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錄
第1章 靜力學基本概念和物體受力分析
1.1 靜力學的基本概念——剛體和力
1.2 靜力學公理
1.3 約束和約束反力
1.4 物體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圖
思考與練習1
第2章 平面力系
2.1 平面匯交力系
2.1.1 平面匯交力系的合成
2.1.2 平面匯交力系的平衡方程
2.2 力矩和平面力偶系
2.2.1 力對點之矩與合力矩定理
2.2.2 平面力偶理論
2.2.3 平面力偶系的合成和平衡條件
2.3 平面任意力系
2.3.1 力的平移定理
2.3.2 平面任意力系向平面內一點簡化
2.3.3 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條件
2.3.4 平面平行力系的平衡方程
2.3.5 靜定與超靜定問題的概念物體系統的平衡
思考與練習2
第3章 摩擦
3.1 概述
3.2 滑動摩擦
3.2.1 靜滑動摩擦力和靜滑動摩擦定律
3.2.2 動滑動摩擦定律
3.2.3 摩擦角與自鎖現象
3.3 考慮摩擦時的平衡問題舉例
思考與練習3
第4章 材料力學基本概念
4.1 變形固體的基本假設
4.1.1 變形固體的概念
4.1.2 變形固體的基本假設
4.1.3 彈性變形和塑性變形
4.2 桿件變形的基本形式
思考與練習4
第5章 拉伸與壓縮
5.1 軸向拉伸與壓縮的概念和實例
5.2 軸向拉伸或壓縮時橫截面上的內力
5.2.1 構件內力的概念
5.2.2 截面法、軸力
5.2.3 軸力圖
5.3 軸向拉伸或壓縮時橫截面上的應力
5.3.1 應力的概念
5.3.2 拉(壓)桿截面上的應力
5.4 軸向拉伸或壓縮時的變形
5.4.1 縱向變形
5.4.2 胡克定律
5.4.3 橫向變形
5.5 軸向拉(壓)時桿件的強度計算
5.5.1 安全系數和許用應力
5.5.2 拉伸和壓縮時的強度條件
5.6 應力集中的概念
思考與練習5
第6章 剪切與擠壓
6.1 剪切的概念與實例
6.2 剪切的實用計算及強度條件
6.2.1 剪應力和剪應變
6.2.2 剪切強度條件
6.3 擠壓的實用計算及強度條件
6.3.1 擠壓概念及擠壓應力的實用計算方法
6.3.2 擠壓強度條件
思考與練習6
第7章 扭轉
7.1 扭轉的概念與實例
7.2 外力偶矩和扭矩的計算
7.2.1 外力偶矩的計算
7.2.2 扭矩的計算
7.2.3 扭矩圖
7.3 圓軸扭轉時的應力和強度條件
7.3.1 圓軸扭轉時的應力
7.3.2 圓軸扭轉時的強度條件
思考與練習7
第8章 彎曲變形
8.1 彎曲的概念與實例
8.1.1 梁的載荷
8.1.2 梁的支座
8.1.3 靜定梁的基本形式
8.2 彎曲內力——剪力和彎矩
8.2.1 彎曲橫截面的剪力和彎矩
8.2.2 剪力圖和彎矩圖繪制的基本方法
8.3 彎曲應力及強度條件
8.3.1 純彎曲時梁橫截面上的正應力
8.3.2 彎曲正應力強度條件
8.4 提高梁彎曲強度的主要措施
8.4.1 選擇合理的截面形狀
8.4.2 合理布置載荷和支座位置
8.5 工程中的彎曲變形問題
8.5.1 撓曲線
8.5.2 撓度和轉角
思考與練習8
第9章 壓桿穩(wěn)定
9.1 壓桿穩(wěn)定的概念
9.1.1 綜述
9.1.2 壓桿的臨界載荷
9.2 細長壓桿臨界力的確定
9.2.1 兩端鉸支細長壓桿的臨界力公式
9.2.2 其他約束情況下壓桿的臨界力
9.3 臨界應力與歐拉公式的適應范圍
9.4 壓桿的穩(wěn)定計算
9.5 提高壓桿穩(wěn)定性措施
思考與練習9
第10章 平面機構及其運動簡圖
10.1 平面運動副
10.1.1 機構和零件的概念
10.1.2 平面運動構件的自由度
10.1.3 運動副的概念
10.1.4 運動副的分類
10.1.5 運動鏈和機構
10.2 平面機構的運動簡圖
10.2.1 機構運動簡圖的概念
10.2.2 平面機構運動簡圖的繪制
10.3 平面機構的自由度
10.3.1 平面機構自由度的計算
10.3.2 機構具有確定運動的條件
思考與練習10
第11章 平面連桿機構
11.1 鉸鏈四桿機構
11.1.1 鉸鏈四桿機構的組成和基本形式
11.1.2 鉸鏈四桿機構類型的判斷
11.1.3 鉸鏈四桿機構的演化
11.2 平面四桿機構的工作特性
11.2.1 運動特性
11.2.2 傳力特性
11.3 平面四桿機構的設計
11.3.1 按照給定的行程速比系數K設計四桿機構
11.3.2 按照給定的連桿位置設計四桿機構
思考與練習11
第12章 凸輪機構
12.1 從動件常用運動規(guī)律下的位移曲線的繪制
12.1.1 凸輪機構的應用、組成和特點
12.1.2 凸輪機構的分類
12.1.3 凸輪與從動件的運動關系
12.1.4 從動件的常用運動規(guī)律及S-δ曲線繪制
12.2 利用反轉法原理用圖解法設計凸輪輪廓
12.2.1 尖頂對心直動從動件盤形凸輪
12.2.2 對心滾子直動從動件盤形凸輪
12.2.3 對心平底直動從動件盤形凸輪
12.2.4 偏置直動從動件盤形凸輪
12.2.5 設計凸輪機構應注意的問題
思考與練習12
第13章 間歇運動機構
13.1 棘輪機構的組成、原理及應用
13.1.1 棘輪機構的組成和工作原理
13.1.2 棘輪機構的特點及應用
13.2 槽輪機構的組成、原理及應用
13.2.1 槽輪機構的組成和工作原理
13.2.2 槽輪機構的特點及應用
13.2.3 槽輪機構的主要參數
思考與練習13
第14章 帶傳動和鏈傳動
14.1 帶傳動概述
14.1.1 帶傳動的組成和類型
14.1.2 帶傳動的特點和應用
14.1.3 V帶和V帶輪的結構
14.2 帶傳動的工作能力分析
14.2.1 帶傳動的受力分析
14.2.2 帶傳動的應力分析
14.2.3 帶傳動的彈性滑動和傳動比
14.3 普通V帶傳動的設計計算
14.3.1 帶傳動的失效形式和設計準則
14.3.2 單根普通V帶傳遞的許用功率
14.3.3 普通V帶傳動的設計步驟和方法
14.3.4 帶傳動的張緊、安裝與維護
14.4 鏈傳動的概述
14.4.1 鏈傳動的特點和應用
14.4.2 滾子鏈的結構標準及鏈輪
14.5 鏈傳動的運動分析、受力分析及布置潤滑
14.5.1 鏈傳動的運動分析
14.5.2 鏈傳動的受力分析
14.5.3 鏈傳動的布置、張緊和潤滑
思考與練習14
第15章 齒輪傳動
15.1 齒輪機構的概述
15.1.1 齒輪機構的特點和類型
15.1.2 齒輪的齒廓實現定角速比傳動的條件
15.1.3 漸開線的形成和特性
15.1.4 漸開線齒廓滿足定角速比要求
15.2 齒輪各部分名稱及漸開線標準直齒圓柱齒輪的幾何尺寸計算
15.2.1 齒輪各部分名稱
15.2.2 漸開線標準直齒輪的基本參數及幾何尺寸計算
15.3 漸開線直齒圓柱齒輪的嚙合傳動
15.3.1 正確嚙合條件
15.3.2 標準中心距
15.3.3 連續(xù)傳動
15.3.4 漸開線齒輪的切齒原理
15.3.5 漸開線齒廓的根切現象、最少齒數及變位齒輪
15.4 平行軸斜齒輪機構
15.4.1 斜齒輪嚙合的共軛齒廓曲面
15.4.2 斜齒輪基本參數和幾何尺寸計算
15.4.3 斜齒輪傳動的正確嚙合和重合度
15.4.4 斜齒輪的當量齒數
15.4.5 斜齒輪的傳動特點
15.5 圓錐齒輪機構
15.5.1 圓錐齒輪概述
15.5.2 背錐和當量齒數
15.5.3 直齒圓錐齒輪幾何尺寸計算
15.6 漸開線圓柱、圓錐齒輪傳動輪齒的受力分析
15.6.1 直齒圓柱齒輪傳動輪齒的受力分析
15.6.2 直齒圓錐齒輪傳動輪齒的受力分析
15.7 齒輪的結構及齒輪傳動的潤滑和效率
15.7.1 齒輪的結構
15.7.2 齒輪傳動的潤滑
15.7.3 齒輪傳動的效率
思考與練習15
第16章 蝸桿傳動
16.1 蝸桿傳動概述
16.1.1 蝸桿傳動的特點和應用
16.1.2 蝸桿傳動的類型
16.2 圓柱蝸桿傳動的主要參數和幾何尺寸計算
16.2.1 圓柱蝸桿傳動的主要參數
16.2.2 圓柱蝸桿傳動的幾何尺寸計算
16.3 圓柱蝸桿傳動的受力分析
思考與練習16
第17章 輪系
17.1 輪系的分類及應用
17.1.1 輪系及其分類
17.1.2 輪系的應用
17.2 定軸輪系傳動比
17.3 周轉輪系傳動比
17.3.1 周轉輪系的組成
17.3.2 周轉輪系的傳動比
17.4 混合輪系的傳動比
思考與練習17
附錄A 常見簡單幾何形狀截面的幾何性質
附錄B 型鋼表
參考文獻2100433B
本書是在總結高職高專機械類專業(yè)和近機類專業(yè)“機械設計基礎”課程多年教學改革和教學經驗的基礎上編寫而成的,突出理論淺顯、面向實際應用的特點。
本書主要內容涵蓋力學的基本知識,工程中常用機構、機械傳動裝置的組成、工作原理和實際應用,常用機構的設計,簡單傳動裝置及零部件的選用、維護和改造。
第2版前言第1版前言第1章 土方工程1.1 土的分類與工程性質1.2 場地平整、土方量計算與土方調配1.3 基坑土方開挖準備與降排水1.4 基坑邊坡與坑壁支護1.5 土方工程的機械化施工復習思考題第2...
1、F′=F″+[1-C1/(C1+C2)]F=0+(1-0.7)*2000=600N F 0=F′+[C1/(C1+C2)]F=600+0.7*2000=2000N2、F′=F″+[1-C1...
格式:pdf
大小:12KB
頁數: 8頁
評分: 4.6
緒論 第 1 章 機械設計概述 第 2 章 潤滑與密封概述 第 3 章 平面機構的結構分析 第 4 章 平面連桿機構 第 5 章 凸輪機構 第 6 章 間歇運動機構 第 7 章 螺紋連接 第 8 章 軸轂連接 第 9 章 帶傳動 第 10章 鏈傳動 第 11章 齒輪傳動 第 12章 蝸桿傳動 第 13章 齒輪系 第 14章 機械傳動設計 第 15章 機械的調速與平衡 第 16章 軸 第 17章 滾動軸承 第 18章 滑動軸承 第 19章 聯軸器、離合器 第 20章 彈簧 目 錄 緒論 0.1 機器的組成及特征 0.2課程的內容、性質和任務 0.3 學習方法 復習題與練習題 第 1 章機械設計概述 1.1 機械設計的基本要求 1.2 機械設計的內容與過程 1.3 機械零件的失效形式及設計計算準則 1.4機械零件的接觸強度 1.5機械零件的標準化 1.6現代機械設計理論概述 復習題與練習題
格式:pdf
大小:12KB
頁數: 3頁
評分: 4.3
II 目 錄 設計任務書 1. 傳動裝置的總體方案設計 ????????????????????????? 1 1.1 傳 動 方 案 設 計 ???????????????????????????? 2 1.1.1 分 析 傳 動 方 案 的 組 成 及 特 點???????????????????? 3 1.1.2 擬 定 傳 動 方 案 并 繪 制 機 構 運 動 簡 圖????????????????? 12 1.2 電 動 機 的 選 擇 ??????????????????????????? 11 1.2.1 電動機的類型選擇???????????????????? 122 1.2.2 確 定 電 動 機 的 轉 速??????????????????????? 233 1.2.3 確 定 電 動 機 的 功 率 和 型 號???????????????????
《機械設計基礎》:21世紀高等學校規(guī)劃教材
《機械設計基礎實驗指導》針對《機械設計基礎》(張永宇、陸寧主編,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各章內容而編寫,共有12個實驗,可根據教學需要選做?!稒C械設計基礎實驗指導》可作為高等院?;虺扇烁咝C械類及其相關專業(yè)機械設計基礎、機械原理、機械設計課程的實驗教材,也可作為有關人員進行教學、科研和工程實踐的參考書。 {zzjj}
《機械設計基礎》是依據教育部制定的高職高專機械設計基礎課程的基本要求,并結合編者多年的教學改革經驗編寫而成?!稒C械設計基礎》詳細地介紹了通用零、部件的設計與計算,常用機構的結構、運動分析與設計等內容?!稒C械設計基礎》分為14章,內容包括:緒論、平面機構運動簡圖及自由度、平面連桿機構、凸輪機構及其設計、其他常用機構、連接、帶傳動、鏈傳動、齒輪傳動、齒輪系、軸、軸承、其他常用零部件、回轉構件的平衡。各章均有教學目標和本章小結,并配有相應的習題及必要的數據資料。
《機械設計基礎》可作為高職高專院校機械類和近機類各專業(yè)的機械設計基礎課程的教材,也可供其他非機類專業(yè)學生及相關專業(yè)工程技術人員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