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壓油缸,它是一種壓力光整加工,是利用金屬在常溫狀態(tài)的冷塑性特點,利用滾壓工具對工件表面施加一定的壓力,使工件表層金屬產生塑性流動,填入到原始殘留的低凹波谷中,而達到工件表面粗糙值降低。由于被滾壓的表層金屬塑性變形,使表層組織冷硬化和晶粒變細,形成致密的纖維狀,并形成殘余應力層,硬度和強度提高,從而改善了工件表面的耐磨性、耐蝕性和配合性。
液壓油缸種類
我們都知道,液壓油缸對于液壓機械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部件,在整個液 壓機械中扮演一個執(zhí)行元件的角色,整個過程中液壓油缸就是把液壓能轉換成機械能。根據使用壓力的范圍我們可以把液壓油缸分為輕壓、中壓、重壓三類。依據JIB-B8354規(guī)范,液壓油缸依照使用壓力可以分為下列規(guī)格。
使用壓力 ? 名稱 ?
70kgf/cm²(7MPa) ? 低壓液壓缸 ?
140kgf/cm²(14MPa) ? 中壓液壓缸 ?
210kgf/cm²(21MPa) ? 高壓液壓缸 ?
對于液壓油缸的選用,我們一般在選用液壓油缸的過程當中都會依照內徑、行程、使用壓力、安裝型式去選擇液壓油缸,其實除了這些外還有以下幾點是值得我們去注意的,首先液壓缸負載后作動速度達到某一標準以上時,必須需用有緩沖裝置的液壓缸?;蛘哌_到更高速度時必須在液壓缸外,加裝減速閥。其次是慎選液壓油與油封。不同的液壓油滴用不同材質的油封,以保證液壓缸的壽命。
優(yōu)點1
由于氣動系統使用壓力一般在0.2-1.0Mpa范圍,因此氣缸是不能做大功率的動力元件。液壓缸就可以做比較大的功率的元件,使用液壓系統。
優(yōu)點2
從介質講空氣是可以用之不竭的,沒有費用和供應上的困難,將用過的氣體直接排入大氣,處理方便,不會污染,液壓油則相反。
優(yōu)點3
空氣黏度小,阻力就小于液壓油。
優(yōu)點4
但空氣的壓縮率遠大于液壓油,所以它的工作平穩(wěn)性和響應方面就差很遠。液壓缸是液壓系統中最重要的執(zhí)行元件,它將液壓能轉換機械能,并與各種傳動機構相配合,完成各種的機械運動。液壓缸具有結構簡單、輸出力大、性能穩(wěn)定可靠、使用維護方便、應用范圍廣泛等特點。
單動液壓油缸是單方向受力工作,柱塞的返回靠本身或者機構的重量返回;雙動液壓油缸主要區(qū)別于活塞的伸出與回縮(俗話說的推力和拉力)都是通過液壓力的作用來動作工作的。
國家標準GB/T2348-1993規(guī)定了液壓缸缸筒內徑系列
不同的油缸換油封的方法也是不一樣的,舉一個常用液壓缸的換油封的例子:先把油缸導向套拆下來,然后把活塞桿和活塞拿出來,把各部位油封拆下來換上新的油封就行了。
根據常用液壓缸的結構形式,可將其分為四種類型:活塞式、柱塞式、伸縮式和擺動式。
液壓油缸簡介
缸筒液壓系統中的執(zhí)行機構。
它的組成部分主要由:
中文:缸筒
英文:TUBE
中文:活塞桿
英文:ROD
中文:缸蓋
英文:ROD COVER
中文:活塞
英文:PISTON
中文:密封件
英文:SEAL
一. 缸筒(TUBE)由四部分組成:
1. 缸體 2. 法蘭 3. 缸底 4. 襯套
二. 活塞桿(ROD)由三部分組成:
1. 桿體 2. 耳環(huán) 3. 襯套
以上各部分組成;缸體內部由活塞分成兩個部分,分別大腔和小腔;
大腔指活塞桿完全伸出后,缸體內腔;
小腔指活塞桿完全伸入后,缸體與桿體內腔;
由于液壓油的黏性比較高,壓縮比很小,當缸底油口進油后,活塞將被推動使缸蓋油口出油,活塞帶動活塞桿做伸出或縮回運動,反之亦然。
先說它的最基本5個部件:缸筒和缸蓋、活塞和活塞桿、密封裝置、緩沖裝置、排氣裝置。
每種缸的工作原理幾乎都是相似的,拿一個手動千斤頂來說,千斤頂其實也就是個最簡單的油缸了。通過手動增壓稈(液壓手動泵)使液壓油經過一個單向閥進入油缸,這時進入油缸的液壓油因為單項閥的原因不能再倒退回來,逼迫缸桿向上,然后在做工繼續(xù)使液壓油不斷進入液壓缸,就這樣不斷上上升,要降的時候就打開液壓閥,使液壓油回到油箱,這個是最簡單的工作原理,其他的都是在這個基礎上改進的, 氣缸跟油缸的原理基本相同。[2]
油缸是工程機械最主要部件。采用滾壓方法是:拉削缸體——精鏜缸體——滾壓缸體,工序是3部分,但時間上對比:磨削缸體1米大概在1-2天的時間,滾壓缸體1米大概在10-30分鐘的時間。
油缸經過滾壓后,它的表面沒有鋒利的微小刃口,而且與密封材料結合良好,密封效果佳,這點在液壓行業(yè)特別重要。
油缸是工程機械最主要部件
傳統加工方法
拉削缸體——精鏜缸體——磨削缸體。
投入對比
磨床或絎磨機(幾萬——幾百萬),滾壓刀(1仟——幾萬)。滾壓后,孔表面粗糙度由幢滾前Ra3.2~6.3μm減小為Ra0.4~0.8μm,孔的表面硬度提高約30%,缸筒內表面疲勞強度提高25%。油缸使用壽命若只考慮缸筒影響,提高2~3倍,鏜削滾壓工藝較磨削工藝效率提高3倍左右。以上數據說明,滾壓工藝是高效的,能大大提高缸筒的表面質量。
經滾壓后特性
表面沒有鋒利的微小刃口,長時間的運動摩擦也不會損傷密封圈或密封件。
加工原理
它是一種壓力光整加工,是利用金屬在常溫狀態(tài)的冷塑性特點,利用滾壓工具對工件表面施加一定的壓力,使工件表層金屬產生塑性流動,填入到原始殘留的低凹波谷中,而達到工件表面粗糙值降低。由于被滾壓的表層金屬塑性變形,使表層組織冷硬化和晶粒變細,形成致密的纖維狀,并形成殘余應力層,硬度和強度提高,從而改善了工件表面的耐磨性、耐蝕性和配合性。滾壓是一種無切削的塑性加工方法。更多技術可咨詢: 無切削加工技術安全、方便,能精確控制精度,幾大優(yōu)點:
1.提高表面粗糙度,粗糙度基本能達到Ra≤0.08μm左右。
2.修正圓度,橢圓度可≤0.01mm。
3.提高表面硬度,使受力變形消除,硬度提高HV≥4°
4.加工后有殘余應力層,提高疲勞強度提高30%。
5.提高配合質量,減少磨損,延長零件使用壽命,但零件的加工費用反而降低。
因為液壓油缸要承受很大的壓強,負載越重,它的壓強就會越大,因此,做好液壓油缸的保養(yǎng)工作是整個液壓系統的維護最重要的一環(huán)。
液壓油缸就相當于液壓系統的心臟,心臟出問題很難修補,所以液壓油缸的維護就是要謹慎細致。
首先,要防銹。因為液壓油缸的活塞部分在工作狀態(tài)中是要伸出油缸的,自然就會受到氧化物的、酸性氣體的侵蝕,這就需要我們給它涂敷適量的油脂進行保護,以免作為承重部件的活塞受侵蝕而在工作中可能發(fā)生斷折。
其次,要開箱換油。因為長時間使用,難免會有異物進入液壓油缸中,這樣在使用中就會發(fā)生摩擦增大現象,另外,液壓油也是有一定的使用壽命,長時間不換油會損壞或者侵蝕液壓油缸內部。
治不如防,因此在液壓油缸的工作中要控制速度適當,不要超過2m/s,這樣可以延長液壓油缸的使用壽命,另外為了保護機構和安全起見,內部安裝緩沖裝置對于液壓油缸的保護是十分有效的。
液壓油缸之前,應該做好準備。首先就是應使液 壓回路卸壓,不然當把與油缸相聯接油管接頭擰松時,回路中的高壓油就會迅速噴出。液壓回路卸壓時應先擰松溢流閥等處的手輪或調壓螺釘,使壓力油卸荷,然后切斷電源或切斷動力源,使液壓裝置停止運轉。
接下來開始拆卸液壓油缸
第一、為了防止活塞桿等細長件彎曲或變形,放置時應用墊木支承均衡。拆卸時應防止損傷活塞桿頂端螺紋、油口螺紋和活塞桿表面、缸套內壁等。
第二、拆卸時應按順序進行。由于各種液壓缸結構和大小不盡相同,拆卸順序也稍有不同。一般應放掉油缸兩腔的油液,然后拆卸缸蓋,最后拆卸活塞與活塞桿。在拆卸液壓缸的缸蓋時,對于內卡鍵式聯接的卡鍵或卡環(huán)要使用專用工具,禁止使用扁鏟;對于法蘭式端蓋必須用螺釘頂出,不允許錘擊或硬撬。在活塞和活塞桿難以抽出時,不可強行打出,應先查明原因再進行拆卸。
第三、卸卸前后要設法創(chuàng)造條件防止液壓缸的零件被周圍的灰塵和雜質污染。例如,拆卸時應盡量在干凈的環(huán)境下進行;拆卸后所有零件要用塑料布蓋好,不要用棉布或其他工作用布覆蓋。
第四、油缸拆卸后要認真檢查,以確定哪些零件可以繼續(xù)使用,哪些零件可以修理后再用,哪些零件必須更換。
第五、裝配前必須對各零件仔細清洗。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要正確安裝各處的密封裝置。比如在安裝O形圈時,不要將其拉到永久變形的程度,也不要邊滾動邊套裝,否則可能因形成扭曲狀而漏油。拆卸后的O形密封圈和防塵圈應全部換新。又或者是安裝Y形和V形密封圈時,要注意其安裝方向,避免因裝反而漏油。對Y形密封圈而言,其唇邊應對著有壓力的油腔;此外,YX形密封圈還要注意區(qū)分是軸用還是孔用,不要裝錯。V形密封圈由形狀不同的支承環(huán)、密封環(huán)和壓環(huán)組成,當壓環(huán)壓緊密封環(huán)時,支承環(huán)可使密封環(huán)產生為形而起密封作用,安裝時應將密封環(huán)的開口面向壓力油腔;調整壓環(huán)時,應以不漏油為限,不可壓得過緊,以防密封阻力過大。
第六、螺紋聯接件擰緊時應使用專用扳手,扭力矩應符合標準要求。
第七、活塞與活塞桿裝配后,須設法測量其同軸度和在全長上的直線度是否超差。
第八、裝配完畢后活塞組件移動時應無阻滯感和阻力大小不勻等現象。
第九、液壓缸向主機上安裝時,進出油口接頭之間必須加上密封圈并緊固好,以防漏油。
可以直接對壓力容器進行壓力試驗,配備專用工具可進行起重、彎曲、校直、擠壓、剪切、鉚焊、頂升、拉伸、拆裝、沖孔、建筑鋼筋擠壓、橋梁、工程機械等各種作業(yè)。
適用各種范圍的工程油缸編輯本段故障修復
液壓油缸在使用過程中常由于密封件磨損、缸筒磨損、內壁劃傷、內壁腐蝕、活塞或活塞桿劃傷等造成故障,液壓設備執(zhí)行元件涂壓缸的密封性能直接影響到設備的性能,尤其是較大的液壓油缸在其密封性受損后,修復或更換零部件比較困難且成本較高。
傳統的修復方法是將損壞的部件進行拆卸后外協修復,或是進行刷鍍及表面的整體刮研,但修復周期長,修復費用高。針對上述問題,當代最新維修方法是采用高分子復合材料,應用最多的有美國美嘉華應用技術在現場進行劃傷尺寸的恢復修復。其材料優(yōu)異的附著力和良好的抗壓能力,不但能夠滿足上述的工況要求下的生產使用要求,而且操作工藝簡單易行,既無熱影響,涂層厚度又不受限制。同時涂層本身具有的優(yōu)越的耐油耐腐蝕性能及自潤滑功能,確保了修復后的耐磨性能,保證了企業(yè)的正常生產,避免了設備部件的損壞加劇。
修復工藝如下:
1、表面處理:首先清洗和打磨,用脫脂棉蘸丙酮或無水乙醇將將劃傷部位清洗干凈后進行打磨。(若不先清洗而直接進行打磨,會使油污浸入缸體,造成粘接不牢,甚至脫落。打磨時先將擠傷部位高出基準面的部分打磨至基準面以下,以防止柱塞的再劃傷,再用什錦銼將劃傷溝槽內的油污、異物剔出,最后用旋轉銼將整個劃傷面打毛。) 清洗和加溫干燥,對已打磨好的劃傷面用丙酮擦試干凈。然后用熱風機或碘鎢燈將水分烤干,同時也對待修復表面進行預熱,尤其在室溫低于15℃的情況下,必須對待修復表面進行預熱。
2、調和材料:嚴格按照比例進行調和,并攪拌均勻,直到沒有色差。
3、涂抹材料:將調和均勻的2211F涂抹到劃傷表面;第一層要薄,要均勻且全部覆蓋劃傷面,以確保材料與金屬表面最好的粘接,再將材料涂至整個修復部位后反復按壓,確保材料填實并達到所需厚度,使之比缸筒內壁表面略高。
4、固化:材料在24℃下完全達到各項性能需要24小時,為了節(jié)省時間,可以通過鹵鎢燈提高溫度,溫度每提升11℃,固化時間就會縮短一半,最佳固化溫度70℃。
5、材料固化后,用細磨石或刮刀,將高出表面的材料修復平整,施工完畢。
6、活塞桿表面劃傷的修復;活塞桿表面因內部或外部原因導致直線劃傷、碰傷等;內部原因主要有:液壓油的污染,液壓系統有異物,進入到油缸內部;外部原因主要有:惡劣環(huán)境作業(yè),礦山、山區(qū)、拆建作業(yè)等,有硬物對活塞桿表面進行碰撞,導致活塞桿表面受損;
修復方法:活塞桿表面有輕微的劃傷后,如不出現漏油的現象可忽略不計,但一定要引起重視,對液壓系統進行清理,更換液壓油及過濾芯;活塞桿表面可以進行拋光修復,不影響使用性能;
活塞桿表面有嚴重劃傷或是碰傷后,單獨進行表面拋光已達不到修復要求,那就要對活塞桿表面進行從新電鍍處理;首先,需要把活塞桿存在的鍍鉻層進行褪鍍處理,褪鍍后對活塞桿表面進行鍍前拋光,進行從新電鍍;電鍍完畢再進行鍍后拋光;
主要工藝流程:
褪鍍 → 鍍前拋光→電鍍→鍍后拋光
格式:pdf
大?。?span id="9oi4p5y" class="single-tag-height">9KB
頁數: 1頁
評分: 4.6
大型焊接液壓油缸缸筒設計加工應用實例 引言 液壓油缸對于液壓機械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部件, 在整個液壓機械中扮演執(zhí)行 元件的角色,整個過程中液壓油缸就是把液壓能轉換成機械能。 其工作性能和可 靠性直接影響到工程、 生產的進度和質量。 為了便于液壓元件和管路的選用, 根 據使用壓力的范圍我們可以把壓力分級,分級壓力如圖表示 壓力級別 低壓 中壓 中高壓 高壓 超高壓 壓力范圍( Mpa) 0-2.5 >2.5-5 >8-16 >16-32 >32 液壓油缸就相當于液壓系統的心臟, 心臟出問題很難修補, 如發(fā)生裂紋滲漏 現象。原公司生產設備一臺 1600T 液壓擠壓機,工作壓力 22Mpa,就發(fā)生了這 種情況。 原公司設備 1600T 液壓擠壓機,應用于鋁型材生產線生產,此臺設備原產 臺灣某公司生產的液壓擠壓機,在使用三年后缸體與法蘭連接處出現二處裂痕, 一是為 130毫米長,另一處是 110毫
格式:pdf
大?。?span id="5oo3l7e" class="single-tag-height">9KB
頁數: 2頁
評分: 4.8
詳解液壓油缸軸鎳鈷鐵代鉻工藝流程 該技術屬高效清潔表面處理技術工藝,能耗低,無電鍍污泥產生,實 現了廢水零排放。結合基礎研究成果,目前已成功實現鎳鈷鐵代鉻表面工 程新技術的產業(yè)化。尤其在連鑄結晶器銅管,液壓油缸軸行業(yè)已實現產業(yè) 化生產。整個工藝流程分為鍍前處理、電鍍鎳鈷鐵和鍍后處理三部分,工 藝流程如下: 各主要工序的情況介紹如下: (1)電解除油 1:15分鐘, 7-10A/dm2除去工件表面剩余的污漬,使表面 凈化。 DW-2012A專用電解除油粉 (2)熱水洗: 55℃熱水除皂化膜,洗滌用水可長期利用。 (3)電解除油 2: 1-3 分鐘, 7-10 A/dm 2活化基體。 DW-2012B專用電解 除油粉 (4)冷水洗:常溫,凈化基體表面。 (5)活化酸洗: 10%稀硫酸, 15-30 秒,活化基體表面。最好使用活化酸 鹽 DW-2012活化酸鹽 (6)去離子水洗:凈化表面,循環(huán)
RSM單作用超薄型液壓油缸、RCS單作用低型液壓油缸、RAC單作用鋁合金液壓油缸、RAR雙作用鋁合金液壓油缸、RC單作用液壓油缸、RR雙作用液壓油缸、RCH單作用中空液壓油缸、RRH雙作用中空液壓油缸、CLSG單作用大噸位液壓油缸、CLRG雙作用大噸位液壓油缸、CLL單作用自鎖液壓油缸、CLS單作用低型大噸位液壓油缸、CLP單作用薄型自鎖液壓油缸、S單作用液壓油缸、SULF超高壓單作用超薄型液壓油缸、SL爪式千斤頂(起道機)、STP系列壓床、SIP系列壓床。
SPARK工具讓您事半功倍,選擇SPARK,就是選擇快速高效、安全省力的好伙伴
構成《液壓油缸及具有該液壓油缸的工程機械》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液壓油缸及具有該液壓油缸的工程機械》的進一步理解,《液壓油缸及具有該液壓油缸的工程機械》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液壓油缸及具有該液壓油缸的工程機械》,并不構成對《液壓油缸及具有該液壓油缸的工程機械》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是《液壓油缸及具有該液壓油缸的工程機械》第一實施例的液壓油缸的第一工作狀態(tài)示意圖;
圖2是《液壓油缸及具有該液壓油缸的工程機械》第一實施例的液壓油缸的第二工作狀態(tài)示意圖;
圖3是《液壓油缸及具有該液壓油缸的工程機械》第二實施例的液壓油缸的第一工作狀態(tài)示意圖;
圖4是《液壓油缸及具有該液壓油缸的工程機械》第二實施例的液壓油缸的第二工作狀態(tài)示意圖;
圖5是《液壓油缸及具有該液壓油缸的工程機械》第三實施例的液壓油缸的第一工作狀態(tài)示意圖;
圖6是《液壓油缸及具有該液壓油缸的工程機械》第三實施例的液壓油缸的第二工作狀態(tài)示意圖;
圖7是《液壓油缸及具有該液壓油缸的工程機械》第四實施例的液壓油缸的第一工作狀態(tài)示意圖;
圖8是《液壓油缸及具有該液壓油缸的工程機械》第四實施例的液壓油缸的第二工作狀態(tài)示意圖 。
|
|
|
為了能夠更清楚地理解《液壓油缸及具有該液壓油缸的工程機械》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yōu)點,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液壓油缸及具有該液壓油缸的工程機械》進行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在下面的描述中闡述了很多具體細節(jié)以便于充分理解《液壓油缸及具有該液壓油缸的工程機械》,但是,《液壓油缸及具有該液壓油缸的工程機械》還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來實施,因此,《液壓油缸及具有該液壓油缸的工程機械》并不受下面公開的具體實施例的限制。
圖1是《液壓油缸及具有該液壓油缸的工程機械》第一實施例的液壓油缸的第一工作狀態(tài)示意圖;圖2是《液壓油缸及具有該液壓油缸的工程機械》第一實施例的液壓油缸的第二工作狀態(tài)示意圖;圖3是《液壓油缸及具有該液壓油缸的工程機械》第二實施例的液壓油缸的第一工作狀態(tài)示意圖;圖4是《液壓油缸及具有該液壓油缸的工程機械》第二實施例的液壓油缸的第二工作狀態(tài)示意圖;圖5是《液壓油缸及具有該液壓油缸的工程機械》第三實施例的液壓油缸的第一工作狀態(tài)示意圖;圖6是《液壓油缸及具有該液壓油缸的工程機械》第三實施例的液壓油缸的第二工作狀態(tài)示意圖;圖7是《液壓油缸及具有該液壓油缸的工程機械》第四實施例的液壓油缸的第一工作狀態(tài)示意圖;圖8是《液壓油缸及具有該液壓油缸的工程機械》第四實施例的液壓油缸的第二工作狀態(tài)示意圖。
請參考圖1至圖8,《液壓油缸及具有該液壓油缸的工程機械》實施例提供的液壓油缸,包括缸筒10、活塞20和活塞桿30,所述活塞20收容于所述缸筒10內,與所述缸筒10內壁滑動配合,將所述缸筒10分隔為有桿腔12和無桿腔14,所述活塞桿30一端連接在所述活塞20上,并收容于所述的有桿腔12內,另一端伸出于所述缸筒10外,所述有桿腔12與第一進油通道連通,所述無桿腔14與第二進油通道及回油通道連接,所述活塞20內具有連接所述有桿腔12與無桿腔14的補油油路21,所述補油油路21中設置有液控閥22,所述液控閥22用于控制所述補油油路21的關閉與開啟,使得有桿腔12中的液壓油向無桿腔14單向流動,所述活塞桿30及活塞20內具有連接至所述液控閥22的控制油口的控制油路K,所述控制油路K用于控制所述液控閥22的關閉與開啟。
通過設置液控閥22,補油油路21可以實現關閉和開啟兩個狀態(tài)。在補油油路開啟時,利用差動原理,活塞20兩端壓強相等,由于無桿腔14活塞端面的受壓面積大于有桿腔12,活塞20兩端的總壓力存在壓差,因此活塞20會朝有桿腔12一側移動,有桿腔12內的液壓油通過補油油路21進入了無桿腔14,加大了無桿腔14流量而有利于活塞桿30快速伸出。
具體的,當活塞桿30收回時,有桿腔12通過第一進油通道進油,無桿腔14通過回油通道回油,控制油路K控制液控閥22關閉,有桿腔12與無桿腔14之間不連通。當活塞桿30伸出時,無桿腔14通過第二進油通道進油,同時控制油路K控制液控閥22打開,有桿腔12中的液壓油通過補油油路21流入無桿腔14中。由于第二進油通道和補油油路21同時向無桿腔14供油,因此進入無桿腔14的液壓油的流量大大增加,從而使得活塞桿30得以迅速伸出。
相較于2012年技術中在缸筒外部設置補油油管,《液壓油缸及具有該液壓油缸的工程機械》將補油油路設置在活塞內,能夠防止補油油路被外部物體碰撞而損壞,而且也不會對液壓油缸的安裝產生干涉。另外,《液壓油缸及具有該液壓油缸的工程機械》采用液控閥控制補油油路的通斷,使得控制更為準確、可靠。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液壓油缸及具有該液壓油缸的工程機械》做進一步說明。
請參考圖1和圖2,《液壓油缸及具有該液壓油缸的工程機械》第一實施例提供的液壓油缸包括缸筒10、活塞20、活塞桿30。活塞20收容于缸筒10內,與缸筒10內壁滑動配合,將缸筒10分隔為有桿腔12和無桿腔14?;钊麠U30一端連接在活塞20上,并收容于有桿腔12內,活塞桿30的另一端伸出于缸筒10外,用于連接負載。
活塞20內具有補油油路21,補油油路21的一端與有桿腔12連通,補油油路21的另一端與無桿腔14連通。補油油路21中設置有液控閥22,用于控制補油油路21的關閉與開啟,使得有桿腔12中的液壓油向無桿腔14單向流動。在該實施例中,液控閥22為液控單向閥,液控單向閥的進油口與無桿腔14連通,出油口與有桿腔12連通?;钊麠U30及活塞20內設有控制油路K,控制油路K連接至液控閥22的控制油口,當控制油口通入液壓油時,該液控閥22打開,液壓油從進油口流向出油口??刂朴吐稫同時還與無桿腔14連通,作為無桿腔14的回油通道?;钊麠U30中還設有進油油路P,進油油路P通過補油油路21與液控閥22的出油口及有桿腔12連通。在其他實施例中,活塞桿30中的進油油路P可以直接與有桿腔12連通,而無需經過補油油路21,例如,可以在活塞桿30的側表面上開設連通進油油路P和有桿腔12的油口。
可以理解,在該第一實施例中,與有桿腔12連通的第一進油通道包括進油油路P,與無桿腔14連通的第二進油通道由進油油路P與補油油路21連接而成。
請參考圖1,當活塞桿30收回時,即活塞桿30朝圖1中大箭頭所指方向運動時,控制油路K接通油箱(圖未示),活塞20中的液控閥22泄壓關閉,補油油路關閉,高壓油通過進油油路P進入到有桿腔12,無桿腔14中的液壓油通過控制油路K流回油箱。請參考圖2,當活塞桿30伸出時,即活塞桿30朝圖2中大箭頭所指方向運動時,控制油路K接通高壓油,活塞20中的液控閥22打開,有桿腔12和無桿腔14通過補油油路21連通,此時,無桿腔14進油分為二個部分,第一部分經通過進油油路P和補油油路21進油,第二部分有桿腔12中的液壓油經液控閥22進入無桿腔14中,大大增加了進入無桿腔14的液壓油的流量,從而使得活塞桿30得以迅速伸出。此外,作為優(yōu)選實施方式,控制油路K也可向無桿腔14供油,進一步加快活塞桿30伸出的速度。
該實施例的液壓油缸通過將第一進油通道、第二進油通道和回油通道均設置在活塞及活塞桿內,可以避免在缸筒上布置液壓管路,更加便于將液壓油缸與其他裝置連接。尤其是當缸筒與活動部件連接時,因為缸筒上沒有布置液壓管路,因此可以避免液壓管路因頻繁伸縮而發(fā)生失效或卷繞等故障,大大提高了液壓油缸的可靠性。
圖3和圖4示出了《液壓油缸及具有該液壓油缸的工程機械》第二實施例提供的液壓油缸,其與第一實施例的液壓油缸的區(qū)別在于,與有桿腔12連通的第一進油通道為開設在有桿腔12的缸壁上的有桿腔油口Y,與無桿腔14連通的第二進油通道和回油通道均為開設在無桿腔14的缸壁上的無桿腔油口W。有桿腔油口Y和無桿腔油口W均用于通過液壓管路接入液壓系統(圖未示)中。
請參考圖3,當活塞桿30收回時,控制油路K控制液控閥22關閉,補油油路關閉,高壓油通過有桿腔油口Y進入到有桿腔12,無桿腔14中的液壓油通過無桿腔油口W流回油箱50。請參考圖4,當活塞桿30伸出時,控制油路K接通高壓油,活塞20中的液控閥22打開,有桿腔12和無桿腔14通過補油油路21連通,同時,液壓系統關斷與有桿腔油口Y連接的油路,此時,無桿腔14的進油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通過無桿腔油口W進油,第二部分有桿腔12中的液壓油通過補油油路21進入無桿腔14中,大大增加了進入無桿腔14的液壓油的流量,從而使得活塞桿30得以迅速伸出。
該實施例的液壓油缸的優(yōu)點在于,在缸筒上開設有桿腔油口和無桿腔油口,制造工藝簡單,對活塞桿的強度影響較小。而且,由于控制油路不是同時作為無桿腔的回油油路,因此液壓系統無需為此設計復雜的液壓油路,有利于降低成本。
請參考圖5和圖6,《液壓油缸及具有該液壓油缸的工程機械》第三實施例提供的液壓油缸包括缸筒10、活塞20、活塞桿30?;钊?0收容于缸筒10內,與缸筒10內壁滑動配合,將缸筒10分隔為有桿腔12和無桿腔14。活塞桿30一端連接在活塞20上,并收容于有桿腔12內,活塞桿30的另一端伸出于缸筒10外,用于連接負載。
活塞20內具有補油油路21,補油油路21的一端與有桿腔12連通,補油油路21的另一端與無桿腔14連通。補油油路21中設置有液控閥22,用于控制補油油路21的關閉和開啟,使得有桿腔12中的液壓油向無桿腔14單向流動。在該實施例中,液控閥22為插裝閥,插裝閥的第一油口與無桿腔14連通,第二油口與有桿腔12連通。活塞桿30及活塞20內設有控制油路K,控制油路K連接至液控閥22(也即插裝閥)的控制油口。活塞桿30中還開設有進油油路P,進油油路P通過補油油路21與液控閥22的第二油口及有桿腔12連通。在其他實施例中,活塞桿30中的進油油路P可以直接與有桿腔12連通,而無需經過補油油路21,例如,可以在活塞桿30的側表面上開設連通進油油路P和有桿腔12的油口。無桿腔14的缸壁上開設有與無桿腔14連通的無桿腔油口W。
可以理解,在該實施例中,第一進油通道包括進油油路P,第二進油通道和回油通道均為無桿腔油口W。
請參考圖5,當活塞桿30收回時,控制油路K接通高壓油,控制液控閥22關閉,補油油路關閉,高壓油通過進油油路P進入到有桿腔12,無桿腔14中的液壓油通過無桿腔油口W流回油箱50。請參考圖6,當活塞桿30伸出時,控制油路K控制液控閥22打開,有桿腔12和無桿腔14通過補油油路21連通,此時,無桿腔14進油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經無桿腔14油口W進油,第二部分通過進油油路P和液控閥22進入無桿腔14中,第三部分有桿腔12中的液壓油通過補油油路21進入無桿腔14中,大大增加了進入無桿腔14的液壓油的流量,從而使得活塞桿30得以迅速伸出。
該實施例的液壓油缸的優(yōu)點在于,采用插裝閥來控制補油油路的通斷,更容易實現大流量的補油,提高活塞桿伸出的速度。而且,由于控制油路不是同時作為無桿腔的回油油路,因此液壓系統無需為此設計復雜的液壓油路,有利于降低成本。
圖7和圖8示出了《液壓油缸及具有該液壓油缸的工程機械》第四實施例提供的液壓油缸,其與第二實施例的液壓油缸的區(qū)別在于,液控閥22為插裝閥,插裝閥的第一油口與無桿腔14連通,第二油口與有桿腔14連通,控制油口與控制油路K連通。
請參考圖7,當活塞桿30收回時,控制油路K接通高壓油,控制液控閥22關閉,補油油路21關閉,高壓油通過有桿腔油口Y進入到有桿腔12,無桿腔14中的液壓油通過無桿腔油口W流回油箱50。請參考圖8,當活塞桿30伸出時,控制油路K控制液控閥22打開,有桿腔12和無桿腔14通過補油油路21連通,同時,液壓系統關斷與有桿腔油口Y連接的油路。此時,無桿腔14的進油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通過無桿腔油口W進油,第二部分有桿腔12中的液壓油通過補油油路21進入無桿腔14中,大大增加了進入無桿腔14的液壓油的流量,從而使得活塞桿30得以迅速伸出。
該實施例的液壓油缸的優(yōu)點在于,采用插裝閥來控制補油油路的通斷,更容易實現大流量的補油,提高活塞桿伸出的速度。而且,在缸筒上開設有桿腔油口和無桿腔油口,制造工藝簡單,對活塞桿的強度影響較小。另外,由于控制油路不是同時作為無桿腔的回油油路,因此液壓系統無需為此設計復雜的液壓油路,有利于降低成本。
需要說明的是,《液壓油缸及具有該液壓油缸的工程機械》所稱“液控閥22用于控制所述補油油路21的關閉和開啟,使得有桿腔12中的液壓油向無桿腔14單向流動”,并非僅指液控閥22本身,也包括液控閥22與其他元件、油路相配合實2012年桿腔12中的液壓油向無桿腔14單向流動。以第三實施例為例,由于液控閥22為插裝閥,因此,當液控閥22打開時,盡管從理論上來說,液壓油既可以從插裝閥的第一油口流向第二油口,也可從第二油口流向第一油口,但是通過匹配進油油路P和無桿腔油口W的壓力關系,即可實2012年桿腔12中的液壓油向無桿腔14單向流動。至于如何匹配進油油路P和無桿腔油口W的壓力關系,這對該領域技術人員而言是公知的,在此不再贅述。
需要說明的是,《液壓油缸及具有該液壓油缸的工程機械》實施例以單活塞雙作用液壓油缸為例來闡述《液壓油缸及具有該液壓油缸的工程機械》的精神,但《液壓油缸及具有該液壓油缸的工程機械》并不僅限于此。該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液壓油缸及具有該液壓油缸的工程機械》也適用于雙活塞雙出桿液壓油缸及其他具有有桿腔和無桿腔的液壓油缸,均應包含在《液壓油缸及具有該液壓油缸的工程機械》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之內。
《液壓油缸及具有該液壓油缸的工程機械》還提供一種工程機械,其包括液壓系統,所述液壓系統包括上述任意實施例所述的液壓油缸,所述液壓油缸通過所述第一進油通道、第二進油通道及回油通道與所述液壓系統中的油路連接。該工程機械顯然也具有上述液壓油缸所帶來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贅述。
以上所述僅為《液壓油缸及具有該液壓油缸的工程機械》的優(yōu)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液壓油缸及具有該液壓油缸的工程機械》,對于該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液壓油缸及具有該液壓油缸的工程機械》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液壓油缸及具有該液壓油缸的工程機械》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液壓油缸及具有該液壓油缸的工程機械》的保護范圍之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