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熱帶只有兩種氣候:地中海氣候和亞熱帶季風(fēng)氣候,對應(yīng)的植被分別是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和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中文名稱 | 亞熱帶植物 | 氣候 | 亞熱帶季風(fēng)海洋性氣候 |
---|---|---|---|
植物類型 | 亞熱帶棕櫚科植物、深根性植物 | 氣候特征 | 溫和濕潤,四季分明 |
亞熱帶棕櫚科植物
棕櫚科植物分布于熱帶、亞熱帶或溫暖地區(qū),尤其以南北回歸線之間為主要分布地區(qū),性喜溫暖,溫潤的氣候,大多數(shù)種類在全日照或半日照的環(huán)境下均能生長,有的種類則要求弱光環(huán)境,對土壤的要求不嚴(yán)格。是單子葉植物綱中的一大群族其形態(tài)有常綠喬木,灌木或藤本,莖干有單生或叢生,通常不分枝,呈圓柱形,全緣或具鋸齒、絲毛等,花有雌雄同株或異株,單性、兩性或雜性;果實有漿果、堅果或核果,果皮為纖維質(zhì)。
亞熱帶深根性植物
臭椿Ailanthusaltissima(Mill.ngle又名椿樹、樗樹。落葉喬木,高可達(dá)30米,胸徑90厘米。樹皮灰色至灰黑色,平滑或微縱裂。樹冠扁球形或傘形。小枝褐黃色至紅褐色,初被細(xì)毛,后脫落;皮孔點狀疏生,灰黃色,或呈周圍高中央凹的水濺狀環(huán)形點。復(fù)葉連總柄在內(nèi)長可達(dá)1米,小葉13-25片,互生或近對生,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長7-14厘米,寬2-4.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圓形、截形或?qū)捫ㄐ?,略偏斜,全緣或近波狀,近基部葉緣1/4處常有1-2對腺齒,上面深綠色,下面淡綠色。常被白粉及短柔毛;小葉柄短,長0.4-1.2厘米。花序長10-25厘米,頂生直立;花萼三角狀卵形,長1-2mm,,綠色或淡綠色;花瓣近矩圓形,長3-5mm,寬2-3mm,淡黃色或黃白色,具惡臭味,雄花的惡臭味特濃。翅果扁平,紡錘形,長3-5cm,寬0.8-1.2cm,兩端鈍圓,初黃綠色,有時頂部或邊緣微現(xiàn)紅色,熟時淡褐色或灰黃褐色;種子扁平,圓形或倒卵形,徑0.6-0.8cm?;ㄆ?-6月;果熟期9-10月。
臭椿喜光,喜溫暖,怕嚴(yán)寒;怕干瘠;對土壤要求不苛,中性、微酸性的沙壤土、輕壤土以及含鈣質(zhì)較多的粘土地均宜生長;排水良好的鹽堿土,只要含鹽量不超過0.3%亦能適應(yīng)。根系深;在肥沃濕潤的條件下幼年生長速度較快,10年內(nèi)平均年高生長量達(dá)0.9米,徑1.5厘米,20年左右成材,壽命可達(dá)50年以上。有萌蘗能力;抗煙塵及自然災(zāi)害的能力強。
可用種子及分蘗繁殖,由于臭椿休眠期較長,發(fā)芽遲,3~4月間椿樹頂芽膨大時植苗成活率高。為培養(yǎng)良好的干材,常采用抹芽、修枝等撫育措施。是優(yōu)良用材、纖維、綠化、油料等多種用途的樹種。木材質(zhì)地輕韌,硬度適中,有彈性,氣干容重0.6~0.7,宜加工為農(nóng)具、門窗及梁檁等。木材纖維含量約占總干重的40%,一立方米的木屑或枝材可產(chǎn)六公斤優(yōu)質(zhì)紙漿。種子含油約35~37%,可榨制半干性油,山東煙臺地區(qū)曾取樗蠶絲織成"小繭綢"。根皮稱"樗根皮",種實叫"鳳眼草",入中藥有清熱、止血、殺蟲等效。臭椿栽植在工礦住宅居民區(qū),有防煙塵、美化環(huán)境的重要作用。
黃連木別名楷木、楷樹、黃楝樹、藥樹、藥木、黃華、石連、黃木連、木蓼樹、雞冠木、洋楊、爛心木、黃連茶。
學(xué)名:PistaciachinesisBunge為漆樹科落葉木本油料及用材樹種,高達(dá)25米。冬芽紅色。各部分都有特殊氣味。其樹冠開闊,葉繁茂而秀麗,入秋變鮮紅色或橙紅色,又是"四旁"綠化樹種。葉互生,偶數(shù)羽狀復(fù)葉,小葉10-14枚,卵狀披針形,長5-8cm,寬約2cm?;▎涡?,雌雄異株,花期3-4月果實9-10月成熟,銅綠色為實種。紅色為空粒種。
黃連木原產(chǎn)我國,分布很廣,北自河北、山東,南至廣東、廣西,東到臺灣,西南至四川、云南,都有野生和栽培,其中以河北、河南、山西、陜西等省最多。垂直分布,河北在海拔600m以下,河南在海拔800m以下,湖南、湖北見于海拔1,000m以下,貴州可達(dá)海拔1,500m,云南可分布到2,700m。黃連木對土壤要求不嚴(yán),耐干旱瘠薄,在南京東郊湯山鎮(zhèn)青林林場石灰?guī)r山地自然生長著大片的黃連木,秋天來臨一片緋紅,非常好看。
黃連木喜光,不耐嚴(yán)寒。在酸性、中性、微堿性土壤上均能生長。對二氧化硫和煙的抗性較強,據(jù)觀察距二氧化硫源300-400米的大樹不受害;抗煙力屬Ⅱ級??共×σ矎?。黃連木種子千粒重92g,每kg約10,840粒。純度90-95%,發(fā)芽率50-60%,每畝用種量10kg左右,當(dāng)年生苗高60cm左右,每畝產(chǎn)苗20,000-25,000株左右。壽命長,能活300年以上。幼樹生長較慢,以后生長加快,4年后即可開花結(jié)實,胸徑15厘米時,株年產(chǎn)果100-150斤,胸徑30厘米時,年產(chǎn)果200-300斤。
病害少,蟲害多,主要有黃連木種子小蜂和木尺蠖。
環(huán)孔材,邊材寬,灰黃色,心材黃褐色,材質(zhì)堅重,紋理致密,結(jié)構(gòu)勻細(xì),不易開裂,氣干容重0.713克/立方米,能耐腐,釘著力強,可供建筑\\車輛\\農(nóng)具\\家具等用.果殼含油量3.28%,種子含油量35.05%,種仁含油量56.5%;葉含鞣質(zhì)10.8%,果實含鞣質(zhì)5.4%,可提制栲膠.樹皮及葉藥用;根、枝、葉、皮可制農(nóng)藥;鮮葉可提取芳香油;嫩葉可代茶,還可腌食。
金錢松Psudolarixamabilis(Lovelygoidenlarch)
金錢松,松科,金錢松屬。落葉喬木。高達(dá)40米,胸徑達(dá)1.5米;樹干通直,樹皮粗糙,紅褐或灰褐色,裂成不規(guī)則的鱗片狀裂片;枝平展,枝不規(guī)則輪生,樹冠圓錐形,一年生長枝淡紅褐色或淡紅黃色,無毛,有光澤;長圓狀短枝生長快,有密集成環(huán)狀的葉枕。葉線形,柔軟,鐮狀或直,上部稍寬,長約2-5.5厘米(幼樹葉較長),先端銳尖或尖,上面綠色,中脈明顯,下面藍(lán)綠色,中脈明顯,每邊均有氣孔線,氣孔子線較中脈為寬,秋后呈金黃色.雄球花黃色,圓柱狀,下垂,長8-10毫米;雌球花紫紅色,直立,橢圓形,長約1.3厘米.球果卵圓形倒卵圓形,當(dāng)年成熟,熟時淡紅褐色,有短梗;中部種鱗卵狀披針形,先端鈍或凹,脊上密生短柔毛,鱗背光滑無毛;苞鱗較種鱗短,卵狀披針形,邊緣有細(xì)齒;種子卵圓形,白色,種鱗五角狀披針形?;ㄆ?月,種子成熟期10月。有長枝與短枝之分,長枝伸長,葉螺旋狀互生;短枝側(cè)生,葉輪狀簇生頂端,秋季脫落時基部相連,甚似金錢;雌雄同株,短枝著生,球花有柄,雌球花紫色;球果當(dāng)年成熟;種子有翅。
江西廬山、修水、銅鼓殘留極少自然單株,現(xiàn)多為栽培。為我國特有樹種,分布于長江中下游各地、浙江、安徽南部、福建北部、湖南、湖北利川至四川萬縣交界地,在海拔1000-1500米地帶散生于針葉樹、闊葉樹林中,安徽黃山有散生分布。繁殖用種子,種子應(yīng)先沙藏2個月,育苗時最好接種根菌。幼苗移植需在萌動之前,并帶土坨。金錢松為陽性樹種,但在幼苗期需一定蔭蔽。喜溫暖、多雨、濕潤、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在中性土中也能生長良好。不耐干旱和水漬。
金錢松有優(yōu)美樹形,金黃色的秋葉,為世界著名園林樹種之一??梢怨轮?、叢栽,也可與雪松等常綠樹配植。木材優(yōu)良,為建筑用材,根皮可入藥(俗稱土槿皮),可治頑癬和積食等癥,還可止血;種子可榨油,樹皮亦可作栲膠原料。為長江中下游中高山地帶良好的造林樹種;國家重點保護(hù)植物。
肉桂(桂皮;桂枝)CinnamomumcassiaPresl
地理分布:栽培于沙土或山地。分布于云南、廣西、廣東、福建。
功效:桂皮:發(fā)汗解肌,溫通經(jīng)脈,助陽化氣,平?jīng)_降氣。用于風(fēng)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經(jīng)閉,關(guān)節(jié)痹痛,痰飲,水腫,心悸,奔豚。桂枝:補火助陽,引火歸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經(jīng)。用于陽痿,宮冷,腰膝冷痛,腎虛作喘,陽虛眩暈,目赤咽痛,心腹冷痛,虛寒吐瀉,寒疝,奔豚,經(jīng)閉,痛經(jīng)。
楓香樹Liquidambarformosana(For-mosangum)金縷梅科,楓香樹屬。又稱路路通。落葉大喬木。高40m,樹干
通直,樹形廣卵形,樹皮在老樹有縱裂;葉三裂,幼葉有時五裂,邊緣有細(xì)鋸齒,先端漸尖,葉寬達(dá)15cm,秋季日夜溫差變大后葉變紅、紫、橙紅等,增添園中秋色;花單性同株,雄花排成茅荑花序,無花瓣,雄蕊多數(shù),頂生,雌花圓頭狀,懸于細(xì)長花梗上,生于雄花下葉腋處;子房半下位,2室,頭狀果實有短刺,花柱宿存;孔隙在果面上散放小形種子,果實落地后常收集為中藥,名路路通。分布于我國黃河以南至西南及廣東、廣西各地,臺灣也有。種子有隔年發(fā)芽的習(xí)性,故播種后要善于管理,才能得到優(yōu)質(zhì)苗木。不耐寒,黃河以北不能露地越冬,不耐鹽堿及干旱,在南方濕潤肥沃土壤中大樹參天十分壯麗。木材有商品價值,園林中為良好庇蔭樹種,尤其南方的秋景主要為楓香樹的紅葉。也有充作行道樹的。
中國亞熱帶植物學(xué)基礎(chǔ)數(shù)據(jù)庫:
亞熱帶的氣候特點是其夏季與熱帶相似,但冬季明顯比熱帶冷。最冷月在0攝氏度以上,相比之下熱帶的環(huán)境更好,適宜植物生長。
亞熱帶季風(fēng)海洋性氣候
亞熱帶海洋性季風(fēng)氣候的主要氣候特征是:春天溫暖,夏天炎熱,秋天涼爽,冬天陰冷,全年雨量適中,季節(jié)分配比較均勻。總的說來就是溫和濕潤,四季分明
亞熱帶季風(fēng)氣候分布在北緯25°~35°亞熱帶大陸東岸,它是熱帶海洋氣團和極地大陸氣團交替控制和互相角逐交綏的地帶。主要分布在我國東部秦嶺淮河以南、熱帶季風(fēng)氣候型以北的地帶,以及日本南部和朝鮮半島南部等地。這里冬季不冷,1月平均溫普遍在0℃以上,夏季較熱,7月平均溫一般為25℃左右,冬夏風(fēng)向有明顯變化,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較少。這類氣候以我國東南部最為典型。其它地區(qū),由于冬季也有相當(dāng)數(shù)量的降水,冬夏干濕差別不大,因此被稱為亞熱帶季風(fēng)性濕潤氣候。
亞熱帶海洋性季風(fēng)氣候的植物是常綠闊葉林。殼斗科、樟科、山茶科、木蘭科和金縷梅科等是常綠闊葉林中的主要樹種。典型的常綠闊葉林中的樹木通常具有樟科植物的特征,葉片革質(zhì)全緣、表面光亮,葉面常迎向陽光照射的方向,因此,常綠闊葉林又有照葉林之稱。
仙人掌、油棕、橡膠樹、棕櫚樹,三七、蘿芙木,附生蘭,鳥巢蕨及各種苔蘚、地衣,到處生長在樹干及枝杈上。仙人掌為叢生肉質(zhì)灌木,上部分枝寬倒卵形、倒卵狀橢圓形或近圓形;花輻狀,花托倒卵形;多數(shù)扁圓形,邊緣稍...
認(rèn)真觀察,描出外輪闊,慢慢塑造
熱帶植物喜溫暖濕潤和光線明亮的環(huán)境,不耐寒,也不耐旱,怕烈日暴曬,若陽光直射會灼傷葉片,使葉片邊緣出現(xiàn)局部枯焦,新葉停止生長,葉色變黃,因此栽培中要注意遮光。但生長環(huán)境也不能過于蔭蔽,否則會造成植株長...
格式:pdf
大小:263KB
頁數(shù): 4頁
評分: 4.6
彩葉植物色彩艷麗,可以豐富景觀色彩,增加觀感,在園林景觀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總結(jié)興隆熱帶植物園中主要彩葉植物及配置方式,以期為更好將彩葉植物應(yīng)用到景觀配置中提供借鑒.
瓜馥木生長環(huán)境
熱帶或南亞熱帶植物。常生于南方丘陵山地或山谷灌木叢中,低海拔山谷水旁灌木叢中。
陳裕,福建省亞熱帶植物研究所高級農(nóng)藝師,國家特殊津貼享受者。1936年生,廈門市人。從事熱帶、亞熱帶植物引種馴化、園藝、中藥栽培及資源開發(fā)利用研究近半個世紀(jì)。主持多項科研項目,多次獲得福建省科技進(jìn)步獎。專著有《南方西洋參栽培技術(shù)》等。發(fā)表科技論文50篇,中藥科普文章100余篇。多次榮獲省市勞動模范、先進(jìn)工作者等稱號。
?屬蘭科植物,熱帶亞熱帶植物種。
科名 | 蘭科 |
拉丁名 | |
種名 | 鐵皮蘭 |
引種人 | |
引種時間 | 1983.1.25 |
引種地點 | 英德西牛陳水金 |
引種材料 | 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