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建筑技藝徽州建筑

徽州建筑是積淀了兩千多年漢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不朽豐碑,而徽州建筑傳統(tǒng)技藝是鑄就豐碑的關鍵所在?;罩萁? 筑傳統(tǒng)技藝是一種傳統(tǒng)的漢族民間技藝,融合了帶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與藝術成分,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是其他門類的技藝不可替代和比擬的,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和實用價值,堪稱漢民族的藝術瑰寶。

徽州建筑傳統(tǒng)技藝歷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秦漢時期那時流行的還是一種"穿斗式"建筑,發(fā)展到宋朝時,建筑技藝已發(fā)生了明顯變化,融"穿斗式"與"抬梁式"于一體,建筑技藝有了較大的提升。到了明代形成了內(nèi)設"天井"三間五架這種模式的建筑格局,并基本形成固定模式,徽州建筑傳統(tǒng)技藝也基本趨于穩(wěn)定,并按照以師帶徒、口傳手授的方式,代代相傳。

徽州建筑傳統(tǒng)技藝基本程序如下:

石匠施工程序:挖腳--采石--砌石基--制做安裝細料等。

木匠施工程序:出山料--起工架馬--畫墨接--排料--豎屋請梁--理柱等。

磚匠施工程序:拌制灰泥--砌筑--抹灰--地面施工--屋面鋪磚、蓋瓦等。

徽州木雕、磚雕、石雕是徽州古建筑中的最精華的部分,彩畫藝術也被很好地應用到了徽州建筑上面。

改革開放以后,建筑遺產(chǎn)資源受到了重視和保護。一批古建公司相繼成立。一批民間老藝人被重新組織起來,并開始收徒傳藝,徽州建筑傳統(tǒng)技藝已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

徽州建筑技藝造價信息

市場價 信息價 詢價
材料名稱 規(guī)格/型號 市場價
(除稅)
工程建議價
(除稅)
行情 品牌 單位 稅率 供應商 報價日期
櫻(櫻花);型號、規(guī)格:地徑:6cm;品牌:天適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天適

13% 廣州天適集團有限公司
建筑沙盤模型 材質(zhì):高密度防火板、亞克力、ABS板、真石漆等顏色:仿真色(定制)比例:1:100-1:5000制作主要工:三維雕刻技術、機械精密雕刻技術、手工制作技術、靜電植絨技術物理特點:還原建筑外觀風格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定制

m2 13% 重慶秒點科技有限公司
櫻(櫻花);型號、規(guī)格:地徑:8cm;品牌:天適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天適

13% 廣州天適集團有限公司
櫻(櫻花);型號、規(guī)格:地徑:10cm;品牌:天適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天適

13% 廣州天適集團有限公司
櫻(櫻花);型號、規(guī)格:地徑:12cm;品牌:天適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天適

13% 廣州天適集團有限公司
建筑用巖棉氈 3000-5000×600×900mm 厚度:40-75mm 密度:60-100kg/m3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櫻花

m3 13% 上海麥芮節(jié)能環(huán)保工程有限公司
櫻花 胸徑14-15cm,高度4.5-5.5m,冠幅3.5-4.0m,容器苗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瀚藝

13% 南寧瀚藝生態(tài)苗圃種植基地
建筑外墻氟碳漆 20kg/桶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立廣水漆*麗竹漆

kg 13% 南寧市立廣裝飾材料廠
材料名稱 規(guī)格/型號 除稅
信息價
含稅
信息價
行情 品牌 單位 稅率 地區(qū)/時間
建筑雜工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工日 深圳市2022年9月信息價
建筑圍擋 2厚熱鍍鋅鋼板機械沖孔,孔徑φ10,100*100*5方鋼防風斜撐,詳見《中山市建設施工裝配式圍擋圖集》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m 中山市2022年9月信息價
建筑雜工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工日 深圳市2022年4月信息價
建筑雜工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工日 深圳市2022年2月信息價
建筑雜工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工日 深圳市2022年1月信息價
建筑雜工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工日 深圳市2021年12月信息價
建筑圍擋 2厚熱鍍鋅鋼板機械沖孔,孔徑φ10,100*100*5方鋼防風斜撐,詳見《中山市建設施工裝配式圍擋圖集》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m 中山市2021年12月信息價
建筑雜工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工日 深圳市2021年11月信息價
材料名稱 規(guī)格/需求量 報價數(shù) 最新報價
(元)
供應商 報價地區(qū) 最新報價時間
建筑模型 1:110定制建筑模型3500×3500建筑用模型專用ABS跟進口亞克力制作,建筑與路網(wǎng)發(fā)光,環(huán)境淡雅寫實制作.|1套 3 查看價格 廣州市尚雅模型設計有限公司 廣東   2022-11-09
建筑焦油 建筑焦油|567.2kg 1 查看價格 宏福工程有限公司 四川   2019-09-25
建筑立面藝術涂鴉 建筑立面藝術涂鴉|1000m2 3 查看價格 深圳市尊藝油畫藝術品有限公司 廣東   2021-09-15
建筑焦油 建筑焦油|567.2kg 2 查看價格 衡水固金工程橡膠有限公司 四川   2019-09-20
建筑焦油 建筑焦油|568.613kg 2 查看價格 成都市福利凱新型保溫建材有限公司 四川   2022-11-02
JGN建筑 JGN建筑膠|10kg 1 查看價格 廣州瑞琪科貿(mào)有限公司 廣東  廣州市 2010-05-24
建筑 搭建一個建筑模型,底部放置有數(shù)塊磚塊,參觀者可以拿磚塊填補到建筑上,模擬砌墻,可以做出自己設計的墻.以及有運輸磚塊裝置,可以在地面以及高臺之間運輸.|1項 1 查看價格 鴻瑞工美(深圳)實業(yè)有限公司 全國   2022-10-24
建筑 搭建一個建筑模型,底部放置有數(shù)塊磚塊,參觀者可以拿磚塊填補到建筑上,模擬砌墻,可以做出自己設計的墻.以及有運輸磚塊裝置,可以在地面以及高臺之間運輸.|1項 1 查看價格 合肥金諾數(shù)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全國   2022-09-14

徽州建筑技藝基本信息

所屬地區(qū): 安徽 · 黃山 · 徽州區(qū)文化遺產(chǎn)名稱:徽州建筑技藝

遺產(chǎn)編號:Ⅷ-12

遺產(chǎn)類別:傳統(tǒng)手工技藝

申報日期:2006

申報人/申報單位:黃山市

遺產(chǎn)級別: 省

民居按徽俗內(nèi)涵,技術原則,采用梁枋縱橫木構架,組成各種功能完善的立體空間。以大堂屋,小臥室的格局,滿足人們生活起居使用之需,并形成一種互為補充,融為一體的空間藝術。

①門廳:邁進大門的空間部位稱門廳。它由大門、屏風(中門)與天井有機結合在一起。中門平時緊閉,只走耳門,遇貴客高朋才打開中門迎接。因廳堂與大門貫通。設中門遮擋廳堂內(nèi)主人活動其私密性,這也體現(xiàn)徽州人的儒雅風味。

②天井:究其宅內(nèi)設天井之由:因"徽州地窄人稠、力耕所出,不足以供,往往仰給四方"?;杖顺3鐾饨?jīng)商,即使務農(nóng)者農(nóng)閑時也常外出打工,很少在家。家中只留婦孺老少,為防盜、防火,民宅多以高墻封閉,很少開窗或只在樓上開尺寬瞭望小窗。就靠內(nèi)設天井采光通風。

天井布局隨面闊方向呈長方形,伸到兩臥室的窗中線,長寬比約5:1。這種天井的采光效果與北京四合院天井不同。北京天井面積大、光線比較柔和,給人以靜謐舒適之感。天井是廳堂空間的擴充,廳堂向天井一面都不設門,在太師壁處能望到"一線天"???晨淋朝霞,夜觀星斗"。古徽風水歌中道:"何知人家有福份。三陽開泰直射中,何知人家得長壽,迎天浴日無憂愁。"

由于宅內(nèi)上下廳及連廊都圍天井布局,其屋面雨水都從四方流入天井明塘內(nèi),稱"四水旺堂"?;丈讨^之"聚財氣",肥水不外流,故有天井屋稱"聚財屋"。并利用天井透進光照和蓄積的雨水,盆載花卉,聚水養(yǎng)魚,以備防火。

③廳堂:民居明間為廳堂,由于在廳堂內(nèi)活動比較頻繁,所以廳堂是居宅中主體建筑與內(nèi)宅聯(lián)系方便的中心部位?!夺屆吩?"廳,聽事也,堂者當事也"。古徽民居之廳堂也有雷同之處,作為迎賓會友,練藝讀書晏樂的活動場所。

廳堂體量比較高大宏敞,廳內(nèi)三面裝有"門"形木鼓門或板壁。中間稱太師壁,這是北方少見之做法。廳內(nèi)陳設富麗豪華,以供陳列鑒賞而布置。如太師壁處上掛匾額,匾下掛宗庸(容)祖宗肖像。太師壁前擺長條卡畫桌,桌上陳設長鳴鐘(諧音:長命終),置東瓶西鏡(諧音:終身平靜)。還有八仙桌、太師椅、家具多為楠木、紅木等高貴木材制作而成、古色古香。這些家具既是日用品、又是藝術品。兩邊板壁上掛字畫、柱上還有泥金木對聯(lián),其內(nèi)容或言志、或抒情,貫穿對家庭的贊頌,自勉對后代的啟迪。如古黟"桃花園里人家"中掛的楹聯(lián)有:"能受苦方為志士/肯吃虧不是癡人"。"幾百年人家無非積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讀書"。含義深刻,給廳堂添色增輝。

④樓廳:民宅多為兩層,偶有三層,樓層與底層平面布局基本重復對稱,徽稱"重屋"。因江南水鄉(xiāng)雨量充沛、氣候潮濕、古徽人有住樓上的習俗,把樓廳亦作為主要活動場所。在明初樓層高于底層。為使樓廳內(nèi)活動方便,采用"跑馬樓"形式,用"穿廊過廳"的做法。天井兩側設回廊閣道,連廊多做成"暖廊",靠天井一面有隔扇,冬可避風保暖,夏季四季洞開,涼風颯爽。也有做成"半廊",在柱間天井一面安半截攔桿或攔板,另一面是墻頂這一虛一實顯得活潑風趣。

徽州建筑技藝徽州建筑常見問題

  • 徽州建筑有什么特點?

    徽派建筑廣泛采用磚、木、石雕,表現(xiàn)出高超的裝飾藝術水平.磚雕大多鑲嵌在門罩、窗楣、照壁上,在大塊的青磚上雕刻著生動逼真的人物、蟲魚、花鳥及八寶、博古和幾何圖案,極富裝飾效果.木雕在古民居雕刻裝飾中占主...

  • 古代徽州建筑門頭的特點

    徽式建筑【徽式建筑】建筑流派名.古代徽州建筑在成型的過程中,受到獨特的地理環(huán)境和人文觀念的影響,顯示出較鮮明的區(qū)域特色,在造型,功能,裝飾,結體諸多方面自成一格.明中葉以后,隨著徽州縉紳和商業(yè)集團勢力...

  • 徽州建筑特色有哪些?

    徽派建筑集徽州山川風景之靈氣,融傳統(tǒng)風俗文化之精華,風格獨特,結構嚴謹,雕鏤精湛,不論是村鎮(zhèn)規(guī)劃構思,還是平面及空間處理、建筑雕刻藝術的綜合運用都充分體現(xiàn)了鮮明的地方特色。尤以民居、祠堂和牌坊最為典型...

徽州工匠地方做法

徽州古代工匠以磚、木、石、鐵、窯五色匠人組成"徽州幫"?;罩轄I造業(yè)離不開這五種工匠。

①鐵匠:知鐵匠鋪,打造各種古建筑所用的半成品構件及匠師所用的各種工具。

②窯:指兩種窯場,一種是燒制磚瓦的小土窯;另一種是燒制石灰的灰窯。

鐵、窯兩種工匠以各自生產(chǎn)的半成品,提供建房之須,磚、木、石三種匠師專管營造施工。民居建造前先由房主(東家)找來磚木石把作師傅磋商(稱會墨)。選定房屋格局式樣,定下尺寸,而后各班工匠"進東"(東家作坊)。按擬定式樣互相配合施工?,F(xiàn)將石、木、磚匠師按施工順利分述如一下:

1.石匠活施工程序:挖腳--采石--砌石基--制安細料等工序。

①挖腳:營造房屋首重基礎堅固,下基礎前必須放線挖土,謂之挖屋腳。屋腳須挖至老土,因徽州山區(qū)地質(zhì)復雜若屋腳挖不到實土層,古代采用打松木樁(千年樁)處理、樁擺布為梅花形,即五個一組。

②采石:基礎用料就地取材,徽州山區(qū)各村附近皆有石場開采石料。采石時先取細石料,即門框料、轉角石、踏步垂帶等石料,其次取出面石(即壓攔石、圍裙石等),剩下塊石與邊腳料做為土層內(nèi)基礎之用料,但各種石材用量須按房格基槽選定。

③砌石基:外圍護墻四周部位砌成條形基礎。但在四周沿柱腳處條基局部加寬來承重柱,內(nèi)構架柱腳做獨立蹲基負重。

天井底下也隨基礎同時做好排水溝(明塘坑),同時以利施工時將水排出屋外?;A砌筑時土內(nèi)部位多用塊石干砌法,但須皮皮搭接墊實。砌出土面(室外地坪以上)砌條石,稱絞腳石。條石只打荒(打面),打面有麻點與條紋兩種打法?;斆驿佉粚訅簲r石與室內(nèi)地坪平。為墻身防潮四周墻腳安墻裙石(圍裙石)。內(nèi)柱腳安石磉(柱礎)。

④石門框:大門框用青石制成,由門踏底、門檻,兩根石柱門巖頭組成。門前陪襯臺階,垂帶或坤獅,還擺石鼓、抱鼓石、上馬石等。這與門項部磚雕飛檐門樓起著上下襯托的裝飾作用。

細石料安裝對用桐油灰坐縫、金屬片(舊鍋鐵)楔實。細石料制作工序:其一打剝,用蠻鑿打出粗坯,其二粗博:用尖鑿尖細;其三粗平:用扁鏟鏟平;其四編棱:即勒口樓角線;其五督細:用斫斧斬細;其六磨光、打蠟。

2.木匠活:按徽俗匠作程序分述如下(大木構架與小木裝飾)。

①出山料:由木工入山依據(jù)屋架質(zhì)量選料號樹、砍樹。

②起工駕馬:即擇吉日開工,先做三腳木馬,將明間大梁(正梁)放置在木馬上,按文東(根部)武西(稍頭)擱放,并制作。

③畫墨接榫:為安裝屋架時有條不紊,必須先將各構件畫墨線號字,并做好接榫方式及各部尺寸。(各構件定尺寸略)

④排列(料):在縱深同一軸線的構架稱列(吳語稱貼),構架制作完畢,按各列進行試裝稱排列。之開間屋為四列組合。

⑤豎屋請梁:選擇吉日,木、磚、石、普工配合進行豎屋架。請梁:安裝正梁時〔東家〕圖吉利舉行"請梁"儀式。

⑥理柱:在砌墻前,構架柱按中心墨掛線,一一較正稱理柱。.外檐柱略有側腳(撇腳)。整幢構架較正好后并用戧桿加固。

3.磚匠活:

①墻坦的種類:位于山面稱山墻,前后沿墻、天井兩邊塞口墻,院墻等。由于磚的規(guī)格不一,組砌方法也不同,常見有半磚墻(單墻)、斗墻、有干斗與濕斗墻做法,用墻石土填充者徽稱"灌斗墻"。砌一扁一站磚謂"官盒墻",還有鴛鴦墻,用于梁柱旮旯之間的編葦灰泥墻,《營造法式》稱"編竹造"。

防火墻、山墻為防風防火之須,山墻頂部按屋面坡度砌成高出屋面如階梯形墻垣(屏風墻),屏風步數(shù)有三山、五山等。頂部挑三道壓頂磚、上覆以勾滴瓦脊、兩端梁頭設有"印斗式"與"雀尾式"座頭,也有采用獸吻(雞吻)等。

②灰泥拌制:一般做過醬泥,用干石灰粉拌制而成。

③砌筑:磚匠外墻操作謂:"砌墻到頂"、"粉灰落地"。架隨墻升、灰降。也就是說沒有專業(yè)的架子工,是由磚工隨砌墻升高,粉灰降低的同時而搭拆架子。

砌筑準備工作:磚浸水潤濕--四角掛線定位、一一擺磚組砌一般三皮一帶線,分段流水砌筑。為使墻體與木構作依附牽固,采用撐柱、撐枋、帶木牽(豎牽、扁牽),帶鐵牽之方法。

④粉灰:抹灰操作方法,有水刷面,抹光面兩種做法。水刷面:即灰膏粉上墻后用筍殼刷刷出細細紋。抹光面(抹夾灰)用灰夾子(鐵抹子)反復壓光。

⑤地面做法:有三合土打光地面、用于廳堂部位。也有用大方磚墁地不、桐油灰嵌縫地面。臥室內(nèi)多用木地板鋪地,天井內(nèi)因受雨雪侵蝕,采用石板鋪地。

⑥屋面:在木屋椽上鋪望磚、上覆以小青瓦。蓋瓦一般為露三搭七的搭接長度,脊頂多為豎砌站瓦做法。

及制品

木匠工具:

鋸:框鋸、拉板鋸、龍鋸、大刀鋸、小搜鋸、(銼、撥鋸、路卡)。

刨:長細刨、中粗刨、劃刨、圓底軸刨、起線刨(刨刃多種、方圓凹線等)。創(chuàng)夾(班母、班妻)。

鑿:手工鑿(1-7分寬)、凹圓鑿、鏟刀、雕鑿(三角龍須等形狀)、刮刀、手車鉆、手搖鉆、錛、釘錘、斧子(中鋼斧、邊鋼斧)、鋼絲鋸。

尺子:木折尺、五尺桿、大小曲尺、活動夾墨尺、墨斗、劃線竹筆。

磚工工具:

磚刀:開縫磚刀、砌墻線、蓖卡子、線錘、

尺子:折尺、丈桿、小曲尺、竹撞棒、靠線板?;夷ㄗ?鐵灰夾)、竹殼刷子、灰板、模板、雕刻鑿(各種型號)、鉆眼鑿、方木錘(硬木、棗木制)、鋸片、泥桶。

石匠工具:

長短炮釬(六棱鋼)、撓棍、抬石杠、索繩、大磅錘、手鋼錘、開石鐵楔(尖楔、扁楔)、鏟、尖鑿、扁鑿、各式雕鑿、剁斧(線斧、麻點斧)、墨斗、尺桿、線錘、平水竹漿。

傳形譜系,匠事口訣:

民間匠師技藝以口傳身授,雖無文本。但也留下一些匠師匠事口訣:如大屋頂屋面水法(營造法稱舉折)五架梁水法口訣:沿四、金五、脊七。一步步往上提。七架梁水法口訣:沿三、前金四、金五、后金六、脊七、(曲線)亭子屋面口訣:沿三、金五、腰七、脊九、(拋物線)硬山屋面口訣:統(tǒng)高為"五分水"、由底到頂成直線。五架梁水法即沿口進深至沿柱為一半,(水平尺寸)、屋面坡度沿柱抬高0.4M(沿四)、又沿柱至金柱間距一米(水平尺寸)、金柱提高0.5米(金五)。再由金柱至脊柱間距一米(水平尺寸)、脊柱提高0.7米(脊七)。其他屋面水法提淺以此類推。

木工劃墨線口訣: 畫線仔細避差錯,正確使用正誤號 保留為正打"×",畫錯之線打"3"號

天井定位尺寸口訣: 天井面闊超廳堂,五比一定進深長。兩廂留道二尺半,四周沿出照廳算。

以上指上下廳、兩廂連廊、中間天井的定位??勘谔炀慈趬Χㄎ?。(不在此例)

明代:柱按柱經(jīng)1/10-1/12定層高,明間大梁(柁梁)按1/10-1/12梁高定寬度,其做法基本同《營造法》,但民居用料較自由。

徽州建筑技藝徽州建筑文獻

保護徽州建筑傳統(tǒng)技藝  弘揚徽派建筑精華 保護徽州建筑傳統(tǒng)技藝 弘揚徽派建筑精華

格式:pdf

大?。?span id="7e1p2u6" class="single-tag-height">2.2MB

頁數(shù): 3頁

評分: 4.6

黃山市古稱徽州,歷史悠久,秦漢時即置黟、歙兩縣。以“粉墻黛瓦”為代表的徽派建筑在中國傳統(tǒng)建筑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與這些徽派建筑有密切關聯(lián)的便是徽州建筑傳統(tǒng)技藝。一些經(jīng)典的、歷經(jīng)多年風雨后仍能保存、流傳至今的徽派建筑物,正是憑借和依賴這些傳統(tǒng)

立即下載
淺談徽州建筑文化 淺談徽州建筑文化

格式:pdf

大小:2.2MB

頁數(shù): 3頁

評分: 4.7

淺談徽州建筑文化 摘要:文化是一種歷史現(xiàn)象,建筑是人類文化的紀念碑,是政治、經(jīng)濟發(fā)展的 具體表現(xiàn),是科學技術與文化藝術的載體。滲透千年文化風霜,縱覽徽派建筑, 不難發(fā)現(xiàn),徽派建筑的形成過程, 受到了徽州獨特歷史地理環(huán)境和人文觀念的影 響,是一種極富特色的區(qū)域文化。 關鍵詞: 徽州建筑 建筑文化 古民居 雕飾 徽州地處安徽南部的黃山腳下、 新安江畔,位于黃山白岳之間。 徽州的歷史 悠久,早在秦漢時期就設置了郡縣,魏晉南北朝時稱新安郡,隋、唐、五代稱歇 州,北宋徽宗宣和三年(公元 1121年)以自己的帝號改新安為徽州,轄歇縣、 休寧、祁門、黯縣、績溪和婆源六縣。這里山川毓秀,民物豐饒,是白云之下一 處神奇的山林王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發(fā)達的文化。由于中原戰(zhàn)亂頻繁,東漢、 西晉、唐末、北宋四次北方強宗大族的南遷, 帶來了先進的生產(chǎn)技術和中原文化, 使這塊土地逐漸成了華夏名區(qū)。南宋以后,這里更是文風

立即下載

建筑技藝出版發(fā)行

據(jù)2019年5月29日中國知網(wǎng)顯示,《建筑技藝》出版文獻共3288篇 。

據(jù)2019年5月29日萬方數(shù)據(jù)知識服務平臺顯示,《建筑技藝》載文量為4812篇,基金論文量為113篇 。

建筑技藝影響因子

據(jù)2019年5月29日中國知網(wǎng)顯示,《建筑技藝》總被下載360086次,總被引3899次,(2018版)復合影響因子為0.245,(2018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090 。

據(jù)2019年5月29日萬方數(shù)據(jù)知識服務平臺顯示,《建筑技藝》被引量為3401次,下載量為117284次;據(jù)2015年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數(shù)據(jù)顯示,《建筑技藝》影響因子為0.22,在全部統(tǒng)計源期刊(6735種)中排第5141名,在經(jīng)濟學類排名(147種)中排第112名 。

建筑技藝收錄情況

該刊被以下機構或數(shù)據(jù)庫收錄

上海圖書館

中國知網(wǎng)收錄期刊

萬方數(shù)據(jù)庫系統(tǒng)數(shù)字化期刊群收錄期刊

中國學術期刊網(wǎng)絡出版總庫收錄期刊

中國核心期刊(遴選) 數(shù)據(jù)庫收錄期刊

《解讀徽州祠堂·徽州祠堂的歷史和建筑》講述了:分布在徽州境內(nèi)大大小小、風格各異的古祠堂,是獨特的徽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罩莸撵籼门c民居、牌坊并稱“徽州三絕”,這里的每一座祠堂都是當時徽州經(jīng)濟、文化以及建筑藝術的具體體現(xiàn),也是徽州歷史的濃縮。《解讀徽州祠堂·徽州祠堂的歷史和建筑》分尋根徽州、望族之鄉(xiāng)、天下第一祠和物化宗法的殿堂四章,詳細介紹了徽州祠堂的外部結構、內(nèi)部裝修以及各部分的功能,并全面系統(tǒng)地解讀了徽州祠堂所包含的歷史文化內(nèi)涵和建筑特色。

1994年,《建筑技術及設計》創(chuàng)刊。

1995年,該刊刊期為月刊 。

2009年4月,該刊更名為《建筑技藝》,簡稱(AT) 。

2011年,該刊刊期為由月刊改為雙月刊 。

2014年,該刊刊期為由雙月刊改雙月刊。同年該刊成為中國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一批認定學術期刊 。

徽州建筑技藝相關推薦
  • 相關百科
  • 相關知識
  • 相關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