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冷卻水在管內流動,制冷劑在管間被冷凝的殼管式結構的冷凝器。
《機械工程名詞 第五分冊》第一版。 2100433B
有相變用立式無就都可以
殼管式冷凝器和蒸發(fā)器的區(qū)別:1、換熱管不一樣(冷凝管、蒸發(fā)管)。2、工作溫度不一樣(35℃、一般低于5℃以下)。3、換熱形式不一樣(珠狀凝結,核態(tài)沸騰)。4、工作壓力不一樣(高壓10bar以上、低壓3...
1,以管子中心點,排列,排列的極限直徑是:Dn=筒體內徑-8-管子外徑。2,除以管間距,就是本列的排管數。下一組排列長度:用勾股定理。3,得出長度后,除以管間距,就是本列的排管數。以此類推,到這一組的...
格式:pdf
大小:528KB
頁數: 19頁
評分: 4.4
殼管式冷凝器課程設計 第一部分: 一:設計任務: 用制冷量為 KW6.273 的水冷螺桿式冷水機組,制冷 劑選用 aR134 ,蒸發(fā)器形式采用冷卻液體載冷劑的臥式蒸發(fā)器,冷凝 器采用臥式殼管式。 二:工況確定 1:冷凝溫度 kt 確定: 冷卻水進口溫度 ctw 321 ,出口溫度 ct w 372 ,冷凝溫度 kt :由 c tt t mk 405.5 2 3732 2 21 。 2:蒸發(fā)溫度 0t 確定 : 冷凍水進口溫度 ct s 121 ,出口溫度 cts 72 ,蒸發(fā)溫度 0t :由 c tt t m ss 25.7 2 712 2 21 0 。 3:吸氣溫度 c7 ,采用熱力膨脹閥時,蒸發(fā)器出口溫度氣體過熱度 為 c53 。過冷度為 c5 ,單級壓縮機系統中,一般取過冷度為 c5 。 三:熱力計算: 1: 熱力計算:制冷循環(huán)熱力狀態(tài)參數經過查制冷劑的參數可知,作 表格如下: 狀
格式:pdf
大?。?span id="gzwijw1" class="single-tag-height">528KB
頁數: 4頁
評分: 4.4
在外形尺寸不變的前提下,就某窗式空調器的冷凝器發(fā)卡管的布置方式對系統性能的影響進行研究,通過調整過熱氣體管路、氣液兩相管路和過冷管路的數目,增強冷凝器的換熱能力,降低冷凝壓力,實現空調性能的優(yōu)化。根據試驗測得的冷凝器換熱管溫度,分析造成3種管路布置方式測點溫度變化的原因。
【學員問題】殼管式冷凝器含義及其分類?
【解答】殼管式冷凝器是冷水機常用到的一種換熱器,和殼管式蒸發(fā)器相似,殼管式冷凝器是由殼體、管板、傳熱管束、冷卻水分配部件、冷卻水及制冷劑的進出管接頭等組成的一個封閉的水冷冷凝器。
小型冷凝器的殼體可選用粗的無縫鋼管。大型冷凝器的殼體則要用鋼板卷焊而成。管板焊接于殼體的兩端,構成一個完整的殼體。管板上加工了許多孔,傳熱管束穿入管孔后,兩端與管板采用脹接或焊接方式相連,并要具備良好的氣密性。
殼管式冷凝器主要應用于水冷冷水機。根據殼體和傳熱管束的空間方位,殼管式冷凝器可分為立式和臥式兩種。但無論是哪一種型式,冷卻水都是走管程,制冷劑都是走殼程的,即高溫、高壓制冷劑蒸氣在傳熱管外表面冷卻、凝結并匯聚到殼體的地步。之所以這樣安排流程,是因為冷卻水和管束之間的平均傳熱系數,一般都高于制冷劑蒸氣冷凝的平均傳熱系數,冷凝就需要較大的換熱面;此外,為了使高溫、高壓制冷劑蒸氣的壓力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也需要較大的空間。
除所處空間方位不同外,立式和臥式殼管冷凝器還有一個重要區(qū)別,這就是臥式殼管冷凝器兩端有水蓋,水蓋與殼體常以法蘭形式相連,因而冷卻水處于一個密閉的空間。所以臥式殼管冷凝器又叫封閉式殼管冷凝器。立式殼管冷凝器常坐落于一個集水池上,上下兩端無水蓋,但上端設有分水箱。冷卻水經分水箱內的許多分水器分配后,進入每個傳熱關內,從管壁上吸熱后從下端流出,落于集水池內,因此立式殼管冷凝器又稱敞開式殼管冷凝器。
以上內容均根據學員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整理而成,供參考,如有問題請及時溝通、指正。
【學員問題】殼管式冷凝器的含義及其分類?
【解答】殼管式冷凝器是冷水機常用到的一種換熱器,和殼管式蒸發(fā)器相似,殼管式冷凝器是由殼體、管板、傳熱管束、冷卻水分配部件、冷卻水及制冷劑的進出管接頭等組成的一個封閉的水冷冷凝器。
小型冷凝器的殼體可選用粗的無縫鋼管。大型冷凝器的殼體則要用鋼板卷焊而成。管板焊接于殼體的兩端,構成一個完整的殼體。管板上加工了許多孔,傳熱管束穿入管孔后,兩端與管板采用脹接或焊接方式相連,并要具備良好的氣密性。
殼管式冷凝器主要應用于水冷冷水機。根據殼體和傳熱管束的空間方位,殼管式冷凝器可分為立式和臥式兩種。但無論是哪一種型式,冷卻水都是走管程,制冷劑都是走殼程的,即高溫、高壓制冷劑蒸氣在傳熱管外表面冷卻、凝結并匯聚到殼體的地步。之所以這樣安排流程,是因為冷卻水和管束之間的平均傳熱系數,一般都高于制冷劑蒸氣冷凝的平均傳熱系數,冷凝就需要較大的換熱面;此外,為了使高溫、高壓制冷劑蒸氣的壓力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也需要較大的空間。
除所處空間方位不同外,立式和臥式殼管冷凝器還有一個重要區(qū)別,這就是臥式殼管冷凝器兩端有水蓋,水蓋與殼體常以法蘭形式相連,因而冷卻水處于一個密閉的空間。所以臥式殼管冷凝器又叫封閉式殼管冷凝器。立式殼管冷凝器常坐落于一個集水池上,上下兩端無水蓋,但上端設有分水箱。冷卻水經分水箱內的許多分水器分配后,進入每個傳熱關內,從管壁上吸熱后從下端流出,落于集水池內,因此立式殼管冷凝器又稱敞開式殼管冷凝器。
以上內容均根據學員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整理而成,供參考,如有問題請及時溝通、指正。
殼管式冷凝器分為立式和臥式兩類。臥式或立式管式冷凝器都是由一筒體、管板和管束等組成的。筒體是用鋼板組成的圓筒管束(無縫管)。管筒內的兩端用管板封住,在管板上脹接或焊接許多管子組成管束。殼管式冷凝器外管上除設有蒸汽進口,液體出口接口外,還設有一系列的接口:壓力表接口、安全節(jié)流閥、平衡關接頭、放油管道口、放空接口等。根據系統情況和制冷劑,有些接口可不設或用。殼管式冷凝器的熱導率高,因而被普遍利用。
優(yōu)點:是結構簡單,便于制造,且因系單管冷凝,介質流動方向相反,故傳熱效果好,當水流速為1~2m/s時傳熱系數可達800kcal/(m2·h·℃)。
缺點:金屬消耗量大,而且當縱向管數較多時,下部的管子充有較多的液體,使傳熱面積不能充分利用。另外緊湊性差,清洗困難,并需大量連接彎頭。因此,這種冷凝器在氨制冷裝置中已很少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