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 有色金屬工業(yè)大氣污染控制 | 出版社 | 中國環(huán)境科學出版社 |
---|---|---|---|
出版時間 | 2007年3月1日 | 頁????數(shù) | 235 頁 |
開????本 | 16 開 | 裝????幀 | 平裝 |
ISBN | 9787802095090 |
緒 論
1礦 業(yè)
1.1 采礦
1.1.1 概述
1.1.2 顆粒物來源及危害
1.1.3 顆粒物防治技術
1.1.4 氣態(tài)污染物來源及危害
1.1.5 氣態(tài)污染物防治技術
1.2 選礦
1.2.1 概述
1.2.2 顆粒物的來源及危害
1.2.3 顆粒物防治技術
1.2.4 氣態(tài)污染物來源及其危害
1.2.5 氣態(tài)污染物防治技術
1.3 案例
1.3.1 云南馳宏鋅鍺股份有限公司的選礦廠
1.3.2 包鋼選礦廠
思考題
2輕有色金屬
2.1 氧化鋁
2.1.1 概述
2.1.2 污染來源及危害
2.1.3 污染防治技術
2.1.4技術發(fā)展趨勢
2.1.5 案例一 中鋁山西分公司氧化鋁廠粉塵治理
2.1.6 案例二 中國長城鋁業(yè)公司鄭州鋁廠含硫化氫廢氣治理一期工程
2.2 電解鋁
2.2.1 概述
2.2.2 污染來源及危害
2.2.3 污染防治技術
2.2.4技術發(fā)展趨勢
2.2.5 案例一 山東鋁業(yè)股份有限公司電解鋁廠鋁電解含氟煙氣干法凈化技術應用
2.2.6 案例二 中國鋁業(yè)股份有F艮公司河南分公司碳素廠瀝青煙氣凈化
2.3 鎂冶金
2.3.1 概述
2.3.2 污染來源及危害
2.3.3 污染防治技術
2.3.4技術發(fā)展趨勢
2.3.5 案例 中國鋁業(yè)山東分公司
思考題
3重有色金屬
3.1 銅、鈷、鎳
3.1.1 概述
3.1.2 污染來源及危害
3.1.3 污染防治技術
3.1.4 案例 江西銅業(yè)股份有限公司貴溪冶煉廠
3.2 鉛、鋅
3.2.1 概述
3.2.2 污染來源及危害
3.2.3 污染防治技術
3.2.4 案例 韶關冶煉廠冶煉煙氣制酸凈化改造
3.3 銻、汞
3.3.1 概述
3.3.2 污染來源及其危害
3.3.3 污染防治技術
3.3.4 案例 廣西南丹縣南星銻業(yè)有限責任公司煉銻煙氣處理技術改造
3.4 錫
3.4.1 概述
……
4稀有金屬及貴金屬
5有色金屬材料加工環(huán)境保護
全書共分為5章。分別對有色金屬行業(yè)按照有色金屬礦業(yè)、輕有色金屬、重有色金屬、稀有金屬及貴金屬、有色金屬材料加工環(huán)境保護5部分進行介紹。每章均包括各種金屬或不同加工過程的污染物來源及危害、污染防治技術、技術發(fā)展趨勢等內容,為了幫助讀者掌握基本內容和擴大知識面,還介紹了各種實際的工業(yè)生產案例及相關標準。
本書可供有色金屬企業(yè)、與環(huán)境工程和環(huán)境科學相關的科研設計單位、環(huán)境咨詢單位及相應專業(yè)的管理、設計人員參考,也可供大專院校有關專業(yè)師生作教材。
C+工作臺德軟件管家中行業(yè)軟件麗下載安裝。
簡介:中國有色金屬工業(yè)財務公司成立于1988年03月25日,主要經營范圍為辦理經批準的有色金屬工業(yè)總公司企、事業(yè)單位的信托、存款、貸款和投資業(yè)務等。法定代表人:黨五喜成立時間:1988-03-25注冊...
有色金屬工業(yè)跟鋼鐵工業(yè)的區(qū)別是什么?
有色金屬工業(yè)跟鋼鐵工業(yè)的區(qū)別如下:我國有色金屬工業(yè)經過多年建設和發(fā)展,已經形成了包括礦山、冶煉、加工和地質勘探、工程勘察設計、建筑施工、科研教育等部門構成的完整工業(yè)體系。有色金屬,是指除鐵、錳、鉻構成...
格式:pdf
大?。?span id="vwulxpt" class="single-tag-height">10KB
頁數(shù): 3頁
評分: 4.6
有色金屬工業(yè)固體廢物污染控制標準 (GB5085-85) 為貫徹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環(huán)境保護法(試行)》,控制有色金屬工業(yè)固體廢 物對環(huán)境的污染,保護人體健康,促進經濟發(fā)展,特制訂本標準。 本標準適用于全國有色金屬工業(yè)的選礦、 冶煉、加工生產過程及其環(huán)境保護實施 中排出的固體廢物。 1 定義 1.1 有色金屬工業(yè)固體廢物是指采礦、選礦、冶煉和加工過程及其環(huán)境保護設施 中排出的固體或泥狀的廢棄物。其種類包括:采礦廢石、選礦尾礦、冶煉棄渣、 污泥和工業(yè)垃圾, 無處理設施、長期堆存并對環(huán)境造成影響的生產過程排出的固 體物,亦列為固體廢物。 1.2 本標準所稱的有色金屬工業(yè)有害固體廢物是指具有浸出毒性、腐蝕性、放射 性和急性毒性四種中的一種或一種以上的固體廢物及列入表 2的固體廢物。 1.3 凡不具有 1.2 規(guī)定特性的固體廢物稱為一般固體廢物。 2 鑒別 2、1有色金屬工
格式:pdf
大?。?span id="edckywu" class="single-tag-height">10KB
頁數(shù): 1頁
評分: 4.5
新疆有色金屬工業(y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于2002年初成立,其前身為新疆有色金屬工業(yè)公司,始建于1950年12月,時稱\"中蘇有色及稀有金屬股份公司\
大氣污染控制法,調整在防治大氣污染、保護大氣環(huán)境的過程中所產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guī)范的總稱。自產業(yè)革命以來,隨著蒸汽機、汽油機的廣泛使用,工廠、大城市的興起,大氣污染逐漸嚴重,大氣污染控制的立法開始引起注意。歐美國家陸續(xù)頒布了大氣污染控制法、凈化大氣法、機動車污染控制法、大氣質量法、煤煙控制法等法律。中國從20世紀70年代末起陸續(xù)頒布了環(huán)境保護法、大氣環(huán)境質量標準、大氣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規(guī)。其中《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1987年9月頒布,1995年8月修正,2000年4月、2015年8月分別修訂)對大氣污染防治標準和限期達標規(guī)劃,對大氣污染防治的監(jiān)督管理,大氣污染防治措施,燃煤和其他能源污染防治,工業(yè)污染防治,機動車船等污染防治,揚塵污染防治,農業(yè)和其他污染防治,重點區(qū)域大氣污染聯(lián)合防治,重污染天氣應對及法律責任等作了具體規(guī)定。
《大氣污染控制工程》結合我國大氣環(huán)境保護工作新要求,以及大氣污染控制領域推出的新技術和新標準,介紹了大氣污染控制工程的經典理論和基本知識,及當前環(huán)保政策、法律法規(guī)和標準。與現(xiàn)有同類教材相比,本書充實了VOCs污染控制內容,增加了大氣污染控制工程設計、H2S排放與控制、移動源廢氣污染控制、室內空氣質量與控制等章節(jié)。本書由15章組成,包括概論、大氣污染控制工程設計、顆粒污染物控制技術基礎、機械力除塵器、電除塵器、過濾式除塵器、濕式除塵器、氣態(tài)化合物控制技術基礎、VOCs污染控制技術、含硫氣態(tài)污染物控制、氮氧化物污染控制、移動源廢氣污染控制、氣體收集輸送系統(tǒng)的設計、污染物擴散和排氣筒設計、室內空氣質量與控制。每章附有例題和課后習題,方便讀者使用。
第1章 導論
1.1 大氣及大氣污染
1.2 大氣污染物及其對人的危害
1.3 我國大氣污染簡況
1.4 我國大氣污染控制法規(guī)與標準
1.5 我國大氣污染控制技術對策
1.6 大氣污染控制技術信息與文獻源
第2章 大氣污染物產生量的計算
2.1 現(xiàn)場實測法
2.2 物料衡算法
2.3 排污系數(shù)法
2.4 類比分析法
2.5 通量產生量的估算方法
2.6 濃度反推法
第3章 污染物源控制
3.1 污染物擴散過程
3.2 降低污染物的方法
3.3 密閉空間污染物的氣流控制法
3.3.1 密閉罩
3.3.2 柜式排風罩(通風柜)
3.4 敞開空間污染物的氣流控制法——外部吸氣罩
第4章 粉塵和煙氣的性質及其影響
4.1 粉塵的基本性質
4.1.1 粉塵的分類
4.1.2 粉塵的粒徑
4.1.3 粉塵物理化學特性
4.2 氣體的基本性質
4.3 煙氣理化性質
第5章 袋式除塵技術
5.1 袋式除塵器的工作原理
5.2 袋式除塵器的主要類型
5.3 袋式除塵器的主要特點
5.4 袋式除塵器的濾料
5.5 主要技術指標
5.6 袋式除塵器的選用步驟
第6章 電除塵器技術
6.1 工作原理
6.1.1 氣體的電離
6.1.2 粒子荷電
6.1.3 荷電粒子的運動和捕集
6.2 除塵系統(tǒng)的設計
6.2.1 電除塵器的選擇設計
6.2.2 排灰裝置
6.2.3 電源的選型
6.3 設備與部件
6.3.1 電除塵器的基本類型
6.3.2 收塵極系統(tǒng)
6.4 粉塵比電阻
6.5 常見的幾種電除塵器
6.5.1 管式電除塵器
6.5.2 敞開式抑制煙塵措施
6.5.3 電袋復合式除塵器
6.6 電除塵器的運行管理
6.6.1 電除塵器的安裝
6.6.2 設備管理
6.6.3 電除塵器運行操作
6.6.4 電除塵器的維護
6.6.5 電除塵器的檢修
第7章 機械預除塵技術
7.1 沉降室
7.1.1 重力沉降室
7.1.2 慣性除塵器
7.2 旋風除塵器
7.2.1 旋風器的結構
7.2.2 旋風器的使用
7.2.3 壓力損失計算
7.2.4 除塵效率計算
7.2.5 旋風器選用
第8章 吸收和吸附法控制有害氣體原理
8.1 吸收和吸附法的適用范圍
8.2 吸收法控制有害氣體原理
8.2.1 吸收法基本原理
8.2.2 吸收工藝
8.3 吸附法控制有害氣體原理
8.3.1 吸附原理
8.3.2 吸附劑
8.3.3 吸附工藝
8.4 吸收和吸附設備的選型
8.4.1 吸收設備
8.4.2 吸附設備
第9章 二氧化硫控制技術
9.1 脫硫技術基本原理
9.2 燃燒前脫硫技術
9.2.1 物理法
9.2.2 化學法
9.2.3 微生物法
9.3 燃燒中脫硫技術
9.3.1 工業(yè)型煤固硫技術
9.3.2 循環(huán)流化床燃燒脫硫技術
9.4 煙氣脫硫技術及裝置
9.4.1 濕法煙氣脫硫技術及裝置
9.4.2 半干法煙氣脫硫技術及裝置
9.4.3 干法煙氣脫硫技術及裝置
第10章 氮氧化物控制技術
10.1 氮氧化物.控制技術基礎
10.1.1 氮氧化物的性質
10.1.2 NOx的形成機理
10.2 燃燒時氮氧化物減排技術
10.2.1 空氣分級燃燒技術
10.2.2 燃料分級燃燒技術
10.2.3 高級再燃技術
10.2.4 煙氣再循環(huán)技術
10.2.5 低過量空氣燃燒技術
10.3 燃燒后氮氧化物控制技術
10.3.1 選擇性催化還原技術
10.3.2 熱力脫硝技術
10.3.3 非選擇性催化還原技術
10.4 其他氮氧化物處理技術
10.4.1 液體吸收法
10.4.2 吸附法
10.4.3 等離子體去除法
10.4.4 生物法
10.4.5 小結
第11章 大氣污染控制工程系統(tǒng)及設計
11.1 大氣污染控制工程設計概述
11.1.1 設計原則
11.1.2 大氣污染控制工程系統(tǒng)的組成和分類
11.1.3 大氣污染控制工程設計內容與設計程序
11.2 高溫煙氣的冷卻
11.2.1 高溫煙氣冷卻方式
11.2.2 煙氣冷卻過程的計算
11.2.3 煙氣冷卻過程的設計原則
11.3 集氣罩設計
11.4 除塵系統(tǒng)的設計
11.4.1 除塵系統(tǒng)的構成.分類及選擇
11.4.2 除塵系統(tǒng)的設計程序
11.5 管道系統(tǒng)的設計
11.5.1 管道系統(tǒng)的設計與計算
11.5.2 管網的壓力平衡
11.5.3 管網的布置
11.5.4 廢氣凈化系統(tǒng)風量的確定
11.6 風機的選擇.安裝與運行調節(jié)
11.6.1 風機的類型
11.6.2 風機的性能參數(shù)
11.6.3 風機的命名
11.6.4 風機與配套電機的選擇
11.6.5 風機的安裝
11.6.6 風機的運行調節(jié)
11.7 煙囪的設計
11.7.1 煙囪直徑
11.7.2 煙囪的高度
11.7.3 煙囪的設計原則
11.8 凈化系統(tǒng)的防爆.防腐與防振
11.8.1 凈化系統(tǒng)的防爆
11.8.2 凈化系統(tǒng)的防腐
11.8.3 凈化系統(tǒng)的防振
11.9 系統(tǒng)的調試及運行維護管理
11.9.1 調試
11.9.2 運行調節(jié)
11.9.3 日常運行管理
第12章 工業(yè)煙氣污染物控制工藝及設計
12.1 燃煤電站鍋爐煙氣電除塵
12.1.1 火電廠的燃料構成及特點
12.1.2 電廠粉塵污染治理
12.1.3 火電廠除塵設備的選擇
12.2 礦熱爐
12.3 水泥窯
12.3.1 回轉窯
12.3.2 機械立窯
12.4 鑄造
12.4.1 工藝簡介
12.4.2 鑄造車間常用參數(shù)
12.4.3 產生污染物的主要設備
第13章 垃圾焚燒過程大氣污染物的生成和控制
13.1 二噁英的產生與控制
13.1.1 二噁英的產生
13.1.2 二噁英類毒性當量(TEQ)
13.1.3 二噁英的控制
13.2 HCl的生成與控制
13.2.1 HCl的生成
13.2.2 HCl的控制
13.3 垃圾焚燒過程中NOx和SO2的產生與控制
13.3 1NOx的生成
13.3.2 SO2的生成
13.3.3 垃圾焚燒過程中幾種典型污染控制技術
13.4 垃圾焚燒過程中顆粒物.重金屬的控制
13.4.1 顆粒物的產生機理與控制
13.4.2 重金屬的控制
1.3.5 垃圾焚燒過程中CO的產生與控制
13.6 垃圾焚燒污染控制設計要點
13.7 垃圾焚燒廠實例
第14章 大氣污染物的流動擴散
14.1 氣象要素對污染物大氣擴散的影響
14.1.1 風對污染物大氣擴散的影響
14.1.2 湍流對污染物大氣擴散的影響
14.1.3 大氣穩(wěn)定度對污染物大氣擴散的影響
14.2 污染物的大氣擴散模式
14.2.1 高斯擴散模式
14.2.2 有上部逆溫時的擴散模式
14.2.3 熏煙擴散模式
14.2.4 擴散參數(shù)的確定
14.2.5 煙氣抬升高度的確定
14.3 煙囪的設計計算
14.3.1 煙囪高度的計算
14.3.2 煙囪出口直徑的計算
第15章 工業(yè)煙氣污染物控制設計實例
15.1 案例1——電除塵器的選型計算和設計實例
15.1.1 設計依據(jù)和內容
15.1.2 電除塵器選型計算
15.1.3 電除塵器的保溫和防腐
15.1.4 電除塵器的安裝.調試.操作及維護
15.1.5 電氣
15.1.6 工程概算
15.1."para" label-module="para">
15.1.8 勞動定員
15.2 案例2——循環(huán)流化床燒結煙氣脫硫工程實例
15.2.1 概述
15.2.2 設計方案
15.2.3 設計計算
15.2.4 循環(huán)流化床系統(tǒng)的其他構件
15.2.5.系統(tǒng)阻力計算與風機的選擇
15.3 案例3火電廠鍋爐煙氣脫硫工程實例——揚州發(fā)電有限公司石灰石/石膏濕法煙氣脫硫工程
15.3.1 概況
15.3.2 FGD系統(tǒng)設計依據(jù)
15.3.3 技術標準及脫硫系統(tǒng)性能指標
15.3.4 煙氣脫硫系統(tǒng)的主要子系統(tǒng)及其功能
15.3.5 項目實施情況
15.3.6 調試及效益分析
15.3.7 問題及解決方案
15.3.8 加強對脫硫系統(tǒng)運行的管理
15.3.9 脫硫系統(tǒng)主要設備及規(guī)范
15.4 案例4——燃煤電站鍋爐煙氣選擇性觸媒還原脫硝(SCR法)工程實例
15.4.1 福建漳州后石電廠概況
15.4.2 后石電廠煙氣脫硝流程及設計參數(shù)
15.4.3 SCR法脫硝工藝設計中應注意的典型事項
15.4.4 SCR法脫硝工藝工程應用小結與展望
第16章 實驗
16.1 實驗1——環(huán)境空氣質量測定
16.1.1 環(huán)境空氣中可吸人顆粒物PM10的測定
16.1.2 環(huán)境空氣中二氧化硫的測定
16.1.3 環(huán)境空氣中氮氧化物的測定
16.2 實驗2——粉塵粒徑分布測定實驗
16.3 實驗3——旋風除塵器性能測定(質量法)
16.4 實驗4——旋風除塵器性能測定(濃度法)
附錄A 干空氣的物理參數(shù)
附錄B 《環(huán)境空氣質量標準》規(guī)定的各項污染物的濃度限值
附錄C 居住區(qū)大氣中有害物質最 高容許濃度
參考文獻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