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技術標準》規(guī)定,在各級公路的長路塹路段,以及其他橫向排水不暢的路段,均應采用不小于0.3%的縱坡,否則應對其邊溝作縱向排水設計。
干旱地區(qū)以及橫向排水良好的路段,其最小縱坡可不受上述限制。
最大縱坡是指各級公路容許采用的最大坡度值,它是公路縱斷面設計的重要控制指標。
1.確定最大縱坡應考慮的因素
(1) 汽車的動力特性:要根據(jù)公路上主要行駛車輛的牽引性能確定。在一定的行駛速度條件下確定
(2) 公路等級愈高,要求行車速度愈快,但從汽車的動力特性可知其爬坡能力愈低,因此不同等級的公路有不同的最大縱坡值。
(3)自然因素:公路所經地區(qū)的地形、氣候、海拔高度等自然因素,對汽車行駛條件和爬坡能力也有很大的影響。
2.最大縱坡的確定
最大縱坡的確定主要取決于汽車的動力性能、公路等級和自然因素,但另一方面還必須保證行車安全。
高速公路受地形條件或其他特殊情況限制時,經技術經濟論證合理,最大縱坡可增加1%。
在非汽車交通比例較大的路段,可根據(jù)具體情況將縱坡適當放緩,平原、微丘區(qū)一般不大于2%~3%;山嶺、重丘區(qū)一般不大于4%~5%。
大、中橋上的縱坡不宜大于4%,橋頭引道縱坡不大于5%;位于城鎮(zhèn)附近非汽車交通量較大的路段,橋上及橋頭引道縱坡均不得大于3%;緊接大、中橋橋頭兩端的橋頭引道縱坡應與橋上縱坡一致。
隧道內的縱坡不應大于3%,并不小于0.3%;獨立的明洞和長度小于50m的隧道其縱坡不受此限;緊接隧道洞口的路線縱坡應與隧道內縱坡相同。
1.縱坡設計必須滿足《公路工程技術標準》中的各項規(guī)定。
2.為保證汽車能以一定的車速安全舒順地行駛,縱坡應具有—定的平順性,起伏不宜過大及過于頻繁。盡量避免采用極限縱坡值.緩和坡段應自然地配合地形設置,在連續(xù)采用極限長度的陡坡之間,不宜插入最短的緩和坡段,以爭取較均勻的縱坡。埡口附近的縱坡應盡量放緩一些。連續(xù)上坡或下坡路段,應避免設置反坡。
3.縱坡設計時,應對沿線的地形、地質、水文、氣候等自然條件綜合考慮,根據(jù)不同的具體情況妥善處理,以保證公路的暢通和穩(wěn)定。
4.地下水位較高的平原微丘區(qū)和潮濕地帶的路段,應滿足最小填土高度的要求,以保證路基穩(wěn)定。
5.縱坡設計在一般情況下應考慮填挖平衡,并盡量利用挖方運作就近路段填方,減少借方和廢方,以降低工程造價。
民間運輸工具、農業(yè)機械、農田水利等方面的特殊要求 。
直坡段長是兩邊坡點長減去兩邊坡點間豎曲線長,而最小坡長是兩邊坡點之間最小長度,是規(guī)范要求值。
如果是短隧道,可以不考慮縱坡;如果是長隧道或特長隧道則應考慮隧道縱坡。如出入口高程一致,可以根據(jù)隧道的長度和排水能力,施工的便宜行等考慮。隧道的縱坡不宜大于2%;當隧道長度過長時,應考慮在隧道內變坡,...
這里有個問題,你縱坡=高差(45米)/長度(250米)=18%,沒有22%呢!你這種情況是需要道路接高點車間吧,這個坡度確實是大了,估計縱坡嚴重超標了!可以考慮道路接段擋墻上去,在高點修引橋!不過如何...
極限縱坡(limited longitudinal gradient)是指道路縱斷面設計規(guī)定不得超過的最大縱坡值。根據(jù)道路等級和自然條件等因素綜合確定。道路等級越高極限縱坡值則越小,以保證道路運輸效率與通行能力 。
平均縱坡是指一定長度路段的高差與水平距離之比,以百分率(%)表示。它是衡量縱斷面線形設計質量的一個重要限制性指標 。
我國《公路工程技術標準》規(guī)定,為了合理運用最大縱坡、坡長和緩和坡段,以利汽車安全順利行駛,二、三、四級公路越嶺線的平均縱坡,一船以接近5.5%(相對高差為200~500m)和5%(相對高差大于500m)為宜,并注意任何相連3km路段的平均縱坡不宜大于5.5%。2100433B
格式:pdf
大?。?span id="qnszeir" class="single-tag-height">242KB
頁數(shù): 4頁
評分: 3
瀑布溝工程小斷面大縱坡長皮帶機洞開挖施工——瀑布溝黑馬皮帶機洞洞線長、斷面小、縱坡大、地質條件復雜,針對工程特點及其關鍵技術問題,闡述其排水、通風及開挖支護措施與方法,取得的經驗、 教訓可供類似工程借鑒。
格式:pdf
大?。?span id="mzinopq" class="single-tag-height">242KB
頁數(shù): 4頁
評分: 4.5
瀑布溝黑馬皮帶機洞洞線長、斷面小、縱坡大、地質條件復雜,針對工程特點及其關鍵技術問題,闡述其排水、通風及開挖支護措施與方法,取得的經驗、教訓可供類似工程借鑒。
平均縱坡是指一定長度的路段縱向所克服的高差與該路段長度的比。平均縱坡是衡量路線線形設計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
平均縱坡與坡道長度有關,還與相對高差有關?!稑藴省芬?guī)定二、三、四級公路越嶺路線連續(xù)上坡(或下坡)路段,相對高差為200m~500m時,平均縱坡不應大于5.5%;相對高差大于500m時,平均縱坡不應大于5%,并注意任意連續(xù)3km路段的平均縱坡不宜大于5.5%。
平均縱坡是指一定長度的路段縱向所克服的高差與該路段長度的比。平均縱坡是衡量路線線形設計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
平均縱坡與坡道長度有關,還與相對高差有關?!稑藴省芬?guī)定二、三、四級公路越嶺路線連續(xù)上坡(或下坡)路段,相對高差為200m~500m時,平均縱坡不應大于5.5%;相對高差大于500m時,平均縱坡不應大于5%,并注意任意連續(xù)3km路段的平均縱坡不宜大于5.5%。
彎橋縱坡指道路彎道超高的坡度與道路縱坡所組成的矢量和。
為了保證汽車在小半徑彎道路段上安全而不降速行駛,必須使該處道路設計縱坡比直線段上允許的縱坡有所減少,使其在規(guī)定范圍內。