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低碳建筑是指在建筑材料、設備制造、建筑施工和建筑物使用的整個生命周期內,減少石化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建筑。
用木材制成的結構。木材是一種取材容易,加工簡便的結構材料。木結構自重較輕,木構件便于運輸、裝拆,能多次使用,故廣泛地用于房屋建筑中,也還用于橋梁和塔架。近代膠合木結構的出現(xiàn),更擴大了木結構的應用范圍。
木材受拉和受剪皆是脆性破壞,其強度受木節(jié)、斜紋及裂縫等天然缺陷的影響很大;但在受壓和受彎時具有一定的塑性。木材處于潮濕狀態(tài)時,將受木腐菌侵蝕而腐朽;在空氣溫度、濕度較高的地區(qū),白蟻、蛀蟲、家天牛等對木材危害頗大。木材能著火燃燒,但有一定的耐火性能。因此木結構應采取防腐、防蟲、防火措施,保證其耐久性。2100433B
迪拜太陽能垂直村 迪拜是一個充滿創(chuàng)造性的國家,一座又一座令人難以置信的建筑在這片土地上拔地而起。除了沙子和創(chuàng)造性外,迪拜還擁有什么豐富的資源嗎?答案自然是充足的日照。格拉夫特建...
低碳建筑是指在建筑材料與設備制造、施工建造和建筑物使用的整個生命周期內,減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目前低碳建筑已逐漸成為國際建筑界的主流趨勢。一個經常被忽略的事實是:建筑在二氧...
“低碳”概念來自于生活。二氧化碳增多地球變暖,因而低碳建筑應運而生。之前老百姓只是看見汽車、工廠的排放量,而建筑的碳排放卻被忽略了。由此,低碳經濟的理念應運而生,低碳社會、低碳城市等新概念如潮而至。面...
格式:pdf
大?。?span id="qsebpkk" class="single-tag-height">719KB
頁數(shù): 4頁
評分: 4.4
介紹綠色低碳建筑的概念并對綠色建筑的全壽命周期進行階段劃分,以便在不同階段能對綠色低碳建筑的推行進行深入研究;建立綠色低碳建筑的評價指標體系,指出評價指標體系的適用范圍,明確綠色低碳建筑的評價指標。指明發(fā)展綠色低碳建筑中會遇到的困難,并提出發(fā)展綠色低碳建筑的相應策略。
格式:pdf
大?。?span id="11tuh36" class="single-tag-height">719KB
頁數(shù): 2頁
評分: 4.3
72 城市開發(fā)URBAN DEVELOPMENT 2010.4 ■ 文 / 王惠英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fā)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 提高,人們對居住有了 全新的需求, 已經不再滿足于簡單 的面積寬敞、 出行方便、地段繁華等要求, 而更多地開始 關注環(huán)境的優(yōu)美寧靜、 戶型的合理適用、 后期服務的周 到全面以及房屋建設的科技含量。 “低碳”、“低能耗”、 “恒溫、恒濕”等具有高科技含量的住宅, 將成為 21世紀 的新概念住宅。 改善能源結構, 降低碳密度, 建設“資源 節(jié)約、環(huán)境友好” 型建筑成為今后及未來城市規(guī)劃建設 中至關重要的內容。 綠色低碳建筑發(fā)展現(xiàn)狀及意義 眾所周知, 近年來全球氣候變暖給人類帶來大規(guī)模 災難已不勝枚舉, 導致地球變暖的元兇就是二氧化碳。 碳排放不僅僅來自于汽車、 工廠,更來自于我們居住的建 筑。實際上,城市里碳排放的 60%來源于建筑建造及維 持功能本身,交通汽
作 者: 中國綠色低碳建筑創(chuàng)新成果匯編編委會 編
版 次: 1
頁 數(shù):
裝 幀: 平裝
開 本:
所屬分類: 圖書>建筑>建筑基礎科學
“綠色發(fā)展”“低碳生活”逐漸成為時代關鍵詞,“創(chuàng)新、協(xié)調、綠色、開放、共享”發(fā)展理念將是今后發(fā)展的主要方向,建筑業(yè)綠色低碳發(fā)展已成為行業(yè)發(fā)展風向標?!毒G色低碳建筑市場特征與發(fā)展機制》闡述了綠色低碳建筑的發(fā)展現(xiàn)狀,對有關法規(guī)政策進行解讀,系統(tǒng)分析了綠色低碳建筑的外部經濟性和市場特征,提出并分析了綠色低碳建筑發(fā)展激勵機制,研究了能效標識對綠色低碳建筑發(fā)展的影響,給出了綠色低碳建筑市場化發(fā)展的政策體系建設建議。
【學員問題】綠色低碳建筑的意義?
【解答】節(jié)約能源和資源,減少CO2污染。建筑本身就是能源消耗大戶,同時對環(huán)境也有重大影響。據(jù)統(tǒng)計,全球有50%的能源用于建筑,同時人類從自然界所獲得的50%以上的物質原料也是用來建造各類建筑及其附屬設施。盡管諸如道路,橋梁,隧道等不能以綠色建筑去衡量,但是居住區(qū),辦公大廈,公寓等對資源的利用時周而復始的。另外,建筑引起的空氣污染,光污染,電磁污染占據(jù)了環(huán)境總污染的1/3還多,人類活動產生的垃圾,其中40%為建筑垃圾。對于發(fā)展中國家而言,由于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對住宅,道路,地下工程,公共設施的需求越來越高,所耗費的能源也越來越多,這與日益匱乏的石油資源,煤資源產生了不可調和的矛盾。
另外,在建筑過程中使用的能量,如電能,汽油,柴油等都附屬有CO2的產生,如電能來自煤的燃燒,建筑物材料的運輸來自于電能或者汽油,柴油的燃燒等,而且這些耗能是巨大的。我國處在經濟快速發(fā)展時期,人們對高水平的生活的追求越來越強烈,這種消費升級使得人們對建筑的要求越來越高,人均耗能也越來越高,產生的CO2廢棄物越來越多,這與全球倡導的保護環(huán)境理念相違背。以火電為例,全世界火力發(fā)一度電能排放約0.5kg的CO2.
我國的火力發(fā)電技術不高,初步估算一度電約排放0.7kg的CO2,而我國火力發(fā)電量占發(fā)電總量的75%左右。建筑過程中,還有一些能量是以間接電能的形式出現(xiàn)的,據(jù)估算至2020年我國建筑能耗將達到10.89億噸標準煤,也意味著產生20億噸CO2.但是如果推進建筑節(jié)能,以現(xiàn)在的速度和技術看,屆時將減少1/4的標準煤然后,這將大大緩解地球溫室效應產生的壓力,也極大的保護了其他資源。
以上內容均根據(jù)學員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整理而成,供參考,如有問題請及時溝通、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