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芽萌發(fā)后用敵敵畏、樂果、桑寧進行一次蟲害防治,春蠶結束后,夏蠶結束后,早秋蠶結束后用敵敵畏、樂果、桑寧、多菌靈、甲基托布津等進行病蟲害防治。
中國古代人民有在房前屋后栽種桑樹和梓樹的傳統(tǒng),因此常把“桑梓”代表故土、家鄉(xiāng)。
將土地平整、清除雜物,進行深翻。方法有兩種:
⒈全面深翻:深翻前每畝撒施土雜肥或農家肥4000-5000公斤,深翻30-40厘米;
⒉溝翻:按種植方式進行溝翻,深50厘米,寬60厘米 ,表土、心土分開設置,在溝上每畝施土雜肥或農家肥2500-5000公斤,回表土10厘米,拌勻。深翻時間:在11-12月份種桑前均可進行。
⒈種植時間:12月至次年3月
⒉栽植密度與形式:每畝移栽桑苗1000-1200株,栽植形式有兩種:
⑴寬窄行種植:水肥條件好、平整的地塊,采用寬窄行種植,三角形對空移栽。要求大行距6尺,小行距2尺,株距1-1.5尺。
⑵等行種植:水肥條件差的臺地、緩坡地宜采用等行栽,行距4尺,株距1.2-1.5尺。
⒊品種及苗木處理:
⑴桑樹品種以農桑系列為主,主要有農桑8號、農桑12號、農桑14號;
⑵苗木選擇處理:將苗木按大小分開,分別種植,種植前將枯萎根、過長根剪去,并在泥漿中浸泡一下,可提高成活率。
⒋定植:要求苗正、根伸,淺栽踏實,以嫁接口入土10厘米左右為宜,澆足定根水,覆蓋地膜(寬窄行膜寬3尺,等行膜寬2尺)。
⒌移栽后的管理:
⑴剪干:移栽后離地面5-7寸剪去苗干,冬栽的進行春剪,春栽的隨栽隨剪,要求剪口平滑。
⑵疏芽:待新芽長至4-5寸時進行疏芽,每株選留2-3個發(fā)育強壯、方向合理的桑芽養(yǎng)成壯枝。
⑶摘心:對只有一個芽的,待芽長至4-6寸時進行摘心,促其分枝,提早成園。
⑷補缺:桑芽萌發(fā)后,及時檢查,未成活的及時進行補種。
⑸排灌:干旱要澆水,雨天排澇,提高成活率。
⑹加強除草、施肥:及時淺耕除草,疏芽、搞心后每畝施尿素10-15公斤,或澆沼液、人糞尿等,施肥量掌握在成林桑園的1/3。
⒈幼齡桑園的樹型養(yǎng)成:種植次年春離地35厘米左右進行伐條,每株留2-3個樹樁,以后每年以此剪口為均進行伐條,培養(yǎng)成低干有拳式或無拳式樹型。
⒉中耕除草:每年養(yǎng)蠶結束后進行一次中耕,除草根據(jù)雜草生長情況,一般每年進行2-3次除草。
⒊施肥:每年進行四次施肥。
⑴春肥:于桑芽萌動時施,每畝20公斤尿素。
⑵夏肥:春蠶結束后施,每畝施尿素20公斤,桑樹專用復合肥25公斤。
⑶秋肥:旱秋蠶結束后施,每畝施尿素5公斤,桑樹復合肥10公斤。
⑷冬肥:12月初施,每畝施農家肥1500-2000公斤。
1.刺吸式害蟲 主要有蚜蟲、紅蜘蛛、粉虱、介殼蟲、薊馬、椿象等.這類害蟲用針狀口器刺吸花卉組織汁液,引起卷葉、蟲癭,或是葉片上出現(xiàn)灰色、黃色小斑點,或出現(xiàn)葉片、枝條枯黃等癥狀....
施藥前三天管理處以書面形式告知各住戶,使各住戶提前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噴藥時應掛放明顯的噴藥標志。 4.15.1 喬木每月噴一次廣譜殺蟲劑及殺菌劑,對突出性病蟲害應及時針對性的噴灑農藥。 4.15.2 ...
防治病蟲害的總體方針是:預防為主,綜合防治。措施是采用生態(tài)、生物、物理、化學、機械的方法,把病蟲害的損失控制在經濟允許范圍內。夏梢抽發(fā)形成結果母枝期間,常見主要病蟲害有紅蜘蛛、黃蜘蛛、舉尾蟲、黃毛蟲、...
采收紫色成熟桑椹,搓去果肉,洗凈種子,隨即播種或濕砂貯藏。春播、夏播、秋播均可。夏播、秋播可用當年新種子。播前用50℃溫水浸種,待自然冷卻后,再浸泡12小時,放濕砂中貯藏催芽,經常保持濕潤,待種皮破裂露白時即可播種,按行株距20-30厘米開溝,溝深1厘米,每1小時米2用種量7.5-15千克。覆土。約經10天出苗。苗高3-4厘米間苗,去弱留強,并補苗。春、秋季按株距10-15厘米定苗。
袋接法,于嫁接前20d剪接穗,濕沙貯藏,使砧木剪口處的皮層和木質部分離成袋狀,然后插入接穗,以插緊為止。芽接,春、夏季用T形芽接或管狀芽接(套接)。
早春將母株橫伏固定于地面,埋入溝中,露出頂端,培土壓實,待生根后與母體分離。春或秋季進行定植。按行、株距2米×0.4米開穴,穴徑0.5-0.7米,穴底施入腐熟廄肥,上鋪薄土一層,栽入,填表土后,將植株向上提一提,使根部舒展,再填心土,壓實,澆水。
喬木或為灌木,高3-10米或更高,胸徑可達50厘米,樹皮厚,灰色,具不規(guī)則淺縱裂;冬芽紅褐色,卵形,芽鱗覆瓦狀排列,灰褐色,有細毛;小枝有細毛。葉卵形或廣卵形,長5-15厘米,寬5-12厘米,先端急尖、漸尖或圓鈍,基部圓形至淺心形,邊緣鋸齒粗鈍,有時葉為各種分裂,表面鮮綠色,無毛,背面沿脈有疏毛,脈腋有簇毛;葉柄長1.5-5.5厘米,具柔毛;托葉披針形,早落,外面密被細硬毛。
花單性,腋生或生于芽鱗腋內,與葉同時生出;雄花序下垂,長2-3.5厘米,密被白色柔毛,雄花。花被片寬橢圓形,淡綠色?;ńz在芽時內折,花藥2室,球形至腎形,縱裂;雌花序長1-2厘米,被毛,總花梗長5-10毫米被柔毛,雌花無梗,花被片倒卵形,頂端圓鈍,外面和邊緣被毛,兩側緊抱子房,無花柱,柱頭2裂,內面有乳頭狀突起。
聚花果卵狀橢圓形,長1-2.5厘米,成熟時紅色或暗紫色?;ㄆ?-5月,果期5-8月。
魯桑(Morus alba L. var.multicaulis(Perrott.) Loud.)
該變種和桑的區(qū)別在于葉大而厚,葉長可達30厘米,表面泡狀皺縮;聚花果圓筒狀,長1.5-2厘米,成熟時白綠色或紫黑色。
中國江蘇、浙江、四川及陜西等地栽培。因葉大,肉厚多汁,為家蠶的良好飼料。
該種原產中國中部和北部,現(xiàn)由東北至西南各省區(qū),西北直至新疆均有栽培。朝鮮、 日本、蒙古、中亞各國、俄羅斯、歐洲等地以及印度、越南亦均有栽培。
喜溫暖濕潤氣候,稍耐蔭。氣溫12℃以上開始萌芽,生長適宜溫度25-30℃,超過40℃則受到抑制,降到12℃以下則停 止生長。耐旱,不耐澇,耐瘠薄。對土壤的適應性強。
功能主治
桑葉可疏散風熱;清肺;明目。主風熱感冒;風溫初起,發(fā)熱頭痛,汗出惡風,咳嗽胸痛;或肺燥干咳無痰;咽干口渴;風熱及肝陽上擾;目赤腫痛。
藥理作用
⒈抗菌作用
鮮桑葉煎劑體外實驗,對金黃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鏈球菌、白喉桿菌和炭疸桿菌均有較強的抗菌作用,對大腸桿菌、傷寒桿菌、痢疾桿菌、綠膿桿菌也有一定的抗菌作用。煎劑還有殺鉤端螺旋體的作用。
⒉降血糖作用
桑葉在脫皮固酮對四氧嘧啶引起的大鼠糖尿??;或腎上腺素、胰高血糖素、抗胰島素血清引起的小鼠高血糖癥均有降血糖作用。脫皮固酮促進葡萄糖轉變?yōu)樘窃桓淖冋游锏难撬?。有人認為桑葉中所含某些氨基酸能刺激胰島素的分泌以降低血糖。
⒊其它作用
對鼠腸肌有抑制作用。對動情期子宮有興奮作用。稀釋液靜脈注射可出現(xiàn)暫時的血壓下降。脫皮激素能促進細胞生長,刺激真皮細胞分裂,產生新生的表皮并促使昆蟲脫皮。對人體能促進蛋白質合成,排除體內膽固醇,降低血脂,桑葉乙醇提得的植物雌激素,喂飼小鼠可減慢生長率。10%桑葉注射液,注射于兔股四頭肌或滴入兔眼結膜內,均未發(fā)現(xiàn)有局部刺激作用。豚鼠過敏性實驗為陰性。對羊紅血球未見溶血反應。桑菊飲能提高巨噬細胞吞噬指數(shù),使嗜酸性細胞增多。
毒性
10%桑葉注射液小鼠(體重量20克)1次腹腔注射的安全用量相當于人用量的250倍。以相當于人用量的60倍連續(xù)給小鼠腹腔注射21天,對肝、腎、肺等無損害。若給予更大劑量,則使上述臟器發(fā)生變性和出血。
民族用藥
【藏藥】塔興:桑椹治骨熱病;桑木、桑枝治骨熱;桑枝、桑葉、桑椹熬膏治婦女病,感冒,氣管炎,腹瀉《藏本草》。達爾相:果穗清骨熱;枝葉熬膏治婦科病《中國藏藥》。
【蒙藥】益勒瑪:果穗用于頭暈,目眩,耳鳴,心悸,頭發(fā)早白,血虛便秘《蒙藥學》。
【侗藥】美蒿(米eix 千克aos),尚美告巴老(Sangp meix 千克aos bav laox):根皮、枝、葉及果實主治驚辦麻(撒手驚),耿膿(鼻膿子),耿達倫(風眼)《侗醫(yī)學》。梅登高米eix demh gaos:葉治須眉脫落癥。
【苗藥】Ndut lious ginb(都柳菌),Det uab ge(斗蛙艱),Youb gangb(茹剛):根、葉、枝、果治風濕關節(jié)炎,治傷風感冒,補腎,止咳,治風濕疼痛,跌打損傷,治心腎衰弱不寐《苗醫(yī)藥》。Ghab jiongx linl det vob geib 嘎龔令豆窩雞:根內皮、枝及果實治胸痛咳嗽《苗藥集》。
【僳僳藥】不早子:葉、根、皮、果實治風熱感冒,肺熱咳嗽,失眠健忘《怒江藥》。
【傣藥】碑滿帥:葉治腫瘍未潰;樹漿(外用)治瘡癢潰爛《傣藥志》。碑滿帥(西傣):葉治癰瘡未潰,癢瘡潰爛《滇省志》。
【佤藥】根、樹皮及枝治肺熱咳嗽,風濕性關節(jié)腫痛,高血壓《中佤藥》。
【阿昌藥】桑白皮,囊角日:治肺熱咳嗽,高血壓糖尿病,跌打損傷《德宏藥錄》。
【哈尼藥】鎖:葉治急性肝炎,抗菌消炎《滇藥錄》。
【水藥】瓦梅高:根皮及葉,果穗治腎陰虛《水醫(yī)藥》。
【土家藥】紫血蓮(zi xei lian):果實治腰腿痛,盜汗,頭風,咳喘《土家藥》。
【瑤藥】桑佛端(sangh fuoqcdom),“桑亮”(sangh hdiangx):莖枝用于腎虛腰痛,肩關節(jié)麻木及感冒咳嗽。
桑木還可以用來做弓,叫做?;???葜梢宰鳛楦刹瘢粯淦た梢宰鳛樗幉?,造紙;桑木可以造紙;桑木還可以用來制造農業(yè)生產工具,如桑杈、車轅等。葉為養(yǎng)蠶的主要飼料,亦作藥用,并可作土農藥。木材堅硬,可制家具、樂器、雕刻等。桑椹不但可以充饑,還可以釀酒,稱桑子酒。
桑樹樹冠寬闊,樹葉茂密,秋季葉色變黃,頗為美觀,且能抗煙塵及有毒氣體,適于城市、工礦區(qū)及農村四旁綠化。適應性強,為良好的綠化及經濟樹種。
葉含蕓香甙、槲皮素、異槲皮甙、槲皮素-3-三葡糖甙、微量的β-谷甾醇,和菜油甾醇、β-谷甾醇、β-D-葡糖甙、蛇麻脂醇、內消旋肌醇、昆蟲變態(tài)激素牛膝甾酮和蛻皮甾酮、溶血素、綠原酸。揮發(fā)油成分中有乙酸、丙酸、丁酸、異丁酸、戊酸、異戊酸、己酸、異己酸、水楊酸甲酯、愈創(chuàng)木酚、酚、鄰苯甲酚、間苯甲酚、丁香油酚等,又含草酸、延胡索酸、酒石酸、檸檬酸、琥珀酸、棕櫚酸、棕櫚酸乙酯、三十一烷、羥基香豆精、蔗糖、果糖、葡萄糖、天門冬氨基酸和谷氨酸等氨基酸。并含維生素C-200-300毫克%,谷胱甘肽140-400毫克%,葉酸105微克%,5-甲酰四氫葉酸22微克%,維生素B1-460微克%,維生素B2-300-800微克%,腺嘌呤、膽堿、胡蘆巴堿,以及銅10ppm.、鋅16ppm.、硼35ppm.、錳270ppm。
格式:pdf
大小:98KB
頁數(shù): 24頁
評分: 4.3
1 第一章 園林植物病害基礎知識 第一節(jié) 園林植物病害 (一)名詞解釋 1.園林植物病害 2. 病原 3. 非侵染性病原 4. 癥狀 5. 病狀 6. 病征 答案: 1.園林植物由于受到病原物或不良環(huán)境條件的持續(xù)干擾,強度超過了植物能夠忍耐的程度,使植物正常 的生理功能受到影響,在生理上和外觀上表現(xiàn)出異常,并造成經濟損失的現(xiàn)象,稱為園林植物病害。 2.引起園林植物發(fā)生病害的原因稱病原。 3.是稱不適宜于園林植物生長發(fā)育的環(huán)境條件稱為非侵染性病原。 4.園林植物感病后,在外部形態(tài)上所表現(xiàn)出來的不正常變化,稱為癥狀。 5.是受病植物本身所表現(xiàn)出來的不正常狀態(tài)。 6.是病原物在受病植物上所表現(xiàn)出來的特征。 (二)填空題 1.生物性病原是指以園林植物為寄生對象的一些有害生物。主要有( )、( )、( )、植 原體、寄生性種子植物、線蟲、螨類等
格式:pdf
大?。?span id="g1tpcpn" class="single-tag-height">98KB
頁數(shù): 11頁
評分: 4.6
八月病蟲害預測及防治 八月份北京地區(qū)進入伏旱季節(jié),高溫高濕的天氣,為各種病蟲害的發(fā)生、 擴散創(chuàng)造了良好條件。為此,各苗圃和項目基地應切實提高病蟲害的防范意識, 充分落實“以防為主,及時防治”的貫徹目標。針對最近一段時間持續(xù)降雨的天 氣情況,結合永樂店鎮(zhèn)小安苗圃基地柳樹發(fā)生的樹干腐爛病, 現(xiàn)將本月有可能發(fā) 生的病蟲害及防治措施整理如下: 本月病蟲害防治以第二代美國白蛾、 第三代國槐尺蛾、 柏毒蛾、刺蛾類(扁 刺蛾、黃刺蛾)、黃楊絹野螟、槐潛葉蛾、小木蠹蛾、光肩星天牛、蠐螬、第二 代火炬螟蛾、蚜蟲、葉螨(紅蜘蛛)、蚧殼蟲、白粉病、黃櫨黃萎病、腐爛病為 主。 美國白蛾 1、第二代美國白蛾:八月上旬,仍是第二代美國白蛾幼蟲的危害時期, 8 月下 旬至 10月下旬為三代幼蟲危害期。在幼蟲期做到早發(fā)現(xiàn)、早防治。如果有幼蟲 危害,就要對所管轄區(qū)域進行檢查,及時防治。 防治方法:藥劑選用 bt 乳劑 40
茅盾《桑樹》 :“他們賣桑秧。什么叫‘桑秧’,孩子們有點懂,這是小小的桑樹。”
龍桑是桑樹的一個栽培品種,它的最大特點是具有曲枝性,本文對龍桑曲枝性遺傳作了進一步的研究。研究結果表明,用龍桑嫁接苗天然授粉的種子培育的具有曲枝性狀的龍桑實生苗,相互傳粉所獲得的種子再培育的實生苗,其中有75%的幼苗表現(xiàn)為曲枝性,25%的幼苗表現(xiàn)為直枝性。進一步證明了,龍桑曲枝性遺傳機制符合一對顯隱性基因的分離和自由組合規(guī)律。
車桑子
車桑子(原變種)
車桑子屬
緬甸車桑子
淺波葉車桑子
狹葉車桑子
線葉車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