堿金屬是指在元素周期表中第IA族的六個金屬元素:鋰、鈉、鉀、銣、銫、鈁。根據(jù)IUPAC最新的規(guī)定,堿金屬屬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IA族元素。 堿金屬均有一個屬于s軌道的最外層電子,因此這一族屬于元素周期表的s區(qū)。堿金屬的化學性質(zhì)顯示出十分明顯的同系行為,是元素周期性 的最好例子。氫 (H)在名義上屬于第1族,但顯現(xiàn)的化學性質(zhì)和堿金屬相差甚遠,因此通常不被認為是堿金屬。
中文名稱 | 堿金屬 | 外文名稱 | alkali metal |
---|---|---|---|
別 稱 | 鹼金屬 | 化學式 | Li,Na,K,Rb,Cs,Fr |
熔 點 | 較低 | 沸 點 | 較低 |
水溶性 | 與水反應(yīng) | 密 度 | 較小(鋰,鈉,鉀密度小于水) |
應(yīng) 用 | 原子鐘、鈉燈等 | 包 括 | 鋰、鈉、鉀、銣、銫、鈁 |
堿金屬元素單質(zhì)(左~右為鋰~銫)堿金屬單質(zhì)皆為具金屬光澤的銀白色金屬,但暴露在空氣中會因氧氣的氧化作用生成氧化物膜使光澤度下降,呈現(xiàn)灰色,堿金屬單質(zhì)的密度小于2g·cm^-3,是典型的輕金屬,鋰、鈉、鉀能浮在水上,鋰甚至能浮在煤油中;堿金屬單質(zhì)的晶體結(jié)構(gòu)均為體心立方堆積,堆積密度小,莫氏硬度小于2,質(zhì)軟,導電、導熱性能極佳。堿金屬單質(zhì)都能與汞(Hg)形成合金(汞齊)。[1]
化學性質(zhì)
堿金屬單質(zhì)的標準電極電勢很小,具有很強的反應(yīng)活性,能直接與很多非金屬元素形成離子化合物,與水反應(yīng)生成氫氣,能還原許多鹽類(比如四氯化鈦),除鋰外,所有堿金屬單質(zhì)都不能和氮氣直接化合。
與水反應(yīng)
2Li+2H2O==2LiOH+H2(g)
2Na+2H2O==2NaOH+H2(g)
2K+2H2O==2KOH+H2(g)
與氧氣反應(yīng)
4Li(s)+O?(g)——→2Li2O(s)
2Na(s)+O?(g)——→Na2O?(s)
M(s)+O?(g)——→MO2(s)M=K、Rb、Cs
與鹵素(X)反應(yīng)
2M(s)+X?(g)——→2MX(s)
與氫氣(H?)反應(yīng)
2M(s)+H?(g)——→2MH(s)
與硫反應(yīng)
2M(s)+S(s)——→M2S(s)
與磷反應(yīng)
3M(s)+P(s)——→M3P(s)
鋰與氮氣反應(yīng)
6Li(s)+N2(s)——→2Li3N(s)
焰色反應(yīng)(物理性質(zhì))
堿金屬離子及其揮發(fā)性化合物在無色火焰中燃燒時會顯現(xiàn)出獨特的顏色,這可以用來鑒定堿金屬離子的存在,鋰、銣、銫也是這樣被化學家發(fā)現(xiàn)的,電子躍遷可以解釋焰色反應(yīng),堿金屬離子的吸收光譜落在可見光區(qū),因而出現(xiàn)了標志性顏色。
除了鑒定外,焰色反應(yīng)還可以用于制造焰火和信號彈。
堿金屬元素概述
堿金屬(alkali metal)指的是元素周期表ⅠA族元素中所有的金屬元素,目前共計鋰(Li)、鈉(Na)、鉀(K)、銣(Rb)、銫(Cs)、鈁(Fr)六種,前五種存在于自然界,鈁只能由核反應(yīng)產(chǎn)生。堿金屬是金屬性很強的元素,其單質(zhì)也是典型的金屬,表現(xiàn)出較強的導電、導熱性。堿金屬的單質(zhì)反應(yīng)活性高,在自然狀態(tài)下只以鹽類存在,鉀、鈉是海洋中的常量元素,在生物體中也有重要作用;其余的則屬于輕稀有金屬元素,在地殼中的含量十分稀少:
堿金屬除銫以外都是銀白色的(Cs略帶金色光澤素),質(zhì)軟的,化學性質(zhì)活潑的金屬,密度小,熔點和沸點都比較低。他們生成化合物的幾乎都是正一價陽離子(在堿化物中,堿金屬會以負一價陰離子的方式出現(xiàn))。堿金屬原子失去電子變?yōu)殡x子時最外層一般是8個電子,但鋰離子最外層只有2個電子。電子構(gòu)型通式為ns1。
因為堿金屬最外層只有1個電子,所以堿金屬都能和水發(fā)生激烈的反應(yīng),生成強堿性的氫氧化物,并隨相對原子質(zhì)量增大反應(yīng)能力越強。在氫氣中,堿金屬都生成白色粉末狀的氫化物。堿金屬都可在氯氣中燃燒。由于堿金屬化學性質(zhì)都很活潑,為了防止與空氣中的水發(fā)生反應(yīng),一般將他們放在煤油或石蠟中保存。
氫雖然是第1族元素,但它在普通狀況下是雙原子氣體,不會呈金屬狀態(tài),也不屬于堿金屬。只有在極端情況下(1.4兆大氣壓力),電子可在不同氫原子之間流動,變成金屬氫。有些在液氨中會形成電子鹽。
最方便快捷的方法是用儀器檢測,比如多元素分析儀。如果純化學方法檢測金屬元素,則一般需要經(jīng)過先定性分析、再定量測定等過程。對于不同的元素要采用不同的測定方法,存在著繁瑣費時等缺點。
元素分析儀能分析金屬元素。測量范圍:(因該儀器可檢測的元素較多,現(xiàn)以鋼鐵中的C、S、Mn、P、Si、Cr、Ni、Mo、Re、電腦多元素一體化分析儀器Mg、Fe、Cu、Al、V、W、Ti等常見元素為例)...
一、鋁合金定義 以鋁為基的合金總稱。主要合金元素有銅、硅、鎂、鋅、錳,次要合金元素有鎳、鐵、鈦、鉻、鋰等。即Si,Fe ,Cu,Mn,Mg,Cr,Ni,Zn,還有Ti,Zr,這是里面常用的合金元素,一...
堿土金屬元素介紹
Be原子的價電子層結(jié)構(gòu)為2s,它的原子半徑為89pm,Be離子半徑 為31pm,Be的電負性為1.57。鈹由于原子半徑和離子半徑特別小(不僅小于同族的其它元素,還小于堿金屬元素),電負性又相對較高(不僅高于堿金屬元素,也高于同族其它各元素),所以鈹形成共價鍵的傾向比較顯著,不像同族其它元素主要形成離子型化合物。因此鈹常表現(xiàn)出不同于同族其它元素的反常性質(zhì)。(1)鈹由于表面易形成致密的保護膜而不與水作用,而同族其它金屬鎂、鈣、鍶、鋇均易與水反應(yīng)。(2)氫氧化鈹是兩性的,而同族其它元素的氫氧化物均是中強堿或強堿性的。(3)鈹鹽強烈地水解生成四面體型的離子[Be(H?O)?],Be-O鍵很強,這就削弱了O-H鍵,因此水合鈹離子有失去質(zhì)子的傾向:因此鈹鹽在純水中是酸性的。而同族其它元素(鎂除外)的鹽均沒有水解作用。
中文名: 鎂 | 符號: Mg |
序號: 12 | 族: 2族 |
周期: 3 | 元素分區(qū): s |
原子質(zhì)量: 24.305 | 外觀: 銀白色固體 |
熔點: 923 K(650 °C) | 沸點:1363 K(1090 °C) |
鎂是一種輕質(zhì)有延展性的銀白色金屬。在宇宙中含量第八,在地殼中含量第七。密度1.74克/厘米,熔點648.8℃。沸點1107℃?;蟽r+2,電離能7.646電子伏特,是輕金屬之一,具有展性,能與熱水反應(yīng)放出氫氣,燃燒時能產(chǎn)生眩目的白光,許多金屬是用熱還原其鹽和氧化物來制備。金屬鎂能與大多數(shù)非金屬和差不多所有的酸化合,大多數(shù)堿,以及包括烴、醛、醇、酚、胺、脂、酯和大多數(shù)油類在內(nèi)的有機化學藥品與鎂僅僅輕微地或者根本不起作用。
元素原子量40.08,銀白色的輕金屬。質(zhì)軟。密度1.54克/厘米。熔 點839±2℃。沸點1484℃。化合價+2。電離能6.113電子伏特?;瘜W性質(zhì)活潑,能與水、酸反應(yīng),有氫氣產(chǎn)生。在空氣在其表面會形成一層氧化物和氮化物薄膜,以防止繼續(xù)受到腐蝕。加熱時,幾乎能還原所有的金屬氧化物。
鈣元素在自然界分布廣,以化合物的形態(tài)存在,如石灰石、白堊、大理石、石膏、磷灰石等;也存在于血漿和骨骼中,并參與凝血和肌肉的收縮過程。金屬鈣可由電解熔融的氯化鈣而制得;也可用金屬在真空中還原石灰,再經(jīng)蒸餾而獲得。鈣用來作合金的脫氧劑,以及油類的脫水劑等。
元素原子量87.62,銀白色軟金屬。密度2.6克/厘米。熔點769℃。 沸點1384℃?;蟽r+2。第一電離能5.695電子伏特?;瘜W性質(zhì)活潑,于空氣中加熱時能燃燒;易與水和酸作用而放出氫;在到熔點時即燃燒而呈紅色火焰。 1808年,英國的克勞福特和戴維先后由鉛礦和鍶礦中發(fā)現(xiàn)了鍶。
鍶是堿土金屬中豐度最小的元素。主要的礦物有天青石和碳酸鍶礦??捎呻娊馊廴诘穆然J而制得。用于制造合金、光電管,以及分析化學、煙火等。質(zhì)量數(shù)90的鍶是一種放射性同位素,可作β射線放射源,半衰期為25年。
元素原子量137.3,銀白色金屬,略具光澤,有延展性。密度3.51克 /厘米。熔點725℃。沸點1640℃?;蟽r+2。電離能5.212電子伏特。化學性質(zhì)相當活潑,能與大多數(shù)非金屬反應(yīng),在高溫及氧中燃燒會生成過氧化物BaO2。易氧化,能與水作用,生成氫氧化物和氫;溶于酸,生成鹽,鋇鹽除硫酸鋇外都有毒。1808年,英國的戴維,用汞作陰極,電解由重晶石制得的電解質(zhì),蒸去汞,而制得鋇。
自然界中有重晶石和碳酸鋇礦??捎扇廴诘穆然^在氯化銨存在下電解而制得。鋇用于制鋇鹽、合金、焰火等;也是精制煉銅時的優(yōu)良去氧劑。
元素原子量:226,密度6.0克/立方厘米(20℃)。熔點700℃,沸點 約1140℃。銀白色有光澤的軟金屬。在空氣中不穩(wěn)定,易與空氣中氮和氧化合。與水作用放出氫氣,生成氫氧化鐳Ra(OH)2。溶于稀酸?;瘜W性質(zhì)與鋇十分相似;所有鐳鹽與相應(yīng)的鋇鹽是同晶型的。鐳能生成僅微溶于水的硫酸鹽、碳酸鹽、鉻酸鹽、碘酸鹽;鐳的氯化物、溴化物、氫氧化物溶于水。已知鐳有13種同位素,226Ra半衰期最長,為1622年。
1898年,由瑪麗·居里(Marie Curie)和皮爾·居里(Pierre Curie)發(fā)現(xiàn)。1910年,居里夫人和德比恩電解純的氯化鐳溶液,用汞作陰極,先得鐳汞齊,然后蒸餾去汞,獲得金屬鐳。鐳存在于多種礦石和礦泉中,但含量極稀少,較多的來源于瀝青鈾礦中。在處理瀝青鈾礦提取鈾時,鐳經(jīng)常與鋇一起在不溶于酸的殘渣中以硫酸鹽形式回收,提純獲得。鐳能放射出α和γ兩種射線,并生成放射性氣體氡。鐳放出的射線能破壞、殺死細胞和細菌。因此,常用來治療癌癥等。此外,鐳鹽與鈹粉的混合制劑,可作中子放射源,用來探測石油資源、巖石組成等。
第一主族(除H)為堿金屬元素,第二主族為堿土金屬元素。第三副族到第二副族為過渡金屬,過渡金屬一般密度較大,熔沸點較高,有較好的導電、導熱、延展性和耐腐蝕性。過渡金屬的化合物及其溶液大多帶有顏色。
本詞條由“科普中國”科學百科詞條編寫與應(yīng)用工作項目 審核 。
鋰6,是堿金屬元素鋰的穩(wěn)定同位素,原子序數(shù)3,原子量6.941,三個電子其中兩個分布在K層,另一個在L層。天然鋰由鋰6和鋰7兩種穩(wěn)定同位素組成,鋰 6的含量為7.5%。鋰6是一種用于核聚變和用于氚制造的化學元素。
鋰(Lithium),是一種化學元素,它的化學符號是Li,它的原子序數(shù)是3,是最輕的堿金屬元素。元素名來源于希臘文,原意是“石頭”。1817年由瑞典科學家阿弗韋聰(Arfvdedson)在分析透鋰長石礦時發(fā)現(xiàn)。自然界中主要的鋰礦物為鋰輝石、鋰云母、透鋰長石和磷鋁石等。在人和動物機體、土壤和礦泉水、可可粉、煙葉、海藻中都能找到鋰。
鋰金屬,密度0.534g/cm。熔點180.54℃。沸點1317℃??膳c大量無機試劑和有機試劑發(fā)生反應(yīng)。與水的反應(yīng)非常劇烈。在500℃左右容易與氫發(fā)生反應(yīng),是唯一能生成穩(wěn)定得足以熔融而不分解的氫化物的堿金屬,電離能5.392電子伏特,與氧、氮、硫等均能化合,是唯一的與氮在室溫下反應(yīng),生成氮化鋰(Li3N)的堿金屬。
鋰幾乎能與所有的金屬融合,生成鋰合金。鋰合金除重量輕外,還具有難熔、質(zhì)硬、耐蝕等特點。
鋰的活潑性很強,在不同溫度能與氧、氮、二氧化碳等反應(yīng),與水、乙醇、酸等發(fā)生強烈反應(yīng)。加熱熔融時,與氫、碳、硅及其他大多數(shù)元素起強烈反應(yīng)。鋰和它的化合物作為優(yōu)質(zhì)高能燃料,具有燃燒溫度高、燃燒速度快、火焰寬、單位重量發(fā)熱量大、排氣速度快等優(yōu)點。鋰的化合物都是一價的離子化合物。
氫化鋰和硼氫化鋰是最理想的輕便氫源。氫化鋰與水發(fā)生猛烈反應(yīng)。細粉狀的氫化物在水汽或較潮濕的空氣中可以引起著火。在常溫下,氫化鋰與干燥的氧、氮、氯和氯化氫等不發(fā)生反應(yīng),但當加熱時,則反應(yīng)劇烈。與氯和氧的反應(yīng)伴隨著爆鳴。在高溫下,氫化鋰能與二氧化硅和硅酸鹽強烈地反應(yīng),因此,不能使用玻璃、石英、陶瓷制成的器皿做熔融氫化鋰的容器。
在常溫下,鋰與氧幾乎不發(fā)生反應(yīng),但溫度提高到200℃以上,則反應(yīng)十分劇烈。鋰與氧直接化合不生成過氧化物。溫度高于1000℃時,氧化鋰與絕大多數(shù)的金屬和金屬氧化物起反應(yīng),從而產(chǎn)生嚴重的腐蝕。在1000℃下,鉑、金和鎳對氧化鋰是穩(wěn)定的。
鋰或氫化鋰溶解于水生成氫氧化鋰??粱ㄊ侵苽錃溲趸嚨奈ㄒ还I(yè)方法。氫氧化鋰及其濃溶液,甚至在一般溫度下,也能使玻璃和瓷器受到腐蝕。加熱時,除鎳、金和某些金屬氧化物外,絕大部分金屬都要受到腐蝕。氫氧化鋰對皮膚有腐蝕作用,造成皮膚燒傷和潰爛。
鋰與氮直接化合時,生產(chǎn)氮化鋰。在潮濕的空氣中于常溫下就能進行反應(yīng)。在干燥的氮氣流中進行反應(yīng)時,要比空氣中快10至15倍。加熱到450℃時,反應(yīng)猛烈地進行,并且起火。各種雜質(zhì)對氮化鋰的反應(yīng)速度均有影響。氮化鋰熱穩(wěn)定性較差,在較低的溫度下就開始離解。氮化鋰的反應(yīng)能力很強,加熱到800℃以上尤為顯著。它能腐蝕鉑、金、鎳以及續(xù)道耐腐蝕金屬,石英和陶瓷等。
1921年F.W.阿斯頓和J.J.湯姆孫用質(zhì)譜法證明了鋰有兩個同位素,緊接著A.J.登普斯特證明了鋰 6的存在。鋰同位素的分離方法很多,工業(yè)上應(yīng)用的是鋰汞齊與鋰鹽溶液之間的化學交換法,這個體系的單級分離系數(shù)可達1.05;此法最大的缺點是汞對人體的潛在危害,此外,回流需要變換鋰的價態(tài),耗能較大。一個值得注意的方法是基于鋰化合物在有機相和水相之間的不變價態(tài)的化學交換反應(yīng),現(xiàn)已找到冠醚和穴醚類的大環(huán)化合物體系,其單級分離系數(shù)最高可達1.04左右。將質(zhì)量數(shù)為6的同位素(Li)放于原子反應(yīng)堆中,用中子照射,鋰6受到熱中子照射時發(fā)生Li(n,α)H反應(yīng),可以得到氚。氚能用來進行熱核反應(yīng),有著重要的用途。高濃縮度的鋰6可以用于核武器的裝料,也可做核聚變動力堆的核燃料。鋰6是生產(chǎn)超重氫——氚的唯一工業(yè)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