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路故障探測器,探測輸電線路短路時故障發(fā)生地點的儀器。安裝在發(fā)電廠或變電所。線路發(fā)生短路后即能顯示與故障點之間的距離。有的由微型計算機及測量系統(tǒng)構成,根據(jù)短路時測量的電壓和電流計算得線路阻抗和距離。也有的以輸電線為通道發(fā)射高頻脈沖,根據(jù)測量所得的回波時間計算距離。
安裝線路故障指示器需要用接地環(huán)。
零線帶電電壓是多少測一下,3相電源不平衡就會造成零線帶電,零線接頭老化電流大時發(fā)熱接觸電阻跟大,使零線電壓升高。如用上漏電保護器會跳閘,說明漏電不跳說明不平衡
485集線器上電之后,電源指示燈是長亮的,每個485端口都分別對應一個COM口的指示燈,正常通信時,對應的COM口的燈會是綠燈交替的閃爍,如果某個COM口的指示燈為紅燈常亮,則判斷為該485端口出現(xiàn)短...
格式:pdf
大?。?span id="uhxvymr" class="single-tag-height">1.2MB
頁數(shù): 15頁
評分: 4.5
故障線路檢測與探測器測試與更換
格式:pdf
大?。?span id="v2mputj" class="single-tag-height">1.2MB
頁數(shù): 2頁
評分: 4.6
電源暗線線路探測器電路圖 此電源暗線路探測器,電路簡單易于自制.使用方便、靈敏度高.對高壓電場也 有探測作用。適合內(nèi)線維修人員使用。電路圖見下圖。 一、電路構成和工作原理 由圖可見. VF、Rl、R2、RP 及天線 A 構成電場探測頭。 VTI 為電子控制開關。 VT2、VT3、C2、R4 構成低頻壓控振蕩電路。 VL、B 為探測電場信號、聲光指 示。S為電源開關。 E 為電源。 工作原理: VF 是 N 型溝道結型場效應管,它有極高的輸入阻抗.對電壓反應很 靈敏,是電壓控制元件.探測頭就是利用它的上述特性而制作的。 當導線中通有交流電時.在導線周圍就產(chǎn)生交變電場。當天線 A 感應到交變電 場信號電壓時, VF 的 G、S間電壓發(fā)生變化, 于是 D、S 間的電阻也發(fā)生變化, 導致 D、S 間電流也發(fā)生變化。同時 RP 上的壓降也隨之發(fā)生變化,而這些變化 的結果,使 VT1 的基極得到觸發(fā)信
多元探側器又稱多元紅外探測器,由多個單元紅外探測器按一定規(guī)則排列而成的線列或面陣器件,是一種新型的探測器,探測器接收到經(jīng)過衰減的紅外信號,經(jīng)過放大、濾波后判定視場中是否存在目標。有時也稱為多元陣列器件。多元探測器可由光電導探測器或光伏探測器組成,也可以由熱釋電型探測器組成,主要用于紅外成像系統(tǒng)。改進其信號處理方法,可以提高探側器的探側距離,使得導彈可以在更遠距離上發(fā)現(xiàn)目標。但在遠距離上,探測器接受到的信號很弱,如何在保持低虛普率的條件下,提高紅外系統(tǒng)的發(fā)現(xiàn)概率是一個急需解決的間題。可采用多元探側器的導引頭信號處理方法,提高其在中遠距離上對目標的檢測性能。
隨著紅外技術應用的擴大,以及抗干擾能力的增強,對多元陣列的要求也越加迫切。它除去能使紅外裝置減輕重量,縮小體積,提高可靠性等優(yōu)點外,主要還有如下特點:
1.視場大,可提高探測精度,提高信噪比
目前為了提高探測目標的探測能力,通常使用幾個乃至成百個多元探測器陣列來代替單個器件。它與簡單的光學掃描技術相結合,比單個器件能提供較高的靈敏度和較大的視場范圍。過去,為了擴大視場,探測器要使用大量的設備或者要提高轉(zhuǎn)換率,方能提高器件的信噪比,現(xiàn)在用多元陣列連續(xù)探測一個較寬的視場,一方面可提高大視場單個探測器的信噪比,同時又可不用復雜的機械掃描,省去很多設備。與探測同樣大小視場的單個器件相比,探測靈敏度提高杯√N(N為元件數(shù)),即信噪比與探測元件數(shù)的平方根成正比。
2.動態(tài)范圍大,可進行多目標跟蹤
多元鑲嵌器件在整個使用波長具有較高的靈敏度,能跟蹤多目標,動態(tài)范圍大。由幾個元件組成的線性陣列可改進探測精度及抑制干擾源等能力,兩維鑲嵌陣列能進行邊跟蹤、邊掃描,可在跟蹤多目標的同時,連續(xù)搜索其它目標。這種不用掃描的傳感裝置具有1,000個PbS探測器陣列和緊湊的微型電路。據(jù)稱,這種裝置有可能用在美帝647預警衛(wèi)星上。
3.可提高抑制背景的能力
對遙遠的目標來說,探測器在光學系統(tǒng)視場內(nèi),從背景接收的輻射顯著超過從目標接收的輻射,但目標是一個點輻射源,所以有可能用多元陣列來區(qū)別背景輻射。多元陣列裝置可提高信噪比并在瞬時視場內(nèi)準確提高目標位置。
4.提高幀速率,擴大作用距離,不用機械掃描
過去用單個元件要在水平和垂直方向掃描,需用復雜的棱鏡,而且得不到幀速率、分辨率和靈敏度很高的圖象。單個系統(tǒng)在陰極射線管上顯示的速度僅16幀/秒,現(xiàn)用10個77°KInsb線性陣列,只要在水平方向機械掃描12次,就可得到120條線圖象,掃描速率達47幀/秒,能分辨小于0.2°C的溫差目標。
過去熱成象用單個元件進行兩維機械掃描,需半分鐘才建立圖形,角分辨率為1.7毫弧度,噪聲等效溫度為0.1°C,現(xiàn)用128個元件組成一維陣列,用一維機械掃描,整個圖形在一秒鐘內(nèi)建立,由100線組成,角分辨率為2毫弧度,噪聲等效溫度為1°C。制成單片熱電器件陣列的熱成象系統(tǒng),能使可見光、紅外輻射和X射線成象,成象速率為30幀/秒,原用5x5個元件,現(xiàn)正設計2500個點元件的大規(guī)模器件。目前的前視紅外系統(tǒng)探測陣列有幾百個元件組成,以后發(fā)展將有上千個或更多的探測元件,這將增大信息速率,擴大系統(tǒng)的作用距離,并改進角視場。據(jù)報導,現(xiàn)已能獲得46公里的遠距成象。由于軍用要求靈敏度高、設備簡單、可靠,盡量不用復雜的機械掃描,現(xiàn)用一維陣列一維機械掃描。若用兩維多元陣列,兩維取樣,就可省去機械掃描。
近年來,國外很重視多元陣列的研制,其原因是:
1)紅外系統(tǒng)的發(fā)展,它要求更靈敏和能集中大量目標數(shù)據(jù)和提高信息接收速率,并要求系統(tǒng)尺寸小、重量輕、可靠性高及功率損耗小,這用單個元件是很難達到的。因此,國外從六十年代初期就著手研制多元器件。目前在紅外多目標搜索、跟蹤、制導和成象及衛(wèi)星地平儀等方面都已見應用;
2)多元探測器陣列的制造表明了探測器材料和工藝發(fā)展到一個新的水平,也可以說是工藝和結構上的一次變革。雖然目前單個元件的水平很高,但不適應于當前系統(tǒng)要求均勻的高密度排列,而多元陣列卻可滿足這一要求。元件體積縮小、密度提高、焊點減少、互連引線縮短,使可靠性、開關速度大大改善,實現(xiàn)了材料、元件和電路三位一體。目前在紅外器件中已應用光刻技術和蒸發(fā)工藝。
今后,紅外器件的發(fā)展是使傳感器這一級具有更多的功能。最好是將器件陣列、冷卻、放大、開關、信號處理、光譜濾波等都合并到傳感器這一級上。
線路故障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