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軸功率 | 含????義 | 單位時間內(nèi)給予泵軸的功 |
---|---|---|---|
功率值 | 小于電機額定功率 | 屬????性 | 專業(yè)術語 |
電動機的功率,應根據(jù)生產(chǎn)機械所需要的功率來選擇,盡量使電動機在額定負載下運行。選擇時應注意以下兩點:
1、 如果電動機功率選得過?。蜁霈F(xiàn)“小馬拉大車”現(xiàn)象,造成電動機長期過載.使其絕緣因發(fā)熱而損壞.甚至電動機被燒毀。
2、如果電動機功率選得過大,就會出現(xiàn)“大馬拉小車”現(xiàn)象。其輸出機械功率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功率因數(shù)和效率都不高,不但對用戶和電網(wǎng)不利。而且還會造成電能浪費。
要正確選擇電動機的功率,必須經(jīng)過以下計算或比較:
P--計算功率(單位:KW)
F--所需拉力 (單位:N)
V--線速度 (單位:m/s)
此外,最常用的是類比法來選擇電動機的功率。所謂類比法,就是與類似生產(chǎn)機械所用電動機的功率進行對比。
具體做法是:了解本單位或附近其他單位的類似生產(chǎn)機械使用多大功率的電動機,然后選用相近功率的電動機進行試車。試車的目的是驗證所選電動機與生產(chǎn)機械是否匹配。
驗證的方法是:使電動機帶動生產(chǎn)機械運轉,用鉗形電流表測量電動機的工作電流,將測得的電流與該電動機銘牌上標出的額定電流進行對比。如果電功機的實際工作電流與銘脾上標出的額定電流上下相差不大。則表明所選電動機的功率合適。如果電動機的實際工作電流比銘牌上標出的額定電流低70%左右。則表明電動機的功率選得過大,應調(diào)換功率較小的電動機。如果測得的電動機工作電流比銘牌上標出的額定電流大40%以上。則表明電動機的功率選得過小,應調(diào)換功率較大的電動機。
原則上,電機額定功率要根據(jù)設計的軸功率進行選擇,并考慮裕量,具體裕量值如下表所示。
設計軸功率 |
電機裕量 |
≦5.5KW |
50% |
5.5~19KW |
25% |
19~55KW |
15% |
55~1000KW |
10% |
≧1000KW |
5% |
在一定流量和揚程下,原動機單位時間內(nèi)給予泵軸的功稱為軸功率。
軸功率是多用在泵上的一個專業(yè)術語,即軸將動力(電機功率)傳給功部件(葉輪)的功率。功率值小于電機額定功率。
實質(zhì)上軸功率跟聯(lián)軸器有很大的關系,電機通過聯(lián)軸器連接泵頭葉輪,當電機轉動時,帶動聯(lián)軸器,聯(lián)軸器雙和泵頭內(nèi)的葉輪連接,進而帶動葉輪旋轉。因為有聯(lián)軸器這個部件,那么電機功率就不能完全轉化為葉輪轉動的實際效率,所以軸功率小于電機功率(額定功率)。
軸功率:在一定流量和揚程下,原動機單位時間內(nèi)給予泵軸(從動軸)的功稱為軸功率。軸功率是多用在泵上的一個專業(yè)術語,即軸將動力(電機功率)傳給功部件(葉輪)的功率。電機通過聯(lián)軸器連接泵頭葉輪,當電機轉動時...
有效功率=流量×密度×揚程×重力加速度=10.2×1000×20×9.8÷1000=1.99KW關鍵是注意單位,效率=有效功率÷軸功率=1.99÷2.5=79.6%??扇?0%若效率提高5%至85%,...
軸功率就是壓縮機的軸能輸出的最大功率,也就是額定功率,電動機的額定功率實際也是指電機軸能輸出的最大功率。
(1)離心泵
流量×揚程×9.81×介質(zhì)比重÷3600÷泵效率
流量單位:立方/小時,
揚程單位:米
P=2.73HQ/η,
其中H為揚程,單位m,Q為流量,單位為m3/h,η為泵的效率.P為軸功率,單位KW. 也就是泵的軸功率P=ρgQH/1000η(kw),其中的ρ=1000Kg/m3,g=9.8 kg/s*s
比重的單位為Kg/m3,流量的單位為m3/s,揚程的單位為m,1Kg=9.8N/KG
則P=比重*流量*揚程*9.8牛頓/Kg
=Kg/m3*m3/h*m*9.8牛頓/Kg
=9.8牛頓*m/3600秒
=牛頓*m/367秒
=瓦/367
上面推導是單位的由來,上式是水功率的計算,軸功率再除以效率就得到了.
設軸功率為Ne,電機功率為P,K為系數(shù)(效率倒數(shù))
電機功率P=Ne*K (K在Ne不同時有不同取值,見下表)
Ne≤22 K=1.25
22<Ne≤55 K=1.15
100<Ne K無限接近1.1
(2)渣漿泵軸功率計算公式
流量Q M3/H
揚程H 米H2O
效率n %
渣漿密度A KG/M3
軸功率N KW
N=H*Q*A*g/(n*3600)
電機功率還要考慮傳動效率和安全系數(shù)。一般直聯(lián)取1,皮帶取0.96,安全系數(shù)1.2
(3)泵的效率及其計算公式
指泵的有效功率和軸功率之比。η=Pe/P
泵的功率通常指輸入功率,即原動機傳到泵軸上的功率,故又稱軸功率,用P表示。
有效功率即:泵的揚程和質(zhì)量流量及重力加速度的乘積。
Pe=ρg QH (W) 或Pe=γQH/1000 (KW)
ρ:泵輸送液體的密度(kg/m3)
γ:泵輸送液體的重度 γ=ρg (N/ m3)
g:重力加速度(m/s2)
質(zhì)量流量 Qm=ρQ (t/h 或 kg/s)
(1)渣漿泵軸功率計算公式
流量Q M3/H
揚程H米H2O效率N%
渣漿密度AKG/M3
軸功率NKW
電機功率還要考慮傳動效率和安全系數(shù)。一般直聯(lián)取1,皮帶取0.96,安全系數(shù)1.2 。
(2)
水泵軸功率計算公式:流量×揚程×9.81×介質(zhì)比重÷3600÷泵效率
流量單位:立方/小時
揚程單位:米
P=2.73HQ/Η。其中H為揚程,單位M,Q為流量,Η為泵的效率,P為軸功率,單位KW。也就是泵的軸功率P=ΡGQH/1000Η(KW)。
1、反應式測力計法
此法是將測試通風機的電機采用托架式或力矩臺測力計測量出扭矩,根據(jù)轉速與扭矩計算出電動機的輸出功率。以電動機直聯(lián)形式為例:
式中Pa為通風機葉輪軸功率;n為電動機轉速;W為測力計負載時扭矩;W1為測力計空載時扭矩。
此方法是最原始也是最為基礎的測試方法,用這種方法測試通風機葉輪軸功率較為直接、準確。但是,此方法需要通風機生產(chǎn)企業(yè)提供相配匹的測力計,測量負載的精度為±0.2%,確定的力矩臂長精度應達到±0.2%。每次試驗前和后,需檢查零力矩的平衡,其差值應在試驗期間測得之最大值的0.5%范圍內(nèi)。
2、扭矩儀法
此法主要是用扭矩測量儀實況測量電機的輸出功率,需要將電機從風機機組中分離出來,用聯(lián)軸器將三者連在同一水平傳動線上,電機的動力通過扭矩儀傳輸?shù)斤L機葉輪,通過扭矩儀測量風機的葉輪軸功率。這種方法比較適用于電機外置于風機機組的通風機,這樣便于電機的拆裝與聯(lián)接。在這種方法中,最為關鍵的是將電機與風機葉輪中心定位,如何確保電機與扭矩儀以及風機葉輪三者連在同一中心線上,這關系到電機的運行性能曲線。此法的缺點是局限性比較大,不適合一些電機內(nèi)置于機組的通風機,另外,需加工一大批不同規(guī)格的聯(lián)軸器與電機軸相匹配,且安裝比較復雜。此法的優(yōu)點是測量的數(shù)據(jù)為風機實際運行工況點下的葉輪軸功率,隨著測試負載的變化而變化,準確度比較高。
3、預處理輸入法
此方法也可以稱之為校準電機法,主要是將測試通風機配用電機用校準電機代替,在通風機氣動性能試驗時,用電動機經(jīng)濟運行儀直接測定電動機的輸入輸出特性和效率特性。將此電機特性曲線輸入風機氣動性能測試系統(tǒng)中,根據(jù)通風機負載工況點從電動機性能曲線上選取相應的性能參數(shù),這樣可以非常方便的測量風機葉輪軸功率與通風機效率。由于此法是用校準電機代替實際運行的電機,故存在一個使用前提:電動機的輸出功率要按照通風機生產(chǎn)企業(yè)與用戶均可接受的效率。并且在使用過程中應注意要將電動機運轉足夠的時間,以保持其在正常操作溫度下進行運轉。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此法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發(fā)現(xiàn)同類型號的電動機效率曲線差別還是存在的,在準確度要求比較高的情況下,兩者之間的數(shù)值差不可忽略。 2100433B
格式:pdf
大?。?span id="yweiiqy" class="single-tag-height">11KB
頁數(shù): 1頁
評分: 4.4
渣漿泵相關計算資料( 1) 1、N 配=K*P 軸 K 系數(shù)見下表 Pa <1 1-2 2-5 5-10 10-25 25-60 60-100 >100 K 1.7 1.7-1.5 1.5-1.3 1.3-1.25 1.25-1.15 1.15-1.1 1.1-1.08 1.08-1.05 注:水泵不可能把動力機輸入功率全部都變?yōu)橛行Чβ?,因為在水泵?nèi)總是存在著功率 損失,泵內(nèi)的主要功率損失表現(xiàn)在三個方面 1)水在泵內(nèi)流動時的內(nèi)部摩擦、撞擊和旋渦等產(chǎn)生的水壓損失; 2)水在減渦環(huán)、軸封處等泄露所產(chǎn)生的水量損失; 3)水和葉輪表面以及軸與填料,軸承等處摩擦所產(chǎn)生的動能損失。 水泵的軸功率是水泵對水所做的有效功率和泵內(nèi)損失功率兩部分之和 渣漿泵軸功率的計算公式 (流量、揚程的單位按常規(guī)單位) : Pa=Q×H÷367.2÷效率×介質(zhì)密度÷傳動效率
格式:pdf
大小:11KB
頁數(shù): 3頁
評分: 4.4
中文詞條名:水泵軸功率計算公式 英文詞條名: 1)離心泵 流量×揚程 ×9.81×介質(zhì)比重 ÷3600÷泵效率 流量單位:立方 /小時, 揚程單位:米 P=2.73HQ/ Η, 其中 H為揚程 ,單位 M,Q 為流量 ,單位為 M3/H,Η 為泵的效率 .P為軸功率 ,單位 KW. 也就是泵 的軸功率 P=ΡGQH/1000Η(KW), 其中的 Ρ=1000KG/M3,G=9.8 比重的單位為 KG/M3,流量的單位為 M3/H,揚程的單位為 M,1KG=9.8 牛頓 則 P=比重 *流量 *揚程 *9.8 牛頓 /KG =KG/M3*M3/H*M*9.8 牛頓 /KG =9.8 牛頓 *M/3600 秒 =牛頓 *M/367 秒 =瓦 /367 上面推導是單位的由來 ,上式是水功率的計算 ,軸功率再除以效率就得到了 . 設軸功率為
水泵軸功率就是水泵實際輸入的凈功率。通俗地講,就是電機輸給水泵的功率。
如果不考慮其它因素,它等于電機的輸入功率乘以電機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