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令

第 17 號

《工傷認定辦法》已于2003年9月18日經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第5次部務會議通過,現予頒布,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

部 長 鄭斯林

二○○三年九月二十三日

工傷認定辦法造價信息

市場價 信息價 詢價
材料名稱 規(guī)格/型號 市場價
(除稅)
工程建議價
(除稅)
行情 品牌 單位 稅率 供應商 報價日期
信息發(fā)布 品種:信息發(fā)布盒;型號:ZH-600;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祉途

13% 云南祉途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發(fā)布系統(tǒng) 信息發(fā)布系統(tǒng)管理軟件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慧峰

13% 北京慧峰誠信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發(fā)布 傳輸線:CAT5E 單網線;品種:信息發(fā)布器;型號:308X1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煜升

13% 佛山市煜升電子有限公司
信息發(fā)布 傳輸線:CAT5E 單網線;品種:信息發(fā)布器;型號:308X1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煜升

13% 佛山市煜升電子有限公司貴陽辦事處
信息發(fā)布系統(tǒng)-信息發(fā)布 參數詳見附件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13% 廣州索速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發(fā)布 提供信息發(fā)布屏管理,支持終端監(jiān)控、素材管理、節(jié)目管理、日程管理、發(fā)布管理和審核管理等.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13% 杭州??低晹底旨夹g股份有限公司拉薩分公司
信息發(fā)布 傳輸線:CAT5E 單網線;品種:信息發(fā)布器;型號:308X1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煜升

13% 合肥舒信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發(fā)布終端 "E82S Android嵌入式終端播放機,雙核1.2GHz,1G DDR3,4G存儲,HDMI高清輸出"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13% 廣州索速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材料名稱 規(guī)格/型號 除稅
信息價
含稅
信息價
行情 品牌 單位 稅率 地區(qū)/時間
信息 單聯八芯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江門市臺山市2007年3季度信息價
信息 雙聯八芯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江門市臺山市2007年3季度信息價
信息 單聯八芯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江門市臺山市2006年3季度信息價
信息 雙聯八芯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江門市臺山市2006年3季度信息價
信息 單聯八芯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江門市臺山市2006年1季度信息價
保護信息子站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廣東2021年4季度信息價
保護信息子站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廣東2021年2季度信息價
保護信息子站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廣東2020年3季度信息價
材料名稱 規(guī)格/需求量 報價數 最新報價
(元)
供應商 報價地區(qū) 最新報價時間
信息發(fā)布系統(tǒng) 信息發(fā)布系統(tǒng)模塊對接|1套 1 查看價格 上海格瑞特科技實業(yè)有限公司 全國   2020-08-11
信息發(fā)布接口 (1)名稱:信息發(fā)布接口|1套 3 查看價格 廣東傲文光電科技有限公司 全國   2019-10-15
成績信息發(fā)布 提供INTERNET/INTRANET賽事綜合信息實時發(fā)布服務|1套 1 查看價格 廣西成吉思科技有限公司 全國   2021-01-14
信息發(fā)布 信息發(fā)布終端的統(tǒng)一管理,信息素材管理,信息發(fā)布的推送和調度等功能.|1套 2 查看價格 全國  
信息發(fā)布終端 信息發(fā)布終端|3套 3 查看價格 福建環(huán)宇通信息科技股份公司 四川   2020-11-16
信息發(fā)布系統(tǒng)調試 信息發(fā)布系統(tǒng)調試|1項 1 查看價格 四川省通信產業(yè)服務有限公司科技分公司 四川   2021-01-22
信息發(fā)布終端 信息發(fā)布終端|3臺 3 查看價格 禾麥科技開發(fā)(深圳)有限公司 四川   2021-01-15
信息發(fā)布系統(tǒng)接口 監(jiān)測信息發(fā)布系統(tǒng),|1套 1 查看價格 施耐德電氣(中國)投資有限公司 全國   2018-11-30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令

第8號

新修訂的《工傷認定辦法》已經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第56次部務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勞動和社會保障部2003年9月23日頒布的《工傷認定辦法》同時廢止。

2010年12月31日

工傷認定辦法辦法正文

工傷認定辦法

第一條 為規(guī)范工傷認定程序,依法進行工傷認定,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的有關規(guī)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社會保險行政部門進行工傷認定按照本辦法執(zhí)行。

第三條 工傷認定應當客觀公正、簡捷方便,認定程序應當向社會公開。

第四條 職工發(fā)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yè)病防治法規(guī)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yè)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fā)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yè)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tǒng)籌地區(qū)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

按照前款規(guī)定應當向省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根據屬地原則應當向用人單位所在地設區(qū)的市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

第五條 用人單位未在規(guī)定的時限內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受傷害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fā)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yè)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按照本辦法第四條規(guī)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第六條 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應當填寫《工傷認定申請表》,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勞動、聘用合同文本復印件或者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包括事實勞動關系)、人事關系的其他證明材料;

(二)醫(yī)療機構出具的受傷后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yè)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yè)病診斷鑒定書)。

第七條 工傷認定申請人提交的申請材料符合要求,屬于社會保險行政部門管轄范圍且在受理時限內的,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受理。

第八條 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收到工傷認定申請后,應當在15日內對申請人提交的材料進行審核,材料完整的,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決定;材料不完整的,應當以書面形式一次性告知申請人需要補正的全部材料。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收到申請人提交的全部補正材料后,應當在15日內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決定。

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決定受理的,應當出具《工傷認定申請受理決定書》;決定不予受理的,應當出具《工傷認定申請不予受理決定書》。

第九條 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受理工傷認定申請后,可以根據需要對申請人提供的證據進行調查核實。

第十條 社會保險行政部門進行調查核實,應當由兩名以上工作人員共同進行,并出示執(zhí)行公務的證件。

第十一條 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工作人員在工傷認定中,可以進行以下調查核實工作:

(一)根據工作需要,進入有關單位和事故現場;

(二)依法查閱與工傷認定有關的資料,詢問有關人員并作出調查筆錄;

(三)記錄、錄音、錄像和復制與工傷認定有關的資料。調查核實工作的證據收集參照行政訴訟證據收集的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

第十二條 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工作人員進行調查核實時,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予以協(xié)助。用人單位、工會組織、醫(yī)療機構以及有關部門應當負責安排相關人員配合工作,據實提供情況和證明材料。

第十三條 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在進行工傷認定時,對申請人提供的符合國家有關規(guī)定的職業(yè)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yè)病診斷鑒定書,不再進行調查核實。職業(yè)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yè)病診斷鑒定書不符合國家規(guī)定的要求和格式的,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可以要求出具證據部門重新提供。

第十四條 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受理工傷認定申請后,可以根據工作需要,委托其他統(tǒng)籌地區(qū)的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或者相關部門進行調查核實。

第十五條 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工作人員進行調查核實時,應當履行下列義務:

(一)保守有關單位商業(yè)秘密以及個人隱私;

(二)為提供情況的有關人員保密。

第十六條 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工作人員與工傷認定申請人有利害關系的,應當回避。

第十七條 職工或者其近親屬認為是工傷,用人單位不認為是工傷的,由該用人單位承擔舉證責任。用人單位拒不舉證的,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可以根據受傷害職工提供的證據或者調查取得的證據,依法作出工傷認定決定。

第十八條 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自受理工傷認定申請之日起60日內作出工傷認定決定,出具《認定工傷決定書》或者《不予認定工傷決定書》。

第十九條 《認定工傷決定書》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一)用人單位全稱;

(二)職工的姓名、性別、年齡、職業(yè)、身份證號碼;

(三)受傷害部位、事故時間和診斷時間或職業(yè)病名稱、受傷害經過和核實情況、醫(yī)療救治的基本情況和診斷結論;

(四)認定工傷或者視同工傷的依據;

(五)不服認定決定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的部門和時限;

(六)作出認定工傷或者視同工傷決定的時間。

《不予認定工傷決定書》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一)用人單位全稱;

(二)職工的姓名、性別、年齡、職業(yè)、身份證號碼;

(三)不予認定工傷或者不視同工傷的依據;

(四)不服認定決定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的部門和時限;

(五)作出不予認定工傷或者不視同工傷決定的時間。

《認定工傷決定書》和《不予認定工傷決定書》應當加蓋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工傷認定專用印章。

第二十條 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受理工傷認定申請后,作出工傷認定決定需要以司法機關或者有關行政主管部門的結論為依據的,在司法機關或者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尚未作出結論期間,作出工傷認定決定的時限中止,并書面通知申請人。

第二十一條 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對于事實清楚、權利義務明確的工傷認定申請,應當自受理工傷認定申請之日起15日內作出工傷認定決定。

第二十二條 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自工傷認定決定作出之日起20日內,將《認定工傷決定書》或者《不予認定工傷決定書》送達受傷害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和用人單位,并抄送社會保險經辦機構。

《認定工傷決定書》和《不予認定工傷決定書》的送達參照民事法律有關送達的規(guī)定執(zhí)行。

第二十三條 職工或者其近親屬、用人單位對不予受理決定不服或者對工傷認定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第二十四條 工傷認定結束后,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將工傷認定的有關資料保存50年。

第二十五條 用人單位拒不協(xié)助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對事故傷害進行調查核實的,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責令改正,處2000元以上2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二十六條 本辦法中的《工傷認定申請表》、《工傷認定申請受理決定書》、《工傷認定申請不予受理決定書》、《認定工傷決定書》、《不予認定工傷決定書》的樣式由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統(tǒng)一制定。

第二十七條 本辦法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勞動和社會保障部2003年9月23日頒布的《工傷認定辦法》同時廢止。

----------------------------------------------------------------------------

工傷認定有無一次性賠償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農民大量進入城市從事勞動密集型行業(yè)工作,特別是煤礦企業(yè),從業(yè)人員基本上是農民工。煤礦每年的死亡人數接近6000人,基本上都是農民工。農民工死亡的賠償標準因各地的經濟發(fā)展、地方的財政政策和企業(yè)的經營狀況的不同而有所區(qū)別。為規(guī)范工傷認定程序,依法進行工傷認定,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2003年9月18日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頒布《工傷認定辦法》、《非法用工單位傷亡人員一次性賠償辦法》、《因工死亡職工供養(yǎng)親屬范圍規(guī)定》,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

工傷認定辦法辦法附件

編號:

工 傷 認 定申 請 表

申請人:

受傷害職工:

申請人與受傷害職工關系: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職工姓名

性別

出生日期

年 月 日

身份證號碼

聯系電話

家庭地址

郵政編碼

工作單位

聯系電話

單位地址

郵政編碼

職業(yè)、工種或工作崗位

參加工作 時間

事故時間、地點及主要原因

診斷時間

受傷害部位

職業(yè)病名稱

接觸職業(yè)病

危害崗位

接觸職業(yè)病

危害時間

受傷害經過簡述(可附頁)

申請事項:

申請人簽字:

年  月  日

用人單位意見:

經辦人簽字

(公章)

年  月  日

經辦人簽字:

年   月  日

負責人簽字:

(公章)

年 月  日

備注:

填表說明:

1、用鋼筆或簽字筆填寫,字體工整清楚。

2、申請人為用人單位的,在首頁申請人處加蓋單位公章。

3、受傷害部位一欄填寫受傷害的具體部位。

4、診斷時間一欄,職業(yè)病者,按職業(yè)病確診時間填寫;受傷或死亡的,按初診時間填寫。

5、受傷害經過簡述,應寫明事故發(fā)生的時間、地點,當時所從事的工作,受傷害的原因以及傷害部位和程度。職業(yè)病患者應寫明在何單位從事何種有害作業(yè),起止時間,確診結果。

6、申請人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時,應當提交受傷害職工的居民身份證;醫(yī)療機構出具的職工受傷害時初診診斷證明書,或者依法承擔職業(yè)病診斷的醫(yī)療機構出具的職業(yè)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yè)病診斷鑒定書);職工受傷害或者診斷患職業(yè)病時與用人單位之間的勞動、聘用合同或者其他存在勞動、人事關系的證明。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還應當分別提交相應證據:

(一)職工死亡的,提交死亡證明;

(二)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提交公安部門的證明或者其他相關證明;

(三)因工外出期間,由于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fā)生事故下落不明的,提交公安部門的證明或者相關部門的證明;

(四)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提交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或者其他相關部門的證明;

(五)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fā)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提交醫(yī)療機構的搶救證明;

(六)在搶險救災等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動中受到傷害的,提交民政部門或者其他相關部門的證明;

(七)屬于因戰(zhàn)、因公負傷致殘的轉業(yè)、復員軍人,舊傷復發(fā)的,提交《革命傷殘軍人證》及勞動能力鑒定機構對舊傷復發(fā)的確認。

7、申請事項欄,應寫明受傷害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工會組織提出工傷認定申請并簽字。

8、用人單位意見欄,應簽署是否同意申請工傷,所填情況是否屬實,經辦人簽字并加蓋單位公章。

9、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審查資料和受理意見欄,應填寫補正材料或是否受理的意見。

10、此表一式二份,社會保險行政部門、申請人各留存一份。

編號:

工傷認定申請受理決定書

你(單位)于  年   月  日提交 的工傷認定申請收悉。經審查,符合工傷認定受理的條件,現予受理。

(蓋章)

年  月  日

注:本決定書一式三份,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職工或者其近親屬、用人單位各留存一份。

編號:

工傷認定申請不予受理決定書

你(單位)于 年  月  日提交 的工傷認定申請收悉。

經審查:

不符合《工傷保險條例》第 條 規(guī)定的受理條件,現決定不予受理。

如對本決定不服,可在接到決定書之日起60日內向

申請行政復議,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蓋章)

年  月 日

注:本決定書一式三份,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職工或者其近親屬、用人單位各留存一份。

編號:

認定工傷決定書

申請人:

職工姓名: 性別: 年齡:

身份證號碼:

用人單位:

職業(yè)/工種/工作崗位:

事故時間: 年 月 日

事故地點:

診斷時間: 年 月 日

受傷害部位/職業(yè)病名稱:

受傷害經過、醫(yī)療救治的基本情況和診斷結論:

年   月  日受理 的工傷認定申請后,根據提交的材料調查核實情況如下:

同志受到的事故傷害(或患職業(yè)?。?,符合《工傷保險條例》第 條第 款第 項之規(guī)定,屬于工傷認定范圍,現予以認定(或視同)為工傷。

如對本工傷認定決定不服的,可自接到本決定書之日起60日內向 申請行政復議,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工傷認定專用章)

年 月 日

注:本通知一式四份,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職工或者其近親屬、用人單位、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各留存一份。

編號:

不予認定工傷決定書

申請人:

職工姓名: 性別: 年齡:

身份證號碼:

用人單位:

職業(yè)/工種/工作崗位:

年   月  日受理 的工傷認定申請后,根據提交的材料調查核實情況如下:

同志受到的傷害,不符合《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第十五條認定工傷或者視同工傷的情形;或者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六條第 項之規(guī)定,屬于不得認定或者視同工傷的情形。現決定不予認定或者視同工傷。

如對本工傷認定結論不服的,可自接到本決定書之日起60日內向 申請行政復議,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工傷認定專用章)

年 月 日

注:本通知一式三份,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職工或者其近親屬、用人單位各留存一份。

工傷認定辦法發(fā)布信息常見問題

  • 工傷認定舉證通知書

    根據企業(yè)職工工傷保險實行辦法中工傷認定范圍的第4條。 項目部管理人員把民工給打傷了,不論被打傷的民工和項目部有沒有簽合同,都算工傷,項目部應該按照有關規(guī)定進行賠償,情節(jié)嚴重的還要追究當事人的刑事責任...

  • 工傷認定舉證通知書

    1、該民工是否在你們項目干活,如果是,就已經是實際發(fā)生勞動關系了,跟是否有簽合同無關 2、管理人員為什么打傷民工,是由于工作上的事還是私人原因 3、如果由于工作上的事,就應該認定為工傷,且無論什么...

  • 工地現場照片可以做為工傷認定的材料嗎

    申請工傷認定不需要施工現場說明。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的規(guī)定,工傷職工或親屬根據規(guī)定,提交工傷認定申請應當提交的材料。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受理工傷認定申請后,根據審核需要可以對事故傷害進行調查核實,用人單位...

工傷認定辦法發(fā)布信息文獻

工傷認定個人工作總結 工傷認定個人工作總結

格式:pdf

大小:42KB

頁數: 27頁

評分: 4.6

工傷認定個人工作總結 20XX年個人工作總結 20XX年即將結束,一年來,本人在局領導的正確領導下、在 同事的支持和配合下,努力學習,積極工作,在思想上、業(yè)務工作 水平上都有了一定提高, 較為圓滿地完成了全年的工作、 學習任務。 現將一年來個人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工作方面 1、認真做好工傷案件的立案、調查、認定工作。收到政務大 廳轉來工傷認定申請 203件。其中認定 170件,不予受理 9件,中 止認定 2件,終止認定 3件,不予認定 6件,正在調查 13件。行 政復議 3起,上級機關對工傷認定結果均予以維持。 行政訴訟 2起, 均勝訴。 2、審查申報勞動能力鑒定 17件、因工傷殘等級評定 61件。 3、審查上報特殊工種退休 XXX人。 4、辦理正常到齡退休 XXX人。 5、協(xié)調做好社保基金的監(jiān)管工作,及時上報相關數據資料。 二、思想方面 嚴格遵守組織紀律,按照局內部管理規(guī)定, 做到有

立即下載
職業(yè)病工傷認定程序是什么- 職業(yè)病工傷認定程序是什么-

格式:pdf

大?。?span id="b1ygyqd" class="single-tag-height">42KB

頁數: 2頁

評分: 4.7

職業(yè)病工傷認定程序是什么 ? 職業(yè)病對于很多人來說都有的,但是有的很輕有的卻比 較嚴重,有些都上升到了工傷的程度,而這個時候就面臨著 工傷認定了,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夠得到相應的補償。但是關 于職業(yè)病工傷認定程序是什么呢 ?小編整理出了詳細的資 料,大家一起來閱讀一下吧。 ▲一、職業(yè)病工傷認定程序是什么 ? 1、申報:企業(yè)應當自工傷事故發(fā)生之日或者職業(yè)病確 診之日起,及時向主管部門報告,十五日內向市勞動和社會 保障局提出工傷報告。工傷職工或其親屬應當自工傷事故發(fā) 生之日或者職業(yè)病確診之日起,十五日內 (特殊情況可以延 長至三十日 )向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提出工傷保險待遇申 請。此申請應當經企業(yè)簽字后報送,不簽字的,工傷職工或 親屬可以直接報送。在申報時,應提供病歷等證據。 2、調查: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社會保險科接到企業(yè)的 工傷報告或職工的工傷保險待遇申請后,組織市社會勞動保 職業(yè)病對于很多人

立即下載

工傷認定辦法

第一條 為規(guī)范工傷認定程序,依法進行工傷認定,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的有關規(guī)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社會保險行政部門進行工傷認定按照本辦法執(zhí)行。

第三條 工傷認定應當客觀公正、簡捷方便,認定程序應當向社會公開。

第四條職工發(fā)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yè)病防治法規(guī)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yè)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fā)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yè)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tǒng)籌地區(qū)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

按照前款規(guī)定應當向省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根據屬地原則應當向用人單位所在地設區(qū)的市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

第五條 用人單位未在規(guī)定的時限內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受傷害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fā)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yè)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按照本辦法第四條規(guī)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第六條 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應當填寫《工傷認定申請表》,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勞動、聘用合同文本復印件或者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包括事實勞動關系)、人事關系的其他證明材料;

(二)醫(yī)療機構出具的受傷后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yè)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yè)病診斷鑒定書)。

第七條 工傷認定申請人提交的申請材料符合要求,屬于社會保險行政部門管轄范圍且在受理時限內的,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受理。

第八條 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收到工傷認定申請后,應當在15日內對申請人提交的材料進行審核,材料完整的,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決定;材料不完整的,應當以書面形式一次性告知申請人需要補正的全部材料。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收到申請人提交的全部補正材料后,應當在15日內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決定。

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決定受理的,應當出具《工傷認定申請受理決定書》;決定不予受理的,應當出具《工傷認定申請不予受理決定書》。

第九條 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受理工傷認定申請后,可以根據需要對申請人提供的證據進行調查核實。

第十條 社會保險行政部門進行調查核實,應當由兩名以上工作人員共同進行,并出示執(zhí)行公務的證件。

第十一條 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工作人員在工傷認定中,可以進行以下調查核實工作:

(一)根據工作需要,進入有關單位和事故現場;

(二)依法查閱與工傷認定有關的資料,詢問有關人員并作出調查筆錄;

(三)記錄、錄音、錄像和復制與工傷認定有關的資料。調查核實工作的證據收集參照行政訴訟證據收集的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

第十二條 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工作人員進行調查核實時,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予以協(xié)助。用人單位、工會組織、醫(yī)療機構以及有關部門應當負責安排相關人員配合工作,據實提供情況和證明材料。

第十三條 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在進行工傷認定時,對申請人提供的符合國家有關規(guī)定的職業(yè)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yè)病診斷鑒定書,不再進行調查核實。職業(yè)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yè)病診斷鑒定書不符合國家規(guī)定的要求和格式的,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可以要求出具證據部門重新提供。

第十四條 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受理工傷認定申請后,可以根據工作需要,委托其他統(tǒng)籌地區(qū)的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或者相關部門進行調查核實。

第十五條 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工作人員進行調查核實時,應當履行下列義務:

(一)保守有關單位商業(yè)秘密以及個人隱私;

(二)為提供情況的有關人員保密。

第十六條 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工作人員與工傷認定申請人有利害關系的,應當回避。

第十七條 職工或者其近親屬認為是工傷,用人單位不認為是工傷的,由該用人單位承擔舉證責任。用人單位拒不舉證的,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可以根據受傷害職工提供的證據或者調查取得的證據,依法作出工傷認定決定。

第十八條 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自受理工傷認定申請之日起60日內作出工傷認定決定,出具《認定工傷決定書》或者《不予認定工傷決定書》。

第十九條 《認定工傷決定書》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一)用人單位全稱;

(二)職工的姓名、性別、年齡、職業(yè)、身份證號碼;

(三)受傷害部位、事故時間和診斷時間或職業(yè)病名稱、受傷害經過和核實情況、醫(yī)療救治的基本情況和診斷結論;

(四)認定工傷或者視同工傷的依據;

(五)不服認定決定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的部門和時限;

(六)作出認定工傷或者視同工傷決定的時間。

《不予認定工傷決定書》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一)用人單位全稱;

(二)職工的姓名、性別、年齡、職業(yè)、身份證號碼;

(三)不予認定工傷或者不視同工傷的依據;

(四)不服認定決定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的部門和時限;

(五)作出不予認定工傷或者不視同工傷決定的時間。

《認定工傷決定書》和《不予認定工傷決定書》應當加蓋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工傷認定專用印章。

第二十條 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受理工傷認定申請后,作出工傷認定決定需要以司法機關或者有關行政主管部門的結論為依據的,在司法機關或者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尚未作出結論期間,作出工傷認定決定的時限中止,并書面通知申請人。

第二十一條 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對于事實清楚、權利義務明確的工傷認定申請,應當自受理工傷認定申請之日起15日內作出工傷認定決定。

第二十二條 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自工傷認定決定作出之日起20日內,將《認定工傷決定書》或者《不予認定工傷決定書》送達受傷害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和用人單位,并抄送社會保險經辦機構。

《認定工傷決定書》和《不予認定工傷決定書》的送達參照民事法律有關送達的規(guī)定執(zhí)行。

第二十三條 職工或者其近親屬、用人單位對不予受理決定不服或者對工傷認定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第二十四條 工傷認定結束后,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將工傷認定的有關資料保存50年。

第二十五條 用人單位拒不協(xié)助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對事故傷害進行調查核實的,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責令改正,處2000元以上2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二十六條 本辦法中的《工傷認定申請表》、《工傷認定申請受理決定書》、《工傷認定申請不予受理決定書》、《認定工傷決定書》、《不予認定工傷決定書》的樣式由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統(tǒng)一制定。

第二十七條 本辦法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勞動和社會保障部2003年9月23日頒布的《工傷認定辦法》同時廢止。

內容介紹

《工傷保險條例·工傷認定辦法(附相關法規(guī))》包括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586號)、國務院關于修改《工傷保險條例》的決定、工傷保險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入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令(第8號)、工傷認定辦法等。

工傷保險條例

附:

工傷認定辦法

非法用工單位傷亡人員一次性賠償辦法

工傷認定辦法相關推薦
  • 相關百科
  • 相關知識
  • 相關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