簇蕊金花茶形態(tài)特征
灌木或小喬木,嫩枝無毛。葉革質(zhì),橢圓形,長12-22厘米,寬6-9厘米,先端急銳尖,基部闊楔形或略圓;上面干后深綠色,稍發(fā)亮,下面無毛,側(cè)脈8-9對,在上面下陷,在下面突起,網(wǎng)脈在兩面均明顯,邊緣有細鋸齒,葉柄長1-1.4厘米,無毛。
花黃色,單生于葉腋,花柄長6-8毫米;苞片5片,倒卵圓形,長5-8毫米,外面禿凈,內(nèi)側(cè)有灰白色絹毛;花瓣6-8片,倒卵圓形,長2-3厘米;雄蕊長1.5-2厘米,外輪花絲成束狀聯(lián)生;子房3室,無毛,花柱3深裂過半。蒴果球形,直徑4-8厘米,3爿裂開,果爿厚7-8毫米;種子每室1-4個,種皮有褐色絹毛?;ㄆ?0-12月。
該種的外形與顯脈金花茶(Camellia euphlebia Merr.)較接近,但葉脈不下陷,雄蕊聯(lián)成束狀,蒴果較大,最大達8厘米,果皮厚7-8毫米,種子被絹毛,都足與顯脈金花茶相區(qū)別。
生于海拔350米的常綠林里。
常綠灌木,高2-4米,樹皮灰褐色,嫩枝黃褐或紫褐色。葉薄革質(zhì)或紙質(zhì),廣卵形至倒卵狀橢圓形,長6-15厘米,寬2.5-7厘米,先端突然短尖,尖頭長5-10毫米,基部闊楔形,上面深綠色,下面無毛,側(cè)脈7-...
有人工種植和野生的,野生金花茶一斤可 以賣十幾萬,并且供不應(yīng)求,人工種植的要便宜一些,因為金花茶比較珍貴,一般很少論斤來賣。我知道的岜馬源金花茶就是按盒來賣的
你說的是金花茯茶嗎,這個是經(jīng)過發(fā)酵的,所以分為自然發(fā)酵和人工發(fā)酵所以價錢也不同,希望能幫到你選擇。不過你可以上淘寶上瀏覽查查大概心里就有數(shù)了。
分布于中國云南河口(河口、個舊、馬關(guān))。耐蔭,喜生于肥沃、濕潤、疏松、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上,生長于海拔150-1600米的石灰山季雨林中或非石灰?guī)r的常綠闊葉林中。
模式標(biāo)本采自云南河口。
種子采集:種子采收時間對種子的活力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過早過晚都不利于種子的保存和萌發(fā),種子的成熟一般包括生理成熟和形態(tài)成熟2個過程,只有生理成熟和形態(tài)成熟均達到后,其種子的質(zhì)量最佳,所以必須準(zhǔn)確掌握果實的成熟生理過程。簇蕊金花茶12月出花,次年9月下旬至10月蒴果成熟,果實成熟期要經(jīng)常觀察,當(dāng)果皮變紅時,其種子的形態(tài)和生理上均已成熟,此時為果實采摘的最佳時期。而當(dāng)金花茶的蒴果在樹上裂開或脫落到地面上時,其種子發(fā)芽能力便會迅速下降。
種子處理:簇蕊金花茶的種子易裂開,不易保存,果實采回后需與潮濕的土壤或河沙混合放置保存并進行催芽處理,河沙與種子的比例一般保持在5:1,河沙濕度以手觸摸感到潤濕為合適,在土缽底層先鋪一層厚約5厘米的濕潤河沙,種子先用強力生根劑兌水(1:2000)浸泡6-8小時,之后將處理過的種子與河沙按比便混合后放入土缽中,上面再覆蓋5厘米的濕潤河沙,便于種子保存及種子催芽,并灑放鼠藥以防鼠害。一個月后,種子開始發(fā)芽,果皮腐爛,必須及時播種;播種時,用百凈清殺菌劑兌水(每10千克水加5毫升百凈清殺菌劑)進行種子消毒,浸泡3-5分鐘,撈出涼干后即可播種。如條件允許,種子采回后,可不經(jīng)過沙藏催芽處理,直接剝皮后播種或育苗(隨采隨播),發(fā)芽率最高,最好3天內(nèi)播完。
苗床準(zhǔn)備:育苗地選擇坡度平緩的平地(背風(fēng)適度遮蔭)或半陰坡,要求土質(zhì)疏松,土壤濕潤,保水透氣性好,便于排水且交通、水源方便。育苗基質(zhì)選擇山地土,經(jīng)太陽曝曬粉碎后,用百凈清殺菌劑(1:1200)進行消毒處理。苗床采用低床,育苗袋以白色薄膜制作而成的塑料營養(yǎng)袋,規(guī)格為直徑6厘米、高10厘米,底部打直徑0.8厘米的排水孔2個;裝上處理過的山地土,擺放到苗床上,容器口平整一致,苗床四周用土培好,容器間隙用消過毒的細土填實。
播種方法:每個營養(yǎng)袋播一粒種子,播完后把水澆透,以后每7天澆1次水。種子50天左右開始出土發(fā)芽,發(fā)芽時由于是秋冬時節(jié),要注意保濕防凍、遮蔭、病害蟲的有效防護,同時對苗木進行日常管理(除草、適量施肥),苗木50%出土后搭遮蔭網(wǎng)。苗木出土后生長6個月,苗木即開始老化。在苗木進行野外移栽前1個月,適當(dāng)進行粗放管理,以增加苗木的抗性和適應(yīng)性,待充分木質(zhì)化后,便可以進行野外栽培。
壓苗時間:簇蕊金花茶10月已出現(xiàn)葉芽、花芽,有的小花蕾也能明顯辨認,此時是簇蕊金花茶準(zhǔn)備或已開始生長的階段,枝條內(nèi)的營養(yǎng)物質(zhì)最多,有利于根系的形成,選擇壓條較為合適。
壓條方法:壓苗選擇1-3年生的枝條,直徑1-3厘米,距離地面1.2-1.5米高。壓條時,在枝條上環(huán)剝寬約3-4厘米(從環(huán)剝點算起,壓條長1.2-2米),其中環(huán)剝時要留0.5毫米寬的一條樹皮,其余部分撥到韌皮部即可。剝好后,從距下端0.5-0.8毫米處將用塑料布卷成的套筒下端綁緊,然后裝入用強力生根劑(1:2000)處理過的山地土,適量灌水,然后將套筒上端稍綁緊。壓條后一周觀察一次,主要檢查塑料套筒是否被人為或動物活動造成破損,補充套筒內(nèi)培育基質(zhì)的水分。4個月后,壓條開始生根(長1-2厘米),到8個月后根系已完全把山地土裹成一個圓球,此時連同基質(zhì)切離母體,假植于30厘米×25厘米的花盆內(nèi)進行常規(guī)性管理,3-4個月后可以出售或定植。
本種的外形與顯脈金花茶C. euphlebia Merr. 較接近,但葉脈不下陷,雄蕊聯(lián)成束狀,蒴果較大,最大達8厘米,果皮厚7-8毫米,種子被絹毛,都足與顯脈金花茶相區(qū)別。在地理分布方面,金花茶組Chrysantha局部分布于我國廣西的南部與越南北部邊境的狹長地帶;我國云南河口出現(xiàn)金花茶的分布,引起特別的興趣。
簇蕊金花茶是中國云南特有、極小種群植物,是名貴觀賞花卉,花色金黃,且花大,在茶屬花中獨具一色;蒴果橙黃或紫紅,酷似成熟的桃子,讓人賞心悅目,具有較高觀賞價值。
保護級別: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2013年9月2日——極危。 列入《中國物種紅色名錄》(植物部分)2004年——極危。 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第二批(討論稿)——Ⅱ級。
物種現(xiàn)狀:野外數(shù)量極少,分布范圍狹窄,僅分布于中國云南河口、個舊、馬關(guān)三縣市,已列入云南省珍貴樹種。
格式:pdf
大小:1.5MB
頁數(shù): 1頁
評分: 4.7
近日,花卉所承擔(dān)的國際農(nóng)業(yè)發(fā)展基金貸款廣西農(nóng)業(yè)綜合開發(fā)與利用項目“金花茶良種繁育技術(shù)研究”通過驗收.\n項目共收集防城普通種、毛瓣、凹脈、顯脈、四季、東興、抱莖、檸檬、薄葉、龍州、細葉等28個金花茶種質(zhì)資源品種,建立和完善金花茶種質(zhì)資源闡1個,建立品種品系數(shù)據(jù)信息庫1個,篩選出2個優(yōu)異品系,在院里建立種苗繁育示范基地1個;摸索出金花茶組培苗繁育集成技術(shù),總結(jié)提升了金花茶良種高效扦插快繁技術(shù);項目共繁育金花茶種苗5萬株,申請專利3項,其中已獲授權(quán)1項(授權(quán)號ZL201510065537.0),發(fā)表論文2篇.
格式:pdf
大?。?span id="ie0ugv5" class="single-tag-height">1.5MB
頁數(shù): 未知
評分: 4.8
金花茶組植物是一種古老的植物,它不僅是我國珍貴的觀賞植物,同時是我國一級保護植物,并且也是世界上稀有的種質(zhì)資源,受到世界各國廣泛關(guān)注和高度重視。本文主要分析造成金花茶組植物資源瀕危的原因并對其提出有效的保育對策。
中東金花茶Camellia achrysantha Hung T.Chang & S. Ye Liang
薄葉金花茶Camellia chrysanthoides H. T. Chang
顯脈金花茶Camellia euphlebia Merr. ex Sealy
簇蕊金花茶Camellia fascicularis H. T. Chang
淡黃金花茶Camellia flavida H. T. Chang
弄崗金花茶Camellia grandis (C. F. Liang & S. L. Mo) H. T. Chang & S. Y. Liang
凹脈金花茶Camellia impressinervis H. T. Chang & S. Y. Liang
檸檬金花茶Camellia limonia C. F. Liang & S. L. Mo
龍州金花茶Camellia longzhouensis J. Y. Luo
小花金花茶Camellia micrantha S. Yun Liang & Y. C. Zhong
金花茶Camellia nitidissima C. W. Chi小果金花茶(變種)Camellia nitidissima C. W. Chi var. microcarpa (S. L. Mo & S. Z. Huang) Hung T. Chang & C. S. Ye金花茶(原變種)Camellia nitidissima C. W. Chi var. nitidissima
小瓣金花茶Camellia parvipetala J. Y. Liang & Z. M. Su
平果金花茶Camellia pingguoensis D. Fang平果金花茶(原變種)Camellia pingguoensis D. Fang var. pingguoensis頂生金花茶(變種)Camellia pingguoensis D. Fang var. terminalis (J. Y. Liang & Z. M. Su) T. L. Ming & W. J. Zhang
毛瓣金花茶Camellia pubipetala Y. Wan & S. Z. Huang
東興金花茶Camellia tunghinensis H. T. C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