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陶瓷雕塑 | 起始時代 | 秦漢 |
---|---|---|---|
工????藝 | 鑲嵌、手工雕鏤、捏等 | 領????域 | 藝術 |
景德鎮(zhèn)制作陶瓷雕塑,歷史悠久。據記載,遠在隋朝就開始了制作,其品種有獅、象、大獸等。宋代,制作的品種日漸增多。而且工藝水平大有提高,其特色為:雄健、豪放、凝重。明代,由于景德鎮(zhèn)發(fā)明了適合于陶瓷雕塑加彩的五彩顏色,因此,在塑造技巧上也逐漸由簡樸進化到精致。這一時期出現了許多優(yōu)秀的陶瓷雕塑,其中以瓷佛最為著名。清代,專門從事陶瓷雕塑生產的作坊和技術人員越來越多,產品種類也更為俱全:圓雕、捏雕、鏤雕、浮雕、鋃雕,門門皆有。此時,景德鎮(zhèn)已成為我國重要的瓷雕產區(qū)之一,所產的瓷雕,廣銷國內外。清代,由于當時整個工藝美術單純追求工藝技術上的工巧,以致使景德鎮(zhèn)的瓷雕也打上了時代的烙印,最為突出的是繁褥、華麗的加彩瓷雕風行。不論是康熙的五彩、礬紅的描金、素三彩的瓷雕加彩,還是雍正、乾隆以來以粉彩為主的瓷雕加彩,除面部、手足不加彩或少彩外,其余幾乎飾滿,一般都“未免有傖俗氣象”。近百年間,景德鎮(zhèn)的瓷雕制作技藝有了新的提高?!懊駠鴷r,雕塑以福建游蠻子(或作游長子)為最著,每一器出,景德鎮(zhèn)所有的瓷雕藝人,也群起仿效”(《中國的瓷器》)。在福建瓷雕藝術風格的影響下,景德鎮(zhèn)的瓷雕藝術風格遂開啟了新一派。新中國成立后的30余年來,景德鎮(zhèn)瓷雕的生產面貌煥新,其產量之高,品種之多,瓷質之好,工藝之精,國內外市場之廣闊,都是前所未有的。今日陶瓷雕塑之藝壇,人才輩出,風格多樣,新作日增,呈現出一派爭奇斗艷的繁榮局面。
景德鎮(zhèn)的陶瓷雕塑銷往新加坡、馬來西亞、緬甸、印度尼西亞、泰國、日本、英國、法國、加拿大、美國、墨西哥、巴西、阿根廷、秘魯、比利時、西班牙、瑞典、聯邦德國、巴拿馬、巴林、中國香港地區(qū)、中國澳門地區(qū)等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內銷27個省、市,深受國內外人士的喜愛。2100433B
景德鎮(zhèn)的陶瓷雕塑,依其操作方法的不同,大致可分為圓雕、捏雕、浮雕、鏤雕、鋃雕等種類,具體品種不計其數,從陳列美術品、玩具到生活器皿,無所不有。該市所生產的陶瓷雕塑,瓷質光潔,造型優(yōu)美,千姿百態(tài),魅力無窮。
景德鎮(zhèn)陶瓷雕塑,有記載的歷史,是從南北朝和隋朝開始的?!督魍ㄊ贰酚涊d。公元583年,景德鎮(zhèn)曾為陳國京城建康(今南京市),燒造過大型雕塑品“陶礎”,作為營建宮殿的柱腳;又據清《南窯筆記》記載。景德鎮(zhèn)“...
如果雕塑不復雜 一般在翻制上并不貴 開一套石膏模具 然后灌漿 &...
陶瓷的發(fā)展是中華文明史的一部分,隨著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化大放異彩。時代需求的不同,導致陶瓷產品的風貌、創(chuàng)作以及技藝的發(fā)展不同。陶瓷雕塑產品亦是如此。
格式:pdf
大?。?span id="4mtbc20" class="single-tag-height">2.2MB
頁數: 3頁
評分: 4.7
很多時候當我們開始著手創(chuàng)作,想把我們的想法表達出來時,總會感覺到有心無力。本來心中想象的美妙效果,做出來后卻是面目全非,不遂人意。究其原因,基本功的缺失,或者說不扎實,是一個重要的原因。在當前市場經濟的條件下,人們追逐"經濟價值"而急功近利,需要花費更多時間與精力,需要嫻熟手上功夫的陶瓷雕塑陷入了一種尷尬的局面。這種狀況,對陶瓷雕塑藝術的發(fā)展是有害無益的。因此,強調陶瓷藝術工作者加強基本功訓練,掌握"手上功夫"十分必要。
格式:pdf
大?。?span id="sor12ie" class="single-tag-height">2.2MB
頁數: 3頁
評分: 4.3
陶瓷雕塑的產生是對傳統(tǒng)陶瓷藝術精華的繼承,在雕塑藝術中占有顯著的地位,它的表現手法,可概括為2個方面,即成型手法和裝飾手法。成型手法,主要是指手工成型與模制成型。手工成型就是直接用手作用于陶瓷雕塑坯,對陶瓷雕塑坯進行體形塑造、肌理表現等,其中包括盤泥條成型,泥板成型,泥條、泥板結合成型;模制成型則是利用模具直接制出空膛坯胎,然后進行再塑造處理。
關閉
Johnson Tsang/曾章成:(1960年 —)系香港當代藝術家,專業(yè)陶瓷雕塑家,香港出世,專長陶藝、陶瓷雕塑技巧。曾在 Pottery Farm 陶夢工房工作。他的作品大多采用現實主義的雕塑手法,伴隨著超現實主義的想象力,整合兩個元素,將“人”和“物”這兩個元素整合成創(chuàng)意主題。
自1993年以來,Johnson Tsang作品曾在香港,臺灣(香港藝術館、香港文化博物館、夏利豪基金會、臺北縣立鶯歌陶瓷博物館)韓國,西班牙和瑞士展出,并由本地及海外博物館及收藏家收藏。
Johnson Tsang/曾章成的藝術成就:
2004年,入選「第一屆臺灣國際陶藝雙年展」
2005年,「香港藝術雙年展 2005」、「第三屆韓國國際陶瓷雙年展」
2007年,「西班牙第八屆國際陶藝雙年展」同埋「瑞士卡魯日國際陶藝比賽2007」
2004年,「舊物新顏 — 東涌逸東公眾藝術第二階段計劃」比賽入選
2005年,「候風聽雨 — 動感雕塑設計比賽」
2006年,「公眾藝術計劃2006」
2001年,「夏利豪基金會第十六屆藝術比賽」入選
2001年同埋2005年,獲「陶瓷茶具創(chuàng)作比賽」冠軍
2007年,獲陶瓷茶具創(chuàng)作比賽「杰出造詣獎」
1996年,創(chuàng)辦個人陶藝工作室,從事美術教育
開放心靈 系列 - Johnson Tsang ...
開放心靈 系列 - Johnson Tsang ...
本文來自頭條號Ostrich洛蘇 ,轉載請聯系授權!
撰文/劉俊
本文節(jié)選自《知識就是力量》雜志
陶瓷都知道,陶瓷雕塑你知道是什么嗎?
其實,陶瓷雕塑屬于雕塑的一個分支,陶瓷雕塑的制作也有不少講究?,F代陶藝講究“三玩”,即“玩泥、玩釉、玩火”。這一個“玩”字含義頗深。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陶瓷雕塑的制作過程。
東漢說唱俑,圖/劉俊
玩泥
陶瓷雕塑的制作有很多種技法,每一種成型方式呈現出的藝術效果都不一樣,這也讓陶瓷雕塑有了更多的體現形式。通常我們制作單個小型的陶瓷雕塑可以用手捏(雕塑)成型法,也就是直接取小塊泥土,捏制成自己想要的作品,待干透后上釉放置于窯爐燒制成精美的陶瓷作品。而復雜大型的陶瓷雕塑作品,我們可以用泥條成型法、泥板成型法、印模(印胚)成型法、拉胚成型法以及泥漿鑄件成形法去完成,每個成型法都需要制作者精心去揣摩,才能成為精美的藝術作品。
唐彩繪天王俑,圖/劉俊
玩釉
瓷釉又稱陶瓷釉,是覆蓋在陶瓷制品表面的無色或有色的玻璃態(tài)薄層,主要起到保護和裝飾作用。漢、唐之后,古人開始研究礦物釉在陶瓷藝術中的應用。釉的種類繁多,按不同的方式,分類也不同。制作過程中要求,釉的成熟溫度稍低于坯的燒成溫度,使釉在接觸食物的各種情況下,不能有毒性成分如鉛、鎘等析出。從礦石中提煉出燒制陶瓷所需要的原料,涂抹在作品表面加以燒制,是一種冷上釉的方法。
也有藝術家通過給瓷雕作品反復上釉、燒制,追求作品的表面效果。上釉的過程會導致每件瓷雕作品的色澤、肌理等效果千差萬別。
明代德化窯白瓷雕達摩立像
玩火
瓷雕的燒制方式有很多,每一種燒制方式帶給我們的視覺效果都不一樣,這也讓瓷雕作品變得更加豐富多彩。許多人很好奇,瓷雕為何不施釉藥,卻能燒出如同上釉的質感?
其實,通過最原始的燒制方法,直接在窯中投柴生火,木柴燃燒所形成的灰燼會隨意的飄落于胚體上,木灰中含有的自然微量礦物,遇高溫后與胚體的礦物產生作用,會形成比人為施釉更為精彩的釉色及窯變表現。所謂玩火,實際上是在追求一種火木灰燼與土結合后的自然美。
陶塑以廣東石灣、河南洛陽產的為主。石灣陶塑的題材有人物、動物等,尤其以羅漢、鐘馗等神佛和古代人物見長,神態(tài)生動,釉彩豐富而多變(見石灣陶器)。洛陽陶塑以唐三彩為最著名。品種有駿馬、駱駝、仕女、武士、樂伎等,繼承了唐代的風格,造型豐滿、圓渾而健美。瓷塑以江西景德鎮(zhèn)、福建德化產的為主。其中景德鎮(zhèn)瓷塑有人物、動物以及龍船、花籃、花卉,工巧精細(見景德鎮(zhèn)瓷)。德化瓷塑則以傳統(tǒng)的“觀音”、“仕女”、“達摩”等為主,神態(tài)莊重而溫和,衣紋飄灑,加上象牙般潤澤的白色釉彩,具有恬靜、素雅的風格(見德化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