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機械基礎實驗基礎知識
第1章 緒論
1.1 實驗課程的性質、內容和任務
1.2 實驗課程的要求
1.3 實驗課程的學習方法
第2章 機械基礎實驗常用量具和儀器
2.1 概述
2.2 常用測量器具及測量技術的發(fā)展
2.3 常用傳感器
第3章 測量誤差分析與實驗數據處理
3.1 誤差和精度的基本概念
3.2 測量誤差的分析與處理
3.3 實驗數據的處理
3.4 加工誤差統(tǒng)計分析
第二篇 機械基礎實驗項目
第4章 制圖測繪實驗
4.1 測繪的實驗目的及要求
4。2 測繪的方法與步驟
第5章 工程材料與熱處理實驗
實驗1 金相顯微鏡的結構、使用和金相樣品的制備實驗
實驗2 鐵碳合金平衡組織的觀察與分析實驗
實驗3 熱處理工藝對碳鋼組織和性能的影響實驗
第6章 機械原理實驗
實驗1 機構認知與分析實驗
實驗2 機構運動簡圖的測繪和分析實驗
實驗3 漸開線齒廓的范成實驗
實驗4 漸開線直齒圓柱齒輪的參數測定與分析實驗
實驗5 機構運動參數的測定與分析實驗
實驗6 剛性轉子的動平衡實驗
實驗7 回轉構件的動平衡實驗
實驗8 機構創(chuàng)意組合及運動分析實驗
實驗9 機構動態(tài)測試、多媒體仿真及設計綜合實驗
第7章 機械設計實驗
實驗1 機械零件認知與分析實驗
實驗2 滑動軸承實驗
實驗3 液體動壓滑動軸承實驗
實驗4 滾動軸承實驗
實驗5 軸系零件裝拆與分析實驗
實驗6 軸系結構創(chuàng)意組合設計與分析實驗
實驗7 齒輪傳動效率測定實驗
實驗8 減速器拆裝與結構分析實驗
實驗9 機械系統(tǒng)創(chuàng)意組合及分析實驗
實驗10 JCY機械傳動性能綜合測試分析實驗
實驗11 螺栓組連接實驗
實驗12 帶傳動的滑動率和效率測定實驗
實驗13 軸系結構組合分析實驗
實驗14 螺栓(組)聯接綜合實驗
第8章 機械制造基礎實驗
實驗1 車刀幾何角度的測定實驗
實驗2 沖壓模具的結構分析與拆裝實驗
實驗3 焊接綜合實驗
實驗4 CA6140車床結構剖析實驗
實驗5 切削力測量實驗
第9章 互換性與技術測量實驗
實驗1 軸類零件圓度和圓柱度的測量實驗
實驗2 軸類零件素線直線度與軸線直線度誤差的測量實驗
實驗3 同軸度與徑向跳動誤差的測量實驗
實驗4 零件形位誤差綜合測量實驗
實驗5 齒輪齒厚偏差和公法線長度偏差的測量實驗
實驗6 采用接觸式方法測量物體表面粗糙度實驗
實驗7 采用光切顯微鏡測量物體表面粗糙度實驗
實驗8 齒輪徑向跳動檢測實驗
實驗9 用游標卡尺和角尺測量位置度誤差實驗
實驗10 用立式光學計測量圓柱體高度實驗
實驗11 用立式光學計測量軸套和用內徑百分表測量內徑實驗
附錄
參考文獻 2100433B
《機械基礎實驗教程(第3版)/21世紀高等院校實驗教學改革與創(chuàng)新系列教材》是在總結第l版和第2版經驗的基礎上,根據在使用過程中的需要修訂而成。具體做了如下工作:
(1)修訂了《工程材料與熱處理》和《機械設計》課程的實驗項目;
(2)增加和修訂了《互換性與技術測量》課程的實驗項目;
(3)根據新的繪圖標準,更新了圖的表達,增加了實驗報告的參考格式,見附錄;
(4)修訂了原版文字、圖表中疏漏和印刷錯誤以及部分圖中線條不規(guī)范等問題。
《機械基礎實驗教程(第3版)/21世紀高等院校實驗教學改革與創(chuàng)新系列教材》可作為高等學校機械類及近機類專業(yè)本科生機械基礎課程的實驗教學用書,還可用作相關教師、工程技術人員和科研人員從事實驗活動的參考書。
第2版前言第1版前言第1章 土方工程1.1 土的分類與工程性質1.2 場地平整、土方量計算與土方調配1.3 基坑土方開挖準備與降排水1.4 基坑邊坡與坑壁支護1.5 土方工程的機械化施工復習思考題第2...
第一篇 個人禮儀1 講究禮貌 語言文明2 規(guī)范姿勢 舉止優(yōu)雅3 服飾得體 注重形象第二篇 家庭禮儀1 家庭和睦 尊重長輩2 情同手足 有愛同輩第三篇 校園禮儀1 尊重師長 虛心學習2 團結同學 共同進...
第一篇 綜合篇第一章 綠色建筑的理念與實踐第二章 綠色建筑評價標識總體情況第三章 發(fā)揮“資源”優(yōu)勢,推進綠色建筑發(fā)展第四章 綠色建筑委員會國際合作情況第五章 上海世博會園區(qū)生態(tài)規(guī)劃設計的研究與實踐第六...
格式:pdf
大?。?span id="g44366q" class="single-tag-height">546KB
頁數: 40頁
評分: 4.3
柜號 序號 G1 1 G1 2 G1 3 G2 4 G2 5 G2 6 G2 7 G2 8 G2 9 G1 10 G2 11 G2 12 G2 13 G2 14 G1 15 G1 16 G1 17 G2 18 G2 19 G2 20 G1 21 G3 22 G3 23 G3 24 G3 25 G3 26 G3 27 G1 28 G1 29 G3 30 G3 31 G2 32 G2 33 G2 34 G2 35 G2 36 G2 37 G2 38 下右 39 下右 40 下右 41 下右 42 下右 43 下右 44 下右 45 下右 46 下右 47 下右 48 下右 49 下右 50 下右 51 下右 52 下右 53 下左 54 下左 55 下左 56 下左 57 下左 58 下左 59 下左 60 下左 61 下左 62 下左 63 下左 64 下左 65 下左 66 下左 67 下
格式:pdf
大小:546KB
頁數: 5頁
評分: 4.7
1 工程常用圖書目錄(電氣、給排水、暖通、結構、建筑) 序號 圖書編號 圖書名稱 價格(元) 備注 JTJ-工程 -24 2009JSCS-5 全國民用建筑工程設計技術措施-電氣 128 JTJ-工程 -25 2009JSCS-3 全國民用建筑工程設計技術措施-給水排水 136 JTJ-工程 -26 2009JSCS-4 全國民用建筑工程設計技術措施-暖通空調 ?動力 98 JTJ-工程 -27 2009JSCS-2 全國民用建筑工程設計技術措施-結構(結構體系) 48 JTJ-工程 -28 2007JSCS-KR 全國民用建筑工程設計技術措施 節(jié)能專篇-暖通空調 ?動力 54 JTJ-工程 -29 11G101-1 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表示方法制圖規(guī)則和構造詳圖(現澆混凝土框架、剪力墻、框架 -剪力墻、框 支剪力墻結構、現澆混凝土樓面與屋面板) 69 代替 00G101
《機械基礎實驗教程(第2版)》由緒論、常用尺寸測量器具的認識、電測技術的基本知識、機械參數的測量、機構認識與運動參數分析、工程材料的組織性能分析、幾何精度的測量、現代測量、機械結構認識和性能測試、機構創(chuàng)新設計實驗、綜合與提高實驗等11章組成。
《機械基礎實驗教程(第2版)》在新的機械基礎實驗課程體系下,系統(tǒng)地介紹了機械基礎類課程中的基本實驗方法、內容、原理、目的、過程、操作與分析等。
《機械基礎實驗教程(第2版)》可作為高等院校機械類及非機械類的機械基礎實驗教材,也可供其他有關專業(yè)的師生和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1 緒論
1.1 課程性質、教學目的和任務
1.2 實驗須知
1.3 機械基礎實驗課程的發(fā)展
1. 3.1 實驗的含義
1.3.2 實驗教學的目的
1.3.3 國內實驗教學的現狀
1.3.4 構建新的機械基礎實驗課程體系
2 常用尺寸測量器具的認識
2.1 實物量具的認識
2.1.1 量塊
2.1.2 光滑極限量規(guī)
2.1.3 鋼直尺
2.1.4 半徑樣板
2.2 卡尺的認識
2.2.1 卡尺
2.2.2 深度卡尺
2.2.3 高度卡尺
2.2.4 萬能角度尺
2.2.5 卡尺的使用
2.3 千分尺的認識
2.3.1 外徑千分尺
2.3.2 深度千分尺
2.3.3 測量內尺寸千分尺
2.3.4 千分尺的使用
2.4 指示表的認識
2.4.1 指示表
2.4.2 深度指示表
2.4.3 杠桿指示表
2.4.4 內徑指示表
2.4.5 厚度指示表
2.4.6 指示表的使用
思考題
3 電測技術的基本知識
3.1 信號類型及描述
3.1.1 信號分類
3.1.2 信號的描述
3.2 測試裝置的基本特性
3.2.1 時不變線性系統(tǒng)的主要性質
3.2.2 測試裝置的靜態(tài)特性
3.2.3 測試裝置的動態(tài)特性
3.3 傳感器
3.4 檢測儀表
3.4.1 CSY-2000系列傳感器與檢測技術實驗臺
3.4.2 CSY-2000系列傳感器實驗儀軟件V9.0版
3.4.3 YJ-29型靜態(tài)電阻應變演示儀
3.4.4 YD-21型動態(tài)電阻應變儀
3.4.5 INV1861應變調理儀
4 機械參數的測量
4.1 計算機數據采集及相關分析法
4.2 靜應力測量
4.3 振動測試
4.3.1 交流全橋的應用——振動測量實驗
4.3.2 差動變壓器的應用——振動測量實驗
4.3.3 壓電式傳感器測量振動實驗
4.3.4 電渦流傳感器測量振動實驗
4.3.5 電容傳感器動態(tài)特性實驗
4.3.6 光纖傳感器測量振動實驗
4.4 壓力測試
4.4.1 壓阻式壓力傳感器的壓力測量實驗
4.4.2 壓阻式壓力傳感器的壓力測量實驗(2000D)
4.4.3 擴散硅壓阻式壓力傳感器差壓測量
4.5 溫度測量
4.5.1 集成溫度傳感器的特性實驗
4.5.2 集成溫度傳感器(AD590)特性實驗(2000D型)
4.5.3 鉑電阻測溫特性實驗
4.5.4 銅電阻測溫性能實驗
4.5.5 熱電偶測溫性能實驗
4.5.6 熱電偶冷端溫度補償實驗
4.6 位移測量
4.6.1 差動變壓器的性能實驗
4.6.2 激勵頻率對差動變壓器特性的影響實驗
4.6.3 差動變壓器零點殘余電壓補償實驗
4.6.4 差動變壓器測位移實驗
4.6.5 電容式傳感器的位移實驗
4.6.6 直流激勵時霍爾式傳感器位移特性實驗
4.6.7 交流激勵時霍爾式傳感器位移特性實驗
4.6.8 電渦流傳感器位移特性實驗
4.6.9 被測體材質對電渦流傳感器特性影響實驗
4.6.10 被測體面積大小對電渦流傳感器的特性影響實驗
4.6.11 光纖傳感器的位移特性實驗
4.7 轉速測量
4.7.1 開關式霍爾傳感器測轉速實驗
4.7.2 磁電式轉速傳感器測速實驗
4.7.3 光電轉速傳感器的轉速測量實驗
4.7.4 利用光電傳感器控制電機轉速實驗
4.7.5 光纖傳感器測速實驗
4.7.6 電渦流傳感器測速實驗
4.8 氣味、濕度參量測量
4.8.1 氣敏傳感器實驗(三線制)
4.8.2 氣敏傳感器實驗(四線制)
4.8.3 濕敏傳感器實驗
4.9 電子秤實驗
4.9.1 霍爾傳感器應用——電子秤實驗
4.9.2 電渦流傳感器的應用——電子秤實驗
4.10 應變片粘貼及靜態(tài)應力測試
4.11 動態(tài)應力測試
4.12 扭矩測量
5 機構認識與運動參數分析
5.1 機構現場教學實驗
5.2 機構運動簡圖的測繪
5.3 插齒機機構運動簡圖測繪與分析
5.4 糖果包裝機機構運動簡圖測繪與分析
5.5 漸開線齒輪范成原理實驗
5.6 回轉構件的靜平衡實驗
5.7 回轉構件的動平衡實驗
5.8 機構運動參數測定與分析
思考題
6 工程材料的組織性能分析
6.1 金相顯微鏡的使用及金相試樣的制備
6.2 鐵碳合金平衡組織觀察
6.3 碳鋼的熱處理
6.4 金屬材料硬度測試實驗
6.5 碳鋼熱處理后的顯微組織觀察
7 幾何量精度的測量
7.1 長度尺寸測量
7.1.1 用立式光學計測量塞規(guī)
7.1.2 用臥式測長儀測量孔徑
7.2 形狀和位置誤差測量
7.2.1 直線度誤差的測量
7.2.2 用圓度儀測量圓度誤差
7.3 表面粗糙度測量
7.3.1 用光切顯微鏡測量表面粗糙度
7.3.2 用電動輪廓儀測量表面粗糙度
7.4 螺紋測量
7.5 齒輪測量
7.5.1 齒輪齒距偏差的測量
7.5.2 齒輪徑向跳動的測量
7.5.3 齒輪徑向綜合偏差的測量
7.5.4 齒輪齒廓總偏差的測量
7.5.5 齒輪公法線長度的測量
思考題
8 現代測量
8.1 三維測量實驗
8.2 非接觸3-D圖像測量實驗
8.3 高精密圓度測量儀測量實驗
思考題
9 機械結構認識和性能測試
9.1 零件測繪的方法和步驟
9.2 機械設計現場教學
9.3 帶傳動實驗
9.4 螺栓組受力分析實驗
9.5 封閉功率流式齒輪傳動效率測定
9.6 開式傳動效率測定
9.7 液體動壓軸承試驗
9.8 減速器性能與結構分析
9.9 軸系結構創(chuàng)意組合設計與分析
10 機構創(chuàng)新設計實驗
10.1 機構創(chuàng)新設計的方法
10.2 平面機構創(chuàng)意組合設計實驗
10.3 機構創(chuàng)意組合及運動參數分析實驗
11 綜合與提高實驗
11.1 綜合測量實驗
11.2 自行車變速軸的拆裝和結構分析
11.3 實驗方法研究與分析實驗
11.4 顯微硬度測試實驗
11.5 常用零件的選材、熱處理和組織分析
11.6 用表面粗糙度測量儀測量表面粗糙度
11.7 機械系統(tǒng)創(chuàng)意組合及運動參數分析實驗
11.8 機械系統(tǒng)性能研究與分析實驗
思考題
參考文獻2100433B
1 緒論
1.1 課程性質、教學目的和任務
1.2 實驗須知
1.3 機械基礎實驗課程的發(fā)展
1.3.1 實驗的含義
1.3.2 實驗教學的目的
1.3.3 國內實驗教學的現狀
1.3.4 構建新的機械基礎實驗課程體系
2 機械基礎實驗常用測量器具
2.1 通用量具的認識
2.1.1 游標量具
2.1.2 千分量具
2.1.3 指示表
2.2 量塊
思考題
3 電測技術的基本知識
3.1 信號類型及描述
3.1.1 信號分類
3.1.2 信號的描述
3.2 測試裝置的基本特性
3.2.1 時不變線性系統(tǒng)的主要性質
3.2.2 測試裝置的靜態(tài)特性
3.2.3 測試裝置的動態(tài)特性
3.3 傳感器
3.4 檢測儀表
3.4.1 CSY-2000系列傳感器與檢測技術實驗臺
3.4.2 CSY-2000系列傳感器實驗儀軟件V8.0版
3.4.3 YJ-29型靜態(tài)電阻應變演示儀
3.4.4 YD-21型動態(tài)電阻應變儀
3.4.5 WYD-4穩(wěn)壓電源(2路)
4 機械參數的測量
4.1 計算機數據采集及相關分析法
4.2 靜應力測量
4.3 振動測試
4.3.1 交流全橋的應用——振動測量實驗
4.3.2 差動變壓器的應用——振動測量實驗
4.3.3 壓電式傳感器測量振動實驗
4.3.4 電渦流傳感器測量振動實驗
4.3.5 電容傳感器動態(tài)特性實驗
4.3.6 光纖傳感器測量振動實驗
4.4 壓力測試
4.4.1 壓阻式壓力傳感器的壓力測量實驗
4.4.2 壓阻式壓力傳感器的壓力測量實驗
4.4.3 擴散硅壓阻式壓力傳感器差壓測量
4.5 溫度測量
4.5.1 集成溫度傳感器的特性實驗
4.5.2 集成溫度傳感器(AD590)特性實驗(2000D型)
4.5.3 熱電阻測溫特性實驗
4.5.4 銅電阻測溫性能實驗
4.5.5 熱電偶測溫性能實驗
4.5.6 熱電偶冷端溫度補償實驗
4.6 位移測量
4.6.1 差動變壓器的性能實驗
4.6.2 激勵頻率對差動變壓器特性的影響實驗
4.6.3 差動變壓器零點殘余電壓補償實驗
4.6.4 電容式傳感器的位移實驗
4.6.5 直流激勵時霍爾式傳感器位移特性實驗
4.6.6 交流激勵時霍爾式傳感器的位移實驗
4.6.7 電渦流傳感器位移實驗
4.6.8 被測體材質對電渦流傳感器特性影響實驗
4.6.9 被測體面積大小對電渦流傳感器的特性影響實驗
4.6.10 光纖傳感器的位移特性實驗
4.7 轉速測量
4.7.1 霍爾測速實驗
4.7.2 磁電式轉速傳感器測速實驗
4.7.3 光電轉速傳感器的轉速測量實驗
4.7.4 利用光電傳感器控制電機轉速實驗
4.7.5 光纖傳感器測速實驗
4.7.6 電渦流傳感器測速實驗
4.8 氣味、濕度參數測量
4.8.1 氣敏傳感器實驗(三線制)
4.8.2 氣敏傳感器實驗(四線制)
4.8.3 濕敏傳感器實驗
4.9 電子秤實驗
4.9.1 霍爾傳感器應用——電子秤實驗
4.9.2 電渦流傳感器的應用——電子秤實驗
4.10 應變片粘貼及靜態(tài)應力測試
4.11 動態(tài)應力測試
4.12 電動機實驗臺振動實測
思考題
5 機構認識與運動參數分析
5.1 機構現場教學實驗
5.2 機構運動簡圖的測繪
5.3 插齒機機構運動簡圖測繪與分析
5.4 糖果包裝機機構運動簡圖測繪與分析
5.5 漸開線齒輪范成原理實驗
5.6 回轉構件的靜平衡實驗
5.7 回轉構件的動平衡實驗
5.8 機構運動參數測定與分析
思考題
6 工程材料的組織性能觀測與分析
6.1 金相顯微鏡的使用及金相試樣的制備
6.2 鐵碳合金平衡組織觀察實驗
6.3 碳鋼的熱處理實驗
6.4 金屬材料硬度測試實驗
6.5 碳鋼熱處理后的顯微組織觀察實驗
7 幾何量精度的測量
7.1 長度尺寸測量
7.1.1 用立式光學計測量塞規(guī)
7.1.2 用臥式測長儀測量孔徑
7.2 形狀和位置誤差測量
7.2.1 直線度誤差的測量
7.2.2 用圓度儀測量圓度誤差
7.3 表面粗糙度測量
7.3.1 用光切顯微鏡測量表面粗糙度
7.3.2 用電動輪廓儀測量表面粗糙度
7.4 螺紋測量
7.5 齒輪測量
7.5.1 齒輪齒距誤差的測量
7.5.2 齒輪齒圈徑向跳動的測量
7.5.3 齒輪徑向綜合誤差的測量
7.5.4 齒輪齒形誤差的測量
7.5.5 齒輪公法線長度的測量
思考題
8 現代測量
8.1 三維測量實驗
8.2 非接觸3-D圖像測量實驗
8.3 高精密圓度測量儀測量實驗
思考題
9 機械結構認識和性能測試
9.1 零件測繪的方法和步驟
9.2 機械設計現場教學
9.3 帶傳動實驗
9.4 螺栓組受力分析實驗
9.5 機械傳動效率測定實驗
9.5.1 閉式齒輪傳動實驗
9.5.2 開式傳動效率測定
9.6 液體動壓軸承實驗
9.7 減速器性能與結構分析實驗
9.8 軸系結構創(chuàng)意組合設計與分析實驗
思考題
10 機構創(chuàng)新設計實驗
10.1 機構創(chuàng)新設計的方法
10.2 平面機構創(chuàng)意組合設計實驗
10.3 機構創(chuàng)意組合及運動參數分析實驗
11 綜合與提高實驗
11.1 綜合測量實驗
11.2 自行車變速軸的拆裝和結構分析實驗
11.3 實驗方法研究與分析實驗
11.4 顯微硬度測試實驗
11.5 常用零件的選材、熱處理和組織分析實驗
11.6 用表面粗糙度測量儀測量表面粗糙度實驗
11.7 機械系統(tǒng)創(chuàng)意組合及運動參數分析實驗
11.8 機械系統(tǒng)性能研究及運動參數分析實驗
思考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