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經(jīng)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發(fā)布。
《建筑園林城市規(guī)劃名詞》第一版。 2100433B
如果標準是1年的;你可以直接QDL*2來計算
你最好加入四川的交流群咨詢討論吧,答案會快而相對準確些的。
不需要,已經(jīng)包含在養(yǎng)護里面了
格式:pdf
大?。?span id="py3rmdd" class="single-tag-height">3.0MB
頁數(shù): 6頁
評分: 4.6
永樂東路橋梁中間隔離帶處理方案 1、 橋上懸掛綠化 橋上懸掛綠化泛指設置與城市高架橋、立交橋上的帶狀綠化 帶,多以懸掛的方式固定在立交橋兩側。具有綠化空間小、植物 生長環(huán)境惡劣, 但對兩側用地緊張的橋梁環(huán)境具有極其重要的景 觀、生態(tài)意義。 技術措施, 將種植槽置于防撞體外側。 將種植槽懸掛于防 撞體護欄或與防撞體護欄平行的承重鋼管上, 使花盆懸掛干防撞 體外側,這樣種植垂吊植物時,高架橋內、外都能有比較好的景 觀效果。 種植槽的材料可采用 PVC、不銹鋼或玻璃鋼材料制作, PVC 材料比不銹鋼、玻璃鋼材料更經(jīng)濟、輕巧、美觀、耐用。花槽底 部有蓄水層, 澆水后水通過內層排水孔保留在夾層, 通過毛細吸 水管可以給植物持續(xù)供水。減少澆水次數(shù);栽培介質用輕質土, 以減輕花槽重量。有些城市橋上綠化還采用了定時滴灌的方式, 使綠化養(yǎng)護更加便利。 此種方式優(yōu)點是景觀效果較好, 缺點是種植槽或連接件老化
格式:pdf
大?。?span id="v6lyssq" class="single-tag-height">3.0MB
頁數(shù): 4頁
評分: 4.4
植物規(guī)劃說明 一、 植物配置的原則 1. 植物的配置與功能布局有機結合,通過植物的空間組合引導 視線,并突出大喬木在景觀上的視覺焦點功能。 2. 注重常綠樹種和落葉樹種的相結合,從植物季相的變化、花 期的銜接上充分考慮,達到四季繽紛的景觀效果。 3. 植物配置與周邊環(huán)境和地形相結合,選用耐水濕樹種營造豐 富的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追求生態(tài)的景觀效果。 4. 遵循喬、灌、草相結合的復合配置模式。 二、各部分構思及樹種選擇 1. 陽光沙灘 沙灘一側植物種植采用點栽的手法, 營造一片充滿南國風情的灘 地景觀。停車場區(qū)域用高大喬木進行圍合, 靠近鬧市區(qū)的一側植物載 植成片成行簡潔明快。 并利用地形高差的變化對植物進行合理的高低 配置。選用棕櫚、女貞、廣玉蘭、烏桕、合歡、金絲垂柳作為上層喬 木 ,配以海濱木槿、珊瑚樹、紫荊、紫玉蘭等,用金絲桃、迎春、探 春作為地被。 2. 朝暉健舞 廣場四周用大喬木對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