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準號 |
10702035 |
項目名稱 |
超高溫陶瓷材料抗熱震性能研究 |
項目類別 |
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申請代碼 |
A0814 |
項目負責人 |
李衛(wèi)國 |
負責人職稱 |
教授 |
依托單位 |
重慶大學 |
研究期限 |
2008-01-01 至 2010-12-31 |
支持經(jīng)費 |
22(萬元) |
改善陶瓷材料的抗熱震性能歷來就是陶瓷材料研究的重大課題之一,而正確評價陶瓷材料的抗熱震性能是進行這一重大課題研究的基礎。目前對于抗熱震性雖然有一定的理論解釋,但尚不完善,還未能建立反映實際材料在各種使用工況下的抗熱震性能的數(shù)學模型。因此,根據(jù)我國發(fā)展航天飛行器的背景需求,開展超高溫陶瓷材料抗熱震性能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工程應用背景。基于超高溫陶瓷材料性能參數(shù)對溫度的敏感性及航天飛行器表面熱環(huán)境的復雜性,本項目通過引入環(huán)境因素和時間變量,在理論、實驗和數(shù)值模擬的基礎上,研究影響超高溫陶瓷材料抗熱震性能的各種因素、高溫損毀機理及演化規(guī)律,建立可考慮熱環(huán)境影響的適用于超高溫陶瓷材料的抗熱震性能評價理論,為抗熱震性能的表征提供一種探索性的方法,并為提高抗熱震性能提供可能的途徑。同時,通過本項目的研究也可為超高溫陶瓷材料在航天飛行器領域的設計、應用及可靠性評價方面提供理論基礎和技術儲備。
超高溫陶瓷材料有: 1、氧化鋁陶瓷 氧化鋁陶瓷(人造剛玉)是一種極有前途的高溫結構材料. 2、氮化硅陶瓷 3、氮化硼陶瓷、碳化硼陶瓷 4、人造寶石 5、碳化硅(SiC)陶瓷
耐高溫陶瓷材料有以下這些的: 1、氧化鋁——耐高溫,耐蝕,耐磨。良好的電絕緣性。1600℃。作坩鍋、高溫熱電偶套管、、模具等。 2、氮化硅——有良好的高溫強度,熱膨脹系數(shù)較小,導熱系數(shù)高,抗熱震性能好...
瓷都是經(jīng)過1300度左右的高溫燒成的,材料是瓷泥。本身就是耐高溫材料,而陶燒成溫度較低,也有800度左右。
格式:pdf
大小:1.2MB
頁數(shù): 5頁
評分: 4.5
對用不同穩(wěn)定劑制備的兩組鈦酸鋁陶瓷材料進行抗熱震性試驗,采用掃描電鏡及能譜分析探討鈦酸鋁陶瓷的組成與抗熱震性之間關系。試驗結果表明,添加MgO、Y2O3作為穩(wěn)定劑的鈦酸鋁陶瓷材料具有良好的抗熱震性能,試樣經(jīng)750℃循環(huán)60次而無表面破損,可以滿足鋁合金低壓鑄造升液管的使用要求。
格式:pdf
大?。?span id="cqtmusq" class="single-tag-height">1.2MB
頁數(shù): 2頁
評分: 4.6
理論上,對陶瓷與耐火材料處于脆性階段的抗熱震性已提出兩種互補的分析。一種是熱彈性理論,認為材料受到的熱應力超過材料的極限強度時,導致瞬時斷裂,即所謂的"熱震斷裂"。金格里(W.D.Kingery)根據(jù)不同的熱震條件,導出"抗熱震斷裂參數(shù)"R,側和R"表達式。
為避免熱震斷裂的發(fā)生,要求具有較高的強度、熱導率或熱擴散率,以及低的線膨脹系數(shù)和彈性模量。另一種是能量理論,認為材料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著或大或小數(shù)量不等的微裂紋,材料的熱震損傷是裂紋擴展的結果。哈塞曼(D.P.H.Hasselman)用斷裂力學中的能量平衡原理分析熱應力引起的裂紋擴展,適用于比較G不同材料的杭熱震性)1式中G為斷裂能.對多數(shù)耐火材料,為減小熱震裂紋5擴展的程度,要求具有較高的斷裂功和彈性模量,較低月的強度。在此,對彈性模量和強度的要求,剛好與為避另免熱震斷裂發(fā)生的要求相反。海塞曼還提出一種熱震斷裂發(fā)生與裂紋擴展的統(tǒng)一理論,所命名的參數(shù)為"熱本應力裂紋穩(wěn)定性參數(shù)"。
襯火材并在低溫和中溫下是脆性材料,缺乏延性,在熱工設備使用中,常常受到急劇的溫度變化,導致?lián)p傷。抗熱震性是耐火材料重要的使用性能之一。抗熱震性機理材料的抗熱震性,是其力學性能與熱學性能在溫度變化條件下的綜合表現(xiàn)。材料遭受的急劇溫度變化,稱為熱震。
材料在熱震中產(chǎn)生的新裂紋,以及新裂紋與原有裂紋擴展造成的開裂、剝落、斷裂等狀況,稱為熱震損傷。熱震損傷是熱應力作用的結果。材料在溫度變化時,變形受到抑制所產(chǎn)生的應力為熱應力。線膨脹系數(shù)不同的多相物體在溫度變化時,均勻熱膨脹的物體受到溫度梯度作用時,以及相變時,都會產(chǎn)生熱應力。熱應力與材料的彈性模貢及彈性應變成正比,而彈性應變等于線膨脹系數(shù)和溫度變化的乘積。
熱抗震性試驗是評價試樣經(jīng)受1次或多次溫度急劇變化的損傷程度。表征抗熱震性,需要兩個要素:試樣經(jīng)受的熱循環(huán)和評價其熱震損傷程度所用的方法。試樣經(jīng)受的每一熱循環(huán),包括兩個階段。在第1個階段,整個試樣或只其1部分(例如一個面)加熱到初始溫度Ti。在此加熱期間,加熱速率不導致過大的應力。熱震是在由初始溫度Ti迅速變?yōu)樽罱K溫度Tf的第2個階段完成的。如Ti>Tf,熱震由冷卻完成; 如Ti
標準試驗方法如下:
(1)中國的直形磚水淬冷法(YB 376)。直形磚( (200~230mm) × (100~150mm) × (50~100mm)) 的受熱端面伸入到預熱至1100℃的爐內(nèi)50mm,保持20min,接著在室溫水中淬冷3min,然后干燥。用受熱端面破損一半的熱循環(huán)次數(shù)表征其抗熱震性。
(2)中國的長條試樣試驗法(YB 4018)。長條試樣 (230mm×114mm×31mm或230mm×65mm×31mm)以一個面(230mm×31mm)為受熱面,在均熱板上自室溫以規(guī)定的速率加熱至1000℃,保持30min,然后置于空氣中淬冷。以熱震前、后抗折強度變化百分率評價其損傷程度。
(3)美國的鑲板試驗法(ASTMC38)。試驗磚疊砌成的邊長不小于460mm的正方形鑲板,預熱24h,冷卻,然后按要求的次數(shù)在爐子和噴水霧的鼓風機之間經(jīng)受熱循環(huán),以質(zhì)量損失與外觀檢查評價其熱震損傷程度。
(4)美國的長條試樣試驗法(ASTM C1100)。長條試樣(長度為228mm的直磚、薄片磚、條等)橫跨燃氣燒嘴。從點火開始,加熱15min,熱面溫度為816~1093℃,然后關閉燃氣,通過燒嘴鼓風冷卻15min。循環(huán)5次。以試樣熱震前后的彈性模量、聲速或抗折強度變化百分率,評價其損傷程度。
(5)歐洲耐火材料生產(chǎn)者聯(lián)合會的圓柱體試樣水淬冷法 (PRE/R5-1)。圓柱體試樣 (直徑50mm,高50mm)于950℃爐中加熱15min,接著在室溫水中淬冷3min,之后干燥。用導致斷裂的熱循環(huán)次數(shù)表征其抗熱震性。
(6)歐洲耐火材料生產(chǎn)者聯(lián)合會的棱柱體試樣空氣淬冷法(PRE/R5-2)。棱柱體試樣(114mm×64mm×64mm) 加熱至950℃,保持45min,然后置于鐵板上,用一股壓縮空氣噴射5min,之后經(jīng)受0.3MPa的彎曲應力,當試樣斷裂時,試驗結束,否則,重復熱循環(huán),直至斷裂或30次為止。
(7) 英國的小棱柱體試樣試驗法 (BS1902:5.11)。小棱柱體試樣(75mm×50mm×50mm)置于冷爐內(nèi),以恒定的速率加熱到450℃(硅磚)或1000℃或1200℃(其他材料),在該溫度下保持30min,之后經(jīng)受空氣冷卻和加熱循環(huán),每次20min。每一循環(huán)后,經(jīng)受固定的彎曲應力,循環(huán)重復至斷裂或30次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