉淀池的淤積, 解決了細沙流失造成的砂石料級配比例失調問 題,改善了砂石質量及砂石生產對環(huán)境造成的惡劣影響。 3、湖北十堰案例分析 因此,湖北十堰某砂石廠日產
炭膜液相分離透過機理主要是微孔過濾和超過濾,炭膜的氣體透過機理有以下四種:努森擴散,毛細冷凝,表面擴散,分子篩分。
它的分離機理主要是靠物理的篩分作用。超濾分離時是在對料液施加一定壓力后,高分子物質、膠體物質因膜表面及微孔的一次吸附,在孔內被阻塞而截留及膜表面的機械篩分作用等三種方式被超濾膜阻止,而水和低分子物質通過膜。超濾膜比微濾膜孔徑小,在0.7~7 kg/cm2 的壓力下,可用于分離直徑小于10μm 的分子和微粒。它主要應用于生活污水、含油廢水、紙漿廢水、染料廢水等廢水處理。超濾材料大多數是有機高分子膜,目前無機膜材料也開始制備和應用。 特點
第1章 緒論 1.1 氣體分離方法 1.2 膜分離技術的發(fā)展概況 1.3 氣體分離膜的發(fā)展概況 參考文獻第2章 氣體分離膜分離機理 2.1 氣體分離膜的定義第1章 緒論 1.1 氣體分離方法 1.2 膜分離技術的發(fā)展概況 1.3 氣體分離膜的發(fā)展概況 參考文獻第2章 氣體分離膜分離機理 2.1 氣體分離膜的定義 2.2 氣體分離膜的分類 2.3 氣體在多孔膜中的滲透機理 2.4 氣體在非多孔膜中的滲透機理 2.5 氣體在復合膜中的滲透機理 2.6 水蒸氣在膜中的滲透機理 參考文獻第3章 氣體分離膜材料及膜的制備 3.1 氣體分離膜材料 3.2 氣體分離膜的制備 參考文獻第4章 氣體分離膜的結構、性能及測定 4.1 氣體分離膜的結構 4.2 氣體分離膜的性能 4.3 氣體分離膜的測定方法 參考文獻第5章 聚酰亞胺氣體分離膜 5.1 引言 5.2 氣體分離機理與基本參數 5.3 聚酰亞胺膜的制備方法 5.4 影響傳輸性質的因素 5.5 聚酰亞胺膜結構與性能的關系 5.6 聚酰亞胺的改性 參考文獻第6章 全氟聚合物氣體分離膜 6.1 引言 6.2 無定型全氟聚合物 6.3 碳氟/碳氫相互作用的本質 6.4 含氟聚酰亞胺 參考文獻第7章 聚取代乙炔氣體分離膜 7.1 引言 7.2 聚合物合成 7.3 氣體和蒸汽的分離 7.4 滲透汽化 參考文獻第8章 炭化氣體分離膜 8.1 引言 8.2 炭膜的分類 8.3 炭膜的制備 8.4 炭膜的應用 8.5 炭膜的功能化 參考文獻第9章 分子篩膜 9.1 引言 9.2 分子篩膜概述 9.3 分離機理 9.4 氣體分離分子篩膜的分類與研究 9.5 分子篩膜合成方法 9.6 氣體分離分子篩膜的應用 參考文獻第10章 有機-無機雜化膜 10.1 引言 10.2 有機-無機雜化膜的分類 10.3 有機-無機雜化氣體分離膜制備方法 10.4 有機-無機雜化氣體分離膜材料設計 10.5 有機-無機雜化膜在氣體分離上的研究進展 參考文獻第11章 促進傳遞膜 11.1 引言 11.2 支撐液膜內的流動載體促進傳遞 11.3 離子交換膜內的促進傳遞 11.4 固定載體促進傳遞膜 參考文獻第12章 氣體分離膜組件 12.1 膜組件的定義 12.2 膜組件的分類及制備工藝 參考文獻第13章 氣體膜分離技術的應用及發(fā)展趨勢 13.1 氣體膜分離技術的應用及市場展望 13.2 氣體膜分離技術的期盼與展望 13.3 氣體分離膜市場展望 參考文獻名詞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