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北繡線菊形態(tài)特征
灌木,高1-2米;枝條粗壯,小枝具明顯稜角,有光澤,嫩枝無毛或具稀疏短柔毛,紫褐色至淺褐色;冬芽卵形,先端漸尖或急尖,有數(shù)枚外露褐色鱗片,幼時具稀疏短柔毛。
葉片卵形、橢圓卵形或橢圓長圓形,長3-8厘米,寬1.5-3.5厘米,先端急尖或漸尖,基部寬楔形,邊緣有不整齊重鋸齒或單鋸齒,上面深綠色,無毛,稀沿葉脈有稀疏短柔毛,下面淺綠色,具短柔毛;葉柄長2-5毫米,幼時具短柔毛。
復(fù)傘房花序頂生于當(dāng)年生直立新枝上,多花,無毛;花梗長4-7毫米;苞片披針形或線形,微被短柔毛;花直徑5-6毫米;萼筒鐘狀,內(nèi)面密被短柔毛;萼片三角形,先端急尖,內(nèi)面近先端有短柔毛;花瓣卵形,先端圓鈍,長2-3毫米,寬2-2.5毫米,白色,在芽中呈粉紅色;雄蕊25-30,長于花瓣;花盤圓環(huán)狀,約有8-10個大小不等的裂片,裂片先端微凹;子房具短柔毛,花柱短于雄蕊。蓇葖果幾直立,開張,無毛或僅沿腹縫有短柔毛,花柱頂生,直立或稍傾斜,常具反折萼片?;ㄆ?月,果期7-8月。
產(chǎn)河南、陜西、山東、江蘇、浙江。生巖石坡地、山谷叢林間,海拔100-1000米。模式標(biāo)本采自山東煙臺。分布朝鮮。
繡線菊生于土層較薄、土質(zhì)貧瘠的雜木叢、山坡及山谷中,長在山坡巖石或石礫間,甚至石頭縫里亦可生長,是耐寒、耐旱及耐瘠薄生長力很強的灌木。
灌木,高2—3米;枝條直立或開張,嫩時有棱角,暗紅褐色,近無毛,老時暗褐色或暗灰褐色;冬芽卵形,先端急尖,無毛或近于無毛,具數(shù)枚褐色鱗片。葉片卵形至倒卵狀長圓形,長6—15毫米,寬4--7毫米,先端圓...
金山繡線菊為落葉小灌木,冬芽小,有鱗片;單葉互生,邊緣具尖銳重鋸齒。羽狀脈;具短葉柄,無托葉?;▋尚?,傘房花序;萼筒鐘狀,萼片5;花瓣5,圓形較萼片長;雄蕊長于花瓣,著生在花盤與萼片之間;心皮5,離生...
你好,灌木,高1m~1.5m。小枝棕紅色或棕黃色, 細長,開展,有柔毛或脫落近無毛。葉互生,長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5cm~11cm,邊緣有尖銳重鋸齒;葉柄長3mm~5mm,具短柔毛或無毛。 &nb...
種子一般2-3天開始開花結(jié)實,4天以后可以正常結(jié)實。種子無明顯的休眠習(xí)性。將種子放在溫水(30℃)中浸泡1晝夜,取出放在培養(yǎng)皿內(nèi)墊有濕潤濾紙中,在18-20℃的室內(nèi)8-10天就開始發(fā)芽,10天左右發(fā)芽結(jié)束,發(fā)芽率達80%-95%。種子在初夏成熟期較干燥時,可以采后即播,可以盆栽也可露地播種。南方地區(qū)秋季播種即能很快發(fā)芽,以幼苗狀態(tài)進行越冬。北京地區(qū)4月初可以播種,南京地區(qū)3月初即可播種。播后覆土0.5-1.0厘米,并覆蓋地膜保墑,7-10天即可順利出土,7天后長出初生葉。當(dāng)年生苗高可達30-45厘米。移植一次即可定植,3年左右即可普遍開花。
濕沙催芽3-5天,播種量1.50-2.25千克/平方米,播后覆土4毫米并遮陽,產(chǎn)苗量可達150-225株/平方米。繡線菊采用母樹下種創(chuàng)造適度庇蔭有利于種子發(fā)芽和幼苗初期生長較快,可提高育苗出苗率和成苗率。
春季用硬枝扦插,夏季可用軟枝扦插。用枝剪截取1-2天生插穗,長10-15厘米,用天BT生根粉浸泡1晝夜,插后用遮陽網(wǎng)遮蔭,并噴霧以保持苗床濕潤,成活率達95%以上。郭曉凡總結(jié)了粉花繡線菊嫩枝扦插育苗技術(shù),將剪好的插穗基部浸泡在50-100毫克/千克的萘乙酸中12-24小時,插后架設(shè)遮陽網(wǎng)(透光度50%),成活率在90%以上。繡線菊屬植物萌孽性強,因此也可進行分株繁殖,分株繁殖于每年10-12月進行為好。
春秋兩季均可進行。一般以地栽觀賞為主。應(yīng)選在陽光充足、通風(fēng)良好之處,挖穴蘸漿栽植成活率較高。在蔭蔽的環(huán)境中則生長不良。
光照與溫度:可露地越冬。在光照充足及20-25℃溫度條件下生長發(fā)育良好。冬季低于-25℃溫度時會發(fā)生凍害,甚至導(dǎo)致死亡。
澆水與施肥:栽植前施足基肥,一般施腐熟的糞肥,深翻樹穴,花期施2-3次磷、鉀肥(磷酸二氫鉀),秋末施1次越冬肥,以腐熱的糞肥或廄肥為好,冬季停止施肥,減少澆少量。
整形修剪:以春季為好。早春于萌芽前剪去干枯枝、過密枝、病弱枝、老化枝,使株形美觀,花繁葉茂,植株旺盛生長。
格式:pdf
大小:552KB
頁數(shù): 未知
評分: 4.3
目的用高效液相法同時測定榆葉合葉子中繡線菊苷、金絲桃苷、蘆丁、槲皮素的量。方法使用Agilent E-clipse XDB-C18色譜柱(250 mm×4.6 mm,5μm);流動相A為乙腈,B為1 000 mL水+55 mL乙腈+20 mL醋酸溶液,梯度洗脫;體積流量為1.0 mL/min;檢測波長360 nm;柱溫35℃。結(jié)果繡線菊苷、金絲桃苷、蘆丁和槲皮素分別在15.54~155.4μg/mL(r=0.999 0),5.18~51.8μg/mL(r=0.999 1),10.22~102.2μg/mL(r=0.999 3),9.8~98μg/mL(r=0.9993)范圍內(nèi)線性關(guān)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別為99.84%、97.18%、98.73%、97.73%。結(jié)論建立的方法簡便易行,準確性、重復(fù)性好,可作為榆葉合葉子中4種黃酮成分的定量測定方法。
格式:pdf
大?。?span id="vazpfst" class="single-tag-height">552KB
頁數(shù): 1頁
評分: 4.3
國槐形態(tài)特征 落葉喬木,高 15-25 米,干皮暗灰色,小枝綠色,皮孔明顯。羽狀復(fù)葉長 15-25 厘米;葉軸有毛,基部膨大;小葉 9-15 片,卵狀長圓形,長 2.5-7.5 厘 米,寬 1.5-5 厘米,頂端漸尖而有細突尖,基部闊楔形,下面灰白色,疏生短 柔毛。圓錐花序頂生;萼鐘狀,有 5小齒;花冠乳白色,旗瓣闊心形,有短爪, 并有紫脈,翼瓣龍骨瓣邊緣稍帶紫色;雄蕊 10條,不等長。莢果肉質(zhì),串珠狀, 長 2.5-5 厘米,無毛,不裂;種子 1-6 顆,腎形?;ü?9-12 月。 [1] 生長習(xí)性 性耐寒,喜陽光,稍耐陰,不耐陰濕而抗旱,在低洼積水處生長不良, 深根,對土壤要求不嚴, 較耐瘠薄, 石灰及輕度鹽堿地 (含鹽量 0.15%左右) 上也能正常生長。但在濕潤、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沙質(zhì)土壤上生長最 佳。耐煙塵,能適應(yīng)城市街道環(huán)境。病蟲害不多。壽命長,耐煙毒能力強。 用途 中國
藏南繡線菊 | Spiraea bella Sims |
臺灣繡線菊 | Spiraea formosana Hayata |
華北繡線菊 | Spiraea fritschiana C. K. Schneid. |
華北繡線菊大葉變種 | Spiraea fritschiana C. K. Schneid. var. ?angulata (Fritsch ex C. K. Schneid.) Rehder |
華北繡線菊小葉變種 | Spiraea fritschiana C. K. Schneid. var. ?parvifolia Liou |
粉花繡線菊 | Spiraea japonica L.f. |
長蕊繡線菊 | Spiraea miyabei Koidz. |
長蕊繡線菊無毛變種 | Spiraea miyabei Koidz. var. glabrata ?Rehder |
長蕊繡線菊(原變種) | Spiraea miyabei Koidz. var. miyabei |
長蕊繡線菊毛葉變種 | Spiraea miyabei Koidz. var. pilosula ?Rehder |
長蕊繡線菊細葉變種 | Spiraea miyabei Koidz. var. tenuifolia ?Rehder |
紫花繡線菊 | Spiraea purpurea Hand.-Mazz. |
大葉華北繡線菊形態(tài)特征
葉片長圓卵形,長2.5-8厘米,寬1.5-3厘米,兩面無毛,基部圓形。果穗直徑3-8厘米。
參看:華北繡線菊(原變種)
華北繡線菊大葉變種形態(tài)特征
葉片長圓卵形,長2.5-8厘米,寬1.5-3厘米,兩面無毛,基部圓形。果穗直徑3-8厘米。
參看:華北繡線菊(原變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