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卻塔電動爬模施工工法》先后獲得了2007年度湖北省省級工法、2004~2005年度中建三局局級工法和2002~2003年度中建三局局級科技進步獎。
2008年01月3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發(fā)布《關于公布2005-2006年度國家級工法的通知》建質[2008]22號,《冷卻塔電動爬模施工工法》被評定為2005-2006年度國家一級工法。 2100433B
《冷卻塔電動爬模施工工法》先后被中建三局第二建設公司、上海電力建筑工程公司應用到湖北蒲折電廠1號2號冷卻塔、成都金堂電廠1號2號冷卻塔和安徽淮南洛河電廠冷卻塔5號6號冷卻塔工程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應用實例1:湖北蒲折電廠1號和2號冷卻塔(圖21)
工程名稱:湖北蒲折電廠1號和2號冷卻塔。
工程地點:湖北省赤壁市。
實物工作量:5000平方米。
開竣工日期:2003年2月~2004年8月。
應用效果:良好。
應用實例2:四川成都金堂電廠1號和2號冷卻塔(圖22)
工程名稱:四川成都金堂電廠1號和2號冷卻塔。
工程地點:四川省成都市。
實物工作量:9500平方米。
開竣工日期:2004年11月~2006年12月。
應用效果:良好。
應用實例3:安徽淮南洛河電廠5號和6號冷卻塔(圖23)
工程名稱:安徽淮南洛河電廠5號和6號冷卻塔。
工程地點:安徽省淮南市。
實物工作量:9000平方米。
開竣工日期:2006年3月~2007年4月。
應用效果:良好。
采用《冷卻塔電動爬模施工工法》施工,相比翻模工藝,效益主要集中于以下因素:設備投入、模板投入、工期、安全、質量、社會效益、環(huán)保效益,見表1。
序號 |
比較因素 |
電動爬模工藝 |
翻模工藝 |
1 |
設備投人(分六次攤銷) |
320萬/6次 |
70萬 |
2 |
模板投人 |
一套 |
四套 |
3 |
工期 |
1~1.5天/節(jié) |
1.5~2.5天/節(jié) |
4 |
安全 |
安全有保障,二次安全投人費用低 |
安全保障性低 |
5 |
質量 |
可控性墻,外觀效果好 |
較難控制外觀質量差 |
6 |
社會效益 |
良好的外觀效果是電廠的標志,帶來的是未來的效益,受業(yè)主、監(jiān)理及社會各界認可 |
外觀差 |
7 |
環(huán)保效益 |
模板投入少,爬模系統(tǒng)基本上為可重復利用材料,資源消耗少 |
模板投人大,資源消耗大 |
注:施工費用以2005-2006年施工材料價格計算
(1)模板部分:根據(jù)工程的實際情況 ,模板周轉次數(shù)多 ,還要盡可能減輕模板的重量 ,采用輕型鋼模板。(2)埋件部分:由埋件板 ,高強螺桿 ,爬錐及受力螺栓組成 ,其中埋件板和高強螺桿為一次性消耗件 ,...
爬模是爬升模板的簡稱,國外也叫跳模。它由爬升模板、爬架(也有的爬模沒有爬架)和爬升設備三部分組成,在施工剪力墻體系、筒體體系和橋墩筀等高聳結構中是一種有效的工具。由于具備自爬的能力,因此不需起重機械的...
液壓式爬模概述 液壓自爬模是現(xiàn)澆豎向鋼筋混凝土結構的一項 較為先進的施工工藝,在山區(qū)鐵路施工中被普通采 用。它是在建筑物或構筑物的基礎上,按照平面圖, 沿結構周邊一次裝設一段模板,隨著模板內(nèi)不斷澆 筑...
為保證爬模施工的正常進行,根據(jù)國家有關環(huán)保法規(guī),采用《冷卻塔電動爬模施工工法》施工時應采取下述環(huán)保措施:
1.應根據(jù)工程施工進度,制定爬模的電動機及頂桿的定期檢查制度,定期檢查相應部位是否有漏油現(xiàn)象發(fā)生,并及時采取措施。
2.爬架和模板上定期清理的垃圾應按照有關規(guī)定集中堆放,集中外運和處理。
3.施工過程中周轉損壞的木模板應集中堆放和處理。
4.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應采用低噪聲環(huán)保型振搗器,以降低噪聲污染。
為保證爬模施工的正常進行,針對工程的施工特點,采用《冷卻塔電動爬模施工工法》施工時應采取下述安全措施:
1.設冷卻塔施工專職安全員一人,各施工班組均設兼職安全員,建立健全項目安全管理網(wǎng)。
2.認真貫徹國家及公司有關安全施工規(guī)程和規(guī)章制度,落實各級責任制。
3.堅持連續(xù)開展百日安全無事故活動,堅持安全施工與經(jīng)濟責任制掛鉤。
4.凡參加現(xiàn)場施工人員,每年接受一次統(tǒng)一安全教育和安全基本知識考試,并堅持每年所招臨時工必須進行三級安全教育后才能允許上崗。
5.凡參加現(xiàn)場施工人員,應定期進行一次身體檢查,凡患有精神病、高血壓、心臟病等人員,均不得參加高處作業(yè)。
6.按規(guī)定在冷卻塔周圍劃出施工危險區(qū)30米,并設臨時圍欄和警戒標志,非施工人員及車輛禁止進入。因冷卻塔施工后場地狹窄,部分公路、人行通道、加工車間及混凝土集中攪拌站均在危險區(qū)內(nèi),需搭設安全隔離棚。
7.警戒線內(nèi)搭設進塔專用通道、曲線電梯通道,通道上設安全隔離棚。
8.進入施工現(xiàn)場的人員要戴好安全帽,高處作業(yè)人員應系安全帶(不包括在爬升架平臺上工作人員),登高人員不準穿塑料底鞋和硬底鞋。
9.操作平臺應經(jīng)常進行清掃檢查,防止高空落物。
10.中心塔吊、曲線電梯等在使用前均應做負荷試驗,合格后方可使用,并設專人操作維護。非操作人員嚴禁亂動。
11.所有高處設備均設避雷裝置。
12.夜間施工有足夠照明設施,所有臨時性電源開關、配電盤等電氣設備均設防雷設施,并有可靠接地和絕緣保護。
13.現(xiàn)場應設防水消防設施,施工需要現(xiàn)場生火時,應先編制安全防火措施,并申請辦理現(xiàn)場生火許可證后,方可生火。
14.遇有5級以上大風、暴雨、打雷及大霧等惡劣氣候時停止高處作業(yè)。
15.拆內(nèi)模板時,要求混凝土強度不小于3兆帕,拆提升架時,要求混凝土強度不小于12帕斯卡,并嚴格按照提升順序操作。
16.提升爬升架時,P1平臺上不準放重物,并應在P1、P2平臺上設專人進行巡視。
17.導軌對穿螺栓螺母要擰緊,保險螺母切不可忘記安裝。
18.剪力環(huán)不可忘記安裝,拆下后放在導軌內(nèi),不準放在平臺上,以免遺失或落下傷人。
19.爬升架提升完畢后,固定塊、活動塊的位置必須正確,安全插銷不得漏插。
20.操作平臺要保持一定水平度,傾斜角不大于10°。
21.爬升架爬升時,相鄰兩爬升架高度差不得大于250毫米。
22.如果爬升架發(fā)生左右偏差,不準用另一個爬升架來糾正歪斜爬升架。
23.停電、電動機發(fā)生故障時,要插好安全銷。
24.爬升架蝸桿彈簧片要經(jīng)常清掃,每星期加一次油,軸承箱一個月加一次油。
25.曲線電梯要有專人負責操作,嚴禁超載。
26.塔機操作人員要經(jīng)培訓后方可持證上崗,并嚴格按塔機操作規(guī)程進行操作。
27.吊運鋼筋時每吊重量不得超過1噸,并分散堆放,超過3噸的重物不準堆放在平臺上。
28.塔吊工作時,上、下均應有人指揮,操作人員必須按指揮人員的信號進行操作。
29.吊物范圍下方嚴禁站人,運輸車輛起吊后盡快離開。嚴禁吊物碰撞爬升架和筒壁。
30.塔吊纜風繩的初拉力,必須按設計要求,纜風繩拉完后,需用經(jīng)緯儀檢查塔吊垂直度。
31.所有電纜、電線和金屬接觸處用套管保護,整體爬升架系統(tǒng)必須有良好的接地。
《冷卻塔電動爬模施工工法》的質量控制要求如下:
一、執(zhí)行的標準規(guī)范和檢驗方法
采用電動爬模工藝施工冷卻塔筒體,能保證鋼筋、模板、混凝土、筒體防水質量,施工質量標準依據(jù)為《火電施工質量檢驗評定標準》,主要采用目測、鋼尺檢驗、取試件、儀器檢驗等檢驗方法。
鋼筋工程的檢驗具體依據(jù)鋼筋質量檢驗評定表(驗表Ⅱ-3-43)。
模板工程的檢驗具體依據(jù)模板質量檢驗評定表(驗表Ⅱ-3-42)。
混凝土工程的檢驗具體依據(jù)混凝土質量檢驗表(驗表Ⅱ-3-44)。
防水工程的檢驗具體依據(jù)防水質量檢驗評定表、堵孔記錄、防腐記錄、施工縫處理記錄、混凝土澆筑記錄、混凝土養(yǎng)護記錄等。
二、質量保證技術措施和管理方法
1.筒壁模板的收縮應經(jīng)過計算,事先在模板背面劃出切割線,且必須兩側等量對稱切割,以保證對穿螺栓孔位置的正確性。
2.筒壁半徑誤差調整值每節(jié)不得大于20毫米,且應使各節(jié)導軌半徑值相一致。筒壁施工過程中,每隔8~10節(jié)應進行一次標高測量,必要時應按實測標高對半徑進行調整。測量人員必須核對原始記錄,發(fā)現(xiàn)錯誤重新復核。
3.筒壁模板與導軌、補償器之間,必須用木楔塞緊,并有可靠防止漏漿措施。
4.筒壁對穿螺栓塑料套管應嚴格按圖紙要求尺寸下料,不同壁厚塑料套管應分別堆放,防止錯用。對穿螺栓孔用塑料粘膠堵塞,不得遺漏。
5.為防止筒壁在澆筑混凝土過程中發(fā)生鋼筋位移,應在模板面向上1.3~1.5米處綁扎一圈環(huán)向鋼筋,同時在內(nèi)外層鋼筋間沿環(huán)向每米范圍內(nèi)增加一根ф6的S形拉筋,以保持其位置和保護層厚度正確。
6.混凝土澆筑前,技術負責人應會同質檢員進行以下項目檢查,合格后方可施工:
1)半徑、截面和標高等偏差符合規(guī)范規(guī)定;
2)施工縫已按要求處理完畢;
3)模板內(nèi)已清理干凈,接縫密合、支撐牢固;
4)預埋件、預留孔位置正確,鋼筋綁扎符合要求。
7.導軌安裝要有專人負責,嚴格按要求尺寸調整導軌斜率。
8.爬梯、電梯、纜風繩等件要求位置正確,安裝牢固。
9.施工縫應嚴格按設計圖紙要求處理,并保證不滲漏。
10.筒壁施工時,每節(jié)均需做不少于三組混凝土強度試塊,第一組測一天強度(應大于3兆帕),以作為可否拆模的依據(jù);第二組測三天強度(應大于等于12兆帕),以確定爬升架是否可以爬升;第三組測定28天強度,作為混凝土評定依據(jù)。
11.混凝土養(yǎng)護應及時,澆水次數(shù)以能使筒壁內(nèi)外兩側混凝土保持濕潤狀態(tài)為準,養(yǎng)護期不少于14天。
12.筒壁混凝土拆模后,如發(fā)現(xiàn)偏差超過允許值時,應在其上各節(jié)的施工中逐漸糾正,每節(jié)糾正量不宜超過20毫米。
《冷卻塔電動爬模施工工法》爬升架構造:爬升架由導軌、操作平臺、爬升裝置、模板系統(tǒng)等四部分組成。
1.導軌
它是一種比較精密的部件,每根長1.5米,每組爬架配4根導軌。導軌的作用一是定位,控制筒壁子午曲線位置的正確,二是將爬升模架的施工荷重傳遞到筒壁上。
2.操作腳手架
它由提升架部分和三層(P1、P2、P3)平臺組成。在上層P1平臺上可從事綁扎鋼筋、澆混凝土、安裝導軌和處理水平縫等施工操作。中層P2平臺上可從事拆除模板及清理等操作。下層P3平臺可從事拆除導軌及提升架的操作。每層平臺由左右兩塊平臺板疊合組成,中間以滑塊相連,以便在爬升過程中隨著筒殼直徑改變,平臺長度可以伸縮調整,平臺兩端擱在提升架上。
3.爬升裝置
該裝置由電動機、減速器、提升螺桿及活動支架組成。安設在提升架主要桿件的中部。
4.模板系統(tǒng)
該系統(tǒng)由補償器、模板和豎擋等部件組成,設在兩個相鄰導軌的中間。在筒壁的內(nèi)外側,導軌與補償器是交叉布置的。
《冷卻塔電動爬模施工工法》適合大型雙曲線冷卻塔、煙囪筒壁、水泥造粒塔筒壁、料庫、高墩、高聳建筑(構筑)物等的施工。
《冷卻塔電動爬模施工工法》的主要工藝原理是爬模的導軌附著在冷卻塔混凝土筒壁上,爬升架承重在導軌上,通過爬升架上所安裝的電動機和蝸桿的正反轉動來提升爬模。在每節(jié)1500毫米高的筒體結構施工過程中,爬升架分兩次提升,每次提升750毫米。同時爬模采用2.6米×1.7米專用大模板,通過模板的收分來保證曲線變化筒壁的外形尺寸,電動爬模構造示意圖見圖1所示。
1.導軌承力工藝原理
導軌通過對拉螺桿與筒壁另一側的模板補償器相連接,以控制筒壁子午向曲線位置的正確,并夾緊混凝土筒壁,將整個爬升模架自重和施工荷載傳遞到筒壁混凝土上。見圖2、圖3。
|
|
2.爬架爬升工藝原理
當混凝土強度達到規(guī)定強度后,即可進行提升架爬升。整個爬模系統(tǒng)爬升時按順時針方向進行,并控制相鄰兩提升架的高差在750毫米以內(nèi)。
爬升時先將爬架的上支撐點固定在導軌上,同時松開下支撐點,啟動電動機將整個爬架爬升750毫米。然后將爬架的下支撐點固定在導軌上,同時松開上支撐點,啟動電動機將爬架中的內(nèi)套架頂升750毫米。重復上述過程,實現(xiàn)下一個750毫米的爬升。
3.相鄰架體分段爬升工藝原理
該爬模經(jīng)過改進,將相鄰架體之間的操作平臺通過活動和可調節(jié)的方式進行連接。通過這種改進,一方面可以保證架體在向上爬升過程中可以方便調節(jié)相鄰架體之間的尺寸;另一方面,由于操作平臺與架體為活動方式連接,這樣可以實現(xiàn)架體的分片提升,提高工作效率。見圖4。
4.模板安裝工藝原理
該爬模工法將以往通常使用的1.3米×0.5米筒壁模板改進為2.6米×1.7米專用大模板。通過此項改進,實現(xiàn)了每節(jié)1.5米高的筒壁只需進行一次的模板支設,極大地提高了施工速度。
同時通過在兩塊模板之間設置補償器,通過模板的收分來實現(xiàn)筒壁雙曲線尺寸的要求。
工藝流程
《冷卻塔電動爬模施工工法》的施工工藝主要包括爬模的組裝、爬?,F(xiàn)場安裝、爬模施工過程中的爬升和爬模的拆除等流程,如圖7。
操作要點
《冷卻塔電動爬模施工工法》的操作要點如下:
一、爬模的地面組裝
爬模在正式安裝前,應在地面將架體進行組裝。
先將主架平放在地面,將活動小平臺安裝到主架上,然后安裝活動套架及電動機和頂升絲桿。見圖8~圖10。
|
|
|
二、爬模的現(xiàn)場安裝
爬模的現(xiàn)場安裝包括導軌的安裝、爬模架體的安裝和爬模操作平臺的安裝,見圖11~圖14。
|
|
|
|
三、爬模施工過程中的爬升
當混凝土強度達到規(guī)定的強度后,即可進行提升架爬升,整個爬模系統(tǒng)爬升時按順時針方向進行,并控制相鄰兩提升架的高差在750毫米以內(nèi)。每節(jié)筒體分兩次進行爬升。見圖15、圖16。
|
|
四、爬模的拆除
爬模拆除時,先拆除上面兩層操作平臺,然后設置臨時掛架,將對拉螺桿拆除使爬架脫離筒體,然后依次拆除最下層操作平臺和架體。如圖17~圖20。
|
|
|
|
《冷卻塔電動爬模施工工法》的工法特點是:
1.操作方便、施工工期短
電動爬模系統(tǒng)依靠筒體混凝土結構,通過固定在筒體上的導軌,利用電動機和蝸桿的正反轉動來提升爬模系統(tǒng),操作過程中,爬升架體可以單獨提升也可以同步提升。爬升架提升完畢,就可以提供出工作面進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與傳統(tǒng)的三腳架翻模施工工藝相比較,操作方便,勞動強度低,大大提高了施工速度。
同時該爬模施工工法將以往通常使用的1.3米×0.5米筒壁模板改進為2.6米×1.7米專用大模板。通過此項改進,減少了模板拼裝的次數(shù),節(jié)約了模板安裝的時間。
通過電動爬模的使用,中建三局第二建設公司、上海電力建筑工程公司在施工過程中創(chuàng)造了一天爬升一層(即1.5米/天)的施工速度,與傳統(tǒng)的施工速度相比,施工工期有了大幅度的縮短。
2.施工質量可靠
爬模系統(tǒng)的導軌在施工過程中對筒壁起著控制定位的作用,通過控制導軌的傾斜度、子午向曲線的位置、半徑和水平方向度,可準確控制筒體結構的半徑、斜率和外觀線條,從而保證通過爬模施工的冷卻塔筒壁的質量。
電動爬模系統(tǒng)內(nèi)外各有三層的操作平臺(寬1300毫米),可保證在鋼筋綁扎、模板支設、混凝土澆筑和養(yǎng)護等各個施工環(huán)節(jié)有良好的工作面來保障施工人員做好各工序施工,從而保證施工質量。
另外通過采用2.6米×1.7米專用大模板,與采用普通的小尺寸模板相比,減少了模板的拼縫,提高了混凝土筒壁的外觀質量。
3.施工安全
電動爬模體系全部的施工荷載和自重借助導軌傳遞給筒體結構,爬模體系構造合理,爬升架裝置設限位開關和螺桿保險銷雙重安全裝置。爬升架剛度大,爬升時平穩(wěn)、無晃動。爬模體系設置三層操作平臺,操作平臺上均按照規(guī)范要求設置了安全防護欄桿。與普通的三角架翻模施工工藝相比較,極大保證了施工的安全。
4.經(jīng)濟效益顯著
通過采用爬模施工工藝,組建專業(yè)施工隊伍,提高管理協(xié)調能力,可以減少勞動力投入,提高施工速度,保證施工的質量和安全,因此具有明顯的經(jīng)濟效益。
爬模系統(tǒng)一次投入可多次周轉使用,施工中只需配備一套模板周轉,施工用材的節(jié)約非常明顯,且工程適用范圍很寬,設備閑置時間短,有很好的節(jié)能和環(huán)保效益。
隨著火力發(fā)電機組單機容量增大,雙曲線冷卻塔的淋水面積逐漸增大,塔高及半徑也相應增大,再者因人們的安全防護意識的提高,傳統(tǒng)的懸掛式三角架翻模施工工藝在安全和速度方面均已不能滿足2005年前施工要求。
中建三局第二建筑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在冷卻塔的施工中根據(jù)公司多年施工高聳構筑物的經(jīng)驗并在引進國際上先進的爬模施工工藝基礎上,根據(jù)冷卻塔工程的特點。對爬模的爬升系統(tǒng)、電動液壓傳動系統(tǒng)、操作平臺及模板系統(tǒng)和配套的施工機械等方面進行了改進。
《冷卻塔電動爬模施工工法》先后應用于湖北蒲折電廠1號、2號冷卻塔,四川成都金堂電廠1號、2號冷卻塔和安徽準南洛河電廠5號、6號冷卻塔等工程的施工。通過爬模施工工藝,解決了大型雙曲線冷卻塔混凝土筒壁施工的難題,降低工人勞動強度、加快工程施工進度、保證工程施工質量和安全。
格式:pdf
大小:108KB
頁數(shù): 未知
評分: 4.5
冷卻塔風筒爬模施工技術是80年代引進的先進冷卻塔施工技術。目前在我國愈來愈廣泛地被采用。此文主要介紹爬模施工技術的特點,并與懸掛三角架翻模工藝進行了比較,提出了有關改進意見。
格式:pdf
大?。?span id="0jacrtn" class="single-tag-height">108KB
頁數(shù): 9頁
評分: 4.7
1 液壓爬模施工工法 作者:張為增 前言 近年隨著高層建筑的迅猛發(fā)展,模板施工工藝已有了質的改變。當前不 少工程場地狹小,墻體模板量大,工期要求緊,混凝土表面質量要求高,這 就大大增加了施工難度。整體支模液壓爬升是近幾年針對現(xiàn)代工程特點,結 合傳統(tǒng)的滑模與支模工藝創(chuàng)立起來的,已經(jīng)申請了國家專利。 1 工法特點 1.1 整體支模液壓爬升模板是滑模與傳統(tǒng)的支模相結合的一種新的施工工 藝,內(nèi)外墻體模板同時整體向上爬升。施工需要時,也可分片、分段向上爬 升。 1.2 采用大型化、模數(shù)化的定型組合大鋼模板,拼裝后的模板高度同一個 樓層的高度。模板組裝簡便快捷,拆模后的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潔。 1.3 同支模一樣,配一層標準層模板,以對拉螺栓緊固,模板一次組裝 后,一直到頂不落地,節(jié)省了施工場地,加快了施工速度。 1.4 按支模常規(guī)操作方法澆筑混凝土,施工管理和勞動組織簡便,受外界 制約條
《帶肋冷卻塔筒壁施工工法》適用于雙曲線帶肋冷卻塔及帶肋筒倉的筒壁施工。
《帶肋冷卻塔筒壁施工工法》的工藝原理敘述如下:
帶肋塔筒壁施工采取三層翻模法,重點對于簡壁凸助的定位、模板體系及垂直和水平運輸?shù)冗M行了改進。
1.三角架三層翻模法
將施工三角架和模板用對拉螺栓懸掛在已成形的混凝土筒壁上。以此作為操作平臺,用調徑桿找正,進行其上一層模板、三角架安裝和混凝土澆灌等工作。三角架及模板共設置三層,在施工過程中三層三角架、模板循環(huán)交替向上使用。
2.筒壁凸助定位原理
確定凸肋半徑∶(圖1)采取激光垂準儀配彎管目鏡,將塔中心點投測至空中接收靶的中心;利用激光測距儀測出至接收靶斜距、該基準點和被測點水平距離和垂直距離,根據(jù)測出水平距離算出筒壁半徑誤差。
筒壁半徑誤差=R設計-R實際=R設計-(基準點至塔中心的水平距離 基準點到被測點的水平距離)。據(jù)此調整接收靶中心。
此外,利用接收靶上固定的鋼尺測出被測點的斜長r,根據(jù)設計圖紙計算出每兩條肋之間的弦長:
半徑r,圓心角a,弦長l,弦長與兩條半徑構成一個三角形,用余弦定理:l2=2r2-2r2cosα=2r2(1-cosα)
用半角公式可轉化為l=2r×sin(α/2)
凸助的順直控制∶平分筒壁周長的凸肋,利用激光經(jīng)緯儀后視環(huán)梁下口n條肋后視控制點,測定每板凸肋的位置。此外,兩肋間單元的模板正確排序和接縫收分量的控制,對凸肋的定位起到復核、調整作用。
3.帶助筒壁的模板體系
該工法采用普通雙曲線薄殼結構定型模板作為內(nèi)模板;外模板按單元定制,即兩肋之間為一個單元,每單元采取中大邊小、凸肋單獨配模的方案。充分考慮到人員裝拆的便利且與內(nèi)模相匹配凸肋
單元的中間三種定制的外模板均兩側收分;靠近凸肋根部的外模板單側收分。在控制定型模板加工數(shù)量,減少拼縫的前提下,既解決模板排版、制作問題,保證帶肋冷卻塔筒壁表面均勻、對稱、過渡自然的整體效果。又通過對變截面模板間連接的對拉螺栓孔采取橢圓形或開口結構設計,模板上下接縫處延伸并采取搭接翼緣板的坡口設計等使得施工更安全、工期更短(詳見1447429號專利)。
4.采用平橋和直線電梯作為垂直運輸機械。
平橋能根據(jù)塔的高度自動升降,可用做直線電梯的附著架;前橋可以根據(jù)塔的半徑變化而伸縮,并通過前橋與筒壁的連接形成塔壁施工的通道;平橋頂部配有旋轉吊車和混凝土的漏槽。為施工中人員、物料(鋼筋和混凝土)的水平垂直運輸提供了平臺。
工藝流程
《帶肋冷卻塔筒壁施工工法》的工藝流程見圖2。
操作要點
《帶肋冷卻塔筒壁施工工法》的操作要點如下:
一、帶肋筒壁的測量定位
1.投點定位,控制每條肋的位置
利用激光經(jīng)緯儀垂直投測至塔中心點接受靶。接受靶由4根ф8鋼絲繩從4個互相垂直的方向拖拉固定,用以塔心找正、調整,帶肋風筒每板半徑和每條凸肋的位置利用固定在塔中心圓盤上的鋼尺(測量拉力200牛),拉平拉直測量。每板再由塔內(nèi)中心架設經(jīng)緯儀設置一個永久點由此處轉角,用經(jīng)緯儀轉角分肋定位的方式,結合復核環(huán)梁處凸肋位置的標記,進行調整。此外,結合定制單元模塊化的模板拼裝和接縫收分量的控制,再次復核子午肋的曲度。
2.機械影響區(qū)域由平橋節(jié)內(nèi)穿尺定位。
二、帶肋筒壁的模板體系
帶肋的雙曲線薄殼結構筒壁的配模是一個難點和重點,公司在原有的雙曲線薄殼結構模板的基礎上,大膽創(chuàng)新,經(jīng)過方案對比、篩選,確定了一套適用于帶肋雙曲線薄殼結構的配模系統(tǒng)——帶肋筒壁模板體系(專利技術)。
1.應用3D數(shù)字信息技術進行筒壁模板排版設計
由于帶肋冷卻塔筒壁均勻設計子午肋的特殊性,需運用3D設計軟件按比例進行排版設計,預測最終的排版效果,以確定排版方案(圖3)。
采用普通雙曲線薄殼結構的模板為內(nèi)模;外模定制高度與內(nèi)模匹配,以兩肋之間為一個單元,每單元采取中大邊小、凸肋內(nèi)外單獨配模的方案。
2.凸肋的內(nèi)、外模板
首先根據(jù)設計凸肋的尺寸,計算確定凸肋處內(nèi)外模板的寬度,并對凸肋的模板進行特殊設計:模板雙側收分,對拉螺栓孔由圓形改為橢圓形或開口設計,模板的上下銜接采取陰陽搭接的形式(圖4)。
3.凸肋單元的中間三種定制的外模板均兩側收分;靠近凸肋根部的外模板單側收分(具體數(shù)值可以根據(jù)實際確定)。
4.變截面模板間連接的對拉螺栓孔采取橢圓形或開口結構設計,模板上下接縫處延伸并采取搭接翼緣板改進為坡口形式,施工縫接茬效果明顯改善,拆裝方便、安全。
5.模板是設計必須經(jīng)過負荷計算,合格后方可加工、制作和使用(計算書見附件)。
三、鋼筋綁扎
鋼筋的垂直運輸采用平橋上自備的吊車和施工電梯來完成。鋼筋綁扎順序為:內(nèi)層豎向鋼筋→內(nèi)層環(huán)向鋼筋→安內(nèi)層墊塊→外層豎向鋼筋→外層環(huán)筋→拉結筋→凸肋豎向筋→凸肋元寶筋→安外層墊塊→預埋混凝土套管后穿對拉螺栓。鋼筋綁扎完,即進行內(nèi)外模安裝。
主要控制凸肋元寶鋼筋的加工尺寸、安裝保護層厚度和豎向鋼筋接頭位置。根據(jù)規(guī)范規(guī)定及模板高度、鋼筋接頭的位置,計算出每節(jié)豎向筋長度,列出每節(jié)筒壁鋼筋施工指示圖表以滿足接頭率要求。用水泥砂漿墊塊控制鋼筋保護層,每塊模板至少放3塊。為了防止大風情況下豎向鋼筋的晃動影響鋼筋位置的準確性及新澆筑混凝土與鋼筋間的握裹力,應在模板上方1.5米處左右綁扎1~2道環(huán)向筋,同時用“∽”型鋼筋拉鉤配合控制保護層和內(nèi)外層鋼筋間距。
四、模板的總體拼裝(圖5)
組裝前將內(nèi)外模板清理干凈、刷好脫模劑,采用M16對穿螺栓緊固。支模時首先將凸肋處的模板定位,然后依次定位中間的三塊大模板、兩塊邊部模板(以小模板進行調節(jié))支模,最后安裝連接模板。內(nèi)模與外模對稱支設。
支外模板時應在施工縫處理及鋼筋綁扎合格后進行,內(nèi)模板安裝就位后,緊固對拉螺栓,再用調徑桿調整筒壁半徑及弧度,使外模板上沿口半徑符合設計尺寸要求。在測量模板半徑時拉尺應用力均勻,避免忽松忽緊,造成人為誤差,因此采用彈簧秤,拉力為200牛時測設。外模安裝與內(nèi)模對應,模板連接卡擰緊,安裝過程中,不得有灰渣等雜物落入施工縫。
模板的組合安裝應加強質量驗收工作,單元間模板的安裝順序嚴格控制,嚴禁出現(xiàn)模板錯用、亂用現(xiàn)象。
支撐三角架系統(tǒng)必須經(jīng)安全計算方可使用,計算見附件。三角架內(nèi)外同時安裝,就位后的三角架在沒有上頂撐前不得作為受力支撐使用。三角架安裝時通過調節(jié)斜撐角度來調整三角架的角度,使安裝后的頂面保持水平。內(nèi)外模板間的混凝土套管在安裝前,仔細查對編號,校對長度,分清上、下層,以免放錯。對拉螺栓及所有桿件間的螺絲均擰緊。內(nèi)、外模板安裝后,立即鋪設走道板,安裝欄桿、安全網(wǎng)等,以保證平臺上面的施工人員的安全。
五、模板拆除:利用三角架吊籃板拆除模板。要順著模板插口方向拆模,避免撬壞模板邊角。模板拆除過程中同時將螺栓抽出來,以備周轉使用。
六、垂直運輸機械—平橋的應用(圖6、圖7)。
|
|
由于帶肋塔風筒高度高,半徑大,鋼筋及混凝土量大,因此在塔內(nèi)立2臺YDQ26×25-7液壓頂升平橋,每臺附2組SC200/200多功能施工升降機,來完成垂直運輸物料、澆筑混凝土及施工人員的通行。
自升式平橋既可以做為直線電梯的附著架前橋步道可以根據(jù)塔的半徑變化而伸縮與筒壁的連接,成為行走及倒運材料的平臺。頂部配有旋轉吊車和混凝土的漏槽,滿足物料的吊運和混凝土的澆筑。平橋的附著系統(tǒng)采用筒壁處預埋生根點,利用鋼絲繩與筒壁連接,從而達到附著要求。
七、混凝土澆筑
由于凸肋部分混凝土截面較小,施工時均較普通冷卻塔的筒壁澆筑難度加大。鋼筋、模板工程檢查合格后進行混凝土的澆筑,風筒前35米以下用汽車泵直接澆筑。其余使用施工電梯做垂直運輸,平橋及環(huán)型走道板作為水平運輸通道,小推車運輸布料,人工澆筑?;炷翝仓膬蓚€平橋的1/4處兩點開始,分別向平橋通道口處澆筑,最后匯合一處。澆筑混凝土時用直線電梯運送至漏槽并儲存,然后底口處采用小推車接料并轉運。
澆筑帶肋塔筒壁時,需先澆筑每單元的凸肋部位,控制混凝土的砂石級配和坍落度,同時采用30(小型號)的振搗棒,避免振搗時出現(xiàn)用力過猛造成模板的變形及漏漿現(xiàn)象。
施工縫凹槽處理:帶肋筒壁上下層水平施工縫,除利用上下層模板坡口延伸搭接外,施工縫進行凹槽處理,澆筑后水平縫并用木抹搓平用鋼絲刷拉毛處理。
螺栓孔處理:首先將M16對拉螺栓從筒壁中取出,然后用微膨脹混凝土,由筒壁內(nèi)外兩側同時填補搗實,進行螺栓孔封堵,確保螺栓孔處筒壁表面與其他部位顏色一。
混凝土養(yǎng)護∶混凝土拆模后應及時涂刷混凝土養(yǎng)護液,涂層薄膜均勻、光滑、平整,顏色一致,無氣泡、留掛和剝落等缺陷。
勞動力組織
《帶肋冷卻塔筒壁施工工法》的勞動力組織見表1。
序號 |
單項工程 |
所需人數(shù) |
備注 |
1 |
管理人員 |
4 |
╱ |
2 |
技術人員 |
3 |
╱ |
3 |
模板工 |
80 |
╱ |
4 |
鋼筋工 |
30 |
╱ |
5 |
混凝土 |
13 |
╱ |
6 |
雜工 |
20 |
╱ |
╱ |
合計 |
150人 |
╱ |
參考資料:
《帶肋冷卻塔筒壁施工工法》帶肋筒壁模板的專利技術以最少的種類,在控制定型模板加工數(shù)量,減少拼縫的前提下,既解決模板排版、制作問題,又保證帶肋空冷塔筒壁表面均勻、對稱、過渡自然的整體效果;同時,通過對拉螺栓孔和外模板上下翼緣的改進避免了曲線模板上下錯縫的質量通病,并使高空的筒壁翻模施工,更安全,更方便,施工周期更短。
翻模及三腳架系統(tǒng)比滑模、爬模安全性能高,外觀工藝更容易保證,施工便捷,造價低。如果采用滑模及爬模,模板及設備近700噸。使用翻模,模板及三腳架系統(tǒng)僅有120噸。
此外,新型液壓頂升平橋與多功能施工升降機配合使用,既為多功能升降機提供附著,又為施工中鋼筋垂直、水平運輸和混凝土的貯存提供了平臺,充分滿足施工需要,平橋施工省去以往施工電梯附著的超高大型滿堂紅腳手架的搭拆工作,既節(jié)省了140腳手架的使用和搭拆費用,提高了施工機械化程度,安全性有了提高,文明施工和環(huán)境有了更好的保障。同時利用平橋頂部自帶的小型下回轉塔機,負責鋼筋和小型建筑物料的提升還能夠提高效率,縮短了施工周期。施工工期比正常工期提前近1個月。
2011年9月,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發(fā)布《關于公布2009-2010年度國家級工法的通知》建質[2011]154號,《帶肋冷卻塔筒壁施工工法》被評定為2009-2010年度國家二級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