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工程力學系

1957年初,為了適應經濟與國防建設的需要,培養(yǎng)新興科學技術中有關力學及計算數學方面的專業(yè)人才,在錢學森先生的倡導下,成立了工程力學研究班,錢偉長教授為首任班主任,郭永懷教授和杜慶華教授為副班主任。
為了滿足日益發(fā)展的國防與國民經濟對力學人才的需求和高校對高質量力學教師的要求,1958年7月3日,清華大學1957~1958年度第七次校務行政擴大會議決議,成立工程力學數學系。
“文革”期間,從1969起先后分別將計算數學調整到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和應用數學系;一般力學調整到精密儀器系,工程力學數學系改名為工程力學系。 
1983年為更好的開展科學研究工作,成立了工程力學研究所。 

清華大學工程力學系基本信息

中文名 清華大學工程力學系 外文名 Department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 of Tsinghua University
創(chuàng)辦時間 1957年 辦學性質 公立
學校特色 教育部直屬,副部級大學 類????型 211,985,C9聯盟
所屬地區(qū) 北京

固體力學研究所

歷史發(fā)展:清華大學固體力學學科是我國著名力學家張維、杜慶華、黃克智等教授創(chuàng)建的,是全國首批博士點和重點學科。歷經幾代清華人的辛勤耕耘,發(fā)展成為凝練力學學科的平臺,創(chuàng)新力學科研的基地,培養(yǎng)力學人才的搖籃。1999年正式成立了固體力學研究所英文簡稱ISM,前身為固體力學教研室),它是固體力學重點學科的主要依托單位。該研究所是國內外高校該學科最大的團隊之一,學術梯隊完整合理、學科覆蓋面寬廣齊全。ISM承擔著本專業(yè)本科生、碩士生和博士生的教學和科研任務。其宗旨是:研究工程材料、工程結構和高技術結構(如:航空航天結構、電子元件結構和其它能源結構等)的破壞行為,探索其中蘊含的力學規(guī)律,為設計和改進具有更卓越力學行為和可靠性的工程材料和高技術結構提供理論基礎與準則,并為國家培養(yǎng)出高層次、高素質的創(chuàng)新性專業(yè)人才。ISM的發(fā)展目標是:建成先進的理論、計算和實驗環(huán)境,通過開放和流動聯合的運行機制,在研究工作、人才培養(yǎng)、國內外合作交流和學術活動等方面都達到國際一流水平,建成國際上有重要影響和學術地位的一流研究所。

流體力學研究所

清華大學航天航空學院工程力學系流體力學研究所是流體力學科學研究和學術型人才的重要培養(yǎng)基地,是 1958 年在由錢學森、郭永懷和錢偉長等創(chuàng)辦的“工程力學研究班”的基礎上建立的,具有碩士、博士學位和 一級學科學位授予權。本研究所的主要研究方向有:湍流、計算流體力學、航空航天流體力學、非牛頓及生物流體力學、工業(yè)及環(huán)境流體力學、微尺度流體力學、實驗流體力學等。流體力學研究所在教學、人才培養(yǎng)和學術研究等方面形成了工偏理的獨特風格,并取得了顯著成果:

在學術隊伍建設方面,建立了一支包括杰出基金獲得者在內的十分活躍的教學科研隊伍;

在人才培養(yǎng)方面成績卓著,為航空航天、國防、國家機關、高校、國有大中型企業(yè)等重點部門培養(yǎng)了大批優(yōu)秀人才;

在基礎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新成果,在J Fluid Mech、Phys Fluid s 和 J Comput Phys 等本學科重要國際刊物上發(fā)表的論文數在國內名列前茅;

在流體力學工程應用和成果轉化方面成效顯著,擁有多種先進設備和多項國際發(fā)明專利;

在科技合作方面,與國內外著名企業(yè)和學術機構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系,設有清華-SMC氣動技術中心,并牽頭成立了清華—GE推進與動力技術研究中心;

在 2001年重點學科申請通訊評審中,名列全國同類學科點首位。流體力學研究所將不斷努力,把本學科建設 為國際一流水平的流體力學研究、人才培養(yǎng)基地和具有一定國際知名度的學科點。

工程熱物理研究所

工程熱物理學科創(chuàng)建于1958年。1988年被評為國家重點學科,1998年獲得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并設有博士后科研流動站。2001年以全國第一名的成績再度被評為國家重點學科。2003年在全國一級學科評估中獲得第一名。2004年為適應國家對航天航空事業(yè)發(fā)展的需要,清華大學工程力學系工程熱物理研究所整體進入清華大學航天航空學院。

在保持工程熱物理學科優(yōu)勢的同時,研究領域進一步向航天航空拓展,現研究方向為如下四個方面:

1、航天航空領域熱科學與技術研究。如航天航空器推進技術,航天飛行器及其載荷的熱控制與熱管理,航天航空材料熱物性及其測試技術等。

2、能源領域熱科學與技術研究。如節(jié)能技術,余熱回收,能源環(huán)境、經濟、效率評估,清潔燃燒技術等。

3、傳熱基礎研究。如強化傳熱新理論、微納米傳熱、分子動力學模擬等。

4、燃燒基礎研究。如催化燃燒、湍流多相流動與燃燒、清潔燃燒基礎等。

本研究所設有三個教育部、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和一個國際合作實驗室,即傳熱強化與過程節(jié)能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傳熱與能源利用北京市重點實驗室、3E能源北京市重點實驗室、清華—大金R&D中心。

研究所的教學科研隊伍共21人,其中具有博士學位的12人,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教授及博士生導師7人,副教授及高工10人,講師、工程師3人。此外還有兼職教授4人,外籍客座教授3人。

2004年度本研究所承擔的科研項目包括973項目(含子項目)共6項,863項目5項,國家重大科技攻關項目4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9項,國防科研項目4項,國家其它重大科技項目1項,博士點基金項目2項,國際合作項目3項,其它科研項目5項。在研項目總經費為1926萬元。

“基于場協同理論的傳熱強化技術及其應用”獲2003年度教育部推薦國家科學技術獎科技進步一等獎,并被推薦申報2004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2003年發(fā)表論文131篇,其中SCI收錄31篇, EI收錄26篇,ISTP收錄13篇。獲授權專利6項。本研究所承擔培養(yǎng)的本科生100余人。2003年度獲全國優(yōu)秀博士論文1人。

生物力學與醫(yī)學工程研究所

生物力學和醫(yī)學工程是 21 世紀醫(yī)學和生物學發(fā)展中的新興力量, 是當今力學學科發(fā)展的新的驅動力和生長點 ,涵蓋 生物、醫(yī)學、物理、化學、材料、力學與工程學等多個學科,研究不同尺度生命體的結構、性能、功能、運動及其相互關系等。

清華大學生物力學與醫(yī)學工程研究所的前身是成立于 1979 年的清華大學工程力學系生物力學實驗室,時任實驗室主任為席葆樹教授。實驗室最早從人工心臟瓣膜的疲勞研究開始,相繼開展了植物生物力學、生物與仿生材料力學、分子、細胞力學、中醫(yī)脈象、運動生物力學等的研究。

2006年1月19日正式成立生物力學與醫(yī)學工程研究所(Institute of Biomechanics and Medical Engineering, 簡稱IBME)。主要研究方向有:生物力學、細胞與亞細胞尺度生物力學、生物材料力學與仿生學、醫(yī)學工程、生物流體力學與生命熱科學、航天航空領域的生物力學與醫(yī)學工程問題等。 2100433B

清華大學工程力學系造價信息

市場價 信息價 詢價
材料名稱 規(guī)格/型號 市場價
(除稅)
工程建議價
(除稅)
行情 品牌 單位 稅率 供應商 報價日期
力學實驗桌 1200*600*780mm(鋁木結構,防火板臺面。)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13% 四川科因實驗設備有限公司
人文社科科學系簡介更換內容 2400mm×1200mm,室外高精度寫真畫面,帶背膠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m2 13% 成都市眾之藝展覽展示有限公司
香港中英文大學 青磚飾面外墻,尺寸225×110×50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m2 13% 深圳長樂古典園林建材有限公司
力學校浮雕 品種:玻璃鋼雕塑;材質:玻璃鋼;說明:玻璃鋼材質;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禹城

m2 13% 貴州盛世恒藝雕塑建材工程有限公司
清華同方溫控器 TKPY-01A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清華同方

13% 北京藍普嘉通科技有限公司
清華防雷DC-Plus 48V直流電源保護/四級過濾/最大防雷能力10kA/響應時間小于5納秒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清華防雷

13% 廣州市暢域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銷售部
香港中英文大學 青磚飾面外墻,尺寸225×110×50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m2 13% 深圳長樂古典園林建材有限公司
清華同方溫控器 TKPY-04A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清華同方

13% 北京藍普嘉通科技有限公司
材料名稱 規(guī)格/型號 除稅
信息價
含稅
信息價
行情 品牌 單位 稅率 地區(qū)/時間
工程駁船 100T以內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臺班 清遠市英德市2015年4季度信息價
工程駁船 200T以內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臺班 清遠市英德市2015年3季度信息價
工程駁船 200T以內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臺班 清遠市英德市2015年2季度信息價
工程駁船 200T以內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臺班 清遠市英德市2014年2季度信息價
工程駁船 100T以內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臺班 清遠市英德市2014年1季度信息價
工程駁船 100T以內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臺班 清遠市英德市2013年4季度信息價
工程駁船 200T以內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臺班 清遠市英德市2013年2季度信息價
工程駁船 100T以內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臺班 清遠市英德市2013年1季度信息價
材料名稱 規(guī)格/需求量 報價數 最新報價
(元)
供應商 報價地區(qū) 最新報價時間
配電箱(清華大學) B#AL3|1臺 1 查看價格 佛山市蘊創(chuàng)電氣設備有限公司 全國   2020-07-24
配電箱(清華大學) A#AL2|1臺 1 查看價格 佛山市蘊創(chuàng)電氣設備有限公司 全國   2020-07-24
配電箱(清華大學) B#AL1|1臺 1 查看價格 佛山市蘊創(chuàng)電氣設備有限公司 全國   2020-07-24
配電箱(清華大學) B#AL2|1臺 1 查看價格 佛山市蘊創(chuàng)電氣設備有限公司 全國   2020-07-24
配電箱(清華大學) A#AL3|1臺 1 查看價格 佛山市蘊創(chuàng)電氣設備有限公司 全國   2020-07-24
配電箱(清華大學) A#AL1|1臺 1 查看價格 佛山市蘊創(chuàng)電氣設備有限公司 全國   2020-07-24
配電箱(清華大學研究院) D1#AL01|1臺 1 查看價格 佛山市蘊創(chuàng)電氣設備有限公司 全國   2020-07-24
配電箱(清華大學研究院) D2#AL01|1臺 1 查看價格 佛山市蘊創(chuàng)電氣設備有限公司 全國   2020-07-24

1957年初,為了適應經濟與國防建設的需要,培養(yǎng)新興科學技術中有關力學及計算數學方面的專業(yè)人才,在錢學森先生的倡導下,成立了工程力學研究班,錢偉長教授為首任班主任,郭永懷教授和杜慶華教授為副班主任。工程力學研究班共辦了3屆,畢業(yè)生323人,其中大多數成為了我國力學學科教學和科研的骨干力量。

為了滿足日益發(fā)展的國防與國民經濟對力學人才的需求和高校對高質量力學教師的要求,1958年7月3日,清華大學1957~1958年度第七次校務行政擴大會議決議,成立工程力學數學系。設立流體力學、固體力學和計算數學三個專業(yè),相應建立了三個專業(yè)教研組,學制為六年。

工程力學數學系是以數學、物理、力學等基礎學科為基礎,研究技術科學理論,又與生產實踐相結合,解決工程設計提出的問題,培養(yǎng)有社會主義覺悟、又紅又專的力學和計算數學人才。

1960年5月,學??紤]到技術科學的共同性質、促進航空航天項目的進展,又將動力機械系的工程熱物理專業(yè)調整到工程力學數學系(注:工程熱物理專業(yè)的前身為1955年成立于動力系的工業(yè)熱工專業(yè)。1957年春學校決定停辦工業(yè)熱工專業(yè),并改為成立面向軍工服務的熱物理專業(yè),代號410。1958年2月熱物理教研組在動力系館正式成立。)。1961年根據國家的需要成立了固體力學專業(yè)、一般力學專門化。這時的工程力學數學系有四個專業(yè)和一個專門化;有五個專業(yè)教研組即610,620,630,640與650教研組和六個實驗室。后來取消了代號,相應地稱為流體力學、固體力學、計算數學、工程熱物理和一般力學五個教研組。

“文革”期間,從1969起先后分別將計算數學調整到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和應用數學系;一般力學調整到精密儀器系,工程力學數學系改名為工程力學系。直到1978年,一般力學又調回到工程力學系。在1972-1976年期間,先后招收了5屆工農兵學員共計363人。

1977年恢復高考招生制度。工程力學系流體力學、固體力學和工程熱物理專業(yè)恢復招收本科生,學制五年。同年開始規(guī)模招收碩士研究生,學制2-3年。

1980年固體力學、流體力學專業(yè)開始招收博士研究生。

1982年基礎課委員會中的理論力學和材料力學兩個教研組與工程力學系合并,從此工程力學系又承擔起全校力學課程的教學任務。

1983年為更好的開展科學研究工作,成立了工程力學研究所;工程熱物理專業(yè)與熱能工程系聯合成立熱能工程與工程熱物理研究所。

1985年從科學發(fā)展和社會需要出發(fā),將流體力學和固體力學專業(yè)合并為工程力學專業(yè)。為進一步適應國民經濟發(fā)展的需要和高科技對力學人才的要求,從1990年起,確定在本科招生中,力學系的專業(yè)改寫為,工程力學(工程力學與計算機應用)及工程熱物理(熱科學、熱能技術與控制)兩個專業(yè)。主要培養(yǎng)力學及其相關的工程設計、新技術開發(fā)以及高新技術相結合的工程力學,工程熱物理和計算機應用人才。

到1991年,全系設有七個教研組,設有包括六個研究室的工程力學研究所,還有地震波勘探開發(fā)研究所,以及有裝備了現代化設備的十個實驗室和計算機室。固體力學、工程熱物理被評為全國重點學科。

1993年破壞力學實驗室成為國家教委開放研究實驗室。

1996年力學學科被首批批準按一級學科行使學位授予權。

1998年全面實行本科-碩士統籌培養(yǎng)計劃,當年力學系有41名同學納入本碩貫通培養(yǎng)計劃。工程熱物理專業(yè)獲得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與熱能系共建)。

1999年逸夫技術科學樓建成,工程力學系遷入,教學和實驗條件獲得了極大改善;實行了系管教學,將教研組改為研究所,相繼成立了固體力學、流體力學、工程熱物理、工程動力學研究所。國家教委開放研究實驗室“破壞力學實驗室”更名為“破壞力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009年更名為應用力學實驗室。在全國首批百篇優(yōu)秀博士論文的評選中,力學系有兩篇博士論文入選。

2001年在教育部重點學科的評估工作中,固體力學列一級學科(力學)第一,流體力學列二級學科第一、一級學科第六,工程熱物理專業(yè)(與熱能系共建)列一級學科(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第一。與華南理工大學和北京工業(yè)大學三校聯合組建"傳熱強化與過程節(jié)能"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2002年增設國防定向的“飛行器設計與工程”專業(yè),招收21名國防定向生;

2003年與熱能系共建‘煤的清潔燃燒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2003年成立了“傳熱與能源利用”北京市重點實驗室。

清華大學工程力學系常見問題

  • 清華大學綜合體育館清華大學里

    要自己帶球??!用別人的不止自己心里不好,用著也不習慣。最好自己帶。現在得仿拍很便宜的~幾十塊都有!自己帶去方便,省錢,而且拍需要自己來適應的,不同的拍適應不同的人,所以最好自己也去買的好!手頭暫時緊的...

  • 清華大學有哪些院系,清華大學院系設置,部門

    學院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人文科學實驗班、社會科學實驗班中國語言文學系: 漢語言文學 歷史系: 歷史學 哲學系: 哲學 社會學系: 社會學 國際關系學系: 國際關系學 經濟學研究所: 經濟學 心理學系:...

  • 清華大學面積多少畝

    清華大學占地面積3290000平方米。拓展資料:1. 清華大學(Tsinghua University),簡稱“清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是中國著名高等學府,位列“211...

清華大學工程力學系文獻

清華大學工程熱力學習題課分解 清華大學工程熱力學習題課分解

格式:pdf

大?。?span id="y16sjlw" class="single-tag-height">508KB

頁數: 20頁

評分: 4.5

工程熱力學課程習題 第一章 1-1 試將 1物理大氣壓表示為下列液體的液柱高 (mm),(1) 水, (2) 酒精, (3) 液態(tài) 鈉。它們的密度分別為 1000kg/m3,789kg/m3和 860kg/m3。 1-4 人們假定大氣環(huán)境的空氣壓力和密度之間的關系是 p=cρ1.4,c為常數。在海平 面上空氣的壓力和密度分別為 1.013×105Pa和 1.177kg/m3,如果在某山頂上測得大氣壓 為 5×104Pa。試求山的高度為多少。重力加速度為常量,即 g=9.81m/s2。 1-7 如圖 1-15 所示的一圓筒容器,表 A的讀數為 360kPa,表 B讀數為 170kPa,表 示室Ⅰ壓力高于室Ⅱ的壓力。 大氣壓力為 760mmHg。試求 (1) 真空室以及Ⅰ室和Ⅱ室的 絕對壓力; (2) 表 C的讀數; (3) 圓筒頂面所受的作用力。 圖 1-15 1-8 若某溫標的冰點為 2

立即下載
清華大學工程熱力學習題課 清華大學工程熱力學習題課

格式:pdf

大?。?span id="h7seqr1" class="single-tag-height">508KB

頁數: 20頁

評分: 4.4

工程熱力學課程習題 第一章 1-1 試將 1物理大氣壓表示為下列液體的液柱高 (mm),(1) 水, (2) 酒精, (3) 液態(tài) 鈉。它們的密度分別為 1000kg/m3,789kg/m3和 860kg/m3。 1-4 人們假定大氣環(huán)境的空氣壓力和密度之間的關系是 p=cρ1.4,c為常數。在海平 面上空氣的壓力和密度分別為 1.013×105Pa和 1.177kg/m3,如果在某山頂上測得大氣壓 為 5×104Pa。試求山的高度為多少。重力加速度為常量,即 g=9.81m/s2。 1-7 如圖 1-15 所示的一圓筒容器,表 A的讀數為 360kPa,表 B讀數為 170kPa,表 示室Ⅰ壓力高于室Ⅱ的壓力。 大氣壓力為 760mmHg。試求 (1) 真空室以及Ⅰ室和Ⅱ室的 絕對壓力; (2) 表 C的讀數; (3) 圓筒頂面所受的作用力。 圖 1-15 1-8 若某溫標的冰點為 2

立即下載

本詞條由“科普中國”科學百科詞條編寫與應用工作項目 審核 。

中文名
施工
國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46年8月
性別

1946年8月出生,江蘇海門人,教授。1970年畢業(yè)于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畢業(yè)后即在清華大學任教。1982年研究生畢業(yè),獲清華大學工學碩士(反應堆物理專業(yè))學位?,F任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教授,輻射探測與反應堆物理實驗室主任,并任清華大學學位委員會核科學技術分委會委員,中國核教育學會常務理事。

自七十年代以來一直從事核反應堆物理等方面的教學與研究工作。講授“核工程原理”、“反應堆物理與數值計算”、“反應堆物理實驗”、“高等反應堆物理”等課程,曾多次獲得清華大學優(yōu)秀教學工作一等獎。從事的研究工作主要有:核反應堆物理數值計算方法研究,先進反應堆研究與概念設計,核測井技術研究和軟件開發(fā)等,在研究工作和人才培養(yǎng)上有一定成績。

清華大學機械工程系形象標識

清華大學機械工程系系徽主體圖案為齒輪,主體圖案中嵌入有“機械工程系”中文名字和英文簡稱“ME”文字,數字1932代表建系時間,下方為毛澤東主席題寫的清華大學名稱,系英文全稱“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Tsinghua University”環(huán)繞外圓,外圓沿用了清華大學?;盏膱A面。

清華大學機械工程系學生組織

  • 團委

機械系團委接受機械系黨委學生工作組及清華大學團委的直接領導,其工作主要在思想教育、社會實踐、素質拓展、志愿公益、基層組織建設及干部培養(yǎng)等方面開展。

  • 學生會

機械系學生會是機械系三大學生組織之一,主要承擔為同學服務的職責,傾聽同學需求,建設系內民主,聚焦權益發(fā)展,加強網羅資源,打造品牌文體,積極對外發(fā)聲。

  • 學生科協

機械系學生科協受機械系黨委學生工作組及清華大學學生科協領導,其職責在于統籌校系學術、科創(chuàng)資源,為機械系同學的學業(yè)、科研發(fā)展助力,通過舉辦科創(chuàng)賽事、科技培訓、組建興趣團隊提升系內課外科創(chuàng)活動氛圍。

  • TMS分會

機械工程系TMS分會是清華大學學生馬克思主義學習研究協會(Tsinghua Marxism Students’ Study Society,簡稱TMS協會)在機械工程系的分支組織,同時受校TMS協會和機械工程系黨委學生工作組的領導。

  • 研究生團總支

清華大學機械工程系研究生團總支(簡稱“系研團”)受機械工程系黨委研究生工作組和清華大學研究生團委的共同領導,是黨組織和團組織聯系青年學生的橋梁和紐帶,以倡導研究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為工作原則,以全心全意為同學服務為工作宗旨,是廣大研究生自我學習和成長的舞臺。

  • 研究生會

清華大學機械系研究生會(簡稱機械系研會)是機械系研究生工作組領導下的研究生組織,同時受清華大學研究生會統籌指導開展具體工作。機械系研會以全心全意為服務同學為工作宗旨,倡導研究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為原則。在學校以人才培養(yǎng)為目標的總體思路下,機械系研會圍繞研究生相關的學術、體育、文化等主題展開具體工作,為廣大研究生營造良好的成長、成才氛圍,提升集體凝聚力。

清華大學機械工程系學生活動

  • 科技競賽

根據2020年5月清華大學機械工程系官網顯示,機械工程系開展“挑戰(zhàn)杯”競賽、“挑戰(zhàn)杯”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清華大學機械創(chuàng)新設計大賽、機械迷城大賽、新生機械創(chuàng)意大賽等活動。

  • 文體活動

研究生文體活動:機械系開展研究生文藝體育活動:新生舞會讓同學們更快的融入集體;“健行杯”系內籃球、足球、羽毛球賽增進了同學及師生之間的友誼;“一二九”革命歌曲演唱會讓人銘記那段崢嶸歲月;體育俱樂部為常態(tài)化體育的開展提供了平臺。機械系榮獲2018~2019 學年研究生“一二九”革命歌曲演唱會藝術水準獎,2018~2019學年研究生運動會甲組總分第一。

本科生文體活動:根據2020年5月清華大學機械工程系官網顯示,機械系自院系合并以來已開展8次學生節(jié),分別為2011年“覺醒紀”;2012年“幾度十八”;2013年“紅心J”;2014年“鉅械座”;2015年“匠心”;2016年“器語”;2017年“熔鑄”和2018年“帶著ME去流浪”。

  • 社會實踐

研究生社會實踐活動:研究生社會實踐活動主要由研團總支就業(yè)實踐部負責,每學期都會組織開展學期中短期參觀實踐和寒暑假就業(yè)實踐活動,旨在拓寬該系研究生就業(yè)視野和就業(yè)面,2018-2019年度,機械系就業(yè)實踐部共派出寒暑假出行支隊7支,其中5支被評為校級重點支隊(暑假出行2支支隊均獲得銀獎支隊,寒假派出的3支支隊有望沖擊金獎支隊和金獎個人)。

本科生社會實踐:機械系將社會實踐與學生的思想教育、專業(yè)學習、集體建設、社會服務和擇業(yè)就業(yè)相結合,每年暑假組織20余支實踐支隊前往祖國的大江南北進行實踐調研。此外,機械系也在清華大學范圍內率先開展院系級實踐項目,“機械力量”自2013年開始已經成功舉辦六期,其中第三期和第六期分別獲得清華大學學生社會實踐金獎支隊稱號。

  • 志愿服務

研究生志愿服務:組織每學年四到五次大型志愿獻血活動,宣傳無償獻血精神;策劃組織愛上實驗室活動,以實驗室參觀形式,為不同院系的同學提供深入交流的平臺,促進清華實驗室建設;組織研究生到“星星雨教育研究所”進行孤獨癥兒童陪護活動;承辦清研智播間和清研說,以線上視頻形式傳播文化知識,展現研究生的風采;招募校史講解和校園講解的志愿者;招募其他重大志愿活動的志愿者;宣傳各院系的志愿活動等。機械工程系特色志愿活動包括品牌特色志愿活動“我的專業(yè)我代言”,以及新辦活動“英你而在,友我同行”中外學生互助活動等。

本科生志愿服務:機械紫荊著眼于“助盲公益”、“關注教育”、“服務師生”三個方面,開展“你的聲音,我的視界”、蒲公英支教、聯合義診、移動兌換等多個志愿項目。其中,“你的聲音,我的視界”(助盲系列志愿活動)影響力逐年擴大,2015年獲評“我最喜愛的志愿項目”第一名,2016年榮獲清華大學首屆優(yōu)秀志愿項目銅獎;“聯合義診”項目亦榮獲2016清華大學優(yōu)秀志愿項目銅獎。

  • 中外交流

中外學生文化交流:組織國際學生參觀長城頤和園等名勝古跡,開展“Buddy Program”一對一中外學生交流活動。

國際學生學術引導:組織國際新生走訪實驗室、組織國際新生開學典禮暨選課活動、組織學術性講座Top Talk。

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艱苦創(chuàng)業(yè)

1932年,清華大學建立電機工程系電訊組。

1952年9月,在電機工程系電訊組基礎上建立清華大學無線電工程系。

1952年,全國進行院系調整,將清華大學電機系電訊組與北京大學工學院電機系電訊組合并建立清華大學無線電工程系;建系初,全系僅15名教師、5名職工和3個年級共百余學生;師生陸續(xù)開出了“無線電基礎”等課程,并及時翻譯出版了《無線電基礎》《電子管》兩本前蘇聯教材,這是中國國內首批出版的無線電工程類的蘇聯教科書。

1958年,根據學科發(fā)展的需要,系更名為無線電電子學系;當年,建系后招收的第一屆學生畢業(yè),教學計劃已執(zhí)行了全過程;大部分師生下廠,參加了第一個五年計劃中興建的電子類工廠的建廠及生產實踐,接觸了生產實際;此后,校內師生積極開展科學研究,全系進入了教學、科研、生產三結合的發(fā)展時期,并同中國國內科技界、工業(yè)界更密切地結合起來。

1963年清華大學與四機部第十研究院聯合在無線電電子學系設立了無線電電子學研究室,由十院提出研究課題,提供經費并選派青年科技人員組成協作隊,參加研究室工作;到20世紀60年代初,全系已經形成數字通信、電視、微波技術、微波電子器件、真空技術與半導體器件等學科并恢復招收研究生。

1952年至1965年,共招收大學本科生3089人,研究生96人。到1966年,在系學生已達1200人。

1956年至1966年,無線電工程系完成了600/1200波特數傳機,8路PCM通信終端,3cm周期磁場聚焦寬頻帶小功率行波管,10cm固態(tài)低噪聲參量放大器等當時屬中國國內領先的項目,并在中國國內率先開始了硅晶體管制造和集成電路的研究工作。

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文革期間

1966年,“文革”開始后,在十分困難的情況下,一些教師仍在混亂的環(huán)境中為各班學生上課,有的科研小組堅持在實驗室或到協作單位繼續(xù)進行科研工作。

1969到1971年,分兩批將無線電電子學系的絕大部分教職工和學生搬遷至四川綿陽縣,成為清華大學綿陽分校的主體;1970年開始招生;1972年分校主要基建工程結束。

1978年初,時任校長劉達和老校長蔣南翔報請鄧小平同志批準,決定撤銷清華大學綿陽分校,搬遷回京,在北京恢復無線電電子學系。

1979年5月,搬遷工作全部結束。

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改革開放

1978年,無線電電子學系的重建工作從決定搬遷回校即已開始;同年恢復在校本部招生。

1980年底,清華大學考慮到微電子技術的迅速發(fā)展和清華大學的整體布局,決定以系的半導體器件與物理教研組和試制車間為基礎,建立清華大學微電子學研究所,獨立建制;大學生本科生專業(yè)仍在無線電電子學系,教學工作由系和所共同負責。

1992年,研究生專業(yè)由所單獨負責;根據世界電子科學技術發(fā)展趨勢和中國國民經濟發(fā)展的需要,全系確定了五個學科發(fā)展方向:高速、實時的及多維的信息與信號處理;數字通信與光通信;專用集成電路與集成系統的設計與應用;信息光電子學與集成光電子學;微細加工及微細檢測與分析技術。

1989年,由于無線電含義不夠確切,系名改為電子工程系,內涵不變。

2013年,開展教師人事制度改革,實行分系列聘用和管理,教研系列實行準聘-長聘制,研究系列實行團隊制。

2015年7月,清華電子系在天津中新生態(tài)城成立了“清華大學天津電子信息研究院”,旨在推動科研成果轉化。

2018年12月10日,獲首批全國黨建工作標桿院系培育創(chuàng)建單位。

清華大學工程力學系相關推薦
  • 相關百科
  • 相關知識
  • 相關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